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人教版5年级数学下册3段《正方体》教案

讲课内容

教科书P20例3、完成教科书P20“做一次”,P21~22“练习5”中的4、9次。

教育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形,掌握正方形的特征,了解箱子和正方形的联系。

2.经过对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正方体沟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正方体的特点。

教育的难点

理解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关系。

准备教育

正方体学具,课件。

课程体系

首先,复习旧知识,介绍新课。

1.探讨问题导向、盒子的特点。

老师:学生们,昨天我们学了长方体。谁能说出长方体的什么特征?

课件提出空白,学生回答。

2.说出每个箱子的长度、宽度、高度,引出今天学的内容。

在教材中提出问题。

[学习预设]学生们分别说每个箱子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老师:当箱子的长度、宽度、高度相同时,这个箱子变成了什么?

今天这个时间,我们来学习和研究正方形的特征。(板书作业:正方形)

回顾“设计意图”框的特点,说出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初步感受框与方块之间的关系。

二、实践、特征探索

1.启发思维,明确研究目标。

老师:我们研究正方形的特征时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

根据了解“学习预设”框的经验,还需要从面、角、顶点等三个方面考虑。

老师: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看看正方形有什么特点。看一下,量一下,数一比一,数一下,记录你的发现。

2.学生们利用正方体学结构合作探索。

3.交换说明学生结论和验证方法的反馈。

让学生在到达讲台之前,根据“面、角、顶点”的特征,有秩序地数一下手指立方体模型,然后摸摸。

【设计意图】学生们已经知道长方体,所以探索方法或相关知识都很熟悉,让学生们能够自己交流。

(1)面的特征。

老师:立方体面的特征是什么?

[学习默认值]正方形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大小相同。(板书)

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演示符合第6页。

(2)角的特征。

老师:正方形的棱镜有什么特点?

“学习预设”正方形有12个角,每个角的长度相同。(板书)

随着学生们的交流,课件将演示正方形的12个角相匹配。

(3)顶点。

老师:正方形有几个顶点?

[学习预设]正方形有8个顶点。(板书)

4.用手操作以创建长方体和正方形。

让学生们把教科书附件页上的图案剪下来,做成盒子和正方形,测量每一边的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分析、推理,学生们自己认识正方形,总结正方形的特征。然后制作盒子和正方形,进一步认识其特点,为后面学习表面积奠定基础。

第三,观察比较,找到关系。

1.寻找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老师:请学生观察制作的正方形和长方体,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区别。您想从哪方面比较?

合作探索,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结果(填写下表)。

学生报告,教师摘要,表格补充。

盒子,揭示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老师:根据上面的比较,可以想想正方形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吗?

老师:看是否都有长方体的特征。正方形有几个还没有盒子的特征?能告诉我正方形是什么样的箱子吗?

【学习预设】学生们明确正方形是特殊的盒子,长、宽、高都是相同的盒子。

老师:可以使用集合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板书:

老师:我们称长、宽、高相同的箱子为正方形或立方体。

【设计意图】比较分析是识别物体的重要方法之一,比较正方形和长方体,同时加深认识。另一方面,如果从比较中构建长方体与立方体的关系,就会发现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

四、反馈练习、整合和应用

1.课件显示教科书P20。

(1)学生按教科书的要求分组合作完成。

(2)交换显示屏、课件显示正确的答案。

课件显示教科书P21“练习5”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通过沟通、反馈评估、课件显示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巩固对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利用特征解决问题。

课件显示教科书P22“练习5”9题。

(1)学生独立思考和回答。

(2)集中讨论。

[学习默认值]默认值1:观察哪一面出现得最多,根据第一幅图,I和A,

E不是对面,根据第二个图,可知I和F不是对面,根据第三个图,可知I和C不是对面,那么I只能和D是对面;而A跟I、D、E、F不是对面,那么A的对面就是C了;最后,E的对面就是F了。

预设2:根据三个图可以知道,如果I在上面,那么A、C、E、F就是侧面,I的对面就是D,A、C、E、F都在侧面,而A与E、F相邻,那么A的对面就是C了,E的对面就是F了。

预设3:根据三个图可以知道,如果I在上面,那么A、C、E、F就是侧面,而且按逆时针方向数,依次是A、E、C、F,所以A的对面是C,E的对面是F,I的对面是D。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拓展性的题目,旨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回顾正方体的特征,厘清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板书设计

正方体

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大小都相等。

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间。首先在复习长方体的特征后,引导学生把学习长方体的特征的方法迁移到学习正方体的特征上来,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自己探索得出正方体的特征,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找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确它们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1.《【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人教版5年级数学下册3段《正方体》教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人教版5年级数学下册3段《正方体》教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526235.html

上一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创作作文——使所有的笔都爱上写作。王宇奇《四季的色彩》 16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5年级下册团员习作,一个孩子脑洞大开的神奇探险之旅。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5年级下册团员习作,一个孩子脑洞大开的神奇探险之旅。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相关介绍,导游:你喜欢探险吗?你喜欢读关于探险的书吗?这是5年级下册6单元的习作3354神奇的探险旅行。一个孩子脑洞破裂的惊险经历,从现在开始。 这一单元习作说明 寒假期间是晴天。我跟着伯父和表哥去云南西双版纳...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人教版语文5年级以下第5单元习作——形色色的人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人教版语文5年级以下第5单元习作——形色色的人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相关介绍,我妈妈平时美丽温柔大方。但是不要遇到我的“病”,否则肯定会让你知道什么是“母老虎”。 今天数学单元测试。放学路上我很不安。脑子里自动浮现出让我胆寒的画面。 回家后,我低下头小心翼翼地把试卷递给了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