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常住人口数量统计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2016-2017年西安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计算》,有需要的可以了解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进攻参考!因最新政策还未正式出台,故部分沿用往年政策,如有变动,请以官方网站发布为主。

  2016-2017年西安常住人口数量统计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通知》和《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全省1%人口抽样调查的通知》,我省以201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与全国同步进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全省为分总体,以各市为子总体,采取分层、二阶段、概率比例、整群抽样方法。

  以201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我市同步开展了西安市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涉及全市158个镇街530个村、居委会,最终样本量为12.6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5%。

  根据调查推算,西安市2015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869.76万人。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46.78万人相比,五年共增加22.98万人,增长2.71%,年平均增长率为0.54%。全市共有家庭户266.79万户,家庭户人口为795.02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8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增加0.03人。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在性别构成上,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46.50万人,占51.34%;女性人口为423.26万人,占48.6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18上升为105.49。

  在年龄构成上,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9.24万人,占12.56%;15~64岁人口为669.20万人,占76.94%;65岁及以上人口为91.32万人,占10.50%。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0.3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下降1.7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04个百分点。

  从民族构成看我省汉族人口为3693万人,各个少数民族人口为25万人。从受教育程度看,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5万人,高中程度的为468万人,初中程度的为1342万人,小学程度的为1155万人。与第5次人口普查比,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46万人,小学程度的减少88万人。

  西安市常住人口为807万人

  省统计局根据调查时点数据资料确定的全省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0.02‰、6.01‰和4.01‰。由此推算的全省和各市(区)2005年末常住人口分别为:全省3720万人,西安市807万人,铜川市83万人,宝鸡市376万人,咸阳市498万人,渭南市547万人,延安市212万人,汉中市348万人,榆林市330万人,安康市238万人,杨凌示范区16万人。

  据省统计局专业人士介绍,常住人口未来将作为综合考核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关数据的重要依据。而此次,我省1%人口抽样调查实际上的调查样本为2.09%。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计算

  常住人口为国际上进行人口普查时常用的统计口径之一。常住人口=现有常住人口+暂时外出人口。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规定,常住人口不仅指常住在普查区内并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而且还包括普查期间无户口或户口在外地而住本地1年以上的人,但不包括在本地登记为常住户口而离开本地1年以上的人。

  常住人口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半年以上,含半年)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规定,主要包括:除离开本地半年以上(不包括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人)的全部常住本地的户籍人口;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者,或离开户口地半年以上而调查时在本地居住的人口;调查时居住在本地,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如手持户口迁移证、出生证、退伍证、劳改劳教释放证等尚未办理常住户口的人,即所谓"口袋户口"的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使用的常驻人口=户口在本辖区人也在本辖区居住+户口在本辖区之外但在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待定(无户口和口袋户口)+户口在本辖区但离开本辖区半年以下的人。


1.《西安市人口 2016-2017年西安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计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西安市人口 2016-2017年西安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计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34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