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乐毅论》原文与翻译

说明:以下黑色字为原文,红色字为翻译,采用逐句翻译,段间以空行间隔。

自知其可以王而王者,三王也。自知其贤德足以称王天下而最终称王的,是商汤、周文、周武三王。

自知其不可以王而霸者,五霸也。自知其贤德不足以称王天下而最终称霸者,乃齐桓、晋文、秦穆、楚威、勾践这五个霸主。

或者之论曰: 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 有人说: 图王不成,犹足以霸。

呜呼!使齐桓、晋文而行汤、武之事,将求亡之不暇,虽欲霸,可得乎?此论实在可笑!设使齐桓、晋文勉自强行商汤、周武之事,灭亡将已无时,遑论称霸!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王道,不可以等闲小用。

大用则王,小用则亡。大用则称王,小用则灭亡。

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曾经徐偃王、宋襄公处处以仁义之名行事,然而最终却身死国亡,为何?那是因为他们所施用的仁义,还远未能够达到他们所要成就之事所要求具有的那种贤德的水平。

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所以说,有可以平天下之道,却没有取天下之心的人,才可以与言王道。

范蠡、留侯,虽非汤、武之佐,然亦可谓刚毅果敢,卓然不惑,而能有所必为者也。范蠡、张良,虽然不是可以辅佐商汤、周武那样圣君的贤臣,却也算的上是刚毅果敢,卓然不惑,一定要做出一翻成就的英杰。

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赦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看那吴王夫差被困于姑苏城,求哀请命欲降于勾践之时,勾践想要答案应他,那范蠡却坚决认为这样做不可以,劝谏勾践率越军急进猛攻,最后终于迫使夫差横剑自刎。

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 此天亡也,急击勿失。 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霸王项羽引兵东归,高祖刘邦亦欲罢兵归国之时,而张良力谏: 此天亡项羽也,请大王急击勿失。 像这二人,都是认为以彼时之区区仁义,不足以用成就千秋大业的良机来做交换的。

嗟夫!乐毅战国之雄,未知大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亡其身而已矣。可惜啊!乐毅名为战国一代雄杰,对于成就伟业的大道,不过是浅闻其一二而已,却强行大道,终落得亡命他国的下场。

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世人论及此事,皆以为燕惠王不肖,误堕齐人反间之计,使骑劫代乐毅为将,逼走乐毅,才是燕军伐齐功败垂成的原因,是一种不幸,而非用兵不善之罪。

然当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然而,即使当时燕昭王仍然在世,齐人反间计不得行,乐毅亦将必败无疑。

何者?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为什么呢?燕欲强吞齐国,对秦、楚、三晋是不利的。

今以百万之师,攻两城之残寇,而数岁不决,师老于外,此必有乘其虚者矣。今燕举倾国百万之众,攻齐国两城之残寇,而竟数岁不克,其军疲于外,则必有乘虚而入者。

诸侯乘之于内,齐击之于外。当此时,虽太公、穰苴不能无败。到那时,诸侯乘虚攻燕于内,齐人反攻于外,即使姜太公、司马穰苴在世,也难以力挽狂澜了。

然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乐毅以百倍齐军之众,围齐残破之两城,数岁不能克,并非乐毅没有破城之策,他大概是想施用仁义以降服齐民,所以才没有下令燕军一鼓作气摧破残城。

1/3 123

1.《乐毅论 苏轼《乐毅论》原文与翻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乐毅论 苏轼《乐毅论》原文与翻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5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