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民防标志

3月1日是国际民防组织确定的“国际民防日”。民防是民防的简称。它包括防止战争空、自然灾害和民间人为灾害。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防逐渐扩展和延伸到生态环境保护和人道主义救济领域。目前,世界上已有110多个国家建立了民防体系,制定了民防法规,将平时防灾救灾与战时预防有机结合空。

中国人民国防空标志

人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预防和减轻空攻击的危害。人民防空空简称民防。平时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救灾和应急服务;战争来临时,组织人员疏散和避难及相关物资保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及时消除空袭击的后果。

国际民防(ICDO)和中国人民国防空(CCAD)是一个概念,两者的发展过程大致相同。

世界人民防空的发展历程

人防随着空攻击而产生,随着空攻击的危害而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日夜轰炸伦敦,英国率先在伦敦建立人防工程;二战期间,交战双方毫无顾忌地以城市居民和工业设施为目标,交战各国都紧急修建了人防工程;二战后,美苏争霸,面对新一轮世界大战和核打击的威胁,各国人防建设进入大发展时期。

现代战争通常从空攻击开始,具有超视距、突发性、破坏力强、范围广的特点。因此,世界防御空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在核威慑条件下防止高科技空攻击,保护重要经济目标,防止生化恐怖袭击,防止信息攻击。

中国人民防空的发展历程

1932年,周恩来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红军司令部要有专门的反[/k0/]反病毒研究机构,加大反[/K0/]人才的培养,建立反[/K0/]部队,开展反[/K0/]反病毒知识宣传,形成全国性的反[/K0/。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对中国前后许多城市和士兵进行了长期残酷的轰炸,中国的人民防空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0月,经毛泽东主席同意,政务院作出关于建立人民防空空的决定,并发出通知,在有关地区和城市建立人民防空空组织,加强人民防空空设施建设,开启了新中国的民防之路。

1969年,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挖深坑,多积粮,不称霸”的号召,人民防空事业开始大发展。

改革开放后,人民防空建设的指导思想从过去的“备战”转向“平战结合”的轨道,从注重战备效益转向战备、经济、社会“三个效益”并重;自1997年1月1日起,《人民防空空法》实施,人民防空工作开始进入法制化、正规化的轨道。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民国防定义为“一项国家大事、一项国家战略和一项长期战略”。人民防空职能扩大到“战时防御空、平时服务、紧急支援”三大任务,人民防空空为人民服务的作用更加突出。

尽职尽责地履行职责

自新冠肺炎开始防控肺炎疫情以来,河南人防办充分发挥人防战备资源优势,认真完成人防办空“应急支援”任务,动员全团人防应急专业队伍参与一线抗疫,承担危机时刻“应急支援”责任。在战争“疫情”的前沿,开展医院区域值班巡逻、社区防疫人员控制、帮助隔离群众送食品药品、一对一在线心理咨询等服务工作,利用人防指挥信息采集平台设备无人机“呼叫出去”。宣传防疫知识,坚决打好疫情防控胜仗

人防应急专业队伍整群集结

进行巡逻检查

做好医院人员控制

利用无人机进行防疫宣传

进行在线一对一心理咨询

自愿消毒和消毒

送走去湖北执行郑州航空空港口高速公路防疫物资运输任务的人防蓝天应急救援队

派出人民防空通信专用车辆开展防疫宣传

利用人防多媒体报警屏宣传防疫

利用人防指挥室服务疫情防控指挥

人防知识

本文的相关内容来自网络

1.《国际民防日 国际民防日,你应该了解的知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国际民防日 国际民防日,你应该了解的知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38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