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二、必须有明确的被告。三、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五、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

【为你推荐】抚松县律师 神池县律师 温州律师 长葛市律师 开封新区律师 西乡县律师 右江区律师

民事纠纷中最常见的应属劳动纠纷了,每一年全国各地审理劳动纠纷案件不计其数,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的道路上,我国从未停止过脚步,我们知道常见的劳动争议解决途径是仲裁和诉讼,很多人选择仲裁,但是如果我们对仲裁的结果不服,是否可以

劳动争议仲裁后起诉

一、仲裁是劳动争议的前置条件

1、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

2、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劳动争议纠纷,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不服的,才可以到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是到法院起诉的必经程序。

《劳动法》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争议仲裁后可以起诉

劳动争议经仲裁委裁决后,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途径最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民事起诉书范文

写明当事人的有关情况;

1、原告的基本情况: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文化程度、所在工作单位及地址、家庭地址和户口所在地及电话号码、邮政编码。

2、被告的基本情况: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所在单位及地址、经常居住地和户口所在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请求事项: 应简明扼要地写出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事实和理由:

1、纠纷的发生和主要经过等事实。

2、处理纠纷的要求和理由。

3、提供相关的证据。

、写明受诉法院的名称、注明起诉的日期并签名盖章。

四、起诉书注意事项

第一、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劳动者一方当事人,起诉状需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经常居住地地址和联系电话。单位当事人方应写明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名字和职务公司的注册地、经常办公地以及单位的联系电话。值得注意的是,经常居住地和经常办公地的地址信息需无误且提供准确的电话联系方式。

第二、写明案由:劳动争议纠纷。

第三、写明诉讼请求。这部分是比较关键的,也是比较容易出错的。自己书写诉状去法院立案的当事人经常会因为这部分内容和措辞有瑕疵而反复修改,迟迟不能立案。比较规范的写法应当如下:

1、分条列举,准确并简要地表达自己想诉求的内容;

2、不能用“撤销”“纠正”“改判”等字眼。因为其中一方当事人起诉的时候,按常理该仲裁裁决还未生效,只有生效的裁决才能“撤销”;起诉只是当事人不服仲裁委裁决的表现,并不能说明裁决书的内容是错误的,所以不能用“纠正”;“改判”用于二审法院或者重审法院改判原审法院的判决书时使用的。一般情况下,单位一方作为原告,如果不愿支付仲裁裁决的款项,可以写“请求法院判决原告不支付被告*****若干元”;劳动者一方作为原告,可以写“请求法院判决被告支付****若干元”。

3、涉及到多项不支付或者申请支付的款项的,在所有款项列举完之后,写明“以上共计*****元。”。

第四、事实和理由部分。 事实和理由部分,针对性地写明自己提出上述诉讼请求的原因即可。 第五、礼貌结语。此致 某人民法院。第六、落款。对于落款部分,劳动者一方起诉的,落款要一定要亲自签名;单位一方起诉的,需要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的公章。

通常情况下对仲裁的结果不服,劳动者还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对仲裁结果不服是不可以对劳动者起诉的。上文我们提到劳动争议的前置条件是仲裁,因此现实生活中,如果劳动者直接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会驳回你的申请并告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延伸阅读: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情形?不予受理的情形?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

劳动争议民事起诉状

声明:该内容系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点击意见反馈提交问题,我们将按规定核实后及时处理。

1.《仲裁的拼音 劳动争议仲裁后起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仲裁的拼音 劳动争议仲裁后起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68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