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一)作战背景
费卢杰位于伊拉克安巴尔省,在首都巴格达以西约69公里处,是连接巴格达、拉马迪、约旦的重要交通枢纽。2003年时全城总人口约为35万,大约95%的居民是逊尼派穆斯林。该市东西长3.5千米、南北宽3千米,幼发拉底河位于城西南方向,河上一南一北横跨两座大桥,北桥的东端与城区相连,西端是费卢杰综合医院;南桥与贯穿全城的一条高速公路(10号公路)相连;城内有纵横交叉的2条公路和横贯市区的铁路,东西主干道将该城分成南北两部分。城东是一片工业区;城北是一个火车站和一条铁路线;市中心是名为纳兹扎区的原费卢杰旧城;全城有超过200座清真寺,因此费卢杰又被称为“清真寺之城”。该市布局杂乱,街道密集狭窄,居民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互相混杂,房屋通常由砖块和石灰砌成,每间房子都有多个出入口,且相互之间紧密相连,是进行城市巷战的理想场所。在萨达姆统治时期,该市居民是萨达姆的坚定支持者,不少复兴社会党高官都在费卢杰起家;也因此费卢杰居民在萨达姆时期享有不少特权待遇,城内的基础设施也比很多其他伊拉克城市完善。在费卢杰城外还有专为复兴社会党高官度假而建的宫殿,名为“梦幻大陆”。
在美军推翻萨达姆政权后的最初,该城民众对美军是持支持态度的,但之后美军一连串的滥杀无辜的行为引起民众强烈不满,抵抗运动随之兴起,周边国家的反美势力乘机渗入,与伊拉克境内的反美武装在城内集结。费卢杰逐渐成为反美武装的大本营和伊拉克抵抗运动的一面旗帜。
而美军在此的驻防部队频繁调换使得美军一直没有对费卢杰形成有效控制。
2004年3月24日,美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部队接替了第82空降师负责费卢杰的防务。在之后的10天内,美军遭到数次袭击,造成7名陆战队员死亡。3月31日,一向在费卢杰飞扬跋扈的美国黑水保安公司4名工作人员被反美武装射杀,随后被游街、碎尸,并将尸体悬挂在横跨幼发拉底河的北桥上示众(北桥因此也被称为黑水桥)。此举与1993年摩加迪沙美军被部落武装暴尸一样,引发了美国国内民众强烈不满。美国政府因此得到了一个极好的动武借口,他们认为一旦"平定"了逊尼派占据的费卢杰和镇压了什叶派领袖萨德尔,即可在伊拉克消灭有组织的抵抗。
4月4日晚,4000余名美海军陆战队和两个伊拉克营包围了费卢杰开始了“警示行动”。4月5日,美军首先以少量特种部队进城,随后2500名陆战队员在坦克、装甲车辆的支援下入城,激战当即打响。战至4月28日,美军仅控制了25%的地区,而由于美军惨无人道的“兽军行为”对平民不加识别的攻击造成了约600人的死亡,被费卢杰反美武装漂亮地打出一张宣传牌,通过网络、媒体等广泛报道,美军受到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加上伊拉克管理委员会、逊尼派政治人士的强烈反对及什叶派军阀萨德尔的麦赫迪军在纳杰夫、萨德尔城等地向美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并公开表示支持费卢杰的武装分子等等因素。4月29日,美军在各种压力下撤回费卢杰郊区,把城市移交给当地的前伊拉克退伍士兵和前萨达姆政府官员组成的“费卢杰旅”。然而在此之后零星的冲突从未停止,至第二次费卢杰之战前,美军在此阵亡的人数已超过300人。
9月,由于“费卢杰旅”受到反美武装的严重渗透,该旅完全溃散,大部美式装备落入反美武装手中,费卢杰成了名副其实的“抵抗之都”。10月31日,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宣布:“和平解决费卢杰问题的大门正在逐渐关闭。伊拉克武装部队及美军将使用武力收回费卢杰。”
▍▎▏(二)作战准备
▍▏1、美军方面
实际上,美军从未放弃过用武力夺取费卢杰,在第一次费卢杰之战后不久就开始了情报搜集活动为下次进攻做准备。军事斗争,情报先行,美军对情报工作向来极为重视,为达成美军所追求的“单向透明”,美军使用侦察卫星,侦察机,无人机,电子监听,特种兵抵近侦察和火力侦察,向城中投放60名伊拉克特种兵,利用伊拉克民族矛盾和宗教派系矛盾发展“线人”、收买“伊奸”等等多种方法手段,基本掌握了城内地形和反美武装的防御部署。可以看到,美军对情报的重视程度,这是作战行动最有力的保障,孙子曰:“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即是讲在情报工作的重要,就是指在没有得到敌人军情的情况下不要盲目进攻,在情报的基础上有针对的部署才是取胜之道。
在此基础上美军制定了作战计划,决心在对费卢杰实施封锁的基础上,以城南和城东为佯攻方向,集中绝对优势力量从城西和城北两个方向实施两翼向心攻击,分割包围反美武装,层层推进、逐个围歼,夺取对费卢杰的控制权。曹操曾说:“因敌形而立胜。”就是指一定要根据所获的敌人情报来拟定作战方案。
在这个决心定下后,美军开始调集作战力量,共计有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部队、陆军第一骑兵师和陆军第一步兵师1.2万人及伊拉克部队约2500人。其作战部署为:攻击部队编成2个团战斗群;第1团战斗群由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1团3营、第5团3营、陆军第1骑兵师第3旅第7骑兵团2营编成,主要任务是清剿西半部的敌人;第7团战斗群由海军陆战队第2师第8团1营、第3陆战师第3团1营、陆军第1步兵师第2步兵团2营编成,主要任务是清剿东半部的敌人;伊拉克部队混编进两个团战斗群;第1骑兵师第2旅则担任后卫,以阻断反美武装可能的增援和逃脱。可以看到,美军吸取了第一次费卢杰之战失败的教训,集结了绝对优势兵力。其实第一次费卢杰之战美军的兵力也是占优势的,美、伊军约5000人,而反美武装才2000多人,将近2:1的对比,只是美军规定,必须在选定的方向上集中占压倒优势的兵力(3:1-6:1),第一次费卢杰之战明显没达到规定要求,所以这次大量增兵,和反美武装的对比基本达到了6:1。这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来了,当美军没能集结压倒性的优势之情况下,其官兵不会打仗,平时演训都是按照这个比例演练的,一旦得到的支援达不到,美军的战斗力就大大下降了。
最后,美军还吸取了上次被反美武装利用平民打出宣传牌的教训,展开了强力的宣传战,呼吁费卢杰的居民暂时离开城市,同时还采取断水、断电、断气等手段,硬软两手逼迫居民离开,使得在开战前大约70%的居民离开了城市。这种宣传战、以及文化战、思想战、经济战等等非硬杀伤战争手段也是美国人非常重视的,其能量其实远比美军表面的硬杀伤力更可怕。
▍▏2、反美武装方面
反美武装中的大部分都有着“如果不能获胜,就要在战斗中成为烈士”的信念,然而正是这条信念决定了费卢杰之战必将以反美武装惨败而告终。在逊尼派武装力量看来,放弃自己的圣城就是对先知的亵渎。而在扎卡维等人眼里,针对美军大兵压境的现状,反美武装最好的战略是撤出费卢杰,可惜那些固执而又狂热的伊拉克人固然有为信念牺牲的精神却不懂得游击战争的真谛。毛泽东所说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就是游击战的最佳指导原则,留下来硬拼只是无谓的牺牲,应该保存有生力量,利用美军逼迫居民离城的契机,混在居民中潜出城外,把一座空城留给美军,当美军宣布胜利占领费卢杰时,抓住机会以多个战斗小组同时发动的形式袭击美军单兵或少量部队或在美军后勤保障部队营地制造爆炸事件等等,打击美军的嚣张气焰,美军所谓的宣布“占领了费卢杰”就会成为一个大笑话;或者,暂时避居他地活动,当费卢杰的美军大部队离开后再卷土杀回。正所谓,你可以在地面上占领这个城市,但你永远也不能占领这个城市的地下世界。
费卢杰城内的反美武装分有伊斯兰逊尼派、前政府官员、前军人、“基地”组织、国外雇佣军等多种势力,互相之间并无统属关系,而且互相间又多有矛盾,虽然面对外敌能一致对抗,还是很难形成统一的指挥。在现代战争中没有统一的指挥就意味着没有凝聚的战斗力,可以说,美军的战斗力是各部队战力相加还能得到加成,1+1>2;反美武装其实是1+1<2。
“基地”组织的三号人物扎卡维以及加纳比、沙迪德等很多主要头目带了2000多人在美军开始进攻前就混在居民中离开了费卢杰,看来他们并不赞成这样自杀式的防御,而留下的2000多人都决心与城市共存亡。他们在城内构筑了大量的工事和阵地,在交通要道都设置路障、汽车炸弹和简易爆炸装置,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设置了炸弹和饵雷,狙击手布置在屋顶,城中主干道东西两侧的建筑物窗口都用混凝土和沙包封住,防御工事之间有大量的掩体、壕沟和地道相连接,并且还充分利用了清真寺这一宗教场所,把很多清真寺变成了狙击点、指挥中心和医务站,企图使美军在攻击时投鼠忌器。同时他们在城北库尔德人居住区实施重点防御;另外,他们还进行了针对性的实弹演习。
看起来准备工作做的不错,可是这样子的准备有用吗?至少,这些简易的街垒和房屋是挡不住美军的强大火力的;既然要抵抗,至少要实现防御工事完全地下化,地道不能仅仅与工事和掩体相连接,每个房屋都应该有地道相通,充分利用城市的下水通道,把整个城市都用地道连接起来,形成遍布全城蛛网式的地道体系,比如挖地道时不能直直地挖,要设置无数弯道、陷阱,阻绝壁、防火壁、隔离壁和多重的暗门,似乎反美武装没想到这点,按理“基地”组织在这方面是非常有经验的,在阿富汗的地道设置就很有学问,让美军极为头痛,可能他们内部把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争吵上。
▍▎▏(三)作战过程
▍1、第一阶段
11月2日-11月6日,美空军、海军航空兵,炮兵对费卢杰城内的反美武装展开了高强度的空袭和炮击,这些打击行动的重点区域是费卢杰的城南。同时为配合空军行动,4日,美海军陆战队还对城东南部实施了佯攻,摧毁了一些反美武装的据点。5日,美军地面部队及伊拉克“伪军”在费卢杰城南大量集结,制造出要在城南大举进攻的架势。截止6日,美军的这些攻击行动极大的削弱了反美武装的防御能力,并迫使其暴露了防御部署和很多火力点。同日,伊“伪军”亦在美空军支援下对城南的几个打击目标实施了攻击。
美军的这些行动使得反美武装产生误判,认为城南将是美军的主攻方向,因此他们将主力调到城南准备应对美军的进攻。而在伊“伪军”佯攻的6日,在空军和炮兵火力的强力掩护下,美军开始把原来部署在城南的部队秘密调往城北,并在8日前又多次发动数次佯攻以迷惑反美武装。
这个就是战后美军甚为自得的“声南击北”,对这个问题要有三点认识:
一,美军绝不是单纯依靠其优势的装备、技术来作战,如何欺骗敌方,美国人向来非常重视。必须看到,要是反美武装不向城南调动,美军的主攻方向就会摆在城南,所谓的“声南击北”并不是一定要声了南就必须击北,它可以是虚也可以是实,这个就是兵法里的“正奇”变化之道,看过《射雕英雄传》的朋友都知道,黄蓉在看了黄药师和全真七子交手后才悟到,原来“落英神剑掌”并不是她想的那样一定是“三虚一实、五虚一实”,可以招招都变为实招,就是这个道理。
二,对纵深这个词有了一定理解的人肯定会有疑问,费卢杰南北就3千米,3千米的距离部队调动起来是很快的,就算反美武装上了当,要调回去也不是什么问题。那么必须要知道,美国人让你进了城南后就不会让你回城北去,他会设一条隔离线,用他强大的火力实施战场遮断,同理,如果从城南进攻,就不会让你城北的部队过来支援,这个是所谓的“声南击北”战术的配套工程,所以前面说过的反美武装没有遍布全城的地道体系是他们失败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他们没法用美军看不到、拦不了的方式机动。
三,如前所言,这个看似简单的行动包含了“正奇”变化的深刻道理,但也不必就此高看美军,毕竟只是个小伎俩,中国人早就会了。只是必须从此看到,不要盲目地去学美军提出的什么非接触、非线性、非对称、空地一体等等光彩炫目的概念,美军真正拿手的战法是欺骗,是玩脑子,只能是在技术上追赶美军,在脑子上玩过美军,才能和他一较长短。
▍2、第二阶段
11月7日,为彻底孤立费卢杰反美武装,为主力行动创造条件,美军夺取了费卢杰城西两座大桥的控制权,同时伊“伪军”在美军协助下夺取了城西的费卢杰综合医院。这个医院在第一次费卢杰之战中是反美武装的重要宣传窗口,美军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在总攻之前首先将其控制。至此,费卢杰城东有英军一个营警戒10号公路,城南有美骑兵第1师第2旅,城北是美军主攻部队,反美武装被彻底孤立、包围。同日,美军一个侦察排进入费卢杰实施了抵近侦察,为总攻做最后的准备。
11月8日上午7时起,美军飞机和火炮进行了长达12小时的火力突击。19时,代号为“幻影愤怒”的军事行动全面展开。在战斗打响前,美军切断了费卢杰全城的电力供应,美军装备了先进的夜视器材,已经不再象朝鲜战场时那样害怕夜战了,反而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主动开展夜战,这也是为什么19时发起总攻的原因。在以后的战斗中,美军也是经常利用夜暗条件积极作战,有便宜可占的事情,美国人比谁都积极。
美军首先从城西北角的乔兰区和东北角的阿斯卡里区发起攻击,目的就是要首先切断10公路,阻止反美武装对这条公路的利用。右翼第1团战斗群的任务是攻占乔兰区,率先发起攻击的是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5团3营。一开始,这个3营就占领了西北角的一座八层楼房,并利用这个制高点设置重火力。制高点嘛,不管是什么模式的战斗都是要优先占领的,但反美武装的战法不对。反美武装对建筑物的利用主要是在屋顶、屋内设置阻击手,在屋里藏枪手,利用建筑物抗击;在门后或墙上设诡雷,诱骗美军上当炸美军;在墙边挖蜘蛛洞,通过这个洞绕到攻击的美军侧后开火等等。
美军呢,使用了蝰蛇”定向式红外单兵交战和反击系统,可以迅速发现敌方狙击手并在1-10秒内反击,还使用了远程遥控机器人技术、隔墙探人技术、小型无人机等多种侦察手段。在上次费卢杰之战中发挥了作用的反美武装狙击手这次成了美军的活靶子。
美军还在巷战中使用非接触作战,这个战术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就广泛使用了,就是步兵遭遇了火力较为强大的目标后不进攻,而是后退保持距离,召唤远程火力来摧毁敌方的防御阵地或火力点,这就是所谓的“脱离战术”。在朝鲜战争中的李奇微应该是美军的首先使用者,不过绝不是美军首创。李奇微前700年,有个叫勃儿只斤.铁木真的人就是这么干的,再往前1000多年安息打罗马那会还有个名字叫做“帕提亚战术”,实际上大部分的游牧民族都会这招。顺便说一句,这个战术在篮球里叫“跑轰战术”,以前的国王队常用。
美军的这个战术有效解决了反美武装的防御工事,发现火力比较强就让飞机炸、大炮轰,让制高点上的重武器打,打完了步兵再上。说穿了,对付这招也很简单,一是不让美军脱离,用近战缠住美军,不过反美武装是做不到的,当年彭德怀开始也是这么做,后来打完第五次战役才发现车轮子肯定比人腿跑的快。二是,你美军脱离我也脱离,往地道里跑,等你美军炸完了,步兵上来了我再进入阵地打你,其实所有军队对付火力准备都是这么干的,一点都不希奇,不过反美武装地道体系不行,也使不上。其实两种方法的要点都在于有极好的隐蔽能力。如果有蜘蛛网式的地道加上坚固的地下工事倒能让美军吃上几个亏,同时还得注意必须在100秒内撤出阵地或楼房,美军认为从召唤火力到第一波打击到达,如果在100秒内,目标将受毁灭性打击,200秒内只有50%的概率了,超过200秒,则不到10%,一定要在速度上胜过美军才行。说起来这招是现在美军用的最多的,不过这有个前提,就是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和制电磁权。如果无法完全掌握“两权”,那就要注意,美军是很奸诈的,肯定会采用的一种作战方法就是把你骗出防空力量和战机的可控范围再打你,而不是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直接摧毁你的防空力量和压制你的空军。
对付诡雷和简易爆炸装置,美军也有招,直接让坦克把墙撞开或者直接把门炸掉、把墙炸个洞,这样再进入楼房。可见除了那个蜘蛛洞能到达对美军出其不意的攻击效果,有点用外,其他都没什么用。
那么既然蜘蛛洞有用,为什么不用更高级的形式——挖地道呢?对于这种高的楼房,自己守不住,丢了会被美军利用的,就炸毁它呗。当然,不是战前炸。房子里不光要有诡雷,更应该在楼层的夹壁里安上炸药,用少量的人员引诱美军,不能多,火力一多美军就召唤空军、炮兵了。在美军进屋清剿前就利用地道跑掉,诡雷会被美军先破坏点,没事,这个是起迷惑作用的,安美军的心,等美军进楼了,就遥控起爆,把整个楼和美军一起炸掉。后面的这种类似的高层建筑或有炸药或没炸药,虚虚实实,让美军搞不清楚,一见高楼就草木皆兵。一句话,决不让美军利用城里的制高点。顺便插一句话,所以未来武器有一个发展趋势是肯定的,就是对地下的攻击能力,美军很多炸弹就有这个能力,以后会越来越厉害。
不说了,一栋楼就说了那么多,照这么写,费卢杰几万建筑物呢,可以另写本书了。反正反美武装没什么新招出来,老的那些招式都被美军摸透了,都有针对性的部署和措施。既然你没招,战斗对美军来说就成了高危险性的实弹对抗演习了。
随着第5团3营的进攻,在城北外围美军第1团战斗群以陆军第1骑兵师第3旅第7团2营打头,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1团3营和伊“伪军”随后对铁路调度站发起了进攻。该站铁轨周围布有大量的地雷和简易爆炸物,在火炮和空中支援下,美军工兵使用“M58地雷清除线电荷”装置 (简称MCLC)进行了敌前排雷,以开辟前进的通路。该装置有一个火箭牵引器,牵引器后拖带一条长100多米的引线,引线上携带有1750磅的C4炸药。美军工程兵在烟雾弹和压制火力的掩护下,冒着武装分子零星的迫击炮弹,开着M113装甲牵引车将装置带进战区后发射火箭,火箭拖带着引线和炸药一起飞向雷场;当其落地后,工程兵便引爆炸药,清除目标区域的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一个MCLC便可清理长100米、宽14米的区域。为了防止有漏网之鱼,美军工兵随后驾驶着M9装甲战斗推土机冲入雷场,引爆残余的地雷。经过一晚的紧急排雷,美军于9日清晨清理出一条通路,坦克和装甲车得以由此拥入市区。
当美军坦克大量拥入市区后,反美武装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本来,按照美军作战条令明确规定陆军不应把坦克投入城市巷战,因为历史上历次城市巷战证明,坦克和装甲车辆在狭小的街区作战,不仅有劲使不上,而且极易遭受来自各个方向的致命打击。然而美军对他们的M1系列坦克尾部加装了用螺栓固定的新型装甲;同时,美军还在坦克、“悍马”车、“斯瑞克”轻型装甲车顶部机枪的位置,安装了透明的装甲机枪防弹护盾系统,以保证M1系列坦克车长开舱指挥和机枪手以准确的火力消灭敌人。本身反美武装的反坦克火力就比较薄弱,火箭弹、迫击炮弹、炸弹打上去只是挠痒痒,在加强的坦克装甲面前更是一筹莫展、毫无办法。整个作战期间美军只有2辆M1系列坦克被击伤,损失可谓微乎其微。
于是在战斗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美军坦克直接加大马力冲向反美武装的街垒,只见反美武装人员一片混乱,后面跟进的步兵乘机大量杀伤敌人。话说媒体们整天说伊拉克的抵抗力量是游击队,可是这种打阵地战的游击队倒也真是少见,这样打仗哪有赢的可能啊。
战至11日,美军基本控制了乔兰区。
左翼,美军第7团战斗群的任务是占领东部的阿斯卡里区。相比他们右翼的部队,左翼的进展比较迅速,那是因为第7团战斗群碰到比较难打的目标就围而不打,主力迅速向前发展,这样身后就留下了不少反美武装的火力点。这种战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就使用过,目的就是长驱直入,迅速向市中心发展以求与右翼的第1团战斗群会合。而且效果比战争期间直扑巴格达要好,那时因为后方留有伊拉克军队,后方保障部队遭到了很多攻击,有了一些损失;而现在反美武装是被困在据点里动不了的,没有威胁美军的能力。
战至9日,美军就基本控制了阿斯卡里区,并且完成了对10号公路的封锁,这条公路反过来成为了美军的补给线。
▍3、第三阶段
10日凌晨,第7团战斗群开始向市中心进攻。11日,两个团战斗群会合,美军完成了对费卢杰北部地区的控制,剩余的反美武装纷纷逃往城南。
这时,美军已经把费卢杰很多区的防务移交给了伊拉克“伪军”,我不得不再次提到地道。如果有遍布全城的地道体系,反美武装此时可以迅速向城北渗透,在美军身后开辟“第二战场”,完全有可能以一个突然袭击把北部各区的伊拉克“伪军”打个晕头转向,美军必会大受震动。不过没有,这种空想不提也罢。
11日起美军对费卢杰南部地区发动最后的攻击,这时的反美武装终于学聪明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躲在房子里,等到美军进屋清剿再袭击美军,而不是象之前那样露着个脑袋和美军打阵地战,聪明是聪明了点,美军搞不清房屋里的状况只能进屋清剿,这样就有了袭击美军的机会,美军总不能把所有房屋都炸了吧。只是游击、游击,是得动起来打的,这样虽然能更多的造成美军伤亡,可自己也跑不了,只是自杀式的攻击罢了;还有的人弄来伊拉克军装,冒充伊拉克“伪军”靠近美军后再突然袭击,因为以前那种诈降的战术不好使,美军不管三七二十一见到人只要感觉有危险就先给一枪再说,仅靠诈降无法靠近美军,冒充伊“伪军”后得到的袭击美军的机会是大大增加了,可是自己还是跑不了,也只是自杀式攻击。这些新的办法加大了美军的伤亡,可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局势,不过确实给美军的战斗行动带来困难,战后有证据显示,美军大量使用了白磷弹,甚至还有芥子气、神经毒气和其他燃烧化学物质。也就是说,美军对于很多感到头疼的目标,为了减少自身的人员伤亡,使用了联合国公约禁用的武器。
然而反美武装终于找不到真正有效的手段,这是没有办法的,装备和技术的悬殊太大了,刚开始就讲了,只有化整为零离开费卢杰才是上策。13日晚,最后一个清真寺里的人终于选择了投降。16日,美军宣布完全占领了费卢杰,但零星的战斗还在进行,美军依然在付出人员伤亡的代价。直到12月23日,美军以3人阵亡的代价消灭了最后一股反美武装,这是第二次费卢杰之战的最后一战。
▍▎▏(四)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小结
最终第二次费卢杰之战以美军完胜而告终,不过这不代表美军就是天下无敌的,他们在作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是很多,值得我们研究。
1,军事观察家认为,第二次费卢杰之战标志着城市巷战开始进入非接触作战阶段。这里面有三点,必须还要指出的是,现在流行的观点认为,这样的空地一体、全方位突击的全纵深非线性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特点之一。实际上,自有战争起,机械化战争、火药武器战争、冷兵器战争中,这样的全方位突击就一直存在,和信息化这三个字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之前讲过纵深这个概念,厚纵深的出现有一个原因就是要避免敌方对自己的全纵深打击,不要仅仅以为向后延伸的地域就是纵深,向上一直到太空,向下一直到地下、水下,以及我们看不见的光学、电磁等空间都在纵深之内。这是要讲的第一个,从理论上讲这种一体战的观念不是现在才有的,是战争存在起就有的。
第二个呢,美军的这种作战模式并不是联合作战的高级形式,他的层次很分明,先取得“制信息权”,再把握“制空权”,在破坏了敌方对战场情报获取的能力后再出动飞机炸的,在空中力量基本摧毁或压制敌方后,地面部队才动的,实际上还没有完全达成作战体系内各种力量的无缝衔接,其几个力量运用之间是有间隙的,在白起那节就讲过有间隙就可以利用。打个比方说,在面对俄军是,美军就不能像现在这样使用“脱离战术”,地面部队发现俄军后先退,呼叫远程火力来打,不行,会反过来被俄军揍。真正的高级形式的联合作战其各个力量是同时打击敌方,哪怕是强敌对抗,分出胜负也是在一个瞬间,这已经是一体战的一个发展方向,说穿了也没什么,就是协同的精准度要达到完全融合。
图为俄军小绿人
第三个呢,城市巷战和游击战的理论必须进一步发展。从数字统计可以看到,在与反美武装主力作战的11月8日到11月15日,美军的阵亡人数才38人;而之后的清剿残敌、小规模冲突的一个月内,美军阵亡44人,反而比大规模作战高。这个是必须研究的,在正面对抗处于下风时,在美军还无法找到对付游击战有效手段时,怎么使用精干、快速、小巧的作战力量与美军周旋。
2,最终,美军消灭抵抗武装2200余人,其中死亡1200余人,俘虏1000余人。美伊联军付出近700人伤亡的代价,其中死亡96人,负伤约600人(其中美军死亡88人,负伤500多人)。虽然此次作战被广大西方和亲西方媒体,以及中国广大亲美人士称为现代城市进攻作战的经典;实际上在这场强弱悬殊的战斗中,美军以6:1的兵力优势,绝对优势的火力,换来的是1:3的伤亡比例,美军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这意味着6个联军对付1个抵抗分子,居然要用3个人的伤亡才能消灭1个。是不是很打脸呢?这就是被亲美分子所吹嘘的英勇善战的美军。
不过我们要看的重点在于,为何美军伤亡如此惨重?
本次作战,美军主要以连、排为单位进行逐屋争夺、清剿战斗。那么当遭遇抵抗武装所占据建筑物时:美军的基本攻击行动为孤立目标、火力压制、接近目标、破障行动、占领立足点,清剿全建筑。
A、孤立目标。这里有两点,一是防止目标内敌人逃跑,二是防止敌人增援或反冲击。方法都是以直瞄和间瞄火力对目标及其周围火力进行压制,以及对附近关键地形和通路进行控制。因为本文给普通读者看,再加一句:以坦克、“布雷德利”步战车及反装甲火力对车辆通路进行控制;以自动武器对步行通路进行控制。
B、火力压制。事实上,孤立目标的过程就是一个火力压制的过程,为便于理解,分开来说。要进行火力压制,自然要做到对火力的控制,方法很多,最简单的就是标识目标,区域标识,将目标按顺、逆时针标识为1、2、3、4和A、B、C、D等,自然就会延伸出来A1、A2、B1、B4等等。
C、接近目标。这个简单,在火力掩护下迅速通过,这种通过可能有可以隐蔽的路线,可能目标能见度不良,可能目标被完全压制等等,反正视具体情况定。从这起敌火威胁慢慢增大。
D、破障行动。先补一句,战斗的编组为突击组、支援组、破障组,各组任务不用再讲了吧。当然,破障组也可以就放在突击组里。采取的方法有爆破破障、火力破障、人工破障等。在费卢杰,美军采用的通常办法是用坦克撞墙以及炸药炸开门来破障,其目的是为了清除门后和墙上的诡雷。但是这是一个问题。破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夺取一个立足点,而进入立足点时是不可预知的风险最大,敌情威胁最严重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建筑物内敌人的火力是如何布置的,而且在进入时必然会遭到敌人火力打击。这就要求在进入时必须突然、迅速、凶猛,因此用坦克破障以及选取门为进入点都会失去突然性;这就使得进入的突击组遭受的风险增大。如果把没有窗户的墙壁作为破障点实施爆破破障,在破障之后就能够在第一时间进入。另外,两点破障,是保持突然性的一个有效手段。也就是一点是迷惑敌人,一点是有效进入。同样道理,一点破障也可以采取在窗户或破损的墙体投掷手榴弹(破片、震荡、眩晕)来掩护真实的破障点以取得突然性。那么,同样在进入时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在进入点(破障点)投掷手榴弹。
E、占领自足点。在费卢杰,因为绝对的优势,只要美军孤立了一个建筑物,在这一步前,敌情威胁都是比较小的,抵抗武装缺乏增援的能力,建筑物内的人员也缺乏反击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美军对风险可控。但从这一步起,风险不可控。只要进入,必定遭到打击,没有有效办法完全避免打击。打击的方式很多,在进入时打击,在进入后打击(即等到美军开始对房间逐个清剿时抓住有利时机打击),清剿完毕后打击(即隐蔽自己,待美军以为安全后打击),无论哪种都无法预知。美军在对建筑物清剿过程中的伤亡大部分都在于这一步行动之后。因此,在破障行动中就说过,必须突然、迅速、凶猛的进入,以最小化损失。进入后,当然是向两翼马上占据可遮蔽物喽,先把楼梯控制住,然后优先找地下室、地道、蜘蛛洞(即连接建筑物内外的通路),美军很多人就是不注意这些,被蜘蛛洞钻出来的抵抗武装给打死的。在这,我们是不是该多一条思路呢,如果突击组发现目标建筑物没有地下室、地道,而楼上有较严重敌情威胁,那么退出建筑物,召唤空中、重炮、坦克火力摧毁建筑可能是个更好的办法,当然还可以直接以10磅以上C4炸药直接爆破摧毁建筑物(如果建筑物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F、清剿全建筑。就讲一点吧,注意标识已清剿区域和自己所在位置,省得被支援组的压制火力误伤了。
正如上述指出的,美军伤亡主要集中于E环节,这说明什么?说明当高技术武器不能发挥作用时,美军最基本的战术战法没有任何先进之处,连排以及单兵战斗力并不处于顶尖水准。这就意味着,这是一条对付美军的思路。不展开了。
3、如前文所述,据战后有消息称,美军在作战中大量使用了白磷弹,甚至还有芥子气、神经毒气和其他燃烧化学物质。这个就太不要脸了,但是却没被广泛报道。亲美人士还称:第二次费卢杰之战中平民伤亡很小,这个倒是广为流传。事实时,当地30%大约100000的居民没离开城市,而战后统计显示:战前整个费卢杰的建筑共有50000所,战后有7000—10000所全毁,大约28000所损毁严重。抵抗分子才2000多人,平均一个人占一个建筑也不过能占据2000多所建筑,那么除了这2000多所建筑外,其他的30000多建筑是怎么毁坏的呢?近万建筑全毁,几万建筑严重损毁,里面的人能幸存吗?恐怕亲美分子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是真相不能为世人所知正是美军舆论战的效果,这点必须让我们深思。
至于什么封控不严,致使反美武装头目和大量武装人员逃脱等就不说了。
1.《第二次费卢杰之战美军为何伤亡惨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第二次费卢杰之战美军为何伤亡惨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2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