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西门豹祠 曹操明令扩建陵园,以方便更多大臣陪陵,曹丕为何拒不执行?

最近备受关注的曹操墓又有了新的进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了2016-2017年曹操高陵的考古发现,证实了两件事:

第一,基本确认发现了曹操的遗骨,也就是说,这个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学村的大墓就是曹操的墓。曹操的主墓旁边发现了一个小坟墓。专家认为,这是曹操长子曹昂的衣冠冢。

二、确认曹操墓范围内有五大建筑结构,包括内外夯土基槽、神道、东方建筑、南方建筑。也就是说,曹操的墓一开始是开放式建筑,没有“疑冢”。

似乎随着考古发掘的最新进展,一系列困扰了人们几千年的谜题正在逐渐被消解,神秘的曹操墓也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将彻底呈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也不是没有其他困惑。比如曹操生前专门为修建墓地而颁布的《最后命令》,至今仍有疑问。

《三国志》中明确记载了终令颁布的时间,是建安二十三年的六月,这个时间点非常特殊。

建安二十年,曹操攻下汉中,后来刘备领兵进攻。建安二十二年末,又展开下一场辩论,汉中危在旦夕。曹操决定增援汉中。

曹操自邺城向长安进发,始于建安二十三年七月,终令于今年六月颁布。

这时,曹操已经63岁了。汉末三国时代,平均寿命只有30岁左右,曹操也算“烈士暮年”。他可能觉得自己老了,觉得汉中是一场硬仗。所以曹操在出发前特意颁布了这个“最后命令”。内容如下:

“古冢,会住在贫瘠的土地上。其规矩是西门宝殿西首岭,以高为准,不可封植。”李周“埋葬了负责墓地的人。以前王侯住在身边,卿大夫住在后面。汉制又叫陪葬陵。那些大臣或大臣会立功的人应该陪着寿龄。它以兆字节为单位被广泛使用,使其兼容。”

这个命令不是正式的遗嘱,所以叫“最终命令”。重点介绍了曹操为自己规划建设墓地的情况,并澄清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陵园区要选在贫瘠的土地上,不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符合曹操务实的作风。曹操看好具体位置,在邺城外西门保庙以西的高地上。

第二,陵墓建设要简单,工程量不能太大。当地地势较高的地方应作为墓基,上面不要堆土,不要种树,即“不封树”。目的不是为了保密,也是为了省钱。

第三,规定了陪葬制度。曹操是王维。参考汉代陪陵制度,他要求功勋卓著的大臣和领袖都可以葬在自己的寿陵。因此,曹操要求尽可能扩大墓地,以容纳足够的死者。

相关要求明确,规定具体,一点不含糊。考虑到下达命令的时间,说明曹操是认真的。

按理说,曹操的接班人曹丕应该执行曹操的命令。叶县附近应该有一个巨大的墓地区,埋葬着曹操本人和大量文武官员,但结果并非如此。

在这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中,并不清楚高陵附近是否有曹操手下文武官员的墓葬。其实你再努力去找,也不一定能找到,因为曹操手下的一些重要人物,到处都是陪葬品。以下是边肖收集的一些信息:

河南省许昌市北上集乡王刚村以东贾诩墓;

于迅墓一般认为是在安徽寿县,在那里出土了荀凌俊的遗体;

郭嘉墓一般认为在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范湖乡尚诚村;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荀攸墓;

江苏省盐城市杜妍县西郊射阳湖镇赵佳村陈林墓;

山东省高唐县东河镇大华村华新墓;

河南省长葛县曾富庙乡孟庄村钟佑墓;

河南省许昌市东吴女店镇猫王村金贵港毛街墓;

河南省许昌市东漳盘乡朗庄朗吕墓;

河南省许昌市城河街乡合庄北夏侯渊墓;

河南省许昌市城河街乡合庄北夏侯惇墓;

张辽墓,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小窑金公园,但一般认为是衣冠冢;

河南省许昌市东漳盘镇转角处许村墓;

山东巨野县昌邑乡李店墓;

典韦的墓一般认为是在河南省邓州市吉坦镇...

这些人都是曹操的“老部下”,大概也是曹操最想陪他陪葬的人。事实上,他们被埋在别处。当然,其中有些人的个人身份并不太符合曹操的《最后的命令》,因为有些人严格来说是“汉臣”,而不是王维的大臣,但曹操让人扩建墓地,显然主要是为了这些“老战友”和“老部下”。

有的死在曹操之前,比如典韦。由于当时的条件,可能就埋在附近,但后来条件成熟了,也有可能搬到陵寝。为什么不葬在曹操高陵的陵园区?这恐怕也是一个谜。

曹操高陵的考古发掘也发现,虽然高陵当初有巨大的地面建筑,但考古现场几乎没有发现任何建筑遗迹。“除了在南方发现的一大块绳纹瓦外,在一些柱孔中只发现少量的断绳纹瓦和管瓦”,说明曹操高陵原有的地面建筑是“有计划地拆除”的。

这和史书上的记载是一致的。据《晋书》记载,黄三年三年,曹丕下诏,要求“高陵上堂房屋全部拆毁”,目的是“向始皇帝省钱”,而这一“有计划的拆毁”行动实际上是曹丕所为。

曹丕为什么要这么做?显然,遵从父亲曹操的意志并不是关键原因。如果按照曹操的意愿,高陵巨大的墓地面积是不能拆除的,而应该大大扩大,以容纳更多的曹操“老战友”和“老部下”葬在这里。

曹丕当然不能对父亲不敬。真的会有“毁陵行动”。他的行为可能与现实中的尴尬有关。

曹丕开创了一个汉魏禅宗王朝,成为曹魏皇帝。他可以说是曹魏的“开国皇帝”。其父曹操的魏武帝身份被追认。曹操生前是汉朝王维,是“汉臣”。理清这些关系,就会发现问题。

如果像魏武帝那样为曹操修建守陵,就不适合在邺城附近。曹魏的都城在洛阳。就算想陪陵墓,也要重新规划,重新开始。

如果像王维一样为曹操建守陵,文武大臣陪他就更不合适了。虽然王朝变了,人还是那个去了邺城的人。曹丕死后谁来陪他?

所以曹丕想缩小曹操高陵的规模,并没有进行陪陵的工作。之后,他重点在洛阳附近修建曹魏墓地。曹丕死后葬于洛阳附近的寿阳陵,其子曹槎死后葬于洛阳附近的高平陵。

曹丕临终前颁布了《终制》,对善后事宜做了详细安排,还强调“以山为体,无为封树”。但经过高陵的折腾,陪陵之事成了敏感话题,他干脆不提了。

1.《西门豹祠 曹操明令扩建陵园,以方便更多大臣陪陵,曹丕为何拒不执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西门豹祠 曹操明令扩建陵园,以方便更多大臣陪陵,曹丕为何拒不执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481877.html

上一篇

余则成原型 北京西山建烈士广场 纪念“余则成”原型

下一篇

清远旅游地图 手绘版广东旅游地图,出游就看它了!

河南省通信管理局 河南省通信管理局与省交通运输厅合力推进交通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近日,河南省交通厅、省交通厅联合下发通知,加快公路管线共享工作,实施郑州全国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规划疏通区,共同推进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科学绿色发展。通知指出,实现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跨行业共建共享,加快...

河南省汝南县 汝南这27名老师要火了!拟确定为河南省名师和骨干,快看有你认识的吗?

  • 河南省汝南县 汝南这27名老师要火了!拟确定为河南省名师和骨干,快看有你认识的吗?
  • 河南省汝南县 汝南这27名老师要火了!拟确定为河南省名师和骨干,快看有你认识的吗?
  • 河南省汝南县 汝南这27名老师要火了!拟确定为河南省名师和骨干,快看有你认识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