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参考

  教学目标:

  1、借助画图的方式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2、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3、利用几何直观,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难点是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采摘园图片。这是老师去采摘园采摘草莓的图片。你们观察过采摘大棚的地面是什么形状?采摘棚原来宽20米,长60米,扩大规模后,长增加了30米。现在果园的面积有多大?

  二、探究发现,归纳总结。

  借助图形,感知模型。

  1、引导:想象一下,如果用一幅图来表示题目的意思,这幅图会是什么样的呢?

  请把想象的图画出来。交流学生作品后,出示

  60米 30米

  20米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原面积 增加的.部分

  2、你会独立解决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评价:刚才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色地解决了同一个问题。现在请观察一下:× 20=1800,60× 20+30× 20=1800,你有什么发现?师相机板书等号。

  借助图形,抽象模型。

  1、出示几何图形: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60米 米

  20米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原面积 增加的部分

  刚才已知长增加了30米,现在尝试自己决定长增加的数量,你还能写出一些类似上面这样的等式吗?

  2、交流:你想增加几米?怎样算?结论是什么?

  师相机板书。

  引导:孩子们,现在黑板上有那么多算式,你是否能结合图2来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先同桌互说。再集体交流。

  3、出示图3,要求:先把自己猜测的数据填入下面的面积模型中,然后对自己的猜测进行计算、验证、自主完成任务单项2。

  米 米

  米《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原面积 增加的部分

  4、交流:你是怎么猜测和验证的?结论是什么?

  教师小结: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两个数相加的和乘一个数,等于用这两个数分别乘这个数,再把和相加。字母表示为

  借助图形,逆用模型。

  1、出示计算题:

  ×25、8×、102×45学生独立计算,汇报反馈交流。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看着这些算式,结合刚才长方形的面积模型,你想到了什么?

  2、46×25+54×25、98×20+98×80

  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过程,教师大屏幕演示。

  借助图形,拓展模型。

  1、采摘大棚,原来宽20米,长60米,扩大规模后,长增加30米,问:原面积比增加的面积多多少?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试着算一算。

  反馈交流:说说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我们可以把所求问题想象成是两个长方形,沿着宽重合,然后求出多余的部分就可以了。大屏幕演示。

  2、20×60-20×30=600与×20=600我们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谁能用字母来表示这个新规律呢?

  师板书:×c=a×c-b×c

  三、科学练习: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参考】相关文章:

1.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

2.乘法分配律(教案)

3.乘法分配律

4.《乘法分配律》教案

5.乘法分配律教案

6.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7.教学反思《乘法的分配律》

8.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其它教案图文推荐 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屈原列传》教案蔬菜造型美术教案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参考相关文章 《荷花》的教案设计 什么地方可以动中班科学教案 三年级《画杨桃》教案设计 小鸭子与小鸡托班科学教案 学期开学第一课教案 《立交桥》大班科学教案 小小的船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案 说声对不起大班社会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什么不见了》教案 秋风教案 春天的花反思教案 提公因式法教案设计

1.《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参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参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64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