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卧床近两个月的危重病人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第一次下床。本报记者万赴黄石采访合影
3月11日,江苏黄援医疗队支援黄石“满月”。当天,记者在黄石市中心医院ICU目睹了一个快乐的时刻——一位卧床近两个月的老年危重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第一次下床。
防御黄石疫情最艰难的战役发生在ICU。在黄石市中心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苏黄的医疗队先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生命。这里的16个床位只有两个病人,一个月前已经不拥挤了。
11日上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护士、江苏黄石医疗队队员许帅接班的时间到了。许帅最担心的是一位气管切开术后卧床近两个月的老人。在过去的几天里,病人的情况有所改善,呼吸机参数也在降低。许帅既期待又担心。“我希望爷爷能继续进步,但是我怕他的情况会突然重复。”
虽然病人情况危急,但生命体征稳定。接手后,许帅首先来到老人的床边,做了一个鼓励的手势。“今天加油!”老人半躺在床上,戴着面具,当他听到许帅的话时,他的手轻轻地举起来。
江苏省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徐健为老人做了检查。“爸爸,我们握手吧。”老人慢慢伸出手,把徐健抱在一起。“很好,一天比一天好。今天我们试着起床,加油!”老人微微点头。
两个护士照顾病人身上的各种管子,一个护士在病人后面,徐健和黄石医生李文锋在变电站的两边。“一、二、三...轻松,轻松……”一群人屏住呼吸,一起努力。
“起来,起来...先等等!”徐健吩咐车队减速。老人在床边坐了几分钟,护士推着铺满被褥的轮椅。大家齐心协力把老人抱起来,放在轮椅上。“厉害!”随着徐健的竖起大拇指,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松了口气。
坐轮椅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精神状态良好。他示意写,护士拿来纸笔后,他写了“加水”两个字。护理人员心领神会,“你放心,我们一直在关注。”原来他担心呼吸机的水容量,提醒护士加水。
忙碌了一段时间后,徐健浑身是汗,水汽直泻到护目镜里。虽然看不到他的表情,但记者可以听到他快乐的声音:“这是一个多月来第一次有病人下床。”徐健拍下照片,向江苏黄石医疗队医疗专家组组长黄汇报了最新消息。
”病人从床上坐在轮椅上。这个小小的变化,是医疗队这两个月不懈努力的背后。”徐健说,这一小步,对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2月15日正式进入黄石中医院ICU后,老人是徐健最先接手的患者之一。当时患者通过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参数设置得很高,血氧饱和度很低,说明患者经历了一次生死相随的抢救。胸部CT显示患者肺部症状非常严重。常年在ICU奋战的徐健,初步判断病情严重,最终结局不好说。
“但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就一定要尽力。”接手后,徐健和他的团队一起设计了一个精细的治疗方案。多亏了医疗队的努力,十几天后病人的情况有了好转。
3月1日,患者转到黄石市中心医院ICU,徐健跟随。随着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好转,呼吸机支持参数降低,镇静药物逐渐停用,患者恢复缓慢。这个时候后续康复一定要跟上。徐健说,老人长期卧床,全身肌肉力量下降。
这次起床并不是那天的临时决定。一周前,医护人员正在为此做准备。南方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周蓉告诉记者,护理团队应该每天帮助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从简单的握拳和举手开始。
第一次下床后,病人靠在轮椅上10分钟。医护人员小心翼翼的把他抱起,轻轻的放回病床上。
“危重病人的康复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所谓病来如山,病去如丝。”徐健说,每天进步一点,老人的肺功能就可以锻炼了,有利于接下来的脱机和拔管,但是这个过程比较急。“只要病人还在ICU,就不能一直放松。”
这几天在黄石,徐健几次见证了病人“坐起”的喜悦。他说,最有收获的就是看到病情稳定的危重患者,稍微恢复后就能转出ICU。黄石中医院,徐健接手的5名患者病情好转后已转出;来黄石中心医院的时候,这十几天陆续转出七八个病人。"这是苏黄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最新数据显示,自江苏援黄医疗队到来以来,已治愈重疾患者116例,黄石重疾治愈率上升至69.9%。
新华报社赴黄石采访记者
胡安靖陈万
1.《黄石医院首荐东方 记者在黄石市中心医院ICU见证欣喜时刻——高龄危重症患者近两月首次下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黄石医院首荐东方 记者在黄石市中心医院ICU见证欣喜时刻——高龄危重症患者近两月首次下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46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