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十万建筑部队从祖国四面八方奔赴贵州,播下了国防工业文明的种子。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工”学习教育的同时,回顾老三线的开拓历史,展望军工企业开拓进取的新局面,对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贵州溧阳航空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发动机装配现场..
6月25日晚,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新建的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了首次成功飞行。贵州军工做出了新的贡献,美菱电源、航天电器、云信、永光、云科、群英等一批企业参与了重要火箭部件的研发和生产。
无论是最新发射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还是我国首次发射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贵州都作为定点产品配套基地,先后进行过“神舟”飞行、“舱外行走”、“台/[/K 0/“接吻”、“嫦娥奔月”等中国航天活动,配套数百套元器件,提供数以万计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和电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祖国的国防,10万建设部队奔赴贵州高原,开始了三线建设的伟大事业。他们在贵州土地上播下了国防工业文明的种子,成为支撑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Rexue线路3
25日20时,“点火”密码发出。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从离海面约800米的发射平台升起,拖着耀眼的白色尾焰,向茫茫大海飞去。
虽然在家看电视直播,93岁的张林德依然泪流满面:“它让我想起了难忘的岁月,有艰辛,有坚持,也有感动……”
贵州美菱供电有限公司退休工人张林德是第一批三线建设者。在他的家里,有数百张照片,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码,记录了贵州国防工业半个世纪的沧桑。
从1964年到1978年,是中国大规模三线建设的时期。贵州是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响应“好人好报三线”的号召,分公司数千名员工纷纷告别亲人,抛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他们从京、沪、津、Xi、沈阳等地聚集在西南腹地的贵州,扎根深山。
创业初期的困难不言而喻。创业初期,创业者生活条件很差,要么住帐篷、草房,要么向老乡借房子。后来,他们还自己建造“干垒”房屋;生活设备也极其简单,没有电灯、自来水、蔬菜...
1971年,山西人张林德带着妻子和四个孩子。经过几天的颠簸,他从北京经过Xi安,然后换乘火车和公共汽车,然后搬到遵义市亚西镇。
“记住,通往镇上的路全是尘土飞扬的土路,四周都是山和森林。那一年,我才11岁。”张林德的儿子张志明记得,他突然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条件比预期的要艰苦。“我们全家住在‘干燥基地’,除了床和桌子什么都没有。”
生活资料稀缺,走在山路上看一部露天电影需要4个小时。这些生活条件远不如他们以前居住的城市,但张志明从未听到他父亲抱怨过。时至今日,父亲仍深深怀念当年的建设,不时谈起。
虽然经历了波折,但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全国各地和各部委的支持下,经过建设者的辛勤劳动,各项建设任务已经完成,为贵州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1978年底,贵州军工系统已完成基本建设总投资24亿元,其中第三机械部46 011个基地及下属单位,第八机械总局36 061个基地及下属单位,第四机械部27 083个基地及下属单位,第五机械部1个单位,第二机械部3个下属单位,解放军总后勤部5个下属单位,军事工程部2个下属单位
涅槃洗礼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国防工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贵州国防工业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实施三线搬迁改造,改革调整脱困,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奋进”的“三线精神”。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经过凤凰涅槃的洗礼,贵州国防工业实现了第二次创业,建成了以航空空航空、航天、电子、民爆行业为主体的军民一体化科研生产体系,涵盖核、武、军军械保障、航空空维修、民用军工产品配套企业。
在此期间,贵州国防工业坚持以军事为导向的原则,进行了许多科技创新。溧阳公司依托技术优势,瞄准先进动力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需求,走专业化建设之路,加强重要航空空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最终形成世界级航空空发动机R&D集成制造基地。
贵阳已成为多门类综合性工业中心城市,正以创新引领发展,努力成为创新型中心城市;
六盘水将建成以发展能源和原材料为主体,带动多种产业发展,农业基础雄厚,生态环境良好,具有煤炭城市特色的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城市;
安顺、遵义逐渐形成了以航空空工业、航天工业、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工业城市;
……
值得一写的是,由于大量科研单位和国防工业企业的内迁,带来了数万名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量先进设备。贵州科技队伍已发展成为由中央直属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院所、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科研单位、地方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组成的“五路军”,成为开创贵州经济建设新局面的重要力量。
“三线建设造就了贵州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改善了贵州工业的结构和布局,从根本上改变了贵州工业基础薄弱的状况。”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三线建设研究所执行所长马永斌表示,三线建设的产业布局在贵州继续,如贵州航空空产业、贵州盘江、贵州航天工业等企业成为贵州经济基础的重要支撑。
千帆赛艇
进入新世纪,贵州国防工业再次依靠三线建设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在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家战略的调整中不断争取上游。
贵州美菱供电有限公司在三线期间彻底拆除了旧建筑,所有人都搬进了新厂房和新办公楼。
企业环境有所改善,但美菱的精神没有改变。一直稳稳占据全国武器装备动力市场90%的份额,技术一直领先,很难遇到竞争对手。
站在国际舞台上,实施了一系列创新发展行动,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各种高科技创新产品跃上新高度。
贵州国防工业体系锐意进取,克服困难。研制生产十几大类百余种武器装备,参与“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行、“嫦娥一号”探月、大运会、第四代机等国家重大专项。支持先进教练机、无人机、航空空发动机、陆地空的研发、自主创新和开发生产
如今,贵州国防工业不仅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实现了当年部署三线建设的初衷。
张林德还是保持着一个习惯,就是每一期《中国航天报》都会戴上老花镜,认真阅读。张林德很高兴他的儿子张志明和孙女张静从学校毕业后回到贵州成为航天军事工作者。
20出头的张静,在美菱研究院做设计师,在企业还不到两年。对于先辈父辈的励志历史,张静认为,这是家族的骄傲:“爷爷和爸爸常常以我们家是三线人物为荣,值得学习和守护一辈子。”
如今,贵州国防工业实行工业强省战略,军事地位大大提升。2015年,贵州国防和民用技术集成工业总产值达到近400亿元。
回首,荣耀与荣耀;展望未来,信心倍增。在新的征程上,贵州国防工业10多万干部职工始终牢记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神圣使命,大力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守住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把中国梦里的贵州军工篇章写得更加辉煌,为国家战略安全、富民兴黔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1.《贵州三线建设 “三线”力量铸就贵州国防工业丰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贵州三线建设 “三线”力量铸就贵州国防工业丰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330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