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司马懿孙子司马攸生平故事与最终结局

司马懿孙子司马攸生平故事与最终结局

司马攸(248年-283年),字大猷(yóu),小字桃符。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文帝司马昭次子,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西晋宗室、书法家。司马攸年幼时就十分聪明,年长后性格温和,亲近贤才亦乐于施予他人;而且爱读经籍,能写文章,尤其擅长写作书信,因而成了当时的模范,才能和威望都超越哥哥司马炎,祖父司马懿很器重他。因伯父司马师无子,司马攸就过继给司马师入作继嗣。 司马懿孙子司马攸

公元251年(嘉平二年),太尉王凌图谋叛变被告发,司马懿领兵讨伐,司马攸也随同出征,战后获封长乐亭侯。公元255年(正元二年),司马师病逝,当时司马攸年仅十岁,在葬礼上非常悲伤,感动左右的人,受到称赞。之后袭封舞阳侯。司马师逝世后,司马攸在另外的宅第侍奉羊徽瑜,以孝而闻名。后来司马攸又历任散骑常侍、步兵校尉,在管理士兵方面很有威严与恩惠。

公元264年(咸熙元年),建立五等爵制度,司马攸被改封为安昌县侯,迁任为卫将军。公元265年(咸熙二年),司马昭逝世,司马攸在居丧期间过度悲伤,超过了礼节的规定。数天水米未进,左右进食都不接受。王元姬亲自前往劝慰,又常常强逼司马攸吃喝。再加上他的司马嵇喜进谏,无奈之下只得重新进食。同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司马攸受封为齐王。他在当时总统军事,安抚国内外,很得人心。当时司马炎下令分封的诸王可以自选封国官员,司马攸虽三度上书反对都不获接纳,但司马攸日后封国内官员遗缺时都仍坚持要由朝廷任命,不自作安排。另外当时宗室的一切衣食开销都是有皇室负责,但司马攸则表称靠封国的租赋已足以生活,多次表示不需要皇室的财政支援,但又不获接纳;而司马攸虽然一直留在洛阳,并没到封国,但封国的士卒官员都会以所收租赋来给予他们酬金,每有疾病和死葬司马攸也会赐钱抚恤;而当有天灾令农产失收时,司马攸都会对封国内百姓加以振济和赊贷,也会减轻租赋,让他们在丰收之年补交所欠的,这都令封国人民对他十分信赖。后迁任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虽任高位但仍然很谦虚和以诚信待人事。因司马攸得人心,当时骠骑将军按例应罢营兵,但手下数千人都不肯离去,司马炎最终都准许他们继续在司马攸麾下。每次朝会时,司马攸都悉心陈说,认真进谏。又转任为镇军大将军,加任侍中,代理太子少傅,数年后改任太子太傅。

公元275年(咸宁元年),司马攸与何曾、贾充、陈骞、荀勖、羊祜及已故的郑冲、荀顗、石苞、裴秀、王沈、司马孚等都刻名列于朝庙受祭祀。公元276年(咸宁二年),司马攸代替贾充担任司空,仍然兼领侍中、太子太傅之职。在刘渊年轻时,司马攸便对他的行为举止感到警觉,因而对司马炎说:"陛下如果不除掉刘渊,臣恐怕并州不能够长久安宁了。"王浑说:"大晋正要以信义来安抚异族,为什么要为了无形的怀疑,就要杀了人家入侍皇帝的儿子呢?为什么恩惠的气度就不能宽宠大量呢?"司马炎赞同王浑的意见。后来刘渊便是促使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

司马昭在病重时曾忧虑司马攸之后的命运,于是在临终前以西汉淮南厉王刘长和曹魏陈思王曹植与他们身为皇帝兄长的事劝司马炎和司马攸二人要和平共处;王元姬曾经患病,病好后,司马炎与司马攸都举酒祝寿,司马攸想到王元姬之前的病情非常危急,因而感叹流泪,司马炎都感到惭愧。司马攸在司马炎生病时曾在旁侍候,常常都是哀戚憔悴的样子,众臣都因而称赞他。等到王元姬临终时,也流泪着对司马炎说:"桃符的性情急躁,而你这作哥哥的又不慈爱。我的病如果好不了,我很担心你容不下他,我因此嘱咐你,你不要忘记我的话。"但当司马炎灭吴后身体健康恶化,而太子及各皇子都软弱,朝中人人都希望由司马攸继位。但当时司马攸极为厌恶司马炎宠臣荀勖和冯紞等人阿谀奉承的行为,二人亦恐怕一旦司马攸真的继位,自己都会被贬谪,于是借故以正太子名位为由要将齐王调回封国。

公元282年(太康三年),司马炎下诏任命司马攸为大司马、假节、都督青州诸军事,并回到齐国。司马攸知道后很不高兴,又知道要他回封国是荀勖等人的主意。因而愤恨发病,司马攸于是要求留守生母文明皇后王元姬的陵墓,但不被允许。司马炎又派御医为司马攸看症,御医们都称司马攸没病,以致不久司马攸病情恶化之下仍然被催促尽快起程。司马攸唯有抱病辞行,虽然病重仍然整饰衣冠容貌,举止如常,更令司马炎以为他并没患病,但不久司马攸就吐血而死,享年三十六岁。

司马炎知道亲弟死讯后哭得十分伤心,但冯紞则说:"齐王名过其实,却得到天下人民归心,今天他病死是社稷之福,陛下不必这样伤心!"司马炎于是停止哭泣。司马炎去治丧时,司马攸之子司马冏诉说是御医们诬称司马攸没病,司马炎于是诛杀那些御医。赐谥号为献。葬礼规格与安平献王司马孚同等。由司马冏世袭王位。司马攸性格温和,又以礼拘束自己,因此很少有过错。向人借书看,一定要亲自校刊其中错漏,然后再还回去。再加上性情淳厚过人,有触及到他避讳的,也只是流泪哭泣而已。即使是司马炎也对他感到敬畏的,每次与其同处一室,一定要先想好然后再说话。

1.《司马懿孙子司马攸生平故事与最终结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司马懿孙子司马攸生平故事与最终结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283068.html

上一篇

葡萄干怎么清洗才干净 葡萄干的正确清洗方法,直接吃非常的脏,这样洗吃的干净还放心

下一篇

深海泰坦出装 LOL攻略:深海泰坦辅助分析 s9泰坦下路出装玩法

曹操传位给曹丕是为司马懿做了嫁衣吗

曹操传位给曹丕是为司马懿做了嫁衣吗

曹操传位给曹丕是为司马懿做了嫁衣吗曹操一直表白喜欢自己的儿子曹植,觉得他更像自己。真正要立接班人了,他又犯难了,于是准备考察一下双方的才能。曹植的老师是杨修等人,对于曹操的考题一眼就能看穿,所以屡屡得胜。而曹丕呢,只能打感情牌,表现自己多么孝顺,多么善良。曹丕的老师是司马懿。看来司马懿深得...

死的最窝囊的皇帝:孝武帝司马曜是怎么死的

死的最窝囊的皇帝:孝武帝司马曜是怎么死的皇帝在我国历史上有载的就有300多位,这三百多位中非正常死亡的就有很多。诸如明崇祯帝自缢身亡,以身殉国,赢得后世的赞誉。但若谈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非东晋孝武帝司马曜(yào)莫属,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为何说他死的最窝囊呢?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最低调的三个牛人:项橐,黄石公,司马徽

中国古代最低调的三个牛人:项橐,黄石公,司马徽任何伟大民族,都有伟大人物。中华5000年历史,璀璨夺目,卧虎藏龙,涌现了数之不清的伟大人物,三皇五帝,孙武、孔子、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等,都是让中国骄傲的大人物,名垂千古!然而,有些伟人智谋出众,聪慧过人,但却不喜欢抛头露面,做一个低调安静的...

为什么说刘备、司马懿才是华容道、空城记真正的赢家

刘备、司马懿才是华容道、空城记真正的赢家“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部《三国演义》将三国时无数机关计谋、尔虞我诈描绘的淋漓尽致,千百年后读来依旧对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心驰神往。三国里精彩的故事很多,仔细研读赤壁之战后让曹操死里逃生的华容道,以及失街亭后使诸葛亮九死一生的空城计,我们首...

战国时期客卿司马错论伐蜀

战国时期客卿司马错论伐蜀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蜀国因其内属封国苴国长期与巴国交好甚至曾一度联盟抗蜀为由出兵攻打巴、苴两国,尽管巴、苴两国合兵极力抵抗蜀国进攻,但是仍被蜀国杀的大败而归。苴侯在惊恐万分、甚恐灭国的情况下匆忙派使者赶赴秦国意图求援于秦,与此同时蜀王也谴使赴秦并携带厚...

司马三忌微博 司马三忌黑历史曝光!举报韩红只因这些过节,网友:不能忍!

  • 司马三忌微博 司马三忌黑历史曝光!举报韩红只因这些过节,网友:不能忍!
  • 司马三忌微博 司马三忌黑历史曝光!举报韩红只因这些过节,网友:不能忍!
  • 司马三忌微博 司马三忌黑历史曝光!举报韩红只因这些过节,网友:不能忍!

三国谜团:曹操为何不杀司马懿貂蝉最终结局如何

三国谜团:曹操为何不杀司马懿?貂蝉最终结局如何?如果说哪一个时期的历史最为人所熟知,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三国,这或许是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纵观汉末三国时期,不仅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战役,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更有令人敬佩历史人物,像曹操、诸葛亮及关羽等,至今让人津津乐道,他们的事迹流传了一千...

西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晋武帝司马炎为司马衷择后的失误

西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晋武帝司马炎为司马衷择后的失误公元265年,司马炎奋二世之余烈最后取代了曹魏王朝,建立西晋,是为晋武帝。又于15年后在大将军王濬(jun音四声)苦苦劝说下,本无心无志于环宇一统的司马炎无奈之下发兵讨伐孙吴政权,于是“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一举灭掉了当时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