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教育专区 > 小学

【8的减法大班教案】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让孩子喜欢去学校

前两天,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告诉我,他觉得爸爸妈妈“变坏”了。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我觉得这可能是很多一年级孩子的直观感受吧!因为他们忽然发现,之前嘴里还口口声声喊“宝贝儿”的爸爸妈妈,忽然间变了口吻:

“你看你写的字,怎么这么难看?”

“别瞎玩了,快把这两页书读了!”

“你们班那个谁谁,人家都认识一千多个字了,你看看你!”

其实家长也未必没有感觉到压力。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最重要的任务是玩,做家长的看到孩子开心就够了。

可一上小学,优秀的同龄人多了,家长之间的“较劲”多了,老师的要求也变高了,自家孩子一下子变得满身缺点,除了催着孩子上进,家长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我想告诉家长的是,我们自己要稳住,不能过于焦虑。想知道自己孩子的程度是不是跟得上一年级,可以参考以下16个标准。

这是“中国十大明星校长”卓立在《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中列出的:

1.9月份开学的时候是否年满6周岁,或者超过?

2.在同龄孩子中,显得稚嫩,还是刚刚好,或者沉稳?

3.能否和你一起或者独自安静地看完一本绘本书?

4.能否区分生活中不同的物体,属于球体、长方体,立方体 ?

5.能否认识自己的名字,能够写或者画出来?

6.知道正确的握笔姿势吗?

7.能数数到20以上吗(不用更多了)?

8.他能理解加减法的意思吗?

9.知道自己的生日吗?

10.在离家两个路口之外,能找到回家的路吗?

11.会从头顶扔球;

12.能骑尺寸适合的单车;

13.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14.能独立完成上厕所的全部过程;

15.需要的时候,清晰表达自己的愿望;

16.需要的时候,愿意和能够求助。

如果达到15个标准,你的孩子就已经准备好了。

看,这里面基本没有识字量、阅读量的要求。

这也是很多家长的误区,大家通常会以为“学习”就是单纯地指孩子能够掌握多少知识,考多少分,但孩子最应该做的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掌握学习和生活的各种能力。

近日,教育部再次强调:一年级必须要“0起点教学”,必须从10以内的识数和汉语拼音开始教起。

这其实是一个导向,告诉家长,与其舍本逐末,着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不如踏踏实实,从地基开始,构建好孩子的能力体系。

一年级的孩子,学什么最重要?我们可以分四点来说。

01

培养规则意识,学会理解和遵守规则。

这里的规则,包含很多内容,比如在学校里的规则。

学校为什么制定这样的规则?

老师为什么要求下课不准打闹?

在学校里做这些事情,为什么会被批评和惩罚?

还有交朋友的规则、保护自己的规则。

小明为什么喜欢他不喜欢我?

我想跟小红做朋友,应该怎么做?

小强总是欺负我,我要告诉老师吗?

当然,还有生活中的各种规则。

上了小学,我们的家庭规则肯定会有不同,但忽然的改变会让孩子有很多疑惑:

为什么早上必须七点起床?

为什么不能想玩多久玩多久?

为什么必须做完作业才能睡觉?

家长们更习惯以一个监督者的身份来督促孩子执行规则,但如果从孩子的认知水平来思考这些事情,我们就会发现:

这么多新的规则,孩子们要适应是很难的。

有的规则,对孩子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所以,我建议家长在要求孩子执行规则的同时,要做到两件事情:

第一,帮助孩子理解规则;

第二,做好陪伴,正确引导,允许孩子犯错和退步。

02

培养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一年级的孩子,首先要知道:

“学习是什么?”

“为什么要学习?”

知道了这一点,他才会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这是孩子能够主动学习的前提。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要培养孩子的“时间知觉”。

7岁左右孩子对短时间(例如1分钟,5分钟,10分钟)的估计并不准确,也不够稳定。所以,总是为孩子写作业拖沓而苦恼的家长也可以稍微放心一点:

这个年龄段孩子做事情拖延,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偷懒贪玩的孩子,而是因为他们真的不能准确估算时间的长短。

一年级学习习惯

为什么我们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在《思维模式:新型成功心理学》中,现代教育之父杜威向大家传递了“思维模式”这个概念。

他认为,“努力→引导新技能掌握→取得成就” 的积极反应,可以令人更加投入地学习或工作。

在学习最开始的阶段,就让孩子通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获得有效的激励,“尝到甜头”,他们后续的学习才会越来越轻松。

03

学会跟不同的人进行沟通。

学校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出现了各种角色,也可能会遭遇一些挫折和困难。

在学校里,孩子不再是中心,他必须要学会如何去表达自己,如何跟老师、同学去沟通交流,才能建立起在学校的“社交圈”,培养好在学校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爱学习的前提,是适应学校,喜欢学校。

04

学会合作,建立团队归属感。

学校是团体生活,孩子需要学会如何独处,如何跟他人相处。

步入小学,其实是孩子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在学校里培养起来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一年级”并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但给孩子一个好的起点,可以让孩子从学习和学校中得到正向积极的反馈,为孩子定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1.《【8的减法大班教案】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让孩子喜欢去学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8的减法大班教案】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让孩子喜欢去学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176939.html

上一篇

中班2的加减法教案看这里!幼儿园中班教案《上下楼梯》含反思

下一篇

【中班上学期备课】专题幼儿园中班教案《看谁做得好》含反思

【8的减法大班教案】从河海要冲到高原藏乡:天津援青教师加减乘除算不尽奉献

【8的减法大班教案】从河海要冲到高原藏乡:天津援青教师加减乘除算不尽奉献

8的减法大班教案相关介绍,青海省黄南珠中学原青教师正在上课。 才仁措 摄 图为青海省黄南州中学援青教师在上课。 才仁措 摄 中新网西宁9月10日电 题:从河海要冲到高原藏乡:天津援青教师加减乘除算不尽奉献 作者 韩丽 张添福 ...

8的减法大班教案专题之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让孩子喜欢去学校

8的减法大班教案专题之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让孩子喜欢去学校

8的减法大班教案相关介绍,前两天,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告诉我,他觉得爸爸妈妈“变坏”了。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我觉得这可能是很多一年级孩子的直观感受吧!因为他们忽然发现,之前嘴里还口口声声喊“宝贝儿”的...

8的减法大班教案看这里!从河海要冲到高原藏乡:天津援青教师加减乘除算不尽奉献

8的减法大班教案看这里!从河海要冲到高原藏乡:天津援青教师加减乘除算不尽奉献

8的减法大班教案相关介绍,(9500.163.com) 图为青海省黄南州中学援青教师在上课。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才仁措 摄 图为青海省黄南州中学援青教师在上课。 才仁措 摄 中新网西宁9月10日电 题...

8的减法大班教案看这里!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让孩子喜欢去学校

8的减法大班教案看这里!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让孩子喜欢去学校

8的减法大班教案相关介绍,前两天,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告诉我,他觉得爸爸妈妈“变坏”了。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我觉得这可能是很多一年级孩子的直观感受吧!因为他们忽然发现,之前嘴里还口口声声喊“宝贝儿”的...

关于8的减法大班教案我想说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让孩子喜欢去学校

关于8的减法大班教案我想说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让孩子喜欢去学校

8的减法大班教案相关介绍,前两天,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告诉我,他觉得爸爸妈妈“变坏”了。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我觉得这可能是很多一年级孩子的直观感受吧!因为他们忽然发现,之前嘴里还口口声声喊“宝贝儿”的...

【8的减法大班教案】专题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让孩子喜欢去学校

【8的减法大班教案】专题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让孩子喜欢去学校

8的减法大班教案相关介绍,两天前,一年级的时候,一个孩子告诉我,父母觉得“变坏了”。 我觉得这可能是很多一年级孩子的直观感受吧!因为他们忽然发现,之前嘴里还口口声声喊“宝贝儿”的爸爸妈妈,忽然间变了口吻: “你看你写的字,怎么...

【8的减法大班教案】“双减”落地首个新学期——中小学做“加减法”为学生减负

【8的减法大班教案】“双减”落地首个新学期——中小学做“加减法”为学生减负

8的减法大班教案相关介绍,昨天,北京市140万中学生迎来了“双降”相关要求落地后的第一个新学期。 记者探访发现,中小学做起“加减法”,为学生减负。有些学校简化了开学典礼的流程,但“第一课”内容丝毫没缩水;有些学校升级了托管服务...

8的减法大班教案,干货看这篇!“双减”落地首个新学期——中小学做“加减法”为学生减负

8的减法大班教案,干货看这篇!“双减”落地首个新学期——中小学做“加减法”为学生减负

8的减法大班教案相关介绍,昨天,北京市140万中学生迎来了“双降”相关要求落地后的第一个新学期。 记者探访发现,中小学做起“加减法”,为学生减负。有些学校简化了开学典礼的流程,但“第一课”内容丝毫没缩水;有些学校升级了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