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狼和小羊》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10课课文。课文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狼看见小羊在小溪边喝水。第二至六自然段讲狼先后找了三个借口要吃小羊,小羊据理力争,驳倒了狼,但狼最终还是凶狠地扑向小羊。文章通过对狼、小羊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狼的凶残、蛮不讲理,小羊的软弱、温顺,结构凝练,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大都来自农村, 且大都是随父母在合肥打工的子女。他们对“羊”这种动物的特性可能有所了解,但对“狼”这种动物有哪些属性还不甚了解,或者说了解还不深。二年级的孩子,阅读篇章还处于起步阶段,他们理解课文的能力较弱。像文中的“找碴儿”、“背地里”、“上游”、“下游”、“倒流”等词语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狼”在文中不仅仅指动物狼,还蕴含着像狼一类的坏人;“羊”在文中也不仅仅指动物羊,也指像羊一样的软弱、不敢抗争的人。如此的深刻内涵,让孩子们理解难度很大。为此,教者要善于采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悟、理解。

理念与目标:

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保护好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乐意学、主动学,并且要积极探求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想象能力等。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和语言环境中理解“找碴儿”一词。能把课文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别人听。

4、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这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和语言环境中理解“找碴儿”一词。能把课文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别人听。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这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准备:

插图,狼、羊的图画,狼、羊的头饰,小黑板、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和语言环境中理解“找碴儿”一词。能把课文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别人听。

4、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这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和语言环境中理解“找碴儿”一词。能把课文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别人听。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这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都知道森林里有许多动物,它们有大有小、有强有弱,有的凶狠、有的善良,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认识的两种动物吗?它们是——生答。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狼?这是一只怎样的羊?贴狼和羊图片并板书。

2、凶恶的狼和善良的羊是怎么碰到一起的?谁先到小溪边的?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当狼看到长得又白又胖又嫩的羊孤零零的在小溪边喝水,它会怎么想?有的同学很聪明,一开始就猜想狼要吃小羊。是的,狼看到了小羊,就想吃掉它,那么狼会不会对小羊说:喂,小羊,今天我要吃了你!板书:找碴儿 讲道理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狼共找了几次碴儿?

2、第一次是怎么找的?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画出后多读几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指名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狼和羊说的话。

分角色反复读狼和羊说的话,注意语气的指导。

请学生看插图指出“上游、下游”让学生明白水是从上游往下游流的,是不会“倒流”的。

[利用插图,让学生根据画面理解词语“上游”、“下游”、“倒流”直观形象。

3、师联系插图小结:同学们仔细看图,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水是从狼那儿流向小羊的,小羊不可能把狼喝的水弄脏,狼也知道这个理,还这么说,这叫什么?齐读三遍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狼第一次找碴儿,被小羊驳回了,狼没有罢休,接着找碴儿。自由读读四、五自然段。同样用不同的线画出狼和羊说的话。

指名交流,用自己的话回答。

交流“气冲冲 背地里”谁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

启发理解:小羊是不是真的经常在背后骂狼呢?请你找出文中有关词句来帮小羊申辩。

2、小结:去年小羊还没出生,狼却说他听说小羊骂他,这就是前面课文中说的——找碴儿。齐读三遍

那么这一次我们又该怎么读狼和小羊的对话呢?

3、指名分角色朗读。

学习第六自然段

狼两次找了碴儿,都被小羊用事实驳倒了,狼恼羞成怒,我们看它怎么对待小羊,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1、讨论:小羊的爸爸真的骂了狼吗?

⑴ 分组讨论;

⑵ 小组汇报;

⑶ 小结:狼诬赖小羊,被小羊驳倒了,现在又无根无据地说是小羊的爸爸骂它,真是蛮不讲理,这就是前文所说的——找碴儿。

现在,知道“找碴儿”是什么意思了吗?

总结:“找碴儿”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故意挑别人的毛病,没有根据地找借口,跟别人吵,大家懂了吗?

[以“找碴儿”一词作为突破口,充分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和语言环境中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加深了学生对狼的本质的认识。]

2、齐读第六自然段。

3、启发想象:同学们,想象一下“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会有什么结果呢?如果你是小羊,将如何应对?

⑴ 分组讨论;

⑵ 各小组汇报;

⑶ 师小结。

[此问题的设计,旨在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惊人的。对于他们想象的结果,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能以唯一的答案来圈定学生的思维。]

三、表演读课文

指定两名同学戴上“狼”、“小羊”的头饰,感情朗读全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闭着眼睛想象。老师也闭着眼睛想象。

同们学听了他们的朗读,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自己对狼或小羊的认识,也可以说说自己的体会,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师小结:像狼这样的坏家伙,总是要求找借口干坏事的,对这样的坏蛋,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更是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朗读、想象,从而体验、感悟。]

四、总结课文,迁移延伸

同学们,假如我们遇到了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该怎么办呢?小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请你们课后讨论讨论,或者请教自己的爸爸、妈妈,然后把办法写在纸条上,下一节课,我们开个专题班会来讨论,好吗?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课文。

[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使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同时还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了他们主动搜集信息的能力。]

课后小结:

1、本教学设计遵循了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动物图片,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心理期待,又帮助学生从外形上认识文中的两个角色,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理解“上游”、“下游”、“倒流”等词语时,利用挂图帮助学生理解,直观形象。

2、教学流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在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等有了较大提高,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3、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如,在理解“找碴儿”一词时,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朗读、思考、讨论,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含义,而不是把现成的解释强加给学生,领悟“狼”的蛮不讲理、虚伪时,教师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读、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水到渠成。

4、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如:让同学们想象一下“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会有什么结果呢?此问题的设计,旨在充分一调动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极大地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能以惟一的答案来圈定学生的思维。

板书设计:

狼 和 小羊

找碴儿 图片 图片 讲道理

返回首页 购买相关教材

1.《狼和小羊教案 苏教版第三册《狼和小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狼和小羊教案 苏教版第三册《狼和小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4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