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

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最新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供大家参阅!

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作为青年好网民代表,我有幸参加了山东共青团“青年好网民”首场对话交流活动。趁着中午休息的空隙,我去了济南战役纪念馆和蔡公时先生纪念馆。

1928年5月3日,侵华日军出兵济南,干涉北伐,残杀17名中国外交人员,外交官蔡公时先生怒斥日军暴行,被残忍杀害,壮烈殉国。日军杀戮无数,血洗全城,把一座百年济南老城变成了人间地狱。来到蔡公时纪念馆,照片上的先生依旧风采卓然,沉稳自若,仿佛在蔑视日军的残暴和死神的慢慢逼近。李连杰主演的电影《精武门》里有一句台词:现在的中国就像一头沉睡的狮子,可总有一天它会醒的!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维新变法失败被捕后,他的老师大刀王五曾拼死劫狱想救他出去,可谭嗣同拒绝,无惧个人生死,决意用自己的死、用自己的鲜血唤醒苦难的同胞,留下绝笔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慷慨就义。就像夏明翰烈士留下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中华儿女是杀不完的。

八年抗日战争,中华同胞付出了惨烈的代价,每个地方都有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十四年前第一次读冯德英先生的《山菊花》,虽然当时年龄还小,还是几次哽咽流泪。还有《苦菜花》《迎春花》,同样有数不清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现在的我们,或许已经无法理解那样的年代,那样的人们,那样的故事,但是,如果没有他们无畏英勇的牺牲,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小说《山菊花》里有这么一段:在那个白色恐怖笼罩的年代,无数乡亲用鲜血和羞辱保存下一支只有27人、个个身负枪伤的暴动队伍。因为叛徒出卖,这支队伍遭遇数百装备精良的反动派包围。位于牟平和文登交界处、只有五十几户人家的桃花沟,这个曾被党员们亲切称为“小苏维埃”的小山村的村民们,想出了“以命换命”的方案,用简陋的大刀、长矛、木棍这些武器,用二十七条村民的生命再次把这支队伍从濒临覆灭中拯救出来。整个村子房屋被烧毁,尸横遍野,东西所剩无几,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血洗桃花沟,小苏区,真的变成了红的颜色,二十七对二十七,实实在在的以命换命!1935年,这支在数万暴动群众的洗礼中保存下来的小队伍改编成抗日救国军即将开赴前线,在离牟平城不远处驻扎休息时遭汉奸出卖被日军包围,三十多个老红军战士同几百日军激战,凭借一座小小的石头砌成的小庙宇和精准的枪法,日军数次攻击都被打退,只留下几十具横七竖八的尸体。但寡不敌众,在突围时特委书记理琪和几位同志饮弹倒下,战士们含泪背起战友们的遗体借着夜色掩护终于冲出包围圈。雷神庙战役,打响了胶东人民抗日战争第一枪。烈士长眠地下,英魂永世长存!

而这支暴动队伍的队长于得海将军,父亲、妻子、孩子都壮烈牺牲,浴血奋战十几年,为解放胶东立下赫赫功绩,没有死在日军和国民党的枪炮下,却惨死在红卫兵的棍棒下,想来怎不让人唏嘘!怎么不让我们痛恨那个黑暗暴乱的十年文革!

我的老家在莱芜,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讲抗日战争的故事,莱芜战役同样惨烈悲壮。无数英雄儿女饮弹于战场、抛头于刑场,受尽酷刑,身子都被铡刀铡成了几段,没有一个退缩啊!这样的先烈怎能让我们忘记!没有他们的义无反顾、前赴后继,怎么会有我们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现在网络上充斥各种抗日雷剧、神剧、各种侮辱革命先烈的言辞举动,实在让人气愤难耐!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拼死为后人换来今天温暖祥和的社会,就是这样被对待的吗?如果他们泉下有知,又会多么愤怒!

习大大说:“我们深切怀念那些为夺取抗战最终胜利、保卫世界和平而献身的英烈,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历史不容忘却。

《人民日报》一篇文章《守护英雄铸就的精神坐标》写道: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英雄人物始终是标注历史的精神坐标,构成了一个民族向慕正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底座。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铭记,才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传承,才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往事已无法追悔,我们能做的唯有继续向前,传承和延续先烈们的遗愿,更好地报效祖国。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编辑推荐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两篇抗战70周年征文最新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相关范文

1.《抗战胜利70周年作文 最新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抗战胜利70周年作文 最新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2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