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有三伏,分别是初伏、中伏和末伏,初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每年夏至日到立秋日之间,如果有四个庚日,中伏就为十天,如果有五个庚日,中伏为二十天,大多数年份中伏都为二十天。

  

三伏定义

  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因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即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规定也是10天。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1.《夏天的一伏是几天 夏天有几伏一伏有几天 夏天有几伏共多少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夏天的一伏是几天 夏天有几伏一伏有几天 夏天有几伏共多少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96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