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概念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运用三个方面,对现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文献做综述,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国内学者应借鉴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成果,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深化利益相关者理论,并将其运用于现代公司治理模式中。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概念界定 分类 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外研究的文献已经颇丰,而在国内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概念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运用这三个方面,对现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文献做综述,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界定 如果利益相关者本身都界定不清,那么就无法开展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公司治理了。按照对利益相关者概念不同的理解及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依存观点、战略管理观点和动态发展观点。 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依存观点 斯坦福研究所提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没有其支持,组织就不可能生存的团体”。这个定义一开始就赋予了利益相关者足够的重要性,但仅强调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支持,忽视了利益相关者和企业之间影响的交互性,那些虽不足以成为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但却受企业行为影响的人或团体没有被考虑在内,是一个“单边”的概念。针对这一缺陷,瑞安曼指出,利益相关者依靠企业来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企业也依靠他们来维持生存。这个概念显然是“双边的”。Ahlstedt和Jahnukainen在认可“双边性”的基础上,强调“利益驱使”的原则,认为利益相关者是一个企业的参与者,他们为自己的利益或目标驱动,必须依靠企业,而企业为了生存,也必须依赖他们。可见,早期经典文献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强调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意义,优点在于突出了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缺点是未免过于宽泛,不利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利益相关者的战略管理观点 把利益相关者方法应用于战略管理研究始于R.E.弗里曼。1984年,他在其经典著作《战略管理――一个利益相关者方法》中首先提出了这个观点,此后的利益相关者研究基本上都是按照他的框架展开的。弗里曼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任何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受这种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这一定义虽然刻画了利益相关者和企业战略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但正如他批评“企业依存”观点的定义那样,显然过于宽泛。他也认识到这一点,后来将定义修改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因公司活动受益或受损,其权利也因公司活动而受到尊重或侵犯的人”。另外一个代表性的人物是卡拉克森,他认为“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这一定义进一步加强了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关联,强调了专用性投资。从这两个定义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趋于具体化和集中化。 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发展观点 针对利益相关者定义过于宽泛和“刚性”的指责,近来的研究侧重于从更全面、广阔的视角定义利益相关者,将其归纳为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发展”观点。该观点仍然始于弗里曼。他认为,现实中利益相关者是不断变化的,他们与公司的利害关系也随公司考虑战略问题的改变而改变。Alkhafaji对此也做出了贡献,他把利益相关者定义为那些公司对其负有责任的人。对利益相关者“动态发展”观点做出重要贡献的是米切尔等人,他们从三个维度区分了利益相关者关系,即影响力、合法性和紧迫性,从 而把利益相关者分为不同类型。 国内学者贾生华、陈宏辉对利益相关者界定的研究有一定代表性,他们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该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该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这一概念既强调专用性投资,又强调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关联性,可以说是卡拉克森所给界定的更为清晰的阐述。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根据时间线索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主要集中在多维细分法和米切尔评分法。多维细分法具体又包括Freeman,Frederick,Charkham,Clarkson,Wheeler等人的分类方法。 Freeman从所有权、经济依赖性和社会利益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所有持有公司股票者是对企业拥有所有权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有经济依赖性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经理人员、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地方社区等,而政府领导人、媒体等则与公司在社会利益上有关系。 Frederick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直接和间接利益相关者,其中直接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直接发生市场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等,间接利益相关者则是与企业发生非市场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活动团体、媒体、一般公众等。 Charkham按照相关者群体与企业合同关系的性质,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前者包括股东、雇员、顾客、分销商、供应商、贷款人等。 Clarkson提出了两种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一是根据相关群体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承担的风险种类,可以将利益相关者分为自愿利益相关者和非自愿利益相关者;二是根据相关者群体与企业联系的紧密性,可以将利益相关者分为首要的利益相关者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 Wheeler将社会性维度引入,并结合Clarkson提出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紧密性程度差异,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一是一级社会性利益相关者,他们与企业有直接的关系,并且有人的参加,如顾客、投资者、雇员、当地社区、供应商、其他商业合伙人等;二是二级社会利益相关者,他们通过社会性活动与企业形成间接联系,如居民团体、相关企业、众多的利益集团等;三是一级非社会性利益相关者,他们对企业有直接的影响,但不与具体的人发生联系,如自然环境,人类后代等;四是二级非社会性利益相关者,他们对企业有间接的影响,也不包括与人的联系,如非人物种等。 多维细分法从多个维度来细分利益相关者的思路大大深化了人们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认识。然而,这些界定方法普遍的缺陷是缺乏可操作性,制约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实际运用。美国学者米切尔独辟蹊径,从利益相关者所必需的属性出发,对可能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评分,根据分值的高低确定某一个人或者群体是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哪一类型的利益相关者。他认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可能具有三个属性:合法性、权利性和紧急性,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对上述三个特性进行评分后,将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为三类:潜在利益相关者、预期型利益相关者和确定型利益相关者。米切尔评分法的提出大大改善了利益相关者界定的可操作性,以评分的高低量化了对利益相关者的划分结果,实现了对利益相关者界定研究的突破,极大地推动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推广应用。 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代表性的观点。贾生华和陈宏辉借鉴国外学者的多维细分法和米切尔评分法的分析思路,从利益相关者的主动性、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和利益相关者要求的紧急性三个维度对所界定出的10种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以评分的方法将国内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 从上面对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界定和分类中可以看出,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实际上是经历了一个“窄定义-宽认识-多维细分-属性评分”的过程。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运用 利益相关者理论最广泛的运用应该在公司治理方面,由传统的“股东至上”治理模式向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转变。英美等国是监守“股东至上”治理模式的典型国家,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其经济迅速滑坡,而奉行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德日等国经济迅速崛起,这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一种观点是从产权契约的角度来看,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突破了股东至上、资本雇佣劳动的单边契约自治逻辑,又修正了工人自治、劳动雇佣资本的单边自治逻辑,体现了企业治理模式从一元激励到多元激励的转变,反映了企业是一个作为各个参与者共同创造价值的契约连接体。一种观点认为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注重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并充分融合了人本主义管理思想。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许多国家所采纳,我国企业中的职工持股委员会的设立也可以看成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雏形。国内学者杨瑞龙的研究从基本企业理论模型出发,通过“资本雇佣劳动”和“劳动管理型企业”的比较,以及对联合生产、收入分配和企业治理的研究,得出了共享所有权及杨瑞龙“共同治理”的优越性,从而为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治理提供了基础。李维安是国内较早从事公司治理研究的学者,他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公司治理机制角度研究其参与实现机制。李维安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治理应该实现从“行政型治理”到“经济型治理”的转型,构筑了一个“经济型治理模型”,其中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外部治理机制是极为重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外研究的文献已经颇丰,而在国内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们需要充分借鉴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在科学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治理,寻求公司治理模式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王辉.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刘大可.出资者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原创力文档”前称为“文档投稿赚钱网”,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成交的100%】。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侵权客服QQ:3005833200 电话:19940600175 欢迎举报,上传者QQ群:784321556
1.《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文献综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文献综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6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