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知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诗
歌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全诗意境既精微优美而又广大深邃,是诗人的生命情感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
应,
使读者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
的赞美之情。
《夜》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全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全诗虽是纯然写景,但诗人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时时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出了丰富的生
命底蕴。
学法引导
这两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精微,学习时应着力于揣摩语句,感受形
象,通过联想和想像进
入诗的意境,用心领悟蕴含其中的诗人的情感。
这两首都是礼赞大自然的田园诗,学习时,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两首诗的具体内容、
景物描写、语言特点、感情意蕴等方面进行比较,以加深理解。
审美鉴赏
方寸之间的大气美
《蝈蝈与蛐蛐》短小精致,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
没有描绘春冬两季的具体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两种昆虫的吟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演出。但是这种描写表现出了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美境,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着墨不多却以少胜多,富有内涵,“方寸之间天地阔”,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角度独到,匠心独运,
大气至极。
言此意彼的含蓄美
《夜》这首短诗,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诗歌相当的内容在于展示夜的静谧,可是从表面文字看,见不到一个“静”字,极为含蓄,意
境深远。第一节中,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秋鸡也不再喧嚷,调动视
觉和听觉器官发挥作用,不言静而静自现。到了第二节后,潺潺的流水在轻轻地歌唱,更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重难点突破
1
.《蝈蝈与蛐蛐》这首诗,是怎样描写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的?又是怎样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如何理解“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句诗的含义?
【析】这道思考题意在引导学生注意在朗读中体会这首诗所描
绘的景象,了解作者的构思,并把握全诗的主旨。
【参考答案】诗歌在描写中,注重氛围的营造,通过衬托的手法来写蝈蝈和蛐蛐。如“所有的鸟儿
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
烘托了夏天白
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
二者的联系在于,诗人把蝈蝈和蛐蛐都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美好。在诗的结尾:“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诗人运用联想,将前后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让冬天“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蝈蝈的乐音”。
诗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把大自
然中生灵的鸣唱比喻为“大地的诗歌”,而“诗歌”又含有“歌唱”及“美好”之意。因此,
诗句的含义是说大自然的鸣唱优美如诗歌,永不停息,赞美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2
.《蝈蝈与蛐蛐》一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析】这首诗全诗讴歌的是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充盈的生机。虽然没有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但富有内涵,给人
以广阔的想像空间。
【参考答案】这首短小而精致的诗,可分为前后
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
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
乐音
”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正如“审美鉴赏”里已经指出的:这首诗字面上虽只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
的鸣唱,而没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
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
3
.这两首诗都是田园诗,试从田园
诗
的角度比较这两首诗描绘的具体内容的异同。
【析】田园诗一般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
热爱,但因人、因诗而异,又各有其特点。比较《蝈蝈与蛐蛐》和《夜》这两首诗的具体内容,可从两首诗描绘的主体对象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两方面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
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
《夜》这首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从而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1.《外国诗两首原文 《外国诗两首》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外国诗两首原文 《外国诗两首》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41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