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 #2015届高三语文 古代诗歌复习学案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鉴赏古代诗歌赏析诗歌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教学目标 规范答题步骤,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复习重点 赏析诗歌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复习难点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近三年命题特点 重点考查唐宋诗词,但魏晋南北朝、金、元、明、 清的诗词也有所涉及; 重点考查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第一讲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考点详解 1、含义 PAGE PAGE # 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 公,即诗人自己。2、 常见命题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请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3、 技法指导关注背景,知人论世。 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人物特点。 结合人物形象,指出其作用或效果。4、 答题步骤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一一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 征+人物身份”;结合诗作简译相关语句,说明、概括切 忌以译代析。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 感情或蕴涵的哲理。二、 积累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术语平时复习时要记住一些常见的人物形象类型一一如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朋友分别,思念故乡的形象。怀才不遇,怀古咏史者的形象。钟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三、 2014年高考诗词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第一首:呈现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 漫步郊野的隐者形象。第二首:呈现了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 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第四桥萧立之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诗作简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傲岸不羁、逍遥洒脱、 寄情山水、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秋天的夜晚,诗人泛舟江上,自斟自酌,乐在其中。“自”和“孤樽”刻画 了一个旁若无人、傲岸不羁的形象;“无人管”和“柔橹” 之声表现诗人此时寄情山水、自得其乐的轻松愉快。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鹧鸪天陆游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 片片轻鸥落晚沙。歌缥缈,栌呕哑,酒如清露鮓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 笑指船儿此是家。注:①公元1165年夏,陆游调任隆兴通判;二年春,以“交结台谏,鼓唱 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免职归家。这首词就是这 一年归家初期写下的。 ②“青门学种瓜”指学汉初的邵平在长安青门外种瓜。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 分析。这首词塑造了一位表面上享受渔钓生活、 而内心却藏着苦闷的隐者形象。从诗歌内容来看, 词人似乎很享受渔钓生活,但开头两句则已透露出了词人的 无可奈何,“送年华”显示出了词人的无聊和苦闷。第二讲 鉴赏诗词中的景物形象一、考点详解景物形象又可称为意象,指诗歌中描写的景物,而 这些景物,并非纯自然的景物,它们常常寄托诗人的情感或 者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意境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要体察诗歌的意象,包括人事物景、草虫鱼鸟、山川日月等 具体的意象,才能理解诗中蕴含的真谛,进而体察诗中的情 和意,感悟诗中的人和景。意境特征概括: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高阔深远、生机勃勃、壮美、优美、清新等。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一一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一一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一一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一一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2、常见命题方式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3、 技法指导展开联想与想像的翅膀联想与想像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 动的必要因素,也是诗歌鉴赏中必备的一种能力。没有想像 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 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像思维。准确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诗歌的形象主要表现为意象或意境,它或者是物,或者 是人,或者是完整的场景,更多的时候是把物和人、景和情 融合在一起。分析诗歌形象即指分析这些“象”的个性特 征,特别是分析它的象征意义。4、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应该用自己的语言 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第二步,简述意象的特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氛围 特点。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一般可用两个 双音节词概括,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清、 冷寂。注意要能准确地表达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谈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米用描叙性语言。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 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 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 什么而“哀伤”。二、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意象的色彩:冷色调——凄清、萧索、萧瑟、衰败、荒 芜、冷寂、冷清、晦暗、黯淡;暖色调一一明丽、浓艳、秾 丽、艳丽。第一组: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 别后的思念杨柳。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 起。“柳”与“留”谐音, 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 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 别送行。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的意象。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 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 秋”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以酒抒写别 离之情。第二组: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 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 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双鲤。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 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捣衣。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 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 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第三组: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 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 征。芭蕉。在诗文中,它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 绪相联系。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 感情。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 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 杜鹃鸟,暮春苦啼,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 征。斜阳。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 之情。第四组:抒情类意象,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 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 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 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PAGE PAGE #松柏。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 人格,形象鲜明,意境深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 情画意。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 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 惜伤感之情。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 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 发盛衰兴亡的感慨。第五组: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 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 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 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 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 古典诗歌里用作对恩爱夫妻的比喻。第六组: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投笔”就指弃文从武。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 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 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很显然是 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 长城”指守边的将领。楼兰。“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楼兰” 指建功立业。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 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 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 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的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 的军营。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 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后以其喻杀敌报国。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 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第七组: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五柳”,隐者的代称。东篱。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 或娴雅的情致。”三径。“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三、2014年高考诗词专题训练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参考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2、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 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艳丽,②清幽。“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7 分)3望江怨 送 别 [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①杪:树梢。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参考答案: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缠绵婉恻又悲凉寂寥的送 别场景:友人乘舟远行,词人伫立江边,春水渺茫,行舟远 去,愁云惨淡,小舟渐行渐远,最后惟见比沙鸥还小的点点 白帆。作者以景衬情、 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韵味十足。第三讲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一、考点详解1、 含义事物形象,指咏物诗歌中描写的对象,即被作者人格化 了的描写对象。从全诗来说,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 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 志、言情、言心声。2、 常见命题方式 这首诗描写了某物怎样的形象 ?有何作用? 这首诗中的某物象有什么特征?3、 技法指导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和环境 挖掘物象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塑造此形象的意义。4、答题步骤 指出形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 点出形象的意义。二、高考真题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野菊 【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 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②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答案参考】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 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2、 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 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 树欲相依。【注】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彭城* 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 起数伏。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参考答案】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 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 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第四讲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一、考点详解表达方式诗歌语言表达方式主要是指记叙、描写、抒情、议 论。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 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情”、“景”关系的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 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 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 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 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 具有鲜活、 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 形象则是低沉伤感的。所谓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情乐 则景乐,情哀则景哀。如杜甫的《登高》,就是哀景衬哀情。 但是尤其要注意其中一种特殊的写法,即以乐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情”、“志”的区别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 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 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 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例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 爱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 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味。“形”、“色”是视 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味”是触觉角度;“态”分 为动态和静态。描写角度从空间上说,还可以从远近、高低、俯仰等角 度答题。 掌握常用的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静结合白描细节描写点面结 合2、常见命题方式 这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 这首诗是如何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4、答题步骤 准确指出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结合诗句说明该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分析该表达方式的效果。5、高考诗词专题训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温台[唐]朱放渺渺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雨夜[宋]张咏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 吟。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 心。两首诗的结尾两句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 分析。参考答案: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第一首“何必”表达了面对别离的豁达,对朋友的宽慰 ;第二首“无端”表现幽怨之情,“思乡万里心”表现思乡之 情;。异:第二首还运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 ,“一夜空阶雨”烘托思乡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江行 [ 宋] 严羽 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暮色苍茫之时的“残雪” “断雁” “新 月”“潮生”这些景致 ,营造了一种凄迷忧伤的意境 ,景中寓情,作者把羁旅之情、思乡之 感寄寓于“舟行所见” 之景中,情与景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表达了漂泊在外的乡愁与孤单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 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注】①番腾:冋“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 析。“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 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 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 船回家,也是点。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渲染、烘托、抑 扬、虚实结合、运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小见大 等。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如《永 遇乐?扬州慢》,眼前“空城”之景为实,想象扬州当年的 繁华景象为虚。反衬,以乐景衬哀情2、常见命题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 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运用用了这种手法的。阐述该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4、 高考诗词专题训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李端日落众山昏,肃肃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三峡吟徐照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 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答案: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 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诗第二 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然”,愁在人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①韦庄: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 “客天 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 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 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 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 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1、 含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夸张、对 比、双关、叠词、用典、互文、反复等。2、 常见命题方式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句,并分析其作用。3、 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阐述该修辞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4、高考诗词专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尽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此句采用了比拟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 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踏莎行?雪中看梅花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 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注】 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答案】对比。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 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结构技巧或艺术构思1、常用术语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2、常见命题方式第句有什么作用?试分析。这首诗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3、 答题步骤明确作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 2014年高考诗词专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 围棋术语。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参考答案 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雨映寒空半有无, 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 一片江南水墨图。望湖楼晚景横风吹雨入楼斜, 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 电光时掣紫金蛇。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 结构中的作用。【参考答案】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 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②苏诗第三句承上启下,从“横 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第五讲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考点详解1、常见命题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变化?2、 古诗思想内容方面的术语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古伤今、昔盛今衰、忧国忧民、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登 高览盛、离愁别恨、惜春伤春、思乡念亲、忆友怀旧、相知 相思、知音难觅、爱国爱民、淡薄名利、献身边塞、反对征 伐。喜悦、甜蜜、愉悦、淡薄、忧郁、激昂、恬淡、闲逸、 失望、寂寞、幽怨、旷达、高雅、愤懑、焦灼、缠绵、感伤、 孤独、烦恼、沉闷、哀怨、忧愁、迷恋、欢快、思念、忠贞、 向往、同情、激愤、憎恶、仰慕、离恨、无奈。3、 2014年高考诗词专题训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被酒独行,遍至子云、 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 ,处境艰难,但 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 出曾点曾经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诗 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处境艰难,但由于受 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 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秋暮吟望 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①“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 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 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汗衫、 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 伤与落寞, 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 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暮春 [ 宋] 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 【宋] 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②动静结合《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 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 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 之情。第六讲赏析诗歌的语言一、“炼字”考点详解1、 含义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 练、传神。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 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 的地方。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2、 常见命题方式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 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2014年高考诗词专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 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 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丞相了出 来。“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山转折、 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二、“诗眼” “词眼”考点详解1、 含义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 关键句。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自怜 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 花瘦。”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 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2、 常见的命题方式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某字是这首诗的关键,为什么?3、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结合诗句分析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指出该字对主旨的表达以及在诗歌的结构方面所起的 作用。三、诗歌语言风格特点1、 含义2、 常见的命题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 术。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 言艺术。3、 答题步骤 明确诗词语言特色。 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语言特色。4、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风格的词语清新、朴素、平实、华丽、绚丽、幽默、诙谐、庄重、 简约、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 口语化、明白如话、豪放、雄奇、直率、婉约、婉转、风趣、 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自然流 畅、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 奇特新颖等。常见语言特色风格例析1 )清新。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如杜甫《绝句》:两个 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 万里船。2 )平淡。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 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陶渊明的“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绚丽。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 情思。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 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 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的象九个烟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 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 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6 )含蓄委婉: 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 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 远行人。)沉郁顿挫。特点: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 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 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 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 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 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 平。5、高考诗词专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 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 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问题: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 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答案】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 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 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案】 ①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黄 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②“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③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原创力文档”前称为“文档投稿赚钱网”,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成交的100%】。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侵权客服QQ:3005833200 电话:19940600175 欢迎举报,上传者QQ群:784321556


1.《阮郎归西湖春暮 2015届诗歌学案之诗歌形象-副本》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阮郎归西湖春暮 2015届诗歌学案之诗歌形象-副本》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60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