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襄公荒淫无道,其长子公子纠与其师父管仲去鲁国去避难,次子公子小白与其师父鲍叔牙逃往莒国;不久,襄公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均想继位。两人回国途中,管仲射了小白一箭,从此结下深仇。后来,公子小白继位,号称齐桓公,鲍叔牙向他举荐管仲。齐桓公以社稷为重,重用管仲,从而使齐国成为春秋霸主。

  齐桓公的简介

  齐桓公,本名吕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齐桓公任管仲为相,使齐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79年,各诸侯与齐桓公在鄄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齐桓公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开方、常之巫等小人,最终于公元前643年病死。

  齐桓公在位时致力于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齐桓公强调寓兵于农,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管仲在改革中提出“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税收政策,就是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1.《齐桓公晋文之事 齐桓公一箭之仇的故事 一箭之仇的成语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齐桓公晋文之事 齐桓公一箭之仇的故事 一箭之仇的成语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03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