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胃药”主要有抑酸剂、抗酸剂、胃粘膜保护剂、胃肠动力促进药等。它们各有特点,对应不同的适应症,胃病患者有多种亚型。关于如何根据症状达到最佳的药物组合,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

“老胃病”一次又一次难以治愈?正确的解决办法不仅仅是吃“胃药”

今天,我们揭开了“胃药”阵营中两个孪生成员的神秘面纱——“抗酸剂”和“抗酸剂”。

抗酸药:

多为弱碱性无机盐,代表药物有铝碳酸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氢钠、三硅酸镁、碳酸钙等。

适应症:

抗酸剂可以直接中和胃酸,快速缓解胃痛、胃灼热、胃酸倒流。也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

铝碳酸镁还可以可逆地结合胆汁酸,用于胆汁反流损伤;还具有增强胃粘膜屏障的作用。

如何使用:

一般在饭后1-2小时或出现胃痛时服用。

进食后1-1.5小时,胃酸分泌达到高峰时,可发挥药物最大的中和能力,维持药效3-4小时;因为胃酸的分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服药效果不明显,可以通过增加给药频率来缓解胃部不适,例如饭后1小时、3小时服用一次,睡前再服用一次。建议一天服用七次。

注意事项:

1.有短期作用,副作用多,一般只用于临时给药和短期给药。不建议长期服用。

2.口服抗酸剂时,宜嚼片服用,不宜吞服整片或空腹。

3.氢氧化镁等含镁剂禁止高镁血症;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和肾结石禁用含钙剂;阑尾炎和急腹症患者不宜使用氢氧化铝/复合氢氧化铝。

抑酸药:

所谓酸抑制剂,就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代表性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胆碱受体阻滞剂和胃泌素受体阻滞剂。

这里主要介绍前两种。

质子泵抑制剂从末端抑制胃酸产生的关键酶,并使其失活,具有强大而持久的作用。抑酸率大小顺序为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

H2受体阻滞剂作用于组胺H2受体并阻断胃酸分泌。抑酸顺序为法莫替丁、尼扎替丁、雷尼替丁和西咪替丁。

适应症:

可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应激性溃疡等。

如何使用:

质子泵抑制剂与抗酸剂不同,容易受胃内食物影响,降低药效,所以饭前服用空。它们应该作为一个整体吞下,不应该被咀嚼。由于其作用强而持久,不需要多次给药,一天一次。

H2受体阻滞剂建议睡前仅服用一次,剂量为西咪替丁800毫克,雷尼替丁300毫克,法莫替丁40毫克,尼沙汀40毫克。

注意事项:

1.H2受体阻滞剂不应与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联合使用

2.质子泵抑制剂总体上优于H2受体阻滞剂。后者可以直接抑制基础胃酸分泌,但对餐后最大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不如前者。

3.长期使用PPI可能会造成夜间“酸突破”。如遇上述现象,建议饭后服用H2受体拮抗剂,会延迟胃排出空,更有缓冲作用。

​抗酸药和抑酸药该如何选择?

抗酸剂作为一种临时的辅助药物,适用于偶发性反酸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如果患者只是感觉胃酸过多,可以优先服用见效快的抗酸剂来中和分泌过多的胃酸;

如果胃酸分泌过多引起酸相关疾病,最好服用抑酸剂,配合其他药物。

一般来说,抗酸剂比抗酸剂起效快,但抗酸剂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胃酸减少明显,疗效好,是治疗胃病的主要药物。另外,并非所有胃病患者都可以服用抗酸剂和抗酸剂,只需要使用与酸有关的疾病。抗酸剂、抗酸剂与其他药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因此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这两种药物。

1.《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详解抗酸药与抑酸药的区别,看完你就知道如何正确养胃用药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详解抗酸药与抑酸药的区别,看完你就知道如何正确养胃用药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673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