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和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除香港和澳门外,其他省、市、自治区基本上均有葡萄的种植,葡萄已经成为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果树树种之一。

据国家农业部统计,截至2015年底,中国葡萄栽培面积达1198.5万亩,产量1366.9万吨,葡萄酒产量114万吨。从2011年起,鲜食葡萄产量一直稳居世界首位,从2014年起葡萄栽培面积跃居世界第二,葡萄酒产量世界第八,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葡萄生产大国。

我国葡萄栽培目前仍以鲜食为主,占栽培总面积的80%;酿酒葡萄约占15%,制干葡萄约占5%,制汁葡萄极少。其中鲜食品种,欧美品系以巨峰、夏黑、藤稔等为主,欧亚品系主要有红地球、无核白、玫瑰香、维多利亚、美人指等。酿酒葡萄品种以赤霞珠、蛇龙珠、梅鹿辄、霞多丽和西拉等为主。

中国原产特色的毛葡萄、刺葡萄、山葡萄及山欧杂种为广西、湖南、吉林及辽宁部分地区种植的主要酿酒葡萄品种。制干葡萄品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品种主要为无核白,面积40万亩以上。近年发展较好的品种有夏黑、瑞都香玉、瑞都翠霞、巨玫瑰、火焰无核、阳光玫瑰、金手指、克瑞森无核等。

根据我国葡萄栽培现状、适栽葡萄种群、品种的生态表现,以及温度、降水等气候指标,可将全国划分为7个主要的葡萄栽培区,分别是:

1、西北栽培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内蒙西部等,属于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主要靠河水、雪水灌溉栽培葡萄;

2、黄土高原栽培区:包括陕西、山西,汉中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区外,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少数地区属半干旱地区;

3、环渤海湾栽培区:包括河北省、山东省和京津地区以及辽宁省,这里受海洋影响,气温温和,雨量适中,是优质的葡萄产区;

4、黄河故道栽培区:包括河南、山东鲁西南地区、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除河南南阳盆地属亚热带湿润区外,均属暖温带半湿润区;

5、南方栽培区:包括安徽、江苏、浙江、上海、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西等省(市)的大部地区,为亚热带、热带湿润区,气候多雨湿热,属于葡萄非适宜或次适宜区,该区设施栽培较多;

6、西南栽培区:云贵高原、川西高原及金沙江沿岸河谷地区地形复杂,小气候多样,其中一些地方日照充足、热量充沛、日温差大,降雨量较少而且多为阵雨,云雾少,年日照在2000小时以上,也适合栽植葡萄;

7、东北中北部栽培区:主要包括吉林、黑龙江,该区域属于寒冷半湿润气候,这里土壤肥沃,冬季严寒,欧亚种葡萄不能完全成熟,要采用抗寒砧木栽培,冬季枝蔓下架埋土防寒。

我国葡萄主产区分布及面积

葡萄主产区域种植情况:在我国,除香港、澳门,其他省基本均有葡萄种植,但主要集中在新疆、河北、陕西、山东、云南、河南等地,下面就葡萄主要种植区域做一些介绍。

新疆:葡萄王国,产业多维发展

新疆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呈现增加趋势,2015年较2009年面积增加了30.6%,产量增加了20.7%。种植区域几乎遍布整个省份,有多达600多个品种,大部分葡萄属于欧亚种,形成一定栽培面积的有近20种。栽培上多以露天厂型架、棚架为主,每亩90-330株。

新疆属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主要靠河水、雪水灌溉栽培葡萄。水资源匮乏,滴灌技术使用比较成熟,结合配方施肥技术,节水节肥、高产高效。葡萄滴灌提高商品率60%以上,节水50%左右,增产20%以上,亩增效233.6元。

新疆葡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穗轴褐枯病、霜霉病、褐斑病、气灼病,虫害为斑叶蝉。

新疆的葡萄备受内地经销商的青睐,但物流成本让人头疼,随供应量的增加而提高,如运到北京相比河北、山东的葡萄每斤增加3毛左右。

目前经销商主要采用在西安、武汉、广州、江苏等地建分仓库,将新疆瓜果提前拉运到分会,再通过电商销售的方法。除此之外,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首个快件分拨中心近期成立,水果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运送世界各地。

吐鲁番葡萄堪称“世界葡萄植物园”,种植面积54.2万亩,总产量98.7万吨。吐鲁番在7月至10月有鲜葡萄上市,其余时间吃到的是葡萄干。

吐鲁番市鲜食葡萄销售突破30万吨。由于产区离内地较远,长途运输保鲜是个问题,目前葡萄运输主要有冷库预冷后覆盖保温材料运输和冷库预冷后冷藏车保鲜运输两种方式。

吐鲁番绝大多数进入低温物流体系,今年5月份以来,吐鲁番连接广州、天津、西安等5个内地城市新航线陆续开通,截止7月底,吐鲁番机场货邮量已达150.66吨。

2015年,吐鲁番市葡萄葡萄干总产12.5万吨,作为我国最大的葡萄干生产基地,葡萄干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59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葡萄干达到1475.4亿美元。

昌吉州是新疆酿酒葡萄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区域,酿酒品种十分丰富,现已建成酿酒葡萄基地10余万亩。平均每亩酒葡萄的纯收入为1600元以上。当地葡萄产量一般稳定在1000-1500公斤/亩,品质完全达到企业收购标准。2015年产量约达到180万吨。

目前吐鲁番鲜食葡萄主产区存在问题有

1、开墩太早,葡萄树沟内无塑料膜增温,易出现冻害;

2、夏季整枝摘心不规范,影响产量;

3、果穗管理不当,影响通风和光照,达不到生产鲜食葡萄标准;

4、秋季修剪不当;

5、施肥不当,包括农家肥发酵不完全、化肥使用单一、盲目、挖 坑施肥地点固定、根部受损、采收后不立即施肥;

6、埋葡萄树方法不当,冬季易受冻害,严重致死。

山东:905.06亿葡萄酒品牌价值

山东省葡萄总面积约60多万亩,产量120多万吨,种植分布在118个县级地区,几乎每个市均有种植。面积较大的有烟台、青岛、淄博等,其中烟台市4.6万亩居于首位。烟台葡萄酒品牌价值905.06亿仅次于茅台,位列全国酒水饮料类地理标志产品第二名,是中国葡萄酒第一区域品牌。

据了解,截止到2016年,烟台市葡萄酒产量达到34万千升,占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全省总产量占我国总产量的40%以上。山东省是我国最早的现代葡萄酒酿制基地,葡萄酒厂集中,有长城、王朝、朗格斯、华夏等代表性葡萄酒企业。

山东省种植葡萄品种丰富,鲜食葡萄有巨峰、红地球、玫瑰香、龙眼、牛奶等,主要分布在山东中西部的平度、沂源、临沂等地,其中面积最大的品种仍为巨峰,面积有10万亩左右;酿酒葡萄有赤霞珠、霞多丽、贵人香、品丽珠、蛇龙珠等品种,红葡萄品种:白葡萄品种约为3:1,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以烟台的蓬莱为中心,辐射周围。下面以烟台为代表,进行简单介绍。

近几年,葡萄种植面积发展迅速,尤其是无核品种,如红宝石、克瑞森、紫甜等。山东省烟台地区葡萄种植依然以3-5亩的小户种植为主,大面积种植的很少。目前,该地区鲜食葡萄无法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管理,用工大,许多人工是靠技术替代不了的,如,打头抹叉(占劳动力最大)、套袋、采摘等。目前正在推无套袋技术,还不太成熟,全生育期需打6-8遍药。

葡萄种植区域农户用肥用药水平普遍较高,农民比较能接受农资新产品,不考虑成本,如农药上百泰、唑嘧菌胺、啶菌恶唑、啶酰菌胺等,肥料产品也是如此。经销商基本以调节剂应用、病虫害、营养套餐等形式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主,并在农民会上技术指导,基本上凡是农户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有对应解决方案。

首先,该地区以露天葡萄为主;栽培架势相对滞后,从酿酒葡萄衍生而来,基本为篱架;其次,该地区气候潮湿,架位比较靠低,土壤酸化比较严重;

再者,病虫害发生也较严重,如叶位病害霜霉病和褐斑病,果实病害灰霉病和溃疡病(近两年新兴病害);此外,还受葡萄果粉表观较差影响。

针对此类问题,顺泰植保葡萄专家蒋文鹏建议

推广“高干倾斜V型架”、防雨棚栽培,针对土壤酸化问题,引导种植户从改良土壤着手,不同品种采用不同的农药套餐,通过架势和栽培模式逐渐改善;

针对果粉表观较差的问题,种植户要合理的疏花疏果,严格控制产量;增加增加中微量元素,从树体营养上调节(灌根、增强树势);

摘下部分叶片,包括中后期通过钾、磷酸二氢钾配合全水溶性有机质来用;并合理使用着色剂。

云南:上市最早,平均单产最高

光照充足,热量丰沛,云南产区有着绝对的葡萄种植气候优势,是全国葡萄成熟最早的区域,有较大的鲜食早熟优势。近几年发展迅速,特别是2010年后,种植面积飞速增加;截至2015年末,云南葡萄栽培总面积56万亩,总产量100万吨。

其中鲜食葡萄50万亩,总产量95万吨,单产在全国最高,平均亩产达到1500-2000kg,最高亩产达到5000kg。近几年,建水、安宁、元谋等地区种植面积在增加,宾川种植面积基本稳定。

当地主栽的鲜食葡萄品种有红地球、夏黑、阳光玫瑰、克伦生、维多利亚、无核白鸡心,其中红地球葡萄种植面积达60%,2011年以来夏黑增加较快,2015年后阳光玫瑰、无核白鸡心、克伦生有所增加,品种逐步在增加。

酿酒葡萄以玫瑰蜜、水晶等品种为主,优势产区有弥勒县、丘北县、德钦县等,其中德钦县生产加工的冰葡萄酒闻名世界。

当地的栽培模式大部分以露天栽培为主,占比达70%;近几年兴起的设施栽培占到30%,特别是元谋地区的避雨栽培和建水、弥勒、蒙自等的大棚设施栽培,其他基本以简易设施为主。

这些新品种、新架型、新管理模式和设施栽培技术多是外来投资人员带来的,其中突出的就是浙江种植户带来的夏黑设施栽培技术。

近几年云南葡萄销售市场比较稳定,10%-15%销往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外市场;75%-80%主要在国内大中城市广州、重庆、深圳、成都、上海、武汉等地;5%-15%在本地市场就地销售。

云南产区是全国葡萄成熟最早的区域。在提早上市的价格优势催化下,导致近几年种植户盲目追求赶早,采用大棚设施+地膜等措施,把成熟期提前到2月底至3月中旬,致使80%以上种植户因果实商品率差,树势弱等原因而损失惨重。

此外,云南产区多追求高密度、高产量、高成本来换取高效益。种植密度多在600株以上,单篱架高达1000株以上,亩产量在3000kg以上(宾川红地球),最高达到5000kg,平均亩投入更是达到了6000-8000元;但是过度追求高产出的同时,也带来了化肥、农药、植调剂的过度使用,给葡萄品质带来了威胁。

2011年以来,很多企业或经销商看到云南葡萄赚钱,就跟风投资,规模发展(一般在200亩以上,大至上千亩);因为缺乏技术及人才,85%的大基地都处于亏损。云南产区也存在着全国性普遍的葡萄种植园严重的土壤问题,如土壤板结,盐碱化严重,有机质含量过低等。掠夺式经营,追求短期效益;不合理使用化肥,不重视有机肥的使用等是土壤问题的重要原因。

河南:种植区分散,产业集中不明显

河南,几乎每个市每个县都有种植,但都比较分散,不成规模,面积最大的主要在商丘、洛阳、信阳等地,其中洛阳偃师种植规模最大。

另外,民权葡萄,作为当地的地标产品,种植面积居全国县级之首,被列为全国优质葡萄商品生产基地县。该产区当地种植户在选择种植品种上过于保守、单一,以巨峰、红提、藤稔等种植简单,颗粒大、产量高的品种为主,而对于高品质高效益的早夏、阳光、巨玫瑰等品种选择度不高,主要因为种植成本高、生产技术要求高、产量低等原因。

其中鲜食葡萄以夏黑、巨峰、维多利亚、黑巴拉多、京亚等早熟品种;巨玫瑰、藤稔、阳光玫瑰、户太8号等中熟品种;红地球、摩尔多瓦、世纪无核等晚熟品种为主。酿酒葡萄以雷司令、白羽、白丰、黑皮诺、蛇龙珠、赤霞珠、龙眼、贵人香等品种为主。

河南地处内陆,地理标识优势弱,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葡萄的次优势生产地区。河南绝大多数为露地栽培,占到95%以上,信阳地区的避雨栽培较多。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种植户意识到避雨栽培的重要性,据估计,每年以2000亩左右的速度增加。在农户种植过程中,发生比较严重的病害为霜霉病、酸腐病等,几乎每年都有发生,也是种植户当前比较头疼的病害。

另外,过量施用复合肥,轻视有机肥,特别是宁陵等老种植区,几乎只用复合肥,且为了高产,过量施用,平均在300斤以上。几乎不用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果品品质较差。该产区产量属于平均水平,大多数在3000-4000斤,以产量效益为主。

河南产区的种植户多是小散户种植,种植面积多在5-10亩,占到80%,大多数也没有技术,多依靠经销商做技术指导,特别是以苗木经销商为主,一般以买苗子包技术、买苗子包回收等形式来获得服务。

近几年,大中型的种植户逐渐增多(50亩以上),这种新建的园子,种植户较年轻,多是其他行业转过来的,资金投入大,大多做设施栽培,也引用一些先进的设备,技术依托比较强的科研院所(郑州果树所),种植效益也比较高。

但大部分葡萄园仍是粗犷型的生产果园,生产效益差,且生产的葡萄在其他省份并不占优势,因此多以内销为主,除了商丘的民权、开封的兰考等地区有酿酒厂外,其他地区多以批发零售和采摘的形式在产地消化。

另外,由于葡萄成熟期集中,同一时期大量上市容易造成市场饱和,果贱伤农的悲剧也常有发生,据了解2015年甚至出现了3毛/斤的记录。今年,整体来说河南产区的葡萄价格略有上涨,夏黑葡萄价格在3.5-5.5元/斤,青提2.6-4.6元/斤。

附:民权葡萄酒作为全国性的地标葡萄品牌有着很长的发展历史,河南的葡萄酒产业也几经波折,历经辉煌到低谷再到今天的复兴。

以民权九鼎葡萄酒有限公司(原民权葡萄酒厂)和民权县天裕葡萄酒业有限公司等为主的葡萄酒企业,就是其最好的见证。

历史资料显示,早在公元前7000-6600年,中国黄河流域贾湖(河南)的古代部落就已经开始自发酿米酒、葡萄酒等,并将其存储在土罐。贾湖遗址是历史考证的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坊。也就是说,最早的葡萄酒是起源于中国河南。

来源农资与市场杂志社

1.《中国葡萄主产区在什么地方?主要品种有哪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葡萄主产区在什么地方?主要品种有哪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3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