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03/11/18来源:[本站]作者:[神州学人]浏览:[2382]评论:[0]字体:大中小

国内外教育模式差别较大,能否适应这种差异是留学生要过的第一关,留学虽好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何时出国因人而异,比较经济的是在国内读完预科或本科,再出国深造。有的专业需要实践经验,本科毕业后工作上几年去学习,往往会事半功倍。

■选择国家和专业要慎重,不可"凑热闹",更不能图便宜。要看自己在这个国家留学是否适应,能够学到什么,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自费留学生能否成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素质,留学是涉及人生策划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理智地走好每一步。

■北京的陈先生两年前把当时就读于一所市重点中学高二的女儿送到英国读书。其实根据自身实力,女儿在国内也能考上一流的大学。但她小小年纪,立志要上名校剑桥,陈先生一咬牙,将所有积蓄拿出来把女儿送上了留学路。

■女儿自律能力很强,到了国外一门心思用功读书,顺利通过语言关后考上了剑桥预科,去年秋季又以各门课程全"A"的成绩如愿以偿,被剑桥大学录取。现在,女儿的学费因一家企业提供奖学金也有了着落,陈先生松了一口气,二十几万元总算没有白花,孩子今后的前途应当是光明的。

■陈先生显然是送孩子出国走得比较顺利的成功者。但也有相当一批家长,满怀希望把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送出国门后,不仅没有盼到孩子衣锦还乡,反而落得人财两空血本无归。出国留学,不仅意味着孩子要面对新的人生挑战,他们的父母更应做好风险投资的各种思想准备。特别是小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应当三思而后行。毕竟孩子还小,一下子把他送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其自身适应能力是否能承受新环境带来的各种压力和诱惑,是家长们难以预料的。

■现在一些年轻人觉得出国是一种时髦,不懂得那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是人生历练。还有些人以为只要有钱就能出国镀金,拿回洋文凭,成就大事业。许多事例已经和正在证明,没有明确学习目的的人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到国外,都将不会取得好学业。对于每一个想留学的人,在作决定时,一定要多方比较、理性选择、长远考虑,从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中筛选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出国就学,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国内外教育模式差别较大,能否适应这种差异是留学生要过的第一关,不适应的人难免要走上一段弯路。因此,出发前要反复思量。留学虽好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在留学大军不断壮大的同时,留学生也日益向低龄化发展。现在的小留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自理能力较差。许多孩子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再加上语言障碍、生活单调、学校管理不严,一些孩子不仅不能如期完成学业,有的还可能沾染赌博、吸毒等恶习。轻则无功而返,重则毁掉一生。

■德国某学校对该校一名中国留学生的考勤记录这样记载:在两个月里,该生只上了3天课,其他时间不知道去了哪里。后来这个学生因跟不上教学进度不得不提前回国。

■男孩小Z和女孩小Y过去都是北京重点中学的学生。两年前去澳大利亚时,小Z读高一,小Y读高二。现在,这两个家庭,一个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感到欣慰,另一个却整天为孩子发愁,后悔过早把孩子送到国外,使孩子精神上遭受了不应有的挫折。

■去年新年放假,17岁的小Z回到了北京。父母感到孩子身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他非常胆小、内向,自理能力不强,尤其是不善同外界打交道,甚至羞于同不认识的人讲话。而现在的他,接人待物落落大方、彬彬有理。小Z说,他就读于澳大利亚一所普通中学11年级,那里的学校同中国的学校很不一样,平时课业负担不重,每天下午很早就放学,这个时候,教室、图书馆就要锁门,老师不主张同学再继续学习,而是"哄"着同学们出去参加体育锻炼。到了周末和假日,学校也很少留作业,而是经常组织同学去郊游,爬山、看海。

■别看功课不多,可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能力,所学课程也是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如教学生怎样买汽车、怎样纳税等。课堂所学,也是有助于培养和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如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出一本书,从封面设计到内容编排都由学生自己创意、设计、独立完成。

■学校还非常重视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如鼓励学生业余时间去当义工和到公共场所打工等。老师说,社会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毕业时能加分,有助于他们被重点大学录取。因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将得到政府的信任,他们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对于那些只顾埋头读书,不管身边事情的书呆子,学习再好,也不会受到追捧。

■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了一年多的小Z不仅慢慢适应了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适应,而且变得很懂事,很热心,身心发展都很健康。他对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充满信心。

■小Y的情况则与小Z大不相同。她到了澳大利亚后,只经过短短半年的预科学习,就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悉尼大学录取。正当她的父母为孩子节省了一年的高中时间庆幸的时候,小Y的思想却出现了问题--她不能很快适应外国大学的学习生活,精神上受到了伤害。

■从小学开始,小Y就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她听话、认真、刻苦努力,学习成绩一直拔尖,但她习惯的是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会死读书,再加上她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欠佳,过渡时间短,使她一进入大学就遇到了很大困难,她常常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澳大利亚大学的作业不像中国学校那样,让学生做规定的习题,而是根据老师设定的题目做论文,需要到图书馆自己找材料组织文章。这就难坏了小Y,她不会创造和发挥,加上小Y不善同外人交往,心中的郁闷无法排解,小Y变得更加封闭和孤僻。一年下来,小Y有好几门功课亮了"红灯",她从刚入学时的兴高采烈、雄心勃勃变得心灰意冷、垂头丧气。新年放假时,她事先没打招呼就偷偷回了国。回家后她对父母说,她学不下去了,想回来,但又觉得没面子。她的父母比她还着急,这两年,家里至少为她花去了20多万元不说,她在北京的同学如今大多数考上了国内的重点大学,而她这个昔日的中国优等生却成了外国大学的差学生。

■不难看出,具备足够的资金和孩子有出国学习的意愿,并不是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充其量仅是基本条件。

■对于那些正想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国外留学的家长来说,看到小Y的故事,是不是对你有所启发。孩子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一旦送出国门,父母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鞭长莫及。独生子女,少小留学,对于每个家庭都不能不说是个风险投资。留学虽好,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

■选择留学国家时考试难易、费用多少固然要考虑,但更关键的是要看该国某专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和是否具有特色。

■传统上,中国学生倾向于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国。但是近来,一些周边国家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一些小语种国家也加强了它们的招生宣传力度,以入学条件宽松、费用相对低廉和签证率高等优势吸引中国学生前往学习。

■选择留学目的国对于每个想出去的学生来说,都是第一位重要的。周边国家尽管学费低廉,路近方便,有的国家的学制是正宗的英式教育,但一些国家的文凭目前还不能被中国政府承认。对于一些非英语国家如俄罗斯、德国、芬兰等,中国学生去那里留学,就意味着要重新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还要通过严格的语言考试才能取得入读大学的资格。因此,财力、时间上的投入,在你做留学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

■关于留学费用,也需用心考虑的。美国和英国及一些英联邦国家读一个硕士学位,包括学费和生活费,一般需要花二三十万元人民币,这样的开销中国许多工薪家庭也是能承受的。美国,尽管学费最贵,但也是惟一能够有机会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国家,而且其奖学金种类之多、数额之巨,也是其他国家所无法相比的。只要是能获得签证的学生,大部分是已经获得全额奖学金资助的。英国,虽然学费较高,但学制短,有学士学位的人去读硕士学位只要一年就行,节约了时间不是也等于节约了金钱吗。而且,学生还可以打工挣钱。美国和英联邦国家的学生一般都能合法打工,并且有足够的打工机会,这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面临的经济压力。

没想过出国

【欢送2011届硕士毕业生】祝福有奖~

一朝师生情终生缅于怀,学子闯天下母校候佳音!今日桃李芬芳,明日社会栋梁!

1.《适合留学吗 你适合出国留学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适合留学吗 你适合出国留学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4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