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新闻里报道说,多部委联合发文,要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与热议。

佛教、道教的主要活动场所——寺庙、道观,因为商业化,催生出了热火朝天的“寺庙经济”,不过,这玩儿得过火了,也该消停消停了。

佛教传入中国,在最开始的时候,活动的重心一直在城市。唐代诗人杜牧的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描写南朝首都建康(今天的江苏南京)城内佛寺盛况的。

之后,在隋唐之际,自天台宗始,佛教完成了本土化的进程,这时候,佛教的重心也产生了变化——从城市里,逐步向山林转移,到明清时期,已经很明显地形成“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局面。

与此同时,由于佛教寺庙远离城市,所以,和尚们开始培养“自耕自食”的习惯,一些高僧甚至到了“一日不耕,一日不食”的严苛地步。这种现象,历史上在世界其他信仰佛教的国家、地区都是没有的,唯独中国僧人能做到这一点,十分不容易。

可以想见,当时的和尚们,是有着多大的决心,才能舍弃繁华的都市生活,向深山迈进。

有漏君去过不少佛寺,有的在繁华的都市,也有的位于人迹罕至的山上。那些位于山上的佛寺,如果山的名气不大,那多半很少有人会去光顾,同时,物资运送极为不便。如果碰上雨雪天气,那山上的佛寺,基本就与世隔绝了。

这些佛寺,想要做“寺庙产业”,恐怕都没人相信吧?

而这些佛寺,其实在中国有很多,只不过,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那些繁华都市、风景名胜之处的寺庙。也只有这些,或者地处繁华都市、或者地处风景区核心地带的佛寺,才能成就“寺庙产业”。

如今,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神州,说句不好听的话,一切向钱看。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有些地方,玩儿信仰消费,真的有些过了。如果连信仰都可以消费了,那底线在哪里呢?

就好像,网上有些家伙,动不动就说别人,“你这么说/这么做是要下地狱的”、“你这么说/这么做是在造业,小心报应”,动不动就拿信仰、报应来说事儿,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整天像个佛油子一样,拿人家的信仰来消遣,和玩儿信仰消费的,简直是一丘之貉。

佛教、道教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文化,咱们理当保护。

作为信仰的佛教、道教,情况就比较复杂。不过,不管情况怎么复杂,如果要靠“寺庙产业”去玩儿信仰消费,那这底线真不知道被丢到哪儿去了。对这些玩儿信仰消费的家伙来说,这次多部委的联合发文,不啻是当头棒喝,吓也得吓醒这些佛油子——该消停消停了!

作者微信:13989890347

1.《热火朝天的“寺庙经济”,也该消停消停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热火朝天的“寺庙经济”,也该消停消停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