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易战爆发以来,中国可能削减对美国的稀土供应的可能性令美国当局感到担忧。3月5日,当退休的美国海军上将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JamesStavridis)在彭博社上发表文章时,他实际上想到了阿富汗的稀土矿物。

根据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JamesStavridis)的官方网站,詹姆斯是一位退休的美国海军上将。除了担任海军学院委员会主席外,他还是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的院长。在1980年代,他还获得了该学院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还是美军少有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将军之一。

退休前,詹姆斯曾在许多重要职位上任职,包括美国海军“企业”号航母攻击小组的指挥官,并以北约战斗机的身份驻扎在阿富汗。正是这种经历激发了他提出美国稀土战略的“新思路”,即利用美军在阿富汗的行动在当地开采稀土。

当然,这位既是文职又是军事上的老将军,选择了一种更“高情商”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阿富汗的渴望。他首先回忆说,当他进驻阿富汗时,他听说阿富汗拥有约140万吨的稀土储量。他曾希望多次访问稀土矿区。但是,由于矿区的安全状况不佳,他无法出行。

出于这个原因,詹姆斯感叹:“安全问题阻止了外资进入,无法充分利用当地的稀土矿床,因此我们只能回到北京购买稀土。”

上帝知道美国海军上将在出访另一个国家时突然担心“吸引投资”的问题。仅从上述陈述来看,这位将军显然是在考虑将美国或其他亲美首都引入该地区。稀土开采使阿富汗成为美国稀土进口的来源。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詹姆斯强调了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绝对控制”,并列举了美国的计划,例如开发替代材料和寻找新资源。在文章的结尾,詹姆斯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阿富汗:

维持阿富汗局势的稳定可能是解决(稀土问题)的方法之一,但短期内仍难以实现这一目标。

如果将作者翻译成“低情商”的方法,那么美军指挥官的意思显然是:美国和北约部队必须利用其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迅速让美国和其他西方公司利用稀土。不惜一切代价向阿富汗提供资源。以保护美国的“稀土安全”为代价。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官方网站,从2018年到2019年,美国在阿富汗的直接投资约为1900亿美元。但是,根据《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其中许多投资以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行动为基础。另外,大多数投资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除了增加阿富汗GDP的数据外,它没有给当地人民带来任何积极的回报。

看詹姆斯的评论全文,当谈到阿富汗的这些矿物时,他一个接一个地说“对美国有什么好处”,但没有提到这些矿物的“所有者”以及阿富汗人民的利益是什么。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这种用其他国家作为自己的后花园的说法,实际上不是普通百姓面对面说的。

考虑到美国和西方军事力量在当地的种种不良行为,詹姆斯提出的计划最终很有可能实现美国的“安全”,并考虑到阿富汗人民的生计和福利。作为“价格”。

1.《害怕中国封锁稀土 这意味着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害怕中国封锁稀土 这意味着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278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