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是谁害得黛玉最后“质本洁来还洁去”? 文/王晓丰《红楼梦断三百年》

宝玉带黛玉偷偷看《西厢记》。这个情节有些搞笑,因为当时的《西厢记》应该算是一本不适合儿童读的书,但作者却用它来表现宝玉和黛玉的爱情,甚至成了经典之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可是纸包不住火,宝钗很快就发现了,因为黛玉说“牙牌令”时不小心提到了书上的话,也说明宝钗本人是个“老司机”,后来她承认:

“从七八岁开始,就有足够的个人纠缠。我们家也是读书人,我爷爷爱藏书。刚开始人口多,姐弟俩都在一个地方,不敢看正经书。

兄弟也爱诗,也爱词,如《西厢记》、《琵琶记》、《百种元人》。他们在我们背后偷偷看,我们也在他们背后偷偷看。后来大人们知道了,就打,骂,烧,然后就离开了我。"

看来柴还挺早熟的,不过太早了!相比之下,黛玉发展较慢。宝钗来到贾府,在那里住了几年。为什么?仔细想想,应该是为了和黛玉争夺宝玉。其实她年纪也不小,比宝玉还大,可以算是那个时代的大龄女子了。但她没见过她相亲,也没见过薛姨妈找媒人。

除了哥哥,宝钗一生唯一接触的男人就是宝玉。宝玉不但家里很有钱,而且很帅。如果宝钗不打他的主意就奇怪了!

不仅宝钗经常在宝玉面前增加曝光率,薛姨妈还到处宣扬“于今结婚”的说法。宝钗和黛玉的较量很激烈,黛玉总是爱吃醋。宝玉和黛玉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深,宝钗的努力一直没有效果。最让她绝望的是,到了第三十六回,宝钗终于找到了和宝玉独处的机会,也就是中午跑到宝玉的卧室,宝玉正在午睡。

可是这时候,宝玉在睡梦中说:“和尚道士的话,你怎么信?”什么是金玉良缘,我说是木石良缘!薛宝钗听了,怔了怔。"。我相信宝钗心里百感交集,自己的努力一点作用都没有。黛玉和宝玉再吵,她的观感也越来越好,真是失败。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宝钗突然发现黛玉看了一些不健康的书,这当然让她大吃一惊!甚至绝望,因为她知道这样的书肯定不是黛玉自己买的,而是宝玉买的。这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会不会有更多的过激的事情发生?宝钗便开始“审视”黛玉:

宝钗冷笑道:“好可爱的女儿!好一个出不去家门的姑娘!你在说什么?说实话就好。”黛玉听了,大惑不解,就笑了,不禁纳闷。她只说:“我说过什么?你就是想捏我的错。你说出来我就听你的。”宝钗笑道:“你还装傻。你说昨天的饮料订单怎么样?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

黛玉想了想,想起自己昨天已经失去了自律。在《牡丹亭》和《西厢记》里说了几句话,她脸红了,走上前来搂着宝钗笑道:“亲爱的姐姐,我不知道我随便说了些什么。你教我,别再说了。”

宝钗笑道:“不知道。听说你说的很奇怪,就问你。”黛玉道:“好姐姐,不要和别人说了。我就不说了。”宝钗见他羞红了脸,也不多问了。

宝钗觉得他们两个还没有突破最后一道防线,就放下心来,开始站在道德的高度。她劝黛玉不要因为看了这样的书,就为所欲为。不要和宝玉走太远。仔细想想,闻起来像是警告:

“你和我应该只做些关于编织的事情。我们知道单词,但我们可以选择严肃的单词。我们最怕看到一些杂七杂八的书,改变自己的气质,所以救不了。”

“改变气质,救不了。”这个很直白。黛玉自觉不对,只好低头接受。表面上看,宝钗此举是正确的,但本质上是为了防止宝黛关系发展过快。否则她就没有机会了,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考虑到黛玉对宝玉如此依恋,原因是年幼的父母双亡,感情上严重缺乏关爱,所以宝钗把宝玉当作精神寄托。于是宝钗努力和黛玉搞好关系,甚至成为闺蜜,仿佛“三角恋”的时间从来没有过,以至于黛玉的感情不能挂在树上。

后来我让薛姨妈住在潇湘馆,叫关怀,其实就是监督,让黛玉和宝玉没有过线的机会,导致黛玉最后“干净利落”。仔细一想,是宝钗的错!好像真的是防火防盗防的闺蜜,宝钗真的好阴险!

正面进攻受阻,她采取了“迂回战术”。虽然她看起来很被动,但她也下定决心要死,以后也要死。人们没想到的是,她笑到了最后!人生真的无常。难怪关于戴宇的第五首歌《弯眉》里有这样的内容:

“如果你说没有奇怪的命运,这辈子你还会再遇到他。如果你说有一种奇怪的缘分,你的心怎么会模糊?一个是徒劳,一个是空焦虑。一个是水里的月亮,一个是镜子里的花。”

原来宝钗用的是套路!

1.《质本洁来还洁去 是谁害得黛玉最后“质本洁来还洁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质本洁来还洁去 是谁害得黛玉最后“质本洁来还洁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718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