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有一部电影《牧人》,很受观众欢迎。主人公的生活令人感动,“牧民”的原型是陕西作家萧曲。萧曲的生活经历与牧民非常相似。

萧曲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进贤县。1953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萧曲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他努力学习,研究哲学和心理学,在学校写了几篇文章,真是才华横溢。

但是风会毁掉木头。1957年毕业前夕,萧曲被贴上“右派”标签,分配到辽宁新民师范学校任教。不幸的是,萧曲被开除公职,并被送到劳动教养学校。由于他的积极劳动和良好表现,1961年,他被解除“右派”帽子,解除劳动教养。

但是没有一个单位愿意收他,他只好北上,在兴安山脚下的一个农场定居,成为嫩江草原的牧民。在农场,萧曲安心工作。当农场领导听说萧曲是一个大学生和一个罕见的知识分子,他教农场的孩子阅读,萧曲再次成为一名教师。

1965年,萧曲被分配到盘锦县新安农场小学任教。当时他33岁,想娶妻,经人介绍娶了一个叫冯玉兰的姑娘。

冯玉兰没有文化,长相一般,但萧曲还是喜欢她。婚后,冯玉兰生了一个儿子。知识分子虽然生活在农场,但并不快乐。但是人到哪里,都只能在那里定居。萧曲平静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有老婆孩子没事业就好。

没想到无缘无故坐在家里,祸从天降。1968年,萧曲在工作中再次受到打击,并因不必要的罪行被判处20年监禁。为了不给妻子和孩子带来麻烦,萧曲不情愿地与妻子离婚。离开给他一个温暖的家。

1979年,萧曲最终被判无罪,恢复名誉,找到一份好工作,过着知识分子的生活。这时,萧曲已经47岁了,有地位,薪水很高。个人条件这么好,娶一个年轻漂亮的未婚女孩不成问题。

但谁给萧曲介绍了一个好对象,萧曲婉言谢绝了。他回到农村,找到了前妻冯玉兰,和前妻复婚,家庭团聚。

在普通人眼里,萧曲和冯玉兰不搭,知识分子和村姑没有共同语言。婚姻危难只是一个相处的问题。现在你们离婚了,老婆也没有和他分担烦恼。萧曲是个自由的人,所以他应该找一个合适的伴侣。为什么要和前妻复婚?

就像鱼喝水,冷暖自知。萧曲只知道他的想法。但外人认为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的品德好,简直道德完美,令人钦佩。

1.《曲啸 下放农场,他娶村姑为妻,落难后妻子离开,他平反后和妻子复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曲啸 下放农场,他娶村姑为妻,落难后妻子离开,他平反后和妻子复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74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