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变》——“话”剧中的经典

在戏剧舞台上,或许再没有比让一个导演复排一台奉为经典的老戏更让他头痛的事了,而另一方面,或许也再没有比让一个话剧演员在台上不做动作更让他别扭的事了。[wWW.niuBb.neT]而这两件蹩脚的事,却要在一台戏上发生。

从技术上说,舞台布景与灯光和老版相比,基本没有区别。背景音效似乎是去掉了海鸥的鸣叫声,而多加了一些轮船的号角声。总体来看,变化也不大。这注定是一个由演员的“话”支撑起来的场子,除此之外,别无他力。

先从魁格说起吧。冯远征刚上台的时候似乎有些没进入状态,甚至有些时候还有点魂不守舍,无论是台词还是身体看起来都有些僵硬呆板。在魁格将军这第一次亮相中,冯远征并没有树立起一个服役十四年的海军少校所应当具备的气魄。魁格的确自信,但他不狂妄,更不会在毫无压力的状态下表现出任何的亢奋亦或是低姿态。在陈述过程中,有一些细节冯远征把握得不是很准确。比如,魁格有两次向法官说明,“对不起,我对法律不怎么清楚”。这句话应该是不卑不亢着说,而不是像冯远征那样,唯唯诺诺,有点巴结讨好长官的意思。

魁格少校与格林沃最后的辩论无疑是整场戏的高潮,这段戏的看点就是魁格是怎样由一名镇定自若的军官一步一步被激成了一个类偏执型人格的狂人。魁格少校在第一幕时的表现一直是轻松自然,自信洒脱,丝毫没有偏执的失控情况。要想把这个转变演得自然不脱节,就必须先把人物心理转变过程分析清楚。魁格少校的心理过程应该是从沉稳到忐忑,再到慌张,然后是急,高潮是怒,最后又变茫然失措。这必须是一个一环扣一环的情绪过程,而绝非激变。冯远征饰演的魁格少校总觉得是从平静一下就到了愤怒,还不够自然。而且,不知道是失误还是有意,魁格掏出钢球的动作有些慢,有故意演给观众看的嫌疑。我没有幸看过朱旭老爷子的现场演出,只能遗憾地观赏录像。然而,即便在粗糙的影像质量和嘈杂的环境噪音影响下,朱旭老爷子依旧强烈地感染着我。当他面对镜头说出咖啡壶事件的时候,我几乎感觉自己仿佛就是那个以下犯上的海军士兵,他的一字一句都戳着我的心脏。冯远征在一个细节上作了改动,即下场前面对观众时仓惶失措,直到转过身时才整理衣角,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开。朱旭老爷子原来的处理是面对观众时就整理衣角,有些慌张地步伐紊乱地退庭。这个改动很不错,体现了魁格少校时刻没有忘记身为一个军人的姿态,只是可惜冯远征之前的表演仍有欠缺,导致这个动作更有点像救场。

格林沃是本戏最关键的人物之一。他是个看似慢条斯理,实际却胸有成竹,并能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的人物。吴刚由当年冲动的玛瑞克变成了现在睿智的格林沃,他的表演还是比较符合人物特点的。但是倘若想要鸡蛋里挑骨头,便还是存在问题。尤其是最后在吉弗庆功宴上那一场掷地有声的斥责,吴刚似乎有些底气不足了,台词念得不够前面那么有力了。而且,当格林沃第一次说出德国人要把母亲烧化了做肥皂时,应该是平静清晰地表达出,而非此时就充满悲伤的情绪哽咽着说。直到格林沃说到他是为了吉弗宰了魁格,而魁格却是保护自己妈妈没有被烧化做成肥皂的时候,格林沃此时才让激动的情绪溢于言表。这才是格林沃,在面对敌人时,一定要在陈述事实的时候镇定自若,这样才能让言辞铿锵有力,最后再用激昂的情绪给敌人最后一击。

玛瑞克这个演员十分年轻,不过台风比较稳健,是个接受过良好训练的青年演员。但是有时在台词的把控上面,还是略显稚嫩。比如当玛瑞克在与格林沃交流之后,法官询问他对格林沃是否满意的时候,他表现得有些孩子气了。此时只要稍作停顿再说出“满意”观众就能明白他其实不情愿,而没必要刻意摆出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说满意,从而掀起一阵爆笑。

凯思这个人物是带着一肚子气上场的。他年轻气盛,喜好打抱不平,自以为只要自己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就是在伸张正义。凯思其实就是玛瑞克的忠实粉丝,原因是一来他俩性格相似,二来立场相同,所以凯思说白了就是玛瑞克的跟班。所以当他准备退庭的时候还想上前拥抱玛瑞克,这就足以证明他做事冲动的个性。但是有一个细节,凯思说“当时斯提威的老

凯恩舰哗变 哗变

婆正跟人胡搞,玛瑞克就批了他几天事假,他回船晚了几天”,这里根本没必要在“胡搞”这个词上抻着脖子跟法官强调这一点,凯思此时的心态不是在拿好朋友的糗事当作八卦一般谈论,他只是想说明一个事实。(wWw.NIUBB.NET)这个“胡搞”引起了观众不必要的笑点。

倘若这部戏里有丑角,那一定非厄本莫属了。一个出庭作证却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三等信号兵,他注定是一个口不择言的家伙。然而,越是这样一个特点突出的人物,越容易变成哗众取宠的一块笑料。如何拿捏分寸,成为角色真实可信的一个关键。饰演这个角色的演员绝对不能抱着一副“我实际上很聪明,只不过在演傻子给你们看而已”的心态,这样就变成在“炫技”,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相反,他必须从里到外都是一个又呆又傻的楞头葱,任何演傻都会让人对这个角色产生排斥感。这个年轻演员在这方面还做得不足。

为何原著《凯恩舰哗变》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但凡传世经典作品必定在文字力透纸背的前提下,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问题。似乎从睿智的格林沃上场开始,我们就隐隐感觉到魁格少校注定要输,并且输得很难看。在听到几个魁格的手下兵将对他的诸多“暴行”愤慨不已,又在看到几个所谓专业人士对魁格精神正常的鉴定被机智的格林沃驳回之后,我们便更加同情那些小人物士兵们,我们也似乎更加确信,魁格确实是个心胸狭隘、锱铢必较的难对付的长官。然而,然而就在最后,就在我们翘首以盼魁格少校“原形毕露”的时候,老版中朱旭老爷子的一番情真意切的辩白才把我们这些看热闹的傻子打醒:原来事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朱旭老爷子在这段独白当中,并没有一味地表现出魁格的激愤,而是在偏执当中透出了一个尽职尽责的军人的严明作风。我们清清楚楚地感到,一个年轻时候受过严格训练的、十分讲求尊重和原则问题的老海军,在自己还没有到场电影却已然播放而没有一个士兵提出异议的时候,有多么的悲愤。我们似乎醒过神来,原来魁格少校并没有那么可恶,反而让我们从心底感到同情。他是一个内心自卑有童年阴影的海军老人,一个需要士兵尊重讲求原则的年迈军官,一个曾经为国家与敌人殊死搏斗的正规军少校,他到底何以让我们所有人发出如此赤裸裸地讥笑?说回到戏上,魁格少校这一段辩白极其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后面吉弗庆功宴上格林沃揭露吉弗丑陋行径的情节。只有在我们开始反思这场官司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的情况下,格林沃最后那一番点明主旨的训责,才能取得思想升华的效果。如此看来,冯远征还需要再钻入人物里面去一些,体会一个个性偏执却让人同情的老英雄应该是什么样。

凯恩舰哗变 哗变

1.《凯恩舰哗变 凯恩舰哗变 哗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凯恩舰哗变 凯恩舰哗变 哗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3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