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开学,高校又迎来大批新生,为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教育部近日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地落实学生资助资金,开通绿色通道。

  尽管许多地方以及学校开通了资助困难学生的绿色通道,但业内人士认为,绿色通道治标不治本,只是缓解暂时困难,寒门学子仍将面临学费贵、择业难等一系列问题。

  读书改变命运,曾经是农村寒门子弟坚守的信条,而如今这一信条受到很大的挑战与质疑,一些寒门子弟甚至发出 “读书无用论”的感叹。

  据有关媒体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寒门子弟放弃高考。2009年,全国84万应届毕业生退出高考,导致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考生总量首次出现下降。2010年946万高考考生中,弃考人数接近100万,除了21.1%的考生选择出国,另外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农村的考生,他们多数选择读职校学技术或者直接打工。

  刚刚公布的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结果表明,我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下滑。

  教育专家杨东平曾对比研究了中国高考扩招前与扩招后,寒门子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变迁的情况。2000年后,省属地方院校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高达六成以上,而在重点研究型大学里,农村生源比例一路走低。北京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在1980年代达到顶点后一路走低,跌幅在1998年扩招后更加剧烈,眼下仅剩一成多。

  杨东平指出,这意味着,中国高校扩招后,并没有增加寒门子弟向上流动的机会,相反,普通高校文凭的市场竞争力在扩招后越来越弱,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难度越来越大。他说:“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又叠加了优越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

  针对寒门子弟弃学、入重点学校难、就业难等现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资源不均衡,竞争不公平,是农村寒门子弟难以向上攀跃、改变命运的根源所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被有钱有权人的孩子优先占有,寒门学子很难分享到一杯羹。由于教育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最终出现两极分化——名校、好岗位被特权阶层孩子优先占有,寒门子弟却逐渐被边缘化。”

  竹立家还呼吁,政府必须切实关注并改善民生,尽快改变以城市和权力为轴心分配资源的现状,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人平等获得发展的机会。如果城乡资源分布均等,不区分重点校和普通校,教育不公现象就可以避免,寒门子弟主要输在教育起跑线上。

  华中师范大学减贫与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陆汉文也建议,尽快改变教育资源城乡不均衡发展,不同院校不均衡发展的现状,让每个孩子、每所学校都能平等竞争。只有这样,“出身越是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才能缓解,农村寒门子弟读书改变命运的通道才会更通畅。

  与此同时,陆汉文认为,缓解就业难才是破除“读书无用论”的关键所在。当然,寒门子弟也要逐步改变工作分三六九等的传统择业观念,树立行行出状元的就业观。

  有专家指出,贫富差距已经成为国内高校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极有可能引发很多其他社会问题,譬如,激化同学之间的矛盾,甚至影响学业或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等,学校与社会应正视这些问题,并加以正确引导。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在迎接北大新生并回应“寒门难出贵子”现象时表示,“宝剑锋从磨砺出”,无论富裕还是贫困,大学生都需要磨炼和吃苦才能成才。

  

1.《高考扩招 寒门学子缘何放弃高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考扩招 寒门学子缘何放弃高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6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