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 ? ? 文 ? ??约?4094 字


阅?? ? ??读?? ? ??需?? ? ??要


11?min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广东省扮演着中国经济领头羊的角色。统计数据显示,自1989年开始,广东已连续三十年稳坐各省GDP总量第一的位置。拥有超过1亿常住人口的广东,经济总量超10万亿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与韩国、俄罗斯相仿。

? ??

2019年31省份GDP排行榜,广东依然雷打不动

从数字上看,广东的表现绝对亮眼;但微缩到省内分析,又大致可以分化为经济发展的两极: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珠三角指的是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等9个地级市,而非珠三角地区则是除珠三角外的其余市县。

在地域面积上,珠三角只占到全省的三成;但论经济总量,珠三角地区接近80%,剩下20%则来自非珠地区。与江苏、浙江等发达沿海省份相比,广东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则显得更突出。

东部沿海五省人均GDP排名,广东省内差距相对其他四省来说非常巨大

珠三角和非珠地区的巨大差异还体现在交通方面。广东省的铁路、高速公路大多分布在珠三角地区。方便快捷的互通程度,是粤东西北这些非珠地区无法企及的。

广东省铁路及轨道交通规划图,珠三角地区的覆盖程度完胜非珠地区

同属一个省,粤东西北构成的非珠三角地区,为什么在经济、交通等领域的表现要逊色于珠三角地区?珠三角的腾飞和非珠三角的“落寞”,在未来又可否出现逆转的契机?

广东各经济区的划分



?珠三角:临水而起,因港而兴?

珠三角地区繁盛的前提,离不开大自然造物主的无私馈赠。珠江就是孕育这片热土的母亲河,其在长度上虽然仅在中国排名第四,但却恰好途径雨热充沛的南亚热带气候区,使得珠江的径流量仅次于长江,为下游三角洲提供了优渥的条件。

直面于南海的低洼三角状再辅以巨大的流量,使得珠江水系周边地区在岁月的更迭下,逐渐显现出冲积平原的轮廓。良好的地形条件,不竭的江河水源,是珠江三角洲日后逐渐崛起的先天条件。

珠江流域地图,广西大部、珠三角和粤北属珠江水系,而粤东和粤西则不属于珠江水系

尽管珠三角所处的岭南地区,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就已经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但南岭巨大的天然屏障使得岭南和岭北的交通联系不畅,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加之相对湿热的气候,当时的汉人并未大规模迁徙到此地,因此,两广地区长期作为中原王朝的流放之地。


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长江和珠江流域实现相互通航,方便了北方军队南下

到了魏晋南北朝,战争让中原的战乱升级。不少汉人迁徙到江南地区,以及地理板块相对独立且局势较为稳定的岭南地区。他们的到来充裕了当地贫乏的劳动力,也改变了原先落后的生产技术。

南岭的地理屏障,使两广地区形成了相对独特的气候和文化风格

唐朝时期,宰相张九龄倡议在大庾岭开凿梅关古道,以改善进入岭南地区的交通条件。古道开通后,岭南与中国其他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大大加强了。

随着汉人大举南迁以及生产交换条件的日益成熟,广州的港口优势被发掘出来。商人利用岭南地区能够更快速到达东南亚和印度洋的地理优势,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开展;与此同时,大批僧侣在广州的登陆,也印证了岭南作为重要对外窗口的地位。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图,广州位列其中

隋唐时期,广州及附近地区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海上贸易中心;但中原形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公元755年起,唐朝藩镇势力发动“安史之乱”。北方作为藩镇割据的中心地带,社会稳定遭到极大破坏,经济发展也陷入停滞,致使大批民众南下逃亡。

安史之乱局势图。中原及北方地区成为主战场,无形中加快了经济重心南移的速度

珠江水系环绕下的天然沃土,让岭南地区成为南迁的重要目的地;而江河孕育出的三角洲地区更因为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人口的主要输入地。岭南稳定的环境,为其在这个时期集聚了不少人气。

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北宋政府在三地设立了主管部门市舶司

从地形上来看,岭南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而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就是珠江冲击下所形成的三角洲。在古代生产力不足的背景下,以农耕文明为代表的经济生产向平原地区聚集似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之间的差距慢慢拉开了。

岭南最平坦广阔和最肥沃的土地当属珠三角。制图:地球知识局

明清时期,是珠三角的又一“高光时刻”。得益于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珠三角尤其是广州的外贸市场,转运和交易量均创新高。这些成绩也助推着广州港在明朝一举超越泉州港,成为当时全国的第一大港。

广州港的十三行,飘扬着来自各个贸易伙伴的国旗

自万历时期开始,为更好地服务于外商,广州出现了专门代理外商的买办商人“十三行”。十三行其实是十三家驻扎在广州贸易特区洋行的简称。他们在商品贸易中扮演类似经纪人的角色,以达到撮合两方交易为最终目的。专业的交易流程以及高超的谈判技巧,让十三行逐步取代了市舶司的作用。

?广州十三行的相关信息

清朝年间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令广州十三行成为全国唯一的通商港口,这再次提高了该地区的外贸和经济水平。得益于强大的辐射效应,广州周围地区一些城市也开始崭露头角,例如佛山、香山等。

相较于珠三角地区的强势,其他地区的表现就相对逊色得多。粤北山区由于地形的限制,一直游离于贸易体系外;而粤东及粤西地区,虽然有着绵长的海岸线,但良港比较匮乏,且不属于珠江水系,缺乏江海联运的条件,腹地狭小。

除此之外,土客械斗也是导致非珠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宋朝以来,因战乱困扰及游牧民族入侵等原因,客家人和潮汕人相继迁徙到岭南地区;但遗憾的是平原地区人口饱和,他们逐渐移居到珠三角以外的地方,而早先到来的广府人也逐渐向四周扩散,最终形成了几方争夺地盘的械斗冲突。一系列土客斗争对非珠地区的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明清广东省地图。广州府范围涵盖目前珠三角经济区的很大一部分,这也是珠三角协同效应的一个较早体现

粤东西北的乏力还与“下南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有关。明清至民国期间,不少生活在闽粤沿海的居民漂洋过海到南洋寻找挣钱的机会。这一波人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对非珠当地的社会发展也是不小的冲击。

明朝下南洋迁徙图

得益于广州港的辐射效应以及良好的地形条件,珠三角地区出现了早期的小规模一体化特征;而帝国主义势力在港澳的勃兴一定程度上也开放了社会风气。这些都为珠三角后来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粤东西北所构成的非珠地区,因为先天不足和后天乏力,成长的步伐一直远落后于珠三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差距开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美国传教士富文绘制的1860年广州城全图


“穷亲戚”与“富亲戚”

民国成立后,在北洋政府的统治时期,各地出现了混乱的军阀割据。逐渐地,南方各省开始脱离北洋统治。来自广东的孙中山进而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作为北伐大本营。广州的政治地位由于岭南派系的影响力得到了空前提高。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及珠三角作为经济重镇遭到日军疯狂入侵。伤亡及逃难的人员剧增导致本地人口大幅下降;粤东西北地区此时也难逃厄运。东江纵队等队伍所领导的游击战和敌人在各地展开激烈搏斗。战火在岭南大地的蔓延,极大地阻碍了经济社会的成长。

东江纵队驻扎在战壕里伺机而动。这只骁勇善战的游击队,最远的活动范围曾覆盖粤北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东的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非珠地区,为实现国民经济计划的目标,工业进行大规模布局:钢铁、烟草、石化等产业,成为粤北韶关、粤西湛江等地主要的创收来源。时至今日,重化工业依然是这些地区的支柱产业。

作为首批沿海对外开放港口城市之一,粤西湛江曾一度是仅次于广州的省内第二大城市

1985年,中央在早前宣布成立深圳、珠海及汕头经济特区的前提下,进一步开放整个珠三角实行外向型经济。自此,珠三角成为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个重要承接地。

经过一系列行政区划调整后,21世纪初,珠三角经济区基本成型,此时的珠三角也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从90年代开始,中国香港制造业企业数量出现大幅滑坡,大多是转移至珠三角地区所呈现的结果

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了珠三角各地,变化最为显著的就是深圳;佛山、东莞、惠州、中山也成为区域内乃至全国的经济强市。如今的珠三角,已经不再是广州一家独大,而是多城市的百花争艳。

珠三角这边风光独好,而非珠地区却稍显落寞。政策上的倾斜让广东的不少投资都落到了珠三角城市头上;长期以来吃农业和工业的老本,更是让粤东西北错过了产业转型的最佳契机。对外开放程度不高、人才向发达地区流失,也是非珠无法比拟珠三角的重要原因。

湛江附近海岸出现长达一公里的垃圾带,经调查是工业生产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恶果

改革开放后的政策红利,让珠三角成为广东经济的“领头羊”;而非珠地区因为先天不足和后天乏力,在时代的变革下逐渐被珠三角远远甩开。

在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珠三角地区和非珠地区的发展走向将会如何?

?大湾区时代,非珠如何融入?

珠三角与非珠的巨大差距,也引起广东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近些年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如何打造珠三角及非珠一体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9+6”珠三角融合发展城市群的概念被提出,其中包括“广佛肇+韶清云”“深莞惠+汕尾、河源”等组团。

在邻近珠三角城市的带动下,通过行政上的“顶层设计”,非珠城市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承接来自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传统产业的饱和及溢出,使得它们开始向周边转移,这或许是非珠接下来发展的一个契机

非珠地区产业的承接,加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意味着珠三角地区的转型迫在眉睫,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整个大湾区涵盖着原来的珠三角九市加上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而非珠因为不符合相关条件而遗憾落选。

大湾区的战略构想再一次把聚光灯投在了珠三角上,珠三角和非珠地区的巨大差距,依旧是制约广东总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公众号“环球情报员”授权转载




“果粒历史”限时特惠



足不出户畅读《国家人文历史》杂志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享89元/年会员续费168元/年新会员优购把历史私教装进口袋里



“在看”的永远18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1.《珠三角经济区 广东珠三角和非珠地区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珠三角经济区 广东珠三角和非珠地区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7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