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全国孝道爱亲模范候选人

袋子里的501

封地,女,汉族,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凌源市刘志芳乡郭杖村妇联主任。

结婚33年,封地家里困难的事情不断发生。公婆年老多病,二大伯智力障碍,小姑先天性心脏病,媳妇突然病危。她始终没有放弃,用脆弱的肩膀为家人支撑生活的阴影,写了一首动人的家庭美德之歌。

1984年封地嫁到这家时,70岁的婆婆患有心脏病,公公患有老年支气管炎,丈夫的二哥患有智力障碍,两个小姑在上学,其中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988年,患有心脏病的嫂子得了重病,住进了医院。伍凤志蹲在医院里,像自己的亲弟弟一样悉心照料。一年后,小姑的病情恶化,不幸去世,婆婆受到打击,没有生病。当时只有24岁的吴凤志代替婆婆做了所有家务。每天早晨,她第一次起床,悄无声息地忙碌起来。每顿饭在袋子里,都要先给公公和二哥装好,然后坐在炕边上,给婆婆喂一勺。

1995年,躺在床上5年的婆婆再次检查肝癌。住院期间,袋子每天都在身边,精心照顾饮食,让老年人安静地结束人生最艰难的时期。1998年,公公在疾病复发后迅速恶化。Ubag知道老人不能让智障的二哥放心,就牵着公公的手答应了。“爸爸,请放心,我一定会精心照顾二哥的!”“按照伍凤志说的做。每天都让二哥吃得热乎乎的,睡得暖和。邻居们看到两兄弟的命很好。

2010年7月,袋装的儿媳突然患有不明原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谁都不能动。患者急救两个月后,花了20多万韩元,接连收到了3张病危通知书。由于始终没有好转,医生建议转院。这时,连儿媳的父亲都沮丧地说:“你们尽力了,钱也没花多少,请把孩子带回家吧!”说。余凤志坚决不同意:“不是死在家里吗?孩子才24 5岁啊!”最后,她决定把儿媳带到灵原市医院继续治疗。媳妇回到凌源时,体重只剩下30公斤,连躺在病床上呼吸的力气都没有。宇封基不肯放弃,让医生针灸理疗,带家人坚持给儿媳按摩。两个月后,儿媳的身体竟然迟到了。两年后,在袋子的悉心照料下,她完全恢复了健康,顺利地生下了男孩。

在封地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502马里军队

马里郡,女,壮族,1957年1月生,上海奉贤区清村村民。

三十多年来,丈夫家里有很多人大病缠身,马立军照顾残疾叔叔,患有暗示母亲,温柔地支持落魄丈夫,扛着风雨飘摇的房子,以贤孝坚韧的品格诠释孝老爱亲的中华美德。

1981年,马立军在广西介绍嫁到了上海和远方,公公早年去世,伯父是没有劳动能力的单身残疾人。她不后悔,毅然担负起照顾丈夫家人的重担。她鼓励丈夫外出找工作,家务,在地里生活,挑肩膀,空闲的时候为伯父四处找医生买药。(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家人)几年后,伯父病逝,她又努力工作,处理伯父的后事。1998年,马里军队被诊断出甲状腺癌,但她仍然没有放下对该家的责任。她一边吃药一边治疗,像往常一样照顾家人。谁知道祸不单行。2009年,丈夫得了白血病,婆婆发现了皮肤癌,自己的甲状腺癌也复发了。医生建议马里军队立即做手术,但考虑到丈夫和婆婆,放弃了手术,吃了药,幸运地再次稳定了病情。但是丈夫和婆婆的病不能拖,经过几个疗程,花了4万多韩元。

沉重的医疗费用压迫着这个贫穷的家庭,失去了丈夫失去生活的信念,婆婆整天用眼泪洗脸,马里军队也疲惫不堪。(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健康》)但是,对亲人的担心和对家人的责任激励了她继续奔波,准备医疗费。经过三年的化疗,丈夫终于从死亡边缘挣扎回来了。他说:“我人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娶这样一个好媳妇。”

婆婆2004年再婚了。不幸的是,再婚的丈夫两年后又因重病去世,富家子女不愿承担抚养义务。马立军把婆婆带回家,悉心照料。2014年婆婆突然中风住院,马立军日夜在病床前尽力照顾,没有放弃。有一天,她熬夜护理时在医院通道晕倒了。患者们看到这种情况,没有感动,流着眼泪叹息说:“亲生女儿也很难这样做。”婆婆出院的时候,撞到家里拆迁了。为了安置好婆婆,她把婆婆送到福利院,不管多忙,每天都去看望她一次。直到一年后婆婆因病去世。(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家人)马里军队含泪稳定了后事,度过了婆婆的最后一段旅程。

马里军队登上了“中国好人名单”。

503国王

国王,女,汉族,1989年6月生,山西省阳泉市平县公共汽车公司调度员。

王玉从小被抚养,3岁时养母去世,6岁时养父病重,16岁时奶奶瘫痪在床上。面对持续的不幸,她以超越常人的勇气背负着生活的重担,没有放弃养父养母,而是用稚嫩的肩膀独自支撑着风雨交加的家。(莎士比亚)。

王玉在3岁之前和奶奶和4名养父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知道她三岁时养母因病去世了?六岁的时候,养父又意外地被炸死,失去了两只耳朵和十根手指,两只眼睛也失明了。无力抚养王玉,养父找来了她的亲生父母,要她带走。谁知道王玉死活不肯离开,哭着喊着。“我家在这里,我不会去的!”“所以,当别人家6岁的娃娃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她和76岁的奶奶一起挑起了照顾中长期情人养父的重任。个子不比灶台高,她踩着小凳子学做饭,双手跪在床前,一口喂爸爸。钥匙

还没锹把高,她就开始帮奶奶干杂活。每天定时为养父擦身、端屎倒尿、穿衣抹药,搀着养父下地做康复训练,她一干就是20年。

那时,家里每月的收入只有养父时有时无的60元工资。王玥小小的年纪,就开始想方设法养家。买不起菜,她就和奶奶去街头捡人家扔掉的烂西红柿、土豆。入冬时,她们顶着寒风到地里帮农民收菜,捡人家看不上的带回家。一年级时,她跟学校门口的小贩学起“生意经”,卖冰水、卖瓜子、卖奶奶做的小烧饼……一天居然也能挣一两块钱。上街时随手捡空饮料瓶卖的习惯,她一直保持到参加工作。

王玥16岁时,奶奶因车祸瘫卧在床。她一边紧张学习,一边独自挑起照顾家人的重担。重重困难高压之下,王玥的学业依然出众,高考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但为照顾爸爸与奶奶,她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踏入社会、工作养家。到了谈婚论嫁年龄,王玥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必须带着奶奶与爸爸一块出嫁。她的善良深深吸引了一位名叫刘洋的小伙子。2016年,两人喜结连理。成家之后,小两口共同照顾着两位老人。

王玥荣获山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504 王子玲

王子玲,女,汉族,1972年12月生,贵州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副主任科员。

十几年来,王子玲悉心照顾重病的丈夫,呵护年幼的女儿,赡养年迈的双亲,一心一意履行妻子、母亲、儿媳的义务,以柔弱之肩为家人撑起一片蓝天。

1995年,王子玲与丈夫喜结连理。1999年,他们有了可爱的女儿。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3月,王子玲丈夫被查出肝硬化,不得不住院治疗。由于本地医疗条件有限,王子玲把丈夫送到省城大医院治疗。每天来去几个小时,她不辞辛劳奔波于医院和单位之间。没多久,丈夫的病情急剧恶化,体重从140多斤迅速降到92斤。王子玲强忍着泪水,带着丈夫四处问诊,只要有一丝希望,她都不放过。整整9年里,她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不是在病房里打地铺,就是在医院过道的凳子上和衣打个盹。9年里,王子玲陪着丈夫,跑遍各地医院。在她精心照顾下,被医生下了多次病危判决的丈夫,一次次从死神的手里逃脱出来。可是天不遂人愿,王子玲终究没有挽留住丈夫年轻的生命。但她暗暗发誓:这个家不能垮!

父亲的离世,让刚上初中的女儿变得沉默寡言。为了让女儿能健康地成长,王子玲既当爹又当妈,为女儿撑起了一片天。女儿外出有她相伴,女儿上学她亲自接送,雨中撑伞、夏夜摇扇,悉心照料着孩子的幼小心灵,让她感受家庭温暖。在她精心呵护下,女儿健康快乐成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她知道,丈夫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父母。她一个人挑起了赡养公婆的重担。为便于照顾两位老人,她把公婆从农村老家接到身边,每天为年迈的公婆端茶送水、洗衣做饭,侍奉尽孝、毫无怨言。通情达理的婆婆提醒她:“你还年轻,遇到合适的就要为自己考虑考虑。”王子玲回答说:“我不仅是你们的媳妇,也是你们的女儿。要我重新组建家庭,对方首先必须要接受你们!”

王子玲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

505 王必盛

王必盛,男,汉族,1941年2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总工会退休干部。

76岁的王必盛,二十一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从不言悔,用细心照料和用心陪伴,诠释对妻子深深的爱恋,用默默付出和坚守展现人间最美的爱情。

王必盛和妻子刘桂淑是大学同学。两人在学校相识相恋,1962年走进婚姻殿堂。婚后,两人育有两子一女,一家五口的生活朴实而美满。谁知1996年、1997年,刘桂淑接连两次突发脑溢血,虽多次住院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导致半身瘫痪。起初几年,她还能勉强行走,但后来病情进一步加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必须专人照顾护理。

“她是我的妻子,照顾她是我的责任。”王必盛说。妻子患病后,他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妻子的日常生活。退休后,他更是一门心思在家照顾妻子。妻子病倒至今,他唯一一次离开妻子出远门,还是自己生病到赣州做手术。为防止妻子长期卧床生褥疮,他每天用热毛巾为妻子擦拭后背;担心妻子手脚肌肉变形萎缩,他又从网上自学推拿按摩。生病卧床十几年,刘桂淑从来没有生过褥疮,也没有用过纸尿裤。她的卧室干净、亮堂,没有异味。

为便于观察妻子病情变化和身体康复情况,王必盛从妻子患病开始就每天坚持记录病情。21年来,他记录妻子病情的自制“病历”写了厚厚8本,里面详细记录妻子每天脉搏、血压等身体情况,服药种类、时间以及当天天气等信息。“这样,医生问起情况来,我才能清楚地回答。医生才好对症下药。”王必盛这样解释。

喂水喂药、端屎接尿、擦洗按摩,扶着妻子下地活动,给妻子讲趣事解闷……这些事情,王必盛每天都要反复好多次,常常一忙就到深夜11点多。晚上,他几乎每隔两个小时就要起来看看妻子,到半夜给妻子喂一次水,扶她起来上厕所。满打满算,他每天顶多能睡四五个小时。儿女们担心父亲吃不消,争着出钱请人照顾母亲。可王必盛总是坚持:“别人照顾我不放心,她也很难适应。”

病了21年,妻子刘桂淑对生活从没有失去信心:“有他在,我就很踏实。”回想照顾妻子的经历,王必盛则说:“能这样陪着她,看到她乐观地活着,我就感到很幸福了。”

王必盛荣登“中国好人榜”。

506 王成平

王成平,女,汉族,1969年2月生,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岳阳镇土地堂社区居民。

二十一载寒来暑往,7000多个日日夜夜,王成平甘愿为失去四肢的丈夫承担起生活的全部重量。为挽救身患尿毒症的儿子,她甘愿割肾救子。生活艰辛没有压垮她的脊梁,她用坚强乐观在困境中为家人挡风遮雨,创造爱的奇迹。

1996年,王成平的丈夫在工地打工时不幸被高压电击中,截去双腿和左手,右手仅剩下半只胳膊。家里顶梁柱倒了,还有4岁的女儿、1岁的儿子需要照顾,以后的日子咋过?有人劝27岁的王成平趁早改嫁。丈夫也不愿拖累她,主动提出和她离婚。可王成平毅然回答:“有我在,家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每天起早摸黑,一边照顾丈夫和抚养年幼的孩子,一边到田里干农活维持生计。

丈夫没有自理能力,穿衣、吃饭、洗澡、上厕所都离不开她。王成平走到哪里,就把丈夫和轮椅带到哪里。两人吃饭时用同一个碗、同一双筷子。夏天,她把丈夫背上楼去吹凉风;冬天,背到院坝里去晒太阳;赶集,背上街看热闹;走亲戚,背去见见亲友们、摆摆龙门阵……趴在她背上的丈夫,汗水都不能帮她擦一把,心疼得直喊:“把我丢掉算了。”可王成平却说:“有你在,娃娃们就有爸爸,我们才是一个完整的家。你就好好地活着,看着娃娃长大!”

让王成平欣慰的是,儿女从小学习都不用她操心。女儿大学毕业后很快找到工作,紧接着儿子又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学费,王成平带着丈夫到儿子就读大学的附近租房子住下,靠打工补贴家用。多的时候,她一天打三份工,一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但她不觉得辛苦,而是感受着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2015年,正在读大二的儿子被查出患上尿毒症,只有换肾才能延续生命!儿子不愿再给妈妈和家庭增添苦难,准备放弃治疗。王成平决定割肾救子,告诉儿子:“妈妈给了你第一次生命,现在妈妈要给你第二次生命!”最终,王成平和儿子配型成功,将左肾成功移植给儿子。如今,母子二人身体恢复良好,儿子毕业后也找到满意的工作。这个多难的家庭重新充满了欢声笑语。

王成平荣获四川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507 王梅荣

王梅荣,女,汉族,1942年2月生,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刘振屯乡白庄村村民。

孝上慈下,大爱永恒。41年,王梅荣含辛茹苦独自一人养育5个儿女、婆家5个弟妹,悉心伺候公婆,撑起一个五代同堂的大家庭。晚辈在她影响下自强自立,先后出了1名博士、5名硕士和9名本科生。她的家庭成为十里八乡优秀家风、文明家庭的榜样。

王梅荣嫁到刘振屯乡白庄村后,与公婆关系融洽,是村里出名的好媳妇。1976年,丈夫白登山不幸病逝。留给王梅荣的,是伤心欲绝的公婆、5个尚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和最大14岁、最小仅半岁的5个孩子。面对不幸,年仅34岁的王梅荣擦干泪水,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媳妇”“母亲”“大嫂”三个沉甸甸的称谓。

一个女人柔弱的肩膀能扛起多少责任?除了家庭,王梅荣还要种好11亩田地——那是一家人的生存口粮。有人曾劝她趁着年轻改嫁,被她一口回绝。她知道,自己没有人可以依靠,可身后还有一群人在依靠自己!凭着不怕难的这股劲儿,她成为种庄稼、种菜的一把好手,她家庄稼总比别人家长得好。她还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让孩子们吃饱穿暖,老人健康整洁。

2002年,王梅荣的公公患脑中风卧床不起,一躺就是七年。王梅荣与婆婆一起,悉心照顾公公。每天给他翻身、喂饭,天气好,便把老人抬出来晒太阳,甚至老人大小便不能自理,王梅荣也亲力亲为给他收拾得干干净净。2004年,小叔子因心肌梗塞猝死,婆婆承受不住打击病倒在床。她对老人说:“我是您媳妇,也是您闺女,放心,我伺候您一辈子!”如今,婆婆已95岁高龄,王梅荣也已经75岁了。她还一如既往精心照顾,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村里人也从未见她和婆婆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王梅荣孝上慈下的行为,深深影响着子女和晚辈。如今家里已经是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先后出了1名博士、5名硕士和9名本科生,家庭和睦、子孝孙贤,成为当地广为传颂的佳话。

王梅荣荣获河南省乡村好媳妇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08 王震云

王震云,女,汉族,1942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退休高级工程师。

45年艰辛守护、日复一日精心培育,王震云不仅帮助脑瘫致残的儿子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还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陪伴儿子不懈奋斗,帮助他实现五彩梦想。

1972年冬天,王震云的小儿子黄冗出生,由于出生窒息缺氧,被诊断为脑瘫。医生曾断言黄冗长不大。王震云不忍心抛弃自己的孩子,义无反顾地挑起了生活重担,用不离不弃的母爱,将这个奄奄一息的孩子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救回来。

黄冗8岁前基本是跪着、爬着生活,不能行走、不会说话、生活不能自理。王震云每天忙得就像上紧了弦的发条,但无论多苦多累,都咬牙坚持,以母爱呵护着孩子纯真的心灵。在黄冗成长过程中,王震云观察到虽然孩子在肢体控制、语言表达上有障碍,但大脑智力与同龄孩子没有区别,便开始自学残障儿童教育训练方法,教孩子发音、识字、写字。一个简单的发音要重复上千次,一个汉字要练几个星期。在妈妈精心培养下,10岁的黄冗终于跨进学堂。

慢慢长大的黄冗懂事了。看到母亲憔悴的脸和忙碌的身影,想到自己既不能帮母亲,又不能尽孝心,他一度非常消沉甚至有厌世的想法。王震云一直留意儿子的心理变化,经常用张海迪、霍金等人的事迹鼓励他要坚定信念、有梦想。小学毕业后,黄冗因身体原因不得不辍学。王震云便在家中给孩子教功课。在母子俩共同努力下,黄冗自学完成中学课程,能熟练地使用电脑,还开始文学创作。王震云循序渐进地鼓励他,教他查字典,购买大量书籍,陪伴孩子一同阅读。几年下来,黄冗翻烂6本字典,写作水平不断攀升。如今,他已创作大量文学作品,发表160多篇(首)作品,先后出版了30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残爱》和诗歌集《路,远方》。黄冗的作品《我要飞翔》荣获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优秀歌曲奖,被邀请参加迎接北京奥运会相关活动。2009年,黄冗被新疆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

信念成就精彩,母爱创造奇迹。黄冗在他创作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有今天的成绩,与母亲的培养和鼓励密不可分。我深深为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而骄傲。”

509 方水芹

方水芹,女,汉族,1966年2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

方水芹十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侍奉体弱多病的公婆和父亲,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用自己的言行演绎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方水芹婚后一直与公婆同住,五口之家,相敬相爱,其乐融融。1997年,70岁的婆婆做了胆道结石手术,两年后,又被查出结肠肿瘤,两次住院。手术期间,方水芹白天上班,晚上陪夜,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毫无怨言。多次手术使婆婆的身体弱不禁风,需要长期细心照料,她未曾有半刻懈怠。婆婆身体稍有缓解之时,公公却在2003年因脑梗住院治疗。虽经治疗病情稳定,但10多年来,血管性痴呆越来越严重,加上心肌梗塞、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并发,多次住院,生活不能自理。她和丈夫担起照顾两位老人的重担,不论寒冬酷暑。随着公公的病情加重,穿衣、吃饭、洗漱、换尿布、通便、理发等日常生活护理全部落在夫妇俩身上。她每天都默默地重复着这些繁琐而又必需的护理程序,还包揽了病情观察、配药、康复锻炼等。近3年来,公公多次发病呼吸暂停,都是方水芹凭借过硬的急救技术,把公公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2008年,方水芹的父亲也被诊断为脑梗住院治疗。5年前,父亲又因骨折住院,4个月内骨折两次、手术两次。方水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张罗着住院、手术、陪护、康复指导……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父亲已能借助辅助工具下床,生活可以少部分自理。近几年,父亲的记忆力明显下降,经常忘记吃药,她就把父亲吃的药每周排好,每天3顿,分成早、中、晚3个袋子,还买了“服药提醒闹钟”,每日3餐提醒督促吃药。

目前,家中4位老人均年事已高,除方水芹母亲外,3位老人经常生病,药不离身。她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家中几位老人的病情观察、体检、抽血、配药、健康管理等都由她来承担,从无怨言。她说:“父母给予我生命,公婆倍加呵护我,现在他们老了病了,回报他们是应该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近年来,方水芹还致力于社区老年护理服务工作,积极参加居家护理、上门服务、社区健康讲座等志愿服务,为老年人身心健康而忘我工作。

方水芹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

510 田洪武

田洪武,男,汉族,1966年5月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洪武马铃薯种薯合作社理事长。

他是家中的大孝子,用孝心温暖身患重病的老人,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人生赞歌。

田洪武岳父患有白内障后遗症、小脑梗塞后遗症,岳母患有小儿麻痹症,他的爱人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照顾两位老人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他的身上。岳父岳母行动不便,常年卧病在床,他一有时间,就要到他们的病榻前细心陪伴,亲自照料他们的吃喝拉撒。他陪岳父岳母聊天,想着法逗他们开心,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日复一日地照顾两位重病老人,需要极大地耐心和付出,但是他从不叫苦、从不抱怨。工作再忙,他都会抽出时间,联系专家为岳父岳母诊疗,想尽办法缓解二老的病情,减轻他们的病痛。一说起田洪武,岳父岳母就打开了“话匣子”,竖起大拇指,称赞洪武是细心照顾、体贴入微的“好儿子”,是不嫌脏、不怕累的“好女婿”。左邻右舍也都纷纷夸赞田洪武,认为二老有这么一位难得的女婿真是天大的福分。

1996年,田洪武开始资助贫困学生,不管多忙,每年都会去慰问社区的贫困、重病、失独居民和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将对自己家人的爱传递给社区内的弱势群体。2011年,他投资520万元的全省首家民助公办洪武孤困儿童福利院建成投入使用,当年就收养孤困儿童8名。2012年,福利院出了一位女大学生,如今又考上了研究生,每个假期都要回到福利院。她把福利院当成自己的家,把田洪武夫妇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她说:“没有田爸、田妈就没有我的今天,更不会有我的未来,这份恩情永生难忘。”目前,福利院已有8名孩子分别考上大学,田洪武一直承担所有学习和生活费用。

田洪武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511 白琴

白琴,女,汉族,1976年1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陶乐镇施家台子村村民。

白琴带着爷爷、奶奶出嫁,19个春秋,用亲情温暖了一个特殊的“四姓之家”,用爱心向世人阐释了“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真义。

1986年,白琴父母离异,父亲抑郁导致精神失常,爷爷奶奶用年迈虚弱的身躯撑起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年幼的白琴夏天挖野菜喂猪,冬天捡柴火,帮助爷爷奶奶减轻一些负担。爷爷和奶奶身体越来越差,初中毕业后,白琴选择回家务农,照顾爷爷奶奶和患病的父亲。奶奶的胃不好,白琴就把家里稀有的小米全都省下来给奶奶熬粥喝,自己吃高粱米、苞米饭。忙完家里忙地里,不到20岁的白琴干起农活样样在行,庄稼长得不比别人家差,村里人都夸白琴是个能干又孝顺的好闺女。

白琴该成家了。奶奶经常叹息说:“等你嫁出去了,我们也就放心了。”白琴总是坚定地说:“奶奶,嫁人我也要带着您和爷爷,您们就是我的陪嫁。”1998年,善良孝顺的白琴与呼天堂结婚,带着爷爷奶奶走进了新家。结婚当晚,一家人一起吃第一顿团圆饭,白琴却在饭桌上哭了起来,丈夫和公公再三追问,白琴哽咽着说:“以后让我当牛做马都可以,只希望你们能容得下我爷爷奶奶。”公公安慰白琴:“我也是过去逃荒到这里的,尝遍了生活艰辛。你放心,有我们一口吃的,就有你爷爷奶奶一口吃的。”白琴对公公的一番话十分感恩,发誓要照顾好这个家庭。从此,每天天未亮,白琴就起床,准备一家人的早饭,照顾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和年幼孩子的穿衣起居,然后把饭菜送给独居的父亲。把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安排妥当后,她又打扫院落,喂鸡喂羊,下地劳动。

丈夫一家人也把白琴爷爷奶奶当成自己的亲人,悉心照顾。在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白琴的婆婆和爷爷相继安详离世,公公和奶奶虽已高龄身体却很健康,父亲的病情逐渐好转,一家人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白琴入选“宁夏好人”,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512 白万红

白万红,女,汉族,1983年3月生,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关镇东街社区居民。

不是生身母亲,却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7年来,白万红用心照料着患有先天性脑瘫的继子,陪伴他上学读书,用母爱滋润孩子幼小脆弱的心灵,成为他人生路上的强大精神支撑。

10年前,24岁的白万红嫁给了已离异的缪泽文,使这个本来支离破碎的家庭又变得完整起来。新婚之时,正是她继子小康的6岁生日。小康出生时被诊断患有脑瘫。第一次见到白万红时,他用力扭过头喊了一声:“妈妈。”这一声“妈妈”,成为白万红照顾继子的开端。为了生计,新婚不久,丈夫就远赴他乡打工,把照顾年迈老母和脑瘫儿子的重任托付给白万红。吃饭时,小康只会张着嘴,盯着一桌子饭菜无从下手,白万红就一口一口地喂他吃。一开始,小康无法站立,反应迟钝,胆小怕人。白万红就在家里帮助小康学习站立,她慢慢扶着,然后松开手让小康自己站立,跌倒了就再来一次,最终帮助小康克服恐惧。两年后,小康终于可以在平坦的道路上缓慢行走,也能和外人说话交流。小康到了上学的年龄,白万红就每天背着儿子去上学。慢慢儿子长大,白万红背不动了,就用轮椅推着儿子去上学。从家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白万红风雨无阻,护送晨昏。2013年,小康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学校是寄宿制,白万红就跟着陪读。每天早晨,白万红6点按时起床,然后叫醒小康,帮他穿衣洗漱,督促他到操场锻炼走路。等锻炼结束,就带他去吃早餐。每天晚饭后,白万红就陪着儿子写字读书,督促他按时锻炼走路。班主任回忆道,小康刚到这个学校时,好多人都觉得他有一个好妈妈,后来才知道,原来他的妈妈是继母,这让大家肃然起敬。在白万红的陪伴下,小康的行为习惯和沟通能力有了很大进步。现在,小康可以非常专心地上课,会与别的孩子一样拿手比划声调,大声朗读,一起表演。看到小康的变化,白万红感到无比欣慰,大家也都从心底对白万红钦佩不已。

白万红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称号。

513 白永皓

白永皓,男,汉族,1993年4月生,共青团员,西安科技大学学生。

父亲去世,母亲瘫痪在床,妹妹面临退学。正在上大学的白永皓,没有退缩,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担。他带着高位截瘫的妈妈重返校园,以至善至真的孝行美德,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白永皓来自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班家湾村一个普通家庭。2013年,他和妹妹同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2014年6月,白永皓突然收到噩耗,父母遭遇车祸。父亲当场被夺去生命,母亲因胸椎三四节压缩性骨折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正在准备参加期末考试的白永皓,立即赶回老家料理父亲的后事。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母亲康复的可能性非常渺茫。经过慎重考虑,他作出了抉择——让妹妹继续上大学,自己休学在家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他对妈妈说:“从现在起,您就当回孩子,我就是您的家长,就像爸爸照顾女儿一样。”

2015年8月,白永皓决定背着妈妈上大学。重返校园后,他变得更加忙碌,白天,间隔4小时帮妈妈导一次尿;晚上,间隔6小时导一次尿;上午、下午各按摩5次;每天三餐按时按点准备好;每天要清洗换下来的衣服,买菜做饭,收拾屋子。2015年12月,妈妈住院做脊髓探查手术,又花去十多万的费用。出院后,为节省开支,白永皓租了两间价格便宜的房子。2017年春节,妈妈的病情再次加重。看着儿子在学校、医院、出租屋三头跑太劳累,母亲坚持要回老家。母亲回老家休养后,他在与妹妹的一次通话中,得知妈妈又住进了医院。原来,妹妹的身体单薄,无力将妈妈抱到轮椅上。妈妈由于长期卧床,无法晒太阳,褥疮、贫血、缺钾等并发症更加严重,不得不住院治疗。白永皓心如刀绞,立即请假回老家,再次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让妹妹全力以赴参加招聘考试。

白永皓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称号。

514 冯恩珍

冯恩珍,女,汉族,1978年4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张黄镇卫生院妇幼专干。

付出青春时光,用心照顾身落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和瘫痪在床的公婆,抚养两个年幼的儿子……冯恩珍用自己的不离不弃和无怨无悔谱写了孝老爱亲的赞歌,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孝义”的大爱美德。

22岁,冯恩珍在最美的年纪,与关少华认识并喜结连理。2010年7月,关少华在腌渍橄榄的水池中救人时,不幸二硫化氢中毒,经抢救虽保住了性命,却变成了口齿不清、流着口水、大小便失禁、智力如3岁小孩的半瘫病人。从此,冯恩珍的生活完全变了样。丈夫每天要换洗的裤子十几条,水井旁、家门口、客厅里随处可见粪便。冯恩珍每天帮丈夫按摩,陪他说话,默默为他清理大小便,从无怨言。公公前几年脑梗塞偏瘫,生活不能自理。自己的两个小孩,大的9岁,小的3岁,也需人照料。2010年10月,婆婆突发脑溢血,落下了后遗症,从此半身不遂,瘫痪在床。

每天凌晨5点,冯恩珍起床忙里忙外,做好饭菜,为3位亲人喂饭、换上干净衣裤,再匆匆骑上助力车赶到10公里外上班。中午休息两个小时,来回车程就花一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在照看3位亲人中度过,没有片刻休息时间。晚上下班回家,冯恩珍帮他们清理大小便,洗澡、擦身、换洗衣服,一直忙到半夜才能躺下。过度的劳累加上睡眠不足,冯恩珍的体重从100斤直降到80斤。十几年来,在冯恩珍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婆婆虽然瘫痪在床,但从未生过褥疮;丈夫慢慢学会吃饭走路,能说出一两句简短的话,公公的病情日渐好转;两个儿子正在健康成长。冯恩珍用弱小的身躯和满满的爱心无怨无悔地维系着家的完整。

冯恩珍荣获广西十大孝心人物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15 师丰收

师丰收,女,汉族,1965年6月生,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俞村镇桥埠村村民。

师丰收、陈金海夫妇收养了出生5天被遗弃的女婴,孩子17岁时被确诊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夫妇二人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生骨肉,倾其所有、竭尽所能为其治病,演绎了一场不离不弃、暖人心扉的亲情故事。

师丰收夫妇婚后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1991年11月13日,收养了一个刚刚出生5天的女婴,取名“雪雁”。雪雁17岁那年,被诊断出患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定期向体内输血来维持生命。于是,一家人开始了和病魔的斗争,他们奔走在大大小小的医院里。雪雁每月的治疗费在5000元左右,几年下来就花去五六十万元,家里债台高筑。有人劝师丰收:“算了吧,为了抱养的女儿,何苦呢?”但师丰收坚定地说:“雪雁就是我的亲骨肉,只要还能动,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看病!”2010年,为让雪雁接受更好治疗,母女俩到上海打工。师丰收在一家饭店里当洗菜工,雪雁当服务员,她们就这样一边打工一边治疗,相依为命在5平方米的出租屋里生活。艰难时刻,在同一家饭店打工的江西小伙章伟走进了她们的生活。章伟向雪雁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可他的表白不仅遭到雪雁的拒绝,也遭到师丰收强烈反对。但章伟一如既往地帮雪雁干活,嘘寒问暖。2010年7月,雪雁突然昏厥,送到医院,医生拿着病危通知书让师丰收带着孩子回家。师丰收拖着沉重的步子,抱着女儿踏上返乡的路。得知消息的章伟,赶上了同一列火车。一路上,师丰收和章伟紧抱着雪雁一次又一次地呼唤,雪雁奇迹般地醒了!师丰收泪如雨下。医生曾断言,雪雁挨不过3个月。但父母的关爱让雪雁顽强地活了下来。2014年,历经磨难的章伟和雪雁领取了结婚证。现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亲情故事还在继续……

师丰收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16 曲冬梅

曲冬梅,女,汉族,1977年12月生,山东省邹平县韩店镇苏家村村民。

曲冬梅二十一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小叔子,悉心照顾年迈的奶奶与患抑郁症的公公。曲冬梅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一个不幸的家庭,用行动诠释亲情的含义,感动着亲友乡邻。

正值曲冬梅新婚之际,小叔子闫涛在地里喷洒农药时中毒,导致小脑萎缩,全身瘫痪。公婆年迈且身体不好,照料闫涛的重担就落在了曲冬梅两口子身上。平时,公婆和闫涛住在一起,曲冬梅两口子住在另一个院子。作为闫家主妇,孩子又小,曲冬梅忙了这头顾那头,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格外多。瘫痪了的闫涛情绪特别低落,甚至一度想不开,曲冬梅就想尽办法帮他树立信心。瘫痪的前几年是康复关键期,忙完农活的曲冬梅一回来就先给闫涛用热水泡脚,边泡边按摩,天天如此。曲冬梅的行动燃起了全家的希望,一家人都帮着闫涛做康复训练。训练的时候需要3个人协同配合,婆婆和丈夫负责搀扶,曲冬梅则蹲在前面用两只手拉着闫涛的脚一步一步往前挪。曲冬梅两口子还在院子里的桐树上拴好钢丝,自制简易康复训练器械,帮助闫涛训练臂力。一年半后,闫涛终于可以自己用手扶着轮椅慢慢地走路了。

闫涛需要经常去医院复查,营养神经的药物也不能停,单靠种地收入难以为继。曲冬梅和丈夫就农闲时去工地打小工,尽量多挣点钱补贴家用和小叔子的医药费。闫涛瘫痪,公婆照料他的起居,年迈的奶奶与曲冬梅住在一起。曲冬梅天天悉心照料奶奶,直到2013年老人去世。2009年,曲冬梅的公公又得了抑郁症,本来就艰难的家庭又添了一份负担。但是,在曲冬梅的支撑下,闫涛经过康复训练,如今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并且哥嫂帮助他重新修建了6间宽敞的砖瓦房。公公也恢复得很好,和婆婆一起经营着一家小超市,一家人和和美美。曲冬梅的婆婆感慨地说:“这个孩子自从来到闫家,吃了不少苦,是个实在的好孩子,就跟亲闺女一样。”

曲冬梅荣登“中国好人榜”。

517 刘交交

刘交交,女,汉族,1991年1月生,河南省鹿邑县伯阳双语中学教师。

父亲不幸去世,母亲瘫痪在床,刘交交坚强面对艰难生活,从求学到毕业工作,一直将母亲带在身边,悉心照料、竭尽孝道。26岁的她,用多年艰辛诠释新时期的孝心故事,彰显好儿女的责任担当。

2010年,刘交交参加完高考才知道,父亲被诊断出患有食道癌。不久,父亲去世。此时,母亲手脚残疾,奶奶已70多岁,妹妹还在读高中,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她一人肩上。她深知自己现在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一定要撑起这个家。于是,在填报志愿时,她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商丘师范学院,这样能够更方便地照顾家人。进入大学后,刘交交省吃俭用,边上学边打工,发过宣传单,做过家教、促销员等。每年寒暑假,她还到外地去打工,艰难维持着母亲的医药费以及妹妹和自己的学费、生活费,并且存起来一些,日后给母亲看病。

2012年9月,母亲病情加重,因脑梗偏瘫。刘交交向学校请了假,用打工挣的钱带妈妈去看病。在医院,她独自一人照顾妈妈,帮妈妈做恢复锻炼。一个多月后,既不想放弃学业,更不放心妈妈,刘交交决定带上妈妈去上学。她利用打工存下的钱,在学院附近租了一间小屋,把妈妈接到身边照顾。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照顾母亲洗漱吃饭。上学时,利用课间匆忙赶回去照看一下,再跑去继续上课。为了维持生计,她利用周末去打零工。日子虽然很苦很累,但看到妈妈精神状态日益好转,刘交交觉得很值得。得知刘交交情况后,学校专门为她申请助学金,组织爱心捐款。她所在班级的同学,组成爱心志愿队,轮流帮助照顾她妈妈。

2014年,刘交交大学毕业,带着母亲,回到家乡任教。虽然照顾母亲让工作生活更加忙碌,但她从未耽误过学生一节课,教学成绩突出。教授知识的同时,她用自身经历,教会学生们孝道和责任。

刘交交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称号,被授予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518 刘学举

刘学举,男,汉族,1953年11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柳林乡洪坪村村民。

刘学举不宽裕,但他宽厚仁孝、省吃俭用,赡养包括远亲在内的11位老人,为他们构筑安享晚年的温馨港湾,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刘学举是三世单传之子,跟他生活在一起的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岳父、岳母。在村民眼里,刘学举是个大孝子,和老人从未拌过嘴,从未说过不是。他谦虚地说:“我们屋里老人多,条件差,要说孝敬说不上,不过有一点我做到了,那就是我从来没在老人面前红过脸。”

母亲患妇科病,不能走路。他每隔3天,早上背着母亲到卫生所治病,晚上再背回家,来回背着母亲走6个多小时15公里山路,整整坚持了一个多月,直到将母亲的病治好。

孝无亲疏,爱有施受。刘学举还先后赡养了5位非至亲老人。这些老人或盲或聋或智力残障,他毫不嫌弃,悉心照料。余正香是刘学举的远房亲戚,夫妇两人都是盲人,是队上的“五保户”,生产队时期靠捐助的苞谷维持生计。但老两口无法做饭,刘学举夫妇便轮流去帮忙。土地承包到户后,余正香夫妇就拄着拐棍到刘学举家吃饭。1980年,余正香的丈夫去世。刘学举和妻子商量后,将孤身一人的余正香接到家里照顾。这一照顾,就是22年。余正香生前逢人就夸:“学举这样的好人,世上难找啊。” 2003年,一个远房叔叔在弥留之际,把贫病交加、无亲无后的妻子汪少秀托付给刘学举。刘学举把72岁的汪少秀请到家里耐心照料,汪少秀逐渐恢复了健康,至今仍在刘家安详地生活。此外,刘学举一手操办了远房叔叔刘文才的丧事,刘文才妻子石泽美、刘文才有智力障碍的养子李正先,目前都是由刘学举赡养。

刘学举夫妇俩勤劳节俭,养猪养鸡,维持一大家人的吃穿用及老人们的医药费。几十年里,夫妇不舍得添置一件新衣,每年却轮流为老人购置一套新衣、新鞋。

因操劳过度,刘学举40多岁就满头白发。是儿孙们的理解,给了他极大支持。儿子打工、种烤烟,增加家庭收入。孙子刘德权大学毕业回村委会工作,主动接过赡养汪少秀的担子。孝老爱亲的家风在子女们中传承,刘学举感到莫大的欣慰。

刘学举荣获湖北省十大孝老楷模等荣誉。

519 刘爱兰

刘爱兰,女,黎族,1952年7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退休职工。

刘爱兰是一位尽孝的女儿,是一位贤惠的妻子,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姑母。多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年迈的母亲,把身患残疾的侄儿陈良培养成了特奥运动员,多次在国际比赛中夺得奖牌,为国增光。

陈良是刘爱兰大哥的儿子,出生时因高烧导致智力严重障碍,反应迟钝。陈良7岁时,母亲又不幸患病去世,他和哥哥、姐姐由父亲一个人抚养。父亲务农,收入微薄,一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1992年,刘爱兰跟家人商量后,把陈良带到自己身边抚养。当时,她和丈夫月工资总共才700多元,本已有两个孩子。但陈良来到家里后,她把侄儿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给予了精心的照顾和关爱。

陈良的身体比较特殊,8岁才读小学一年级,可他还是比同学们“慢几拍”。刘爱兰是护士,常常要上夜班。不管每天下班后有多累,她都抽出时间辅导陈良学业。但是陈良读到五年级,还是退学了。孩子未来的路如何走,成了刘爱兰和丈夫最大心病。一个偶然机会,陈良被推荐参加田径培训班。每天清晨,刘爱兰都为陈良做好早餐,然后陪他到训练场,贴心呵护从未间断。陈良也没有辜负她的希望,训练成绩提升很快。2006年,陈良参加海南省第一届特奥会,斩获1金1银。此后,他多次代表海南省、代表中国参加各级特奥运动会比赛,先后获得32枚奖牌,其中金牌7枚。2009年,陈良参加世界冬季特奥会,获得金牌。2013年的世界夏季特奥会上,他又获得22岁至29岁年龄组100米跑金牌、200米跑铜牌。2016年10月,陈良在有关部门关心下有了工作,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从1987年起,母亲一直由刘爱兰和丈夫赡养。为了让老人有一个舒心的晚年,刘爱兰每天不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陪母亲说话聊天。在刘爱兰精心照顾下,老母亲身体不错,还能做点家务。在这个家庭里,刘爱兰和丈夫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体贴,作为子女尊重长辈,作为家长关心爱护子女,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刘爱兰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海南省文明家庭。

520 刘雅莉

刘雅莉,女,汉族,1971年6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容城县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科科长。

刘雅莉十九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尽心伺候卧病在床的婆婆,为她喂饭喂药、换衣擦洗、接屎倒尿……用孝心为婆婆撑起了一片晴空,用信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4个字的含义。

刘雅莉1992年结婚,一直与公婆生活在一起,一家人相处和睦,从未吵过嘴、红过脸,生活平静而幸福。1998年3月,婆婆突发脑出血,生命垂危,手术后保住了生命,但失去了正常意识,身上插着胃管、输液管、导尿管。面对完全不能自理的婆婆,刘雅莉坚信她一定能恢复,这个信念支撑着她踏上了帮助婆婆康复的漫长道路。19年里,刘雅莉每天定时为婆婆翻身、擦澡、按摩,早晚熏药,用药水洗手洗脚,舒筋活血。只要在家,她就坚持与婆婆说话,掰着手指教她数1、2、3……手术后,婆婆一直依靠胃管进食。3个月后,刘雅莉开始训练婆婆用嘴进食。她用手托婆婆的下巴,用筷子压舌头,一次次尝试唤醒她的咀嚼神经。经过不懈努力,婆婆学会了用嘴吃饭。刘雅莉在报纸上看到,让失语病人学吹蜡烛可以帮助恢复语言功能。她担心蜡烛可能烧着、烫着婆婆,就尝试喂饭时教她吹热饭。从光噘嘴吹不出气来,到有气吹出来,刘雅莉不厌其烦。她还像教孩子一样握着婆婆的手,教她学写字,学使勺子、筷子。从危重病人到能用筷子吃饭,能用简单文字交流,刘雅莉用两年多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康复奇迹。2000年12月,婆婆突然开口说话,而且右手也越来越灵活,口齿也越来越伶俐。可是在2004年9月,婆婆又因脑出血再度昏迷。医生对卧床6年多再度患脑出血的婆婆很是担忧,但刘雅莉坚信婆婆一定能挺过来的。经过第二次手术,婆婆在刘雅莉的精心照料下,渐渐康复了起来。

刘雅莉的丈夫高立新是一名人民警察,早出晚归是家常便饭。为了支持他的工作,刘雅莉承担了大部分家务,洗衣、做饭、接送孩子,照顾婆婆起居。亲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体贴、爱护、包容,让这个家庭幸福和睦。

刘雅莉荣获河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21 祁建光

祁建光,男,汉族,1990年12月生,共青团员,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鹰潭)尉氏制梁场试验室副主任。

祁建光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高铁建设者,为了照顾瘫痪的父亲,带着父亲辗转于各个工地之间,过着“带着爸爸建高铁”的生活,以朴素的孝行感动了社会。

祁建光两岁时,母亲因病离家出走,留下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起早贪黑务农和打零工把他养大。2010年,祁建光考入石家庄铁道大学。不幸的是,父亲却被诊断患有脑梗塞,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祁建光半工半学完成大学学业。毕业后,他加入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在石济铁路项目藁城制梁场工作。2015年9月,祁建光父亲病情严重,瘫痪在床。祁建光请假回家带父亲四处治疗,效果仍不明显。10月,祁建光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带着父亲到工地生活。他背着父亲来到藁城制梁场,在附近租了一间只容得下一张床的小房子安顿下来。2016年8月,石济项目完工,祁建光又带着父亲随同项目部来到河南的郑阜高铁项目尉氏制梁场。

工地在哪里,就把父亲带到哪里;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在“背着父亲建高铁”的日子里,祁建光每天早上6点起床,先给父亲擦洗身子、换上干净衣服和尿不湿。喂父亲吃完早餐和药后,他再跑步去上班。中午和晚上,祁建光在食堂打好饭后回小屋喂父亲。父亲浑身无力,每口饭都要花很长时间去咀嚼,祁建光总是耐心等待。等父亲吃完,他的饭菜早已经凉透了。工地工期紧张,祁建光经常要加班。可无论多晚回家,他都要再给父亲洗换衣服,收拾家务。

父亲每天用药,加上房租、水电费,每月费用是祁建光近一半的工资。为了节约开支,他从没给自己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春夏秋冬都是工作服。祁建光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努力工作,照顾好父亲,让父亲早日恢复健康。“人之行,莫大于孝。”在照顾父亲的同时,祁建光也没有耽误工作。由于成绩突出,他被提拔为尉氏制梁场试验室副主任。

祁建光敢于担当、坚守责任的言行,为中华民族孝老爱亲传统美德作了生动注脚。

祁建光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被授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西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522 孙洪香

孙洪香,女,汉族,1969年4月生,山东省禹城市辛店镇辛店社区居民。

27年中,丈夫常年在外,孙洪香挑起家庭重担,独自面对公公瘫痪、哥嫂相继离世的困境,精心照顾公公、3个患有智力障碍的叔公和两个年幼的侄子,演绎了人间亲情大爱,展现了吃苦耐劳的坚强女性形象。

1990年,孙洪香刚嫁到婆家时,家里的条件十分困难:丈夫长期在外工作基本照顾不了家,婆婆去世、公公瘫痪,3个叔公智力障碍没能成家。孙洪香毫无怨言,毅然承担起与哥嫂一起照顾家人的责任。1991年,大嫂患脑炎离开人世,撇下两个孩子。孙洪香揽过两个侄子说:“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们的亲娘!”从此,她每天起早贪黑,精心照顾侄子和老人。祸不单行,1998年大伯哥又因病去世。全家的大小农活,一个儿子、两个侄子、4个老人的衣食住行,一股脑儿全压在孙洪香身上。她咬着牙,独自撑起全家人生活的希望和信心。1999年年初,她操劳过度患上疾病,医生要求必须好好休息。但对孙洪香来说,家里有太多的事等着她去做。为了能让家里多些收入,孙洪香养鸡、做烧饼卖,晚上熬夜做手工活,一天挣个十几块。在儿子印象中,每当他半夜醒来,都能看到妈妈在灯光下穿针引线。孩子们受到感染激励,很争气。如今,两个侄子已成家立业,亲生儿子也考入大学。

2003年,公公患脑血栓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不能咽食。孙洪香每天给他精心调剂牛奶、稀饭、藕粉等流食,用勺子一口口喂,每天定时端屎端尿、按摩保健。在孙洪香精心照顾下,83岁的公公面色红润,全身没有半点褥疮。对3位叔公,孙洪香一样让他们吃得热乎,穿得暖和。她说:“这都是咱自己的老人。只要我伺候得了,就不能把他们推给社会。”

孙洪香的娘家离婆家只有5里多,但她一年忙到头难得有时间回去,即使抽空回一趟也是来去匆匆。孙洪香说:“去年父亲去世,这么多年没有尽什么孝,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我这边家里有瘫痪的公公,有3位叔公,实在离不开我,相信爹在九泉之下也会理解的。”

孙洪香的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23 孙银聪

孙银聪,女,汉族,1922年7月生,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古魏镇太安村村民。

孙银聪老人把瘫痪在床的儿媳当成亲生闺女伺候,用慈母大爱点燃了病人生命热情,用年迈的身躯撑起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感召着儿孙们把德善好家风代代相传。

1989年11月,孙银聪的丈夫因病去世。10天后,儿子又不幸因煤气中毒离开人间。儿媳妇任彩梅悲伤过度引发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全身只有手腕和嘴唇能动。面对接踵而至的巨大灾难,67岁的孙银聪挺起脊梁,毅然挑起家庭重担,一边照顾两个孙子,一边照料瘫痪的儿媳妇。早上起床,她帮着儿媳洗脸、梳头,天气好时还推到外面晒晒太阳。由于交流有困难,她就用手势、语言相结合,征询儿媳意见,为她准备可口饭菜。每次做完饭,孙银聪总是先给儿媳吃,并且亲自喂饭。28年间,儿媳3次突发脑溢血,连医生都觉得束手无策,邻居亲友也劝她放弃治疗,但她硬是坚持带着儿媳去县医院、市医院和陕西咸阳等地寻医看病。她常对人讲:“儿媳嫁到我家里了,就是我家里人,我就得把她当亲闺女!”在孙银聪执着而精心的呵护下,任彩梅至今仍然健在,从来都是红光满面、精神焕发。

按一般常理,随着孙子长大成家,照料儿媳的事,理应落到孙子孙媳的身上,而且孙银聪年纪越来越大了。但是老人还是坚持自己亲自照顾儿媳。直到她实在搬不动儿媳妇了,才同意孙子孙媳每晚轮班照顾。白天,儿媳妇的一切仍由她料理。

好德行催生好家风。孙银聪照料瘫痪儿媳28年,勤俭持家、坚强执着,让这个一度在风雨中飘摇的小家稳定下来,渐渐走上幸福道路。如今,孙银聪家族100多人,里外曾孙玄孙20多个,都以她为学习典范,将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赢得四乡八邻尊敬。曾孙陈志浩2017年4月29日在北京市一处河道内,为营救两名被洪水围困的8岁儿童英勇牺牲,被授予“一级首都保安勇士”。在孙银聪影响下,太安村孝老爱亲蔚然成风,呈现一派文明和谐的景象。

524 李长容

李长容,女,汉族,1955年3月生,重庆市南岸区海棠溪街道南山道社区居民。

结婚38年来,患有先天性多囊肾的李长容,先后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姑,患上重病的丈夫、公婆。虽饱尝艰难,她却始终笑对生活,用温柔和坚强担当起孝媳、贤妻、良母的角色,守护着家庭每个成员。

李长容的公公患有膀胱癌、高血压、高血糖、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1994年做了膀胱癌手术,因术后并发症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后来患上阿尔茨海默症,成了高龄失智老人。30多年中,尽管公公状况不断,李长容对他的照顾始终细致入微、关爱有加。丈夫马宏的妹妹出生时连续高烧不退,导致小脑发育不全,不会说话,从未上过学,生活不能自理。李长容从1979年结婚的第一天起,就把照顾小姑作为分内之事。小姑脾气暴躁不受控制,常常将饭乱倒,还咬人。李长容从不抱怨,想方设法引导小姑平和心态。结婚第三年,婆婆被查出食道癌。李长容每天起早贪黑,爬坡上坎奔波在家、公司和医院之间,守护在婆婆病床旁,喂水喂饭、更换衣裤、陪婆婆聊天,减轻她病痛,直至1981年婆婆病逝。后来,何凤群成了李长容的第二任婆婆。2006年,何凤群因糖尿病并发症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李长容每天至少要为她换三四次尿布,防止长褥疮,帮她擦洗身体,翻身、做腿部按摩,直到她2008年去世。送走了小姑和两任婆婆,丈夫2009年又被查出患前列腺癌,并且因工作单位改制下岗。面对这一切,李长容不仅在生活上对丈夫细致照顾,还劝说丈夫加入社区志愿服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因为常年劳累,李长容的先天性多囊肾时常发作,不时尿血。但她总是咬牙支撑,哪怕疼得一手扶住灶台,也要为一家老小把饭菜做好。2014年,李长容住进医院动了手术,至今还插着一根治疗用的管子。2005年,李长容和丈夫马宏一起签订了遗体捐赠协议,希望自己走后把身上有用的器官捐献出去。李长容的儿子说,虽然一家人饱受磨难,却很和谐。“母亲言传身教的‘孝与爱’已浸入骨血,就连我4岁的儿子都开始照顾祖母,我们作为后人,一定会把好家风传承延续下去。”

李长容入选“重庆好人”。

525 李忠和

李忠和,男,汉族,1970年9月生,民盟盟员,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李忠和中医诊所主任。

李忠和传承着“善待老人,宽待家人,厚待他人”的家风, 身体力行弘扬孝老爱亲精神,几十年如一日赡养老人、帮助亲人、热心公益。

李忠和出生在一个贫困矿工家庭,7岁时母亲病故。1993年结婚后,他把父亲、岳父、岳母3个老人接到身边照料。父亲是汉族,岳父母是朝鲜族,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民族信仰有差异,时常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夫妻二人一会儿劝这边,一会儿劝那头,虽然很辛苦却从没有一句抱怨。1996年,岳父患上肝癌,卧床一年后去世。弥留之际,岳父对李忠和说:“我要走了,把老太太交给你,我放心!”岳母患高血压、冠心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李忠和量血压、抓药煎药,悉心照料一刻没有松懈。尤其是岳母患胃癌的十余年里,老人经常整夜睡不着觉。李忠和不管多累,都去陪老人唠家常、说心里话。老人因病对饮食比较挑剔,只能以豆腐、豆浆为主食。为了让老人吃到新鲜的豆腐,李忠和每天风雨无阻,一早走四五里路去市场购买,直到2011年岳母以80岁高龄离世。赡养老人、求医问药、照料老人、料理后事,李忠和没向兄弟姐妹要过一分钱,全部由自己承担。对于其他亲人,他也竭尽所能地给予照顾和帮助。二舅哥患精神分裂症,三舅哥患酒精中毒性脑病,从治疗、平时生活到离世,所有费用都由他负担;他出钱出力帮四舅哥完婚,后来四舅哥意外死亡,他又出钱料理后事;他帮大哥一家办养猪场,帮二姐开小理发店,帮大侄子开了电脑城……

作为一名医生,李忠和信守“对空巢老人免费治疗、对贫困职工、下岗职工、农民工减收照顾”的承诺,先后捐款捐物3万元,免费治愈11位空巢老人的疾病,拿出2万元资助4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他带学员不收费,免费安排14名学员食宿;他筹集25万元新建校舍,帮扶贫困山村东兴村兴教脱贫,村小学的入学率达到了100%;他帮助村民开办北药种植等项目20多个,全村人均增收1500多元;他还为汶川地震和爱心教育基金捐赠上万元。

李忠和荣获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526 李晓莉

李晓莉,女,汉族,1974年4月生,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中学教师。

李晓莉专注讲台二十五载,为人师表,桃李满园。七年如一日照料患病公婆,久病床前有孝媳。她用瘦弱身躯支撑着一个艰难家庭,用爱与执着弹奏出生活的强音,传承着孝老爱亲的美德。

1992年李晓莉大学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专注业务,兢兢业业,受到了一致好评。丈夫常年在外工作,她和公公婆婆一起过着平静幸福的日子。2010年8月,生活被公公的突发脑溢血彻底打乱。当时,医生诊断老人病情严重,已不能救治,丈夫没能及时赶到,李晓莉恳请大夫全力救治。手术后,老人一直昏迷,成为“植物人”,李晓莉从此开启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她四处求医问药,学习了解“植物人”的护理常识。她每天给老人按摩康复、营养饮食、擦洗身体,按时排放清洗引流管。为唤醒老人记忆,她一有空就跟老人聊天、讲故事。3个月后,老人的病情奇迹般有了好转,面部有了表情变化,四肢有了反应。这使李晓莉和家人喜出望外。一家人齐心协力与病魔搏斗两年多后,老人带着幸福的笑容安然离世。

公公离世,让年近八旬的婆婆伤心欲绝,不久因摔倒导致胯骨粉碎性骨折,渐渐发展为半身瘫痪,意识也越来越迷糊,说话含混不清,吃饭穿衣、梳头洗脸、大小便等最简单的事情都不能自理。于是,给婆婆喂药喂水、梳头洗脚、端倒便盆、擦洗身体,便成了李晓莉每天的必修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昼夜服侍,诠释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美德。

面对生活的磨难,她勇敢面对;面对家庭的困境,她毫无怨言,用真情呵护亲人。李晓莉说:“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做一个懂得爱的人、做一个坚忍不拔的人,就是我能够教会学生最好的知识和最好的人格启蒙。”

李晓莉荣获“感动陕西”教育人物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27 李福明

李福明,男,汉族,1952年9月生,中共党员,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宁车辆段退休工人。

李福明妻子患上“渐冻症”,父亲两次脑溢血。他对两位亲人始终不离不弃、精心照顾,用执着与责任创造了医学知识难以解释的奇迹,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人间大爱。

2004年,李福明老伴陈喜英被确诊为“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有权威专家断言,她活不过3年。看着妻子绝望的眼神,李福明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她活下去。他到处求医问药,却在多家权威医疗机构的诊治结果面前一次次失望而归。随着时间推移,陈喜英的病情渐渐地发展到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李福明就发挥“顶梁柱”作用,每天早上5点开始“专职护工”生活,为妻子擦拭身体、更换衣物,接下来就是打针、吸痰、喂饭,做肢体训练。2008年以后,陈喜英病情进一步加重,连进食都成了问题。李福明把饭用榨汁机打成糊状一点点地往她嘴里喂。为了学习给妻子打针输液,李福明开始时就在自己身上练习,经常把自己扎得到处是血。

2014年,陈喜英病情恶化住进ICU重症室。抢救76天后,她最终丧失了呼吸功能,从此一直佩戴呼吸机、吸痰机,鼻子里插着胃管,肚子上戴着尿管。后来,陈喜英排便功能也几乎丧失,李福明就用手给她抠大便。在李福明的精心护理和无微不至的照料下,陈喜英竟奇迹般地活了13年。为此,李福明花光了积蓄,前前后后用了100多万元。为了给妻子用最好的治疗药,他省吃俭用,从不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

2014年6月,李福明86岁的老父亲突发脑出血,昏迷了11天。1个多月的治疗,李福明精心护理,老父亲醒了过来。11月,父亲又第二次脑出血,经过两个月治疗仍没有明显起色,医院决定放弃治疗。李福明把父亲带回家中,买回大量医疗书籍,自己摸索着为父亲作康复治疗。也许是孝心感动了上苍,经过他两年多精心护理,老父亲完全脱离了生命危险,还能扶着墙走动。

13年来,李福明因过度劳累,也患上了脑血栓等疾病。但他对亲人的关爱丝毫未减。他说:“父亲在,妻子在,我的家就还是一个幸福完整的家。”

528 杨伊丽

杨伊丽,女,汉族,1955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街育文坊社区居民。

“你照顾我小,我照顾你老。”杨伊丽数十年如一日,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大姨”孤身保姆王凤英,直至103岁离世。她用爱心和善良谱写出了一曲温暖人间的大爱乐章。

1954年,杨伊丽的父亲因工作繁忙、爱人多病、孩子们年龄又小,请42岁的王凤英来家当保姆,照料全家人的生活,孩子们尊称她为“大姨”。自从进到这个家,王凤英就勤勤恳恳照顾一家老小。平时杨家父母工作忙,一些传统的规矩、朴素的道理,王凤英就在日常点滴中渗透给孩子们。在她的悉心照顾下,杨家的孩子一个个长大成人,走上了工作岗位。

上世纪70年代,王凤英老伴和女儿先后去世。65岁的她孤身一人,既没收入,也没房产,对生活几乎绝望。杨伊丽闻讯,立即把她接到自己身边,毅然许诺:“大姨,以后您就跟着我!有我一口饭,就保准有您的!”

杨伊丽和丈夫的工资都不算高,还要照顾母亲和王凤英两位老人。为此,她对自己精打细算,对老人却毫不吝惜。为了让王凤英牙口好吃饭香,她先后5次为老人更换假牙,每次都花几千元。杨伊丽给母亲添置一件新衣,必定给王凤英添置一件同款的。老人爱吃肉,杨伊丽做饭总是先照顾她的口味。王凤英早年缠过足,杨伊丽每天晚上给她把脚趾捋顺了再一层层清洗干净。随着老人岁数渐大,弯腰越来越不灵活,杨伊丽每天帮老人泡脚、按摩,去除脚底硬茧,解除老人足痛。老人洗澡不方便,她就把老人抱到浴缸里,细心给她洗头、搓身。天气好时,她和丈夫还会把两位老人用轮椅推到花园里,晒晒太阳、看看风景。每当有人问起二老的身份,杨伊丽就自豪地说:“这是我的两个妈妈。”

王凤英98岁时因病卧床。杨伊丽每天给她喂饭喂水,擦屎端尿,忙得团团转。为了不长褥疮,她为老人早晚擦洗,按时翻身,定期换衣换被,老人从头到脚总是干干净净。王凤英住院时,她日夜在医院里陪伴。医护人员都认为杨伊丽是老人的亲闺女。王凤英100岁那年,杨伊丽兄妹几个为老人举办了隆重的生日聚会。在杨伊丽的精心照料下,王凤英享寿103岁。

杨伊丽荣获天津市道德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29 杨素静

杨素静,女,汉族,1968年6月生,辽宁省鞍山市交运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汽车分公司工会干事。

17年前,丈夫见义勇为牺牲。杨素静为爱坚守,悉心照料家人,让公婆安度晚年、孩子幸福成长。她用坚韧和执着,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2000年10月,杨素静的丈夫吕强工作时遇到一男子持刀劫持少女,立刻上前阻挡,被歹徒刺中腹部英勇牺牲。听到这个噩耗,杨素静几度昏厥。她已怀有6个半月的身孕。为了让丈夫的“生命”能够延续,她坚定信念把孩子生下来、抚养成人,并全心全意孝敬公婆,让他们有个快乐幸福的晚年。

2012年,杨素静的公公由于心脏病离开了人世。不久,婆婆伤心过度也病倒入院。杨素静不仅上班、照顾孩子,还照顾好婆婆。婆婆年过七旬,身体每况愈下,2012年又患上类风湿性心脏病和滑膜炎等疾病,基本丧失自理能力。她每天奔波于单位和家之间,定时帮老人洗脸、换衣服,给老人喂饭、喂药。怕老人感到孤单寂寞,她一有空就坐到老人身边,陪老人拉家常、谈琐事,哄老人开心。在杨素静悉心照顾下,婆婆病情得到极大缓解,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精神状态也好多了。婆婆逢人就说:“素静比我的亲闺女还亲!”

从孩子记事起,杨素静就教育女儿要孝敬老人、遵守公德、乐于助人。女儿小时候常问起爸爸,杨素静总对她说爸爸出国了。随着女儿长大懂事,杨素静找出丈夫的照片,告诉她:“你爸爸是一个英雄,是我们全家的骄傲。”知道真相后,女儿理解了妈妈的不易,更加努力学习,回报妈妈的爱。在她悉心培养和教育下,女儿2008年参加全国英语大赛获得冠军,2015年又以优异成绩获得鞍山市中考第一名。

杨素静经常教育孩子:“爱家人,更要爱他人,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人。”她经常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做义工,把家庭的小爱延伸成关爱社会的大爱,努力帮助更多的人。

杨素静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30 肖飞

肖飞,女,汉族,1989年9月生,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河坝镇普兴村村民。

肖飞是一名弃婴,出生3天就被遗弃。她长大后却心怀感恩和大爱,精心赡养7位老人,全身心传递大爱与孝道。

一出生,肖飞就跟苦难和贫穷紧紧捆绑在一起。出生3天,她被亲生父母抛弃,被一对农村夫妇收养。17岁初中毕业后,她只身前往广东打工,与老乡吴军结识、相恋。吴军来自一个特殊家庭:父母智力障碍,母亲哑巴;三叔三婶也患有智力障碍,无子无女。在众人热议和观望中,肖飞和吴军牵手走进婚姻殿堂。家中一贫如洗,仅有的3间木瓦房住着老人们,他们就把猪圈隔出来当了婚房。

婚后,小两口本可以留在城里打工,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想到家中的老人,肖飞与吴军商量,回到了贫困山村。2012年,肖飞养父患肺气肿丧失了劳动力,她又和丈夫把养父母接到身边。自此,一个汇集了4个特殊家庭的11口之家正式组建:夫妇2人,2个孩子,7位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11人3间木瓦房,当务之急是解决住房问题。肖飞夫妇四处借钱、赊欠,自己动手建房,2014年春建成一幢两层砖房,让老人们在有生之年住上了不漏风雨的好房子。为了还清10余万元外债,吴军不得不外出打工。肖飞在家里照顾小孩、侍奉老人、干农活打零工,每天早早起床,一直忙碌到深夜。

老人们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肖飞既要替婆婆、婶婶擦洗身子,还督促公公、叔叔洗澡、换衣服。几位老人生活在一起,难免会产生摩擦。她还要充当矛盾纠纷“调解员”,像安抚小孩子一样耐心调解着一桩桩“矛盾”。最艰辛的时候,是几位老人同时生病,她忙前忙后,端屎端尿,身心俱疲,但也没有嫌脏叫苦。

肖飞九年如一日的无私付出深深感染着周围的人们,越来越多的人来帮助关爱他们,老人们活得更有尊严。

“我体会过被亲人抛弃的痛苦,所以我不会抛下自己的亲人。”这是肖飞的心声。

肖飞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贵州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531 肖霞

肖霞,女,汉族,1963年10月生,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人民路街道东正社区居民。

“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29年栉风沐雨,肖霞悉心照料脑瘫女儿,用坚韧的双臂托起折翼的天使,教育培养肢体萎缩、仅三根手指能动的女儿,以张海迪为榜样,坚强、乐观、善良地面对生活,在键盘上敲出近百万字网络小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女儿出生10个月被确诊为脑瘫,医生断言最多只能活5年。肖霞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但从不言放弃,用坚强母爱激发生命能量。她带着女儿四处寻医,花光积蓄,孩子却一天天变得四肢无力、腿脚外翻、无法行走。“既然改变不了事实,那就改变对生活的姿态”,这是支撑肖霞走下去的信念。肖霞展开母爱的翅膀,不离不弃精心守护自己的天使。女儿身体免疫力极低,极容易生病。3岁那年得了严重肺炎,医院连下几次病危通知书。肖霞抹去泪水,坚强地说:“她不放弃,我更不会放弃!”奇迹出现了,肖霞和女儿共同跨过了那道坎。从此,肖霞从起居到饮食调配,从室内布置到来人接物,处处小心、妥善安置,为女儿撑起一道无形的防护伞,最终打破了“活不到5岁”的预言。

勇敢面对,陪读造就生命的奇迹。当女儿第一次要上学时,肖霞心里一震。她知道,周边异样的目光,上下学、喝水、上厕所这些简单的事等,怎么办?看着女儿渴望求学的眼神,她决定陪着孩子上学。16年,母亲微笑的面庞、轻松的话语、温暖的目光,给了女儿勇气、自信和力量。女儿付出比常人多出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努力,高考被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录取。大学四年,肖霞搬到学校旁边租房陪读,女儿努力不懈,励志奖学金、优秀青年学生、“感动校园”十大杰出青年等一样不落,甚至摘得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总冠军。大学毕业后,女儿坚持考研,并用两根手指“点”出了两部网络小说,创造一次又一次人生的奇迹。

照顾瘫痪女儿,服侍年迈公婆,肖霞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艰辛。29年来,肖霞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都给公婆、女儿增加营养。丈夫常年工作繁忙,肖霞一个人默默挑起照顾全家的重担,用自己的坚强和乐观创造了虽然艰辛却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

肖霞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32 吴妙君

吴妙君,女,汉族,1963年2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

吴妙君日复一日悉心照料罹患癌症的丈夫,让他延寿12年。她乐观坚强,用柔弱的臂膀、顽强的意志担起照顾公公和自己父母的重任,将女儿抚养成才,为家人创造了美好生活。

1983年,吴妙君卫生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白衣天使。1987年,吴妙君与丈夫喜结连理,两年后女儿出生,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1995年,丈夫查出患有肝癌,吴妙君带着丈夫到肿瘤医院就医。由于抗癌药的副作用,丈夫几乎每次吃药都呕吐,吴妙君总是宽慰他、鼓励他、照顾他。为了不耽误医院工作,吴妙君主动辞去妇产科护士长职务。上班时,她尽职做好医院各项工作;下班后,她为丈夫煲汤熬药、陪伴散步。就这样,吴妙君和丈夫与病魔顽强斗争,医生说她为丈夫争取了比同样病人多12年的寿命。

丈夫离世留下一大笔债务、身患疾病的公公和幼小的女儿。吴妙君独自挑起了家庭重担,撑起这个家。2012年,吴妙君与现任丈夫结婚,公公因患脑肿瘤、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住院治疗。吴妙君每天中午下班顾不上休息就去病房照料老人,帮他穿衣喂饭、如厕、按摩,细致入微。面对儿媳对自己的悉心照料,公公经常感动得泪流满面。2014年,吴妙君的父亲因脑中风并发其他疾病做了下肢截肢手术,生活无法自理。这样,吴妙君的担子更重了。每天,当别人早已进入梦乡,她还在忙着收拾家务;当别人睡醒起来,她早已为父母准备好了饭菜,帮父亲穿衣、洗漱、吃饭,按时到医院上班。

因多年过度劳累,吴妙君患上了肩周炎,时常感到疼痛难忍,但她仍一如既往坚守着自己的孝心。吴妙君孝敬老人的品德也深深影响着丈夫和女儿,丈夫尽力为吴妙君分担重任,女儿听话懂事,工作后经常补贴家用、回家探望老人。吴妙君自强、善良、乐观、豁达,多年的守护与付出,为爱人、亲人撑起了一片蔚蓝天空。

吴妙君荣登“中国好人榜”。

533 余美芳

余美芳,女,汉族,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

照顾脑血栓的公公像亲女儿一样细心,还接过公公爱心接力棒,义务赡养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安享晚年。余美芳用自己的付出,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美德。

余美芳是个细心而朴实的姑娘。她与丈夫的婚宴办得很简朴,只是一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可听说公公作为东北老人有过66岁大寿的习俗,就精心准备办了一场寿宴,把亲朋好友都请来,为公公祝寿,让老人精神愉快。公公逢人就说:“我有一个善良孝顺的好儿媳,人虽然年轻,但什么事情帮我想得很周到,真是万里挑一啊!”

公公得了脑血栓瘫痪在床,余美芳不知道陪着他跑了多少次医院。每天无论下班多晚多累,余美芳都要给公公做全身按摩,擦洗身体,接大小便,一口一口地喂饭、喂水、喂药。为了给公公解闷,余美芳每天回来,都会把外面的新鲜事讲给他听。家中的大小事也都征求他的意见,余美芳会说:“你现在还是一家之主。”听到这些话,公公会咧开嘴露出笑容。

结婚不久,余美芳还同意接纳、赡养了3位生活艰难的老人。公公年轻时偶然认识了无儿无女、生活困难的刘福东夫妇,就一心一意地照顾他们。余美芳婆婆的兄弟生活艰难,公公也把他接来共同生活。公公重病瘫痪了,余美芳主动从公公手中接过爱心接力棒。公公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孩子,这么多年你太辛苦啦,我们最亏欠的就是你。”

近两年,家中老人相继离世后,余美芳将爱从“家里”扩展到“家外”,将“小爱”拓展为“大爱”,成立馨缘种子社,带着志愿者们去宽慰器官捐献者的亲人,走进敬老院陪伴孤老,引导失独家庭走出阴霾。

余美芳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534 沙尼汗·艾塔木

沙尼汗·艾塔木,女,维吾尔族,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阜新街文化路社区居民。

沙尼汗·艾塔木是社区家喻户晓的好儿媳。2005年,婆婆瘫痪在床,她每天为年迈的婆婆洗脸、擦身,服侍吃饭、服药,直到老人去世,勤劳善良的她给家庭带来幸福和谐。

沙尼汗·艾塔木有5个姐姐和1个哥哥,小时候生活艰难。但在她的记忆里,即使最困难的时候,母亲也会给口渴的路人一碗茶,给放羊晚归的牧民一块馕。母亲告诉她:“你给人家的孩子一块馍馍,他的妈妈会高兴;你给人家的羊一把草,它的主人会高兴;你对人家好,他就会对你微笑。”沙尼汗·艾塔木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她从小深受母亲影响,有一颗仁慈孝爱的心。

2005年,沙尼汗·艾塔木的婆婆瘫痪在床。6年中,她每天坚持为年迈的婆婆洗脸、擦身、按摩、洗脚,服侍老人吃饭、服药,陪婆婆到医院看病打针。怕婆婆寂寞,她还经常邀请邻居到家里来陪婆婆聊天解闷……老人安详地告别这个世界,临终前她流着眼泪紧紧拉着她的手说:“来世你还做我的儿媳妇。”

沙尼汗家所在的文化路社区有不少空巢老人。婆婆在世时,沙尼汗经常把他们邀请到家中做客,时间长了,她家成了“老人俱乐部”。2010年春天,街道和社区领导找到沙尼汗,希望能在她家的小院开办居家养老点,让社区的鳏寡孤独老人欢度晚年。沙尼汗爽快地答应了,丈夫库尔班·阿不都拉也非常支持她,放下卖羊肉的生意开始刷房子、铺地砖、打扫院子,很快就把8位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空巢老人接到自己家里。如今,沙尼汗·艾塔木的“家”变成了一个由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回族4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36位空巢老人。

沙尼汗·艾塔木荣获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535 张红萍

张红萍,女,汉族,1976年5月生,陕西省延安市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二号煤矿专职家属协管员。

结婚16年来,张红萍悉心照料瘫痪在床多年的奶奶、患胃癌的婆婆和6级残疾的公公,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家庭的半边天,用孝心让迟暮老人乐享晚年。

2001年,结婚不久的张红萍辞去工作,留在老家照料常年瘫痪在床的奶奶、右脚工伤截肢的公公和患胃癌的婆婆,让丈夫王海峰安心上班。琐碎的家务事、照顾三个老人,张红萍每天从早上一直要忙到晚上12点多。一次,王海峰休班回家,看到她如此辛苦,便与张红萍商量辞掉矿上工作回家找份活干。“不行!这个家有我呢,你好好工作就行。”张红萍当即打断了他。十几年来,家里的大事小事,她都一个人扛着,从来不抱怨,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她总是报喜不报忧。

奶奶患有膝盖骨髓炎,因为手术失败而瘫痪在床。每天忙完家务后,张红萍就守在奶奶床前喂水喂饭,按摩翻身……直到2008年冬天,奶奶离去。2013年5月,婆婆胃癌病情恶化,大小便失禁,她坚持给婆婆擦洗身子,拆洗被褥,从没说过一句怨言。婆婆意识不清时,拿起身边的东西就往嘴里塞,有一次给婆婆喂饭,婆婆把咳出的痰用手抓起来放在碗里拌着要吃下去,她制止却被婆婆扇了一耳光,她边哭边继续给婆婆喂饭。婆婆去世后,她带着公公来到矿区,一边照顾公公,一边照料丈夫。公公以前在一次事故中右腿截肢。他怕别人笑话自己,不愿下楼,时间久了,脾气变得焦躁。天气好的时候,张红萍劝说公公下楼,陪着他走路散心,和楼下老人一起下棋。平日里,她精心照顾公公生活起居:公公吃饭口味淡,炒菜时提前给他盛出来一部分再放盐;公公不吃买的馒头,她每隔两天蒸一次他爱吃的花卷;冬天,公公嫌房间有暖气太闷,她就把暖气全部关掉,穿着棉袄做家务。这些年来,老人虽然脾气不好,但他心里明白媳妇对他最孝顺。

张红萍荣登“中国好人榜”。

536 张克英

张克英,女,汉族,1960年3月生,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大侯庄村村民。

“儿媳”“妻子”“嫂子”“弟妹”“伯母”,都是张克英的家庭角色,而每一个称谓背后都是一份责任。她孝敬公婆,照顾患病的小叔子、侄子、侄媳妇和两个妯娌,几十年如一日,用弱小的身躯托起一家人的生活。

自嫁到大侯庄村,张克英和丈夫段玉强就与公婆生活在一起,照顾老人的责任便落在了她肩上。对公婆孝顺,照顾他们吃穿住行,事无巨细。多年一贯如此,唯一改变的就是,婆婆患病后,她照顾得更加仔细了。婆婆逢人就夸:“克英是个孝顺的好媳妇,和亲闺女一样。”婆媳二人从没有红过一次脸,村民提起她都会竖起大拇指。

张克英的婆家是一个大家庭,但好像总有不幸“为难她”。小叔子段玉宝夫妻二人都患半身不遂,无人照顾,生活艰难。夫兄一家也多难,大嫂患类风湿病,侄媳妇腰椎间盘突出长期卧病在床,侄子身体不好并做过头部手术,夫兄的小孙子也因患有先天性疾病,走路说话都很困难。同时,自己还有患病的丈夫。身高只有一米五三的“弱小女子”张克英便成了一大家子的主心骨和顶梁柱。

段玉宝夫妻原本居住在市区,距离村里较远。为了让他俩得到更好照顾,张克英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养病,同自己生活在一起。弟媳像植物人一样,洗手洗脸、擦身梳头、喂药喂饭都离不开张克英照顾。她给小叔子端屎端尿,从来没有嫌弃过。一次,夫兄及家人需要带孙子到重庆做头部手术,只剩下身体不好做过头部手术的侄子,张克英主动搬到家里和侄子同住。两个月的时间,每天照顾侄子的生活。

“这是一个家,我不能让它散了。”当这一家人陷入困境时,张克英没有被困难吓倒,她站了出来,担起了照顾所有弱者的重任。张克英,一位普通的农妇,用自己最质朴的爱为一个家庭遮风挡雨。

张克英荣获天津市道德模范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537 张茂发

张茂发,男,汉族,1953年9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鸾凤乡上屯村洲上组村民。

张茂发和患有渐冻症的妻子危忠喜携手走过40年,不离不弃,给她以温柔和尊严,用行动诠释着“相濡以沫”的真情挚爱。

1972年,张茂发和危忠喜结婚。一次,危忠喜突然感觉四肢发软,干活吃力,张茂发陪妻子到医院检查,却没查出病因。1978年、1981年,他们两个儿子相继出生。儿子的降生为这个家庭带来欢乐,与此同时,妻子的病情却明显加重。人日渐消瘦,多走几步双腿就发软,稍重的东西都提不起。“医生找不出病因,每次只是挂上几瓶药水,病情却不见好转。”后来才知道妻子得的是“渐冻症”。之后的20年间,危忠喜的身体每况愈下。2004年,双腿已无法站立,手连筷子都拿不住,口齿也越来越不清,甚至连听力都下降了很多,生活全靠张茂发料理。

危忠喜病倒了,生活的重担落到了张茂发身上。危忠喜下半身瘫痪,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张茂发每天都要洗一大堆衣物。妻子夜里常常痛得不能入睡,每隔一个小时,张茂发就起来给她翻个身或是用白酒揉擦,来缓解痛苦。几十年,张茂发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当看见外面天气不错,张茂发就会把妻子抱出来,让她晒晒太阳,自己再去忙活其他事。2012年7月的一天,坐在凳子上的妻子一不留神,手扶空了,膝盖碰到地上摔成骨折,张茂发在医院悉心护理了一个月。

除了照顾瘫痪的妻子,他还得想办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两个儿子如今也患了病,只能在外做些简单轻便的工作,帮不了张茂发的忙。为了养家糊口和照顾妻子,张茂发早年就把八九亩田都调换到自家周边一二百米的范围内,妻子有事,只要喊一声,他就爬上田埂回家。后来,为方便呼叫,张茂发给妻子配了个手机,摁一个电话,就会迅速赶到妻子身边。40多年过去了,张茂发的不离不弃,让妻子心里既温暖又感激。

张茂发荣获福建省道德模范称号。

538 张继君

张继君,男,汉族,1962年11月生,中共党员,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副教授。

长期以来,张继君与父母、岳父母4位老人一同居住,全身心照顾老人,床前奉亲尽孝不分厚薄;妻子患上肺癌,他与妻子一路相携风雨同舟,演绎了一曲孝老爱亲的动人乐章。

1994年,张继君不放心年过花甲、身体不便的父母,把他们从老家接到身边共同生活。随着年龄增长,母亲的各种老年病逐渐出现。为母亲治病成了张继君最上心的事,经常带母亲四处求医问药。母亲眼疾严重,生活不能自理,外出看病还晕车。他找来一辆旧三轮车收拾干净作为母亲的“专车”,夏天搭个凉棚,冬天围上一床大棉被,成了冬暖夏凉的“宝马”车。每次看病回来,母亲心情都很愉快,风趣地说:“又坐‘宝马’逛了一趟石家庄,我是人在车中坐、见闻耳边来,比真的宝马还享受呢!”这三轮车一蹬就是20多年。2008年,张继君的岳父被诊断出淋巴癌,先后6次大手术,他都安排住院、陪护照料,白天上课、晚上陪床。一次冬季陪护,他躺在病房窗户下的一张小椅子上睡着了,结果着凉拉肚子,一周水米难进,体重减了十几斤。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上课、输液、去医院陪护连轴转。为了更好地照顾岳父,他干脆就把岳父母接到家里和他们住在一起。2015年3月,岳父带着欣慰安详的笑容离世。岳父离世后,岳母坚持自己回家里住,却很快卧病在床。张继君再次把岳母接回家里,带着她治病,岳母身体很快恢复过来。2011年,相濡以沫的妻子患上肺癌,他又承担起照顾妻子的重任。他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扛起了4个老人的晚年和结发妻子的幸福。2012年底,妻子复查发现癌细胞多发性转移,他和妻子抱头痛哭一场后,厉声驳斥了妻子放弃治疗的想法。他说:“我们是一家人,就是要共同守护,永远不离不弃。”现在,他们与病魔的战斗仍在继续。

张继君荣立三等功6次。

539 张博研

张博研,男,汉族,1989年7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密云区广播电视中心主持人。

为照顾癌症母亲,张博研放弃在外地的工作,回到家乡。他每晚为妈妈洗脚按摩,卖掉房子筹医疗费,用荣誉证书换来母亲笑容……张博研守在病母身边,不离不弃,在点滴之中尽孝道。

张博研2011年大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被重庆巴南电视台聘用,很快崭露头角,得到观众喜爱。这时,不幸消息传来,已罹患卵巢癌的妈妈又被确诊为乳腺癌。张博研下定决心交上辞呈,面对真诚的挽留,他哽咽着说:“我要回家,回家照看妈妈,一直守在她身边。”张博研回到家乡密云,应聘做了密云区广播电视中心主持人。不论一天工作多忙多累,每晚他都会打上一盆洗脚水,为妈妈洗脚按摩。他说:“我要用每一天的时间去照顾妈妈,让她觉得有我这个儿子很幸福。”

2012年10月,妈妈的乳腺癌恶化,已到中晚期,不得不采取手术治疗。术后,肝脏一直不好,不能采取化疗。医院推荐注射一种进口药,每20天注射一次,一次两万多元。救妈妈,张博研能想到的办法只有卖掉家里唯一的楼房。父母执意不肯,因为那是留给博研结婚成家的唯一家产。二老拗不过儿子,只能默许了他的做法,一家人搬到仅30平方米的老平房居住。但张博研心里特别敞亮,“妈妈的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妈妈住院治疗期间,张博研每天忙完节目录制后,都要坐车去医院照看妈妈,没耽误一天工作、没向单位提出一次困难。

2016年母亲节那天,张博研主持的节目中,一位听众为自己的母亲点了一首歌,叫《爱拼才会赢》。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张博研趴在播音台上眼泪刷刷地流个不停,他想起了病重躺在医院的妈妈。后来,他得知爸爸已经接到医院给妈妈的两份病危通知书,但老两口为了不让他分心,硬是守口如瓶瞒着他。去年,妈妈又检查出乳腺癌转移的迹象,张博研说:“我绝不会放弃。”他又开始四处为妈妈寻医,只要有一点希望,都会带着妈妈去看。

张博研荣获“北京榜样”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40 陈科

陈科,男,汉族,1978年2月生,中共党员,32046部队某部训练大队后勤处处长。

妻子被诊断为鼻咽癌晚期,陈科以不离不弃的坚守、相伴相随的呵护,打破医学定论,创造生命奇迹。他用真爱撑起家庭和事业,在执着和坚守中践行军人和丈夫的责任与担当。

2004年10月,陈科的妻子俞文贞被诊断为鼻咽癌晚期,两位专家连续开出了病危通知书,认为病人短则只有3个月生命,长则半年。半个多月时间,俞文贞的身体状况迅速恶化,鼻咽部肿瘤不断挤压眼睛,白色的脓液不停地从鼻子和眼睛里流出,咽喉部疼痛难忍,嘴巴无法张开进食。医院专家都劝陈科放弃,但他态度坚决,“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坚持下去。”看着病床上被病痛折磨得面目全非的妻子,看着襁褓里刚刚满月的女儿,陈科决心和妻子一起战胜病魔。除了患病的妻子,年幼的女儿同样需要照顾,陈科既当爹又当妈,喂奶、洗澡、把尿样样来。为了给妻子治病,他几乎走遍福州各大医院,寻医问诊,查阅大量病例资料,还四处打听民间偏方。只要是对妻子的病有好处,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都要全力一试。在陈科的悉心照料下,半年后,俞文贞的病情不仅没有进一步恶化,还奇迹般地出现了好转。两年后他们回到医院复诊时,曾宣判俞文贞“死刑”的医生连呼“不可思议”,说陈科创造了奇迹。如今,这个奇迹仍在延续。

2007年,俞文贞的病情继续有所好转。陈科一直抱有攻读研究生的梦想,由于妻子患病不得不暂时放弃。俞文贞看出了丈夫的心思,对他说:“我现在没法当个好军嫂了,但也不能成为你的拖累。”2008年,经过不懈的努力,陈科拿到录取通知书,决定“带着全家去读研”。他边照顾妻女边读研,一年就修满了全部学分、提前3个月拿到硕士学位。有人问:“这么多年来,你苦不苦,有没有想过放弃?”陈科回答:“这是军人的承诺,也是男人的责任,我的坚守,就是妻子的希望。”2017年5月,父亲又查出患有食道癌。面对不幸,陈科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在继续挑战困难中阔步前行。

陈科荣立三等功1次,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541 陈春芳

陈春芳,女,汉族,1980年3月生,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街道五琴里社区专干。

为给患脑瘫的儿子治病,陈春芳辞掉工作,带儿子去医院治疗,在家进行康复训练,使儿子能够进入小学读书。丈夫诊断出尿毒症晚期,她两头兼顾,找到匹配的肾源挽救丈夫生命。陈春芳付出挚爱真情,赢得家庭幸福。

2009年,陈春芳儿子小磊一岁半了还只会爬,既站不起来也不会说话。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却是晴天霹雳——小磊得了脑性瘫痪。“这类孩子大多活不过5岁,何况这孩子各项指标都很弱……”听到医生的话,陈春芳如五雷轰顶。但她和丈夫童江琳决定不放弃,尽全力给儿子治病。陈春芳辞掉工作,抱着儿子踏上漫长的求医之路。丈夫则每天下班后再打一份工,赚取儿子的治疗费和家里的日常开销。陈春芳带儿子求医南北、问诊东西,绝望之中,一位老中医给了她希望。他说小磊情况有些特别,如果有足够毅力坚持治疗可能会有希望。一点星星之火,给了陈春芳创造奇迹的决心和勇气。除了进行家庭康复,陈春芳不间断带儿子去医院治疗。2010年11月,儿子3岁时,第一次开口叫了一声“妈妈”,更坚定了她的信念。2012年5月,陈春芳开始了互助式社会活动,带领同病相怜的家长们互帮互助、相互鼓励。2012年9月11日,不幸又一次降临,丈夫诊断出尿毒症晚期,而不到5岁的儿子还没能完全独自站立。陈春芳开始在两家医院穿梭,兼顾儿子的康复和丈夫的透析。

2013年3月和8月两次病危、3次抢救,熬到2014年1月,匹配的肾源终于找到了,肾移植成功地挽救了丈夫生命。2015年1月,陈春芳开办纯公益的脑瘫儿童家庭康复中心,免费给康复儿童提供家庭康复环境模拟和心理疏导。2015年9月,儿子小磊进入正常小学读书。

2016年,陈春芳成立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公益活动,开通微信平台发布公益信息,已推送110余篇,常年保持联系的患儿家庭70余家,并有242名志愿者帮助他们。

陈春芳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42 陈星银

陈星银,男,汉族,1967年7月生,重庆市丰都县虎威镇同心村村民。

陈星银是一位失去双臂的残疾人,面对卧床不起的老母亲,他用嘴衔起饭勺给母亲喂饭,悉心照顾母亲生活起居,演绎着别样的孝老情怀。

陈星银7岁那年,不慎被高压电击伤失去双臂。两个姐姐出嫁,父亲和哥哥先后撒手人寰。面对几近被击垮的母亲,陈星银说:“别怕,有我在!我虽然没有双手,但还有双脚!”面对坎坷命运,陈星银选择自立自强,决心用双脚蹚出无臂男儿的一片坦途。为了学会做家务干农活,他历经万般艰辛,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以百倍努力学会了用嘴衔东西、用下颚和肩膀“端”碗、用脚趾夹菜刀切菜,让嘴、颈、肩、腿和双脚发挥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功能。这样,不但可以打理全部家务,还可以干大部分农活。为让母亲过上安康的晚年生活,陈星银早起晚归,忙前忙后,一刻也不停,除了耕种3亩庄稼地外,还发展起牛羊、生猪、鸡鸭等副业生产,每年纯收入两万多元。

2012年,86岁高龄、患有气管炎的老母亲不慎摔倒,从此卧床不起。她的一日三餐成了儿子陈星银的头等大事。每一次给母亲喂饭,他就用嘴衔起饭勺从电饭锅里一勺一勺“舀”出米饭,蹲下身子歪起下巴将饭碗挪到肩膀上,“端”着进入母亲房间,俯下身子将饭碗放到母亲床边,然后俯身让母亲抓住他的肩膀慢慢坐起来,再衔起汤匙“舀”饭凑到母亲嘴边。一边是繁重的农活,一边是照料卧床的母亲,寒来暑往,母亲的一日三餐陈星银一顿也没落下。2016年端午前夕,母亲病情突然加重。临终前,她紧紧拉着陈星银无臂的袖口,不断地念叨:“幺毛,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这辈子,有你,我就够了……”这句话,成为母子间最后的告别。

陈星银自立自强、“衔勺喂母”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众多爱心人士前往看望慰问。他知恩图报,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让爱心延续下去,温暖更多的人……陈星银的人生没有因为失去双臂而黯淡,他的光彩正闪烁在美德真情的画卷里。

陈星银荣获“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43 陈淑芳

陈淑芳,女,汉族,1967年12月生,民盟盟员,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

她是患癌症婆婆最依赖的人,是“植物人”母亲最离不开的人,是收养孩子最敬佩的人……陈淑芳上有老下有小,在双重压力下,上行孝、下怀慈,用爱传递出涤荡人心的美丽力量,铸就出“孝女慈母”的美好形象。

陈淑芳身为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平时工作繁忙,但在2005年,她还是坚持把癌症晚期的婆婆从老家接来,细心服侍。7年时间,面对全身疼痛、呻吟不止的老人,陈淑芳经常像对待幼儿一样抱着“哄”。婆婆在弥留之际,一直念叨:“我真是前世修来的好福气,有阿芳这样的好媳妇。”

2014年,陈淑芳的母亲因脑梗塞成为“植物人”,医生给母亲下了最坏的“判决书”。生性执拗的陈淑芳不信邪,硬是带上呼吸机,买来多功能医用床,把母亲接回家亲自照顾。为便于照顾母亲,她在母亲的床边搭了张一米宽的小床。随后的1000多个日子里,她白天上班,晚上每隔两个小时就给母亲翻身、捶背、吸痰。当时,最大的痛苦不是母亲生病,而是母亲由于病情严重已毫无反应。令她无比高兴的是,在她和家人悉心照料下,母亲偶有流眼泪、动手指的惊喜举动,还摘掉了呼吸机。爱有时候是比药物更好的治疗手段,她相信母亲一定会醒过来,像往常一样,目送自己上班。

陈淑芳也是6个孩子的母亲。走进陈淑芳家,第一印象就是到处都是床。除了自己的女儿,自1994年始,陈淑芳先后收养了5个家庭不幸的贫困孩子。为给他们更多的亲情,无论工作多忙,她都陪孩子们学二胡、古筝,练舞蹈,打乒乓球、羽毛球。她注重孩子心理教育,当“儿女”心理波动时,及时跟进辅导。为克服孩子们的自卑心理,她常带他们出去旅游,坚持参加他们的家长会。在她的影响下,5个孩子先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医学院,一人已成为白衣天使,继承了陈淑芳的孝善道德基因。

陈淑芳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入选“最美浙江人”,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544 罗恒琼

罗恒琼,女,彝族,1971年8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太忠镇三合村村民。

多年来,罗恒琼不但照料高位瘫痪卧病在床的丈夫,而且悉心照顾着丈夫前妻的父亲,抚养丈夫和前妻的两个孩子,赡养聋哑及智力障碍的大伯。面对生活的艰辛,她用金子般的心坚强面对,用默默付出为家人遮风避雨,谱写了一曲美德之歌。

20岁那年,罗恒琼嫁给忠厚老实的兰成顺。当时,兰成顺还照顾着与前妻的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前妻的父亲。婚后,她挑起家庭重担,把照顾公公的事揽到自己身上,给老人做饭洗衣,让老人安享晚年。生前,老人走到哪儿都挂着笑脸,见人都说:“我的这个‘女儿’比亲女儿还亲哩。”罗恒琼的大伯是名聋哑及智力障碍者,生活不能自理。2002年,她向丈夫提出接大伯来家赡养的想法,丈夫欣然同意。自此,大伯成为他们家庭一员,受到罗恒琼的悉心照料。

罗恒琼对丈夫与前妻的两个儿子视如己出,一家人和和睦睦,互敬互爱。但俗话说,后妈难当。大儿子自小到大没喊过罗恒琼一声“妈”。后来,为给大儿子操办一个像样的婚事,罗恒琼忙前忙后,操劳过度晕倒,经紧急抢救才慢慢苏醒。大儿子被深深感动,“妈妈”脱口而出。他对罗恒琼说:“妈,以前儿子不懂事,经常惹您生气,以后我一定好好孝顺您!”

虽然日子过得辛苦,但一家人和和美美,罗恒琼脸上总是带着笑。只是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3月,丈夫兰成顺因交通事故导致高位瘫痪,大小便完全失禁。面对瘫痪的丈夫,她不离不弃,每天帮丈夫换尿袋、按摩、擦洗……6年来,磨难并没有压垮她,笑容依然在她脸上绽放,她用自己的默默付出温暖一家人,给这个家庭以坚强走下去的信心。

罗恒琼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称号。

545 金英淑

金英淑,女,朝鲜族,1932年3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梅河口市光明街道前途社区居民。

工作中,金英淑是模范、是积极分子,生活中,她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对继子继女视如己出,并关心帮助社区孩子,用爱心书写出“社区妈妈”的篇章。

嫁给丈夫李重焕时,金英淑已经30岁了。当时的金英淑由于工作突出屡获荣誉,一回到家,她还要扮演好普通母亲的角色。李重焕前妻去世时留下了3个年幼的孩子。考虑到孩子们正处于情绪敏感期,也为更好地照顾孩子,金英淑选择不再生育。

于是,没当几天新娘子的金英淑承担起当妈的责任。大女儿12岁、大儿子9岁、小儿子6岁,处于十分淘气阶段。特别是大儿子十分倔强,一直不承认新妈妈,甚至开始逃学。虽然没有当妈的经验,但金英淑自有一套“心理战术”。她没有盲目迁就孩子,而是用倾听聊天的方式,去温柔地触摸孩子敏感的心灵,引导他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大儿子犯了咳嗽旧疾,金英淑四处求医诊治,日夜守护在床前,喂汤喂药。在其悉心照料下,大儿子的病痊愈了,再没犯过。同时痊愈的还有大儿子的“心病”,他接受了这位用爱煎药的“好妈妈”。几十年如一日,她把3个孩子当成亲生子女,生活上悉心照顾,学习上严格要求,工作上全力支持,使3个孩子能够自强自立,成长成才。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金英淑对别人家的孩子也极为关心,是孩子们最为信服的“社区妈妈”。社区里有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逆反心理严重。一次受到家长批评后,孩子出门就跳进附近的深水里。金英淑毫不犹豫跳进去,把孩子救了上来。她和孩子交流谈心、讲道理,还同孩子父母沟通,嘱咐他们要注重教育方法。经过她的热心帮助,孩子的逆反心理明显改善,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不富裕的她还在社区成立了“爱心基金”帮助有困难的人,并积极捐资助学。

金英淑荣获吉林省优秀志愿者标兵称号,入选“吉林好人”,其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

546 周艳梅

周艳梅,女,汉族,1995年3月生,共青团员,内蒙古通辽职业学院学生。

9岁,周艳梅开始照顾高位截瘫的养母;14岁,当养父也架起双拐,她独立挑起家庭的重担。十几年来,周艳梅一边照顾养父母,一边上学、种地、打工,谱写一曲新时代的反哺乐章。

周艳梅是弃婴,是养父周全将她捡回,给了她一个完整的家。2003年11月,养母李淑英遭遇严重车祸高位截瘫。为支付高额医疗费,周全每天走乡串村卖油条赚钱,照顾养母的重担就落在了小艳梅身上。9岁本应是无忧无虑的年龄,可她却不得不去理解“沉重”二字的内涵。

母亲住院的一年里,小艳梅每天给母亲端屎接尿、擦洗身子、换洗被褥,经常因为力小翻不动母亲而摔倒在地上。为了省钱,小艳梅整整喝了一年的粥,吃了一年的咸菜。年底,医护人员看小艳梅可怜,给小艳梅买了件新上衣。可等去查房,却看到小艳梅正在往妈妈身上使劲套那件明显不合身的新衣服。“妈妈过年没新衣服,我要给妈妈穿。”医护人员被她的话语感动,又给小艳梅的妈妈买了件新衣服。母亲身体还没恢复,医药费就花完了。院方被小艳梅的孝心感动,帮她垫付了医药费。

一年后,李淑英回家疗养。周全不想看周艳梅受苦,就把其身世告诉了她,劝她离开。周艳梅拒绝了,她说:“这里就是我家。”每天早晨4点半,10岁的周艳梅就起床,帮父亲炸油条、烧水、做饭,给妈妈擦脸、擦身子、按摩活动筋骨,喂妈妈吃饭。她每次做饭都把饭菜搅得很碎,再一口一口地喂。照料完母亲,她收拾屋子、做作业,然后步行5里路到学校上课。中午12点放学,艳梅又匆匆忙忙跑回家给妈妈做饭,再赶回学校。十几年来周而复始。2009年,父亲周全突发脑血栓,不得不拄起双拐。周艳梅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除了照顾父母,她还要负责一家三口的生计。她学着种地,给人家看孩子,捡山杏,到超市、饭店打工……努力维持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周艳梅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47 郝丽艳

郝丽艳,女,汉族,1974年10月生,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灯塔镇新力村二组村民。

郝丽艳二十一年如一日,赡养着丈夫远房的爷爷,7年里把叔叔家孩子视为己出,自己的儿子也被她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大学生,用特别的爱筑起这个特别的“家”。

1996年,郝丽艳的三口之家迎来了第一位特殊的家庭成员。那年郝丽艳和丈夫苏永利到伊通县走亲戚,见到了丈夫远房的爷爷。当时老人年过七旬,过着四处流浪的生活。见老人没人照顾,郝丽艳便主动和丈夫把他接到家中,一照顾就是21年。郝丽艳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爷爷,悉心照料、全力尽孝。如今老人虽是耄耋之年,依然精神矍铄。

家里第二位特殊的成员,是郝丽艳叔叔家的孩子。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孩子的父母相继去世,和80多岁的外公相依为命,没有固定住所,当时年仅6岁的孩子,可能会被送到孤儿院。郝丽艳夫妇决定,把这个弟弟带回自己家抚养。

如今,郝丽艳的弟弟已经13岁了。虽然辈分上是弟弟,但她像自己的儿子一样抚养,在吃穿上照顾得比自己亲儿子还要好,穿戴整洁、衣食无忧。对于弟弟的学习,郝丽艳更是不马虎,她还把辛苦攒下的钱拿出来,让他去补课。不管刮风下雨,郝丽艳都会骑着电动车来回接送。为了让弟弟受到好的教育,并且方便上学,他们转学、租房子,夫妇俩轮流在市区和农村两处跑,照顾他的学习起居。在一次题为《我的爸爸妈妈》的作文中,弟弟一字一句写下了对姐姐、姐夫满满的爱。他说,姐姐、姐夫就是自己的父母,给予自己家庭的温暖、无私的关爱。身教胜于言教。在郝丽艳与丈夫的熏陶下,他们的儿子心里也种下了爱的种子,不仅考上重点大学,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把爱心传播得更远。

郝丽艳荣获吉林省道德模范、“吉林好人”2015年度人物称号。

548 段玉仙

段玉仙,女,汉族,1946年12月生,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富河园社区居民。

当丈夫在执行任务头部撞伤成为“植物人”时,段玉仙年仅27岁,女儿只有几个月大。四十几年里,段玉仙婉拒部队照顾,对丈夫不离不弃,自学中医保健按摩,照顾着丈夫生活,让丈夫活得有快乐有尊严。

1970年,段玉仙与孟大佐喜结连理,一个是温婉贤淑的幼教老师,一个是才华横溢的飞行教练,可谓珠联璧合。4年后,可爱的女儿降生,段玉仙沉浸在幸福之中。不料,孟大佐在执行任务时头部受伤成了“植物人”。段玉仙立刻赶往照料,4个月后丈夫虽然苏醒但智商相当于1岁孩子,终生不能自理。

考虑到段玉仙还年轻,部队向段玉仙母亲委婉提示:“小段才27岁,孩子又小……如果她愿意,部队会把大佐送到军区疗养院去,绝不拖累她。”这个想法被段玉仙婉言拒绝。部队领导又亲自找她商谈此事,她还是坚持:“我不会放弃,也不怕他拖累。等大佐好一些,我们就回北京看病,他会好起来的。”从此,段玉仙成了丈夫的健康顾问:为了防止他肌肉萎缩,她每天要为他做康复训练和全身按摩;为了让他保持愉悦的心情,她经常用轮椅推他出门散心晒太阳;为了让他恢复语言表达能力,除了每天不停地说话,段玉仙还买来一只鹦鹉,让他跟着鹦鹉学数数……

3年后,孟大佐在两个人搀扶下已经能走上几步路了。部队领导见孟大佐的病情日益稳定,便派人带他到北京做了脑部修补手术,同时帮助段玉仙留在北京工作。回到北京,段玉仙一直忙着四处寻访名医给爱人治病。同时,怎么让爱人在康复过程中少得病,成了段玉仙每天琢磨的头等大事。为了让爱人更快地恢复,段玉仙下足了功夫:跟着广播里学中医保健按摩、饮食搭配;给丈夫洗澡、理发、刮脸,技术越来越娴熟。为了让丈夫的每一天过得有滋有味,段玉仙在房间里摆上了花花草草。段玉仙照顾了丈夫大半生,从青丝到白发,她愿意和爱人这样一直走下去,不离不弃。

段玉仙荣获“北京榜样”提名奖等称号。

549 夏茜茜

夏茜茜,女,汉族,1990年2月生,共青团员,甘肃省张掖市电力工程公司职工。

夏茜茜自小家境贫困,养父母都是残疾人,她用稚嫩的肩膀背负起家庭全部重担。为了兼顾学习和家庭,她总是骑车或一路小跑地上课、回家、做饭,周而复始,被同学称为“奔跑女孩”。

夏茜茜生活在一个“特殊”家庭,尚在襁褓时就被父母遗弃,而收养她的父母都身患残疾。命运给了这个女孩太多的坎坷,但赋予她强大的内心。刚上小学,夏茜茜就学着操持家务,放学回家扔下书包就忙活,生炉子、劈柴、烧水做饭。童年时光里,她几乎没有玩耍的记忆,印象中总是跟在养父母身后,用稚嫩小手帮他们推沉重的煤车。

家庭条件艰苦、生活负担沉重,但夏茜茜没有放弃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毕业,青春当远行,夏茜茜也想去外面看看,但考虑到养父母无人照顾,毅然选择就读本地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12年5月,养母因脑溢血导致瘫痪,养父也受到刺激致生活不能自理。读大二的夏茜茜一边忙学习,一边照顾大病双亲,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每天上完课,她便飞快地骑车赶回家做饭,喂完她的养父养母,又匆匆赶回学校上课,上课、回家、做饭构成她忙碌单调生活的全部。她独自照料养父母,每天接大小便,清洗因失禁而弄脏的床单、被褥。日子虽然辛苦,但她觉得只要父母活着,家就是完整的,心里就会踏实温暖。然而,在夏茜茜毕业前夕,养父永远闭上了眼睛。去世前一天,她给养父喂了一根香蕉,养父艰难地吞咽着,用微弱的声音最后一次对她说“谢谢”。养父去世后,养母病情愈发严重,而且变得暴躁易怒,除了夏茜茜,谁也无法照料。毕业后,夏茜茜收到外地电视台的录取通知,她去了一段时间,为了照顾养母,就再次选择回到家里,把理想埋在心底。

“真正的强者,不是不流泪的人,而是能坚持含泪奔跑的人。”这是夏茜茜最喜欢的一句话。想到养父母对她的疼爱和养育,再苦再累她都觉得值,她要带着养母继续在生活之路上奋力前行下去。

夏茜茜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称号。

550 柴方光

柴方光,男,汉族,1960年5月生,中共党员,浙江华电乌溪江水力发电厂职工。

柴方光悉心照顾高龄卧床的外婆和瘫痪的父亲,陪伴罹患肺癌的妻子。20多年,对他而言,就是一场始终守护自己亲人的亲情“马拉松”,传承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浩浩长风。

柴方光生于长于浙江衢州,古城儒风浩荡,“宁违荣而不违亲”的孝文化故事在当地广为传颂。柴方光家庭深受孝亲文化影响,虽然是个重组家庭,却十分温馨和谐,父母孝老,长辈爱亲。父母的言传身教,把孝老爱亲渗透到了柴方光的价值观里。

1991年,95岁高龄的外婆卧床不起,柴方光与姐妹们轮流照顾外婆。他搭张小床睡在外婆床边,一陪就是5年,直到外婆离世。2001年至2008年,操劳一生的父亲瘫痪在床。柴方光又担负起照顾父亲的责任,每天为老人擦身、换衣服、换纸尿裤、翻身……每个周末,他都为父亲洗澡,让父亲即使瘫痪也保持干净清爽。他早早准备好洗澡水,调好室内温度,抱着父亲到浴室。洗完澡,又抱父亲回到床上,穿好衣服。几个小时下来,汗水、蒸汽、洗澡水让他全身湿透。

2011年,柴方光的妻子被确诊为肺癌。他陪伴妻子四处求医问药、化疗手术,渐渐看到了希望。然而,一年后,癌细胞转移到大脑,妻子的病情迅速恶化,医生判断存活期可能只有3到6个月。26年相濡以沫,顷刻劳燕分飞?柴方光不愿相信,他要靠爱、靠医、靠信念,与妻子一起跟癌细胞拼搏。从此,每天清晨成了柴方光最忙碌的时候,煎药、洗衣、买菜、做饭;夜晚也不闲着,为妻子洗脸、泡脚、按摩;难得有空了,他就和妻子说说话,替她解闷排忧。他说:“只要她活着一天,就要让她快乐一天”。3个月过去了,6个月过去了,1年过去了……柴方光和妻子成功拖住了病魔的脚步,直到2016年。

柴方光的言行为周边人起了示范作用,儿子觉得父亲令自己骄傲,同事则说:“在老柴身上,我学到了对亲人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

柴方光荣获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551 倪红清

倪红清,女,汉族,1964年10月生,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沙城镇榆林屯村村民。

婆婆和丈夫相继去世,倪红清一人照顾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迈的公公。2009年,她带着公公改嫁。多年来,她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悉心照顾已故前夫的继父,用奉献诠释着孝道真情。

1985年,倪红清与白玉成结婚,和公婆一起生活,公公是丈夫的继父。两个儿子先后降生,小日子过得幸福满满。2000年,婆婆重病卧床不起,倪红清四处问药、贴心服侍,花光家里所有积蓄。与病魔抗争5年,婆婆撒手人寰。2007年9月,丈夫在上班作业中意外身亡。倪红清悲痛万分,几乎晕过去。想到家里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迈的公公,倪红清明白自己不能垮下,必须振作起来,撑起这个家。为照顾老人和孩子,倪红清找到一份工作,但只干了一天就辞掉了,因为上班就没有时间给公公做饭。她开起小卖铺,同时加工毛衣,尽量让这个家庭生活得好一些。

亲人和朋友都劝倪红清改嫁,倪红清勉强同意,但她有个条件:不管嫁谁,都要带着自己的公公。倪红清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刘荣。刘荣对倪红清承诺,把倪红清的孩子当成自己亲生的儿子来对待,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来赡养。两人互敬互爱,日子过得很幸福。

2013年4月,公公突发脑梗塞。刘荣辞掉外地工作,和倪红清一起照料老人。老人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心情极度低落。夫妻俩便帮着老人一起做康复训练。虽然辛苦,但终于看到老人慢慢能够拄着拐杖走路。为了让老人生活舒心,每顿饭倪红清都变着花样做,及时给老人换洗衣物。老人爱听戏,倪红清就买个录音机给他。倪红清和刘荣这对平凡的半路夫妻,用自己的行动演绎着敬老孝老的家庭美德。

倪红清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552 徐小芬

徐小芬,女,汉族,1952年11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六运湖农场2连家属。

为了让丈夫工作无后顾之忧,徐小芬将家里照顾得无微不至,精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公公28年,贴心孝敬多病的婆婆40多年。丈夫去世以后,更是一人承担全家生活。她常年如一日朴实无华的行动,弘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的家风家教,营造了一个温暖和睦的家。

1975年,徐小芬和丈夫成家,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六运湖农场2连安家落户,不久一双儿女相继出世。随后,公公婆婆也从老家来到农场。徐小芬是家属,没有工作,全家6口人的生活重担压在丈夫身上,徐小芬尽力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丈夫安心工作。尽管生活清苦,但一家人相亲相爱、彼此体谅,小日子和和美美。

1987年,徐小芬的公公因脑梗偏瘫,从此,徐小芬既要帮助丈夫忙地里的农活,又要照顾卧床不起的公公,喂水喂饭喂药、翻身按摩、处理排泄物等,都是徐小芬亲力亲为。一开始,公公有点难为情,一定要等儿子回来再大小便和洗澡。徐小芬耐心劝公公:您是长辈,又是病人,我是晚辈,是您的女儿,女儿为父亲做这些事儿是应该的。公公慢慢打消了顾虑。瘫痪病人容易便秘,徐小芬就用手为老人抠便。担心公公胃口不好,徐小芬就变着花样为老人做可口食物。

2004年,丈夫因肝癌去世。顶梁柱的逝去,给这个家庭带来巨大打击。悲痛之余,徐小芬要安抚照顾公婆,还得想办法谋生计。她每天白天出门打工,晚上回来为公公按摩、换洗衣物被褥,夜里起来数次给公公翻身。这样日夜操劳,她默默担负了28年。28年里,徐小芬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2015年,90岁高龄的公公安然离世。公公去世后不久,87岁的婆婆也因病无法行走,60多岁的徐小芬像当年照顾公公一样,耐心细致地照顾着婆婆。

受益于徐小芬言传身教,孩子们都夫妻和睦、孝顺老人。儿媳每天都去徐小芬家里帮助婆婆料理家务,照顾奶奶。儿子女儿在外工作,每次打电话第一个问候的就是奶奶。

徐小芬荣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称号。

553 高妹香

高妹香,女,苗族,1968年10月生,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三弓村委会新建村村民。

高妹香孝敬老人、勤劳持家、帮助乡邻、育儿成才,以一个农民的朴素情怀建成一个家风良好的和谐家庭。她细心照顾3位老人,把3个孩子培养成为大学生,为当地的苗族家庭做出了文明的典范。

高妹香与丈夫结婚20多年,家里有3个老人需要照顾,3个孩子需要抚养,负担很重。丈夫工作待遇低,无暇顾及家中事务,高妹香十分理解支持,叮嘱他工作马虎不得。家务重担主要压在高妹香一人身上,她从未抱怨,养猪种菜、种田开荒、孝敬老人、关注孩子,尽心尽力付出。高妹香婚后一直照顾公公婆婆,后又把自己姥姥接来一并照顾。2010年,婆婆生了一场大病,高妹香每天忙完农活回来,就赶紧煮热水给婆婆擦身洗脚,照顾婆婆打针吃药。对待孩子,高妹香和丈夫一直坚持身教胜于言教,注重培养孩子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多向社会献爱心、帮助他人,注重精神方面的成长。孩子们学业有成,大儿子从警校毕业后参军,二儿子和小女儿也都考上大学,在校成绩优秀。

高妹香除了是家里的“主心骨”“多面手”,还是村妇代会委员和村小组妇女组长。她常常入户调查走访,对全村的五保户、贫困户、孤儿户、困难党员等进行详细分类、登记造册,遇到那些家庭困难的妇女,就给予热心帮助。

2005年,高妹香开荒种植了400株龙眼、300株槟榔和20亩橡胶,家庭经济状况渐渐好转。她总结出一套瓜菜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把技术分享给村民。在乡邻们眼里,高妹香是一个性情开朗、简单快乐的人,很能干,也很热心。

高妹香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海南省“桃李书香最美家庭”等。

554 斯朗卓玛

斯朗卓玛,女,藏族,1981年10月生,中共党员,青藏铁路公司拉萨火车站客运运转车间党支部书记。

孝敬老人、关爱亲人、无私奉献,斯朗卓玛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家庭,她用细水长流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孝老爱亲的高尚品格。

斯朗卓玛在国家资助下成为唯一走出家乡的大学生,她放弃留在内地的机会,成为“天路驿站”的一名普通职工。她深知父母养育儿女付出的千辛万苦,所以经常关心父母和兄弟姐妹衣食住行,在兄弟姐妹中起带头作用,主动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母亲患有严重心脏病、白内障和风湿病,腿脚行动不便;父亲患有肝病和白内障,需要长期吃药。2007年,斯朗卓玛在拉萨租了一套房子,把父母接到拉萨,工作之余陪父母谈心,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为了治病,斯朗卓玛带着父母跑遍了西藏大小医院,曾远赴北京求医问诊,带着父母专门去天安门转了转,圆了母亲看一看毛主席像的心愿。斯朗卓玛承担着弟弟妹妹的上学费用,鼓励已经辍学的妹妹重新上学。在她的影响下,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爱人以及侄儿侄女都十分孝顺。他们大部分在外地,经常到拉萨看望老人,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斯朗卓玛的家就像一所“家庭学校”,兄弟姐妹的6个小孩和丈夫的侄女都住在家里,她视如己出,坚持严格家教和良好教育,努力挖掘孩子们的优点。斯朗卓玛每周到市场,为老人买爱吃的糌粑、酥油、牦牛肉,为孩子们买喜欢吃的蔬菜水果。哥哥和两个姐姐都是地道的农民,斯朗卓玛每年定期寄钱给他们贴补生活。她的生活很简朴,但是很快乐。

斯朗卓玛经常说:“只要看着亲人健康、快乐生活,我就很开心,再辛苦也值得。”看着兄弟姐妹一个个成人成才、走上工作岗位,斯朗卓玛倍感欣慰。

斯朗卓玛荣获巾帼建功标兵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555 韩英

韩英,女,汉族,1977年4月生,青海省玉树州红旗小学教师。

韩英的丈夫肖玉平在抗震救灾中发生车祸,导致严重烧伤,在重症监护室整整昏迷了4个多月,康复期长达7年。在漫长的手术期和康复期里,韩英日日夜夜悉心照料,与丈夫共渡难关。她和丈夫先后抚养了7名藏族孤儿,撑起了一个有情有爱的大家。

1998年,韩英从青海师专毕业,了解到当地乡村学校缺少教师,便自告奋勇到玉树县结古镇东风村小学任教。2001年,又被选调到玉树州红旗小学任教。韩英参加工作后,与丈夫一直资助贫困学生,先后抚养了7名藏族孤儿,就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关心他们。

2010年4月,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韩英的丈夫肖玉平是教育局负责人,在转移最后一批学生时,不幸发生严重车祸,在重症监护室整整昏迷了4个多月,病危通知书下了4次。韩英坚信丈夫一定能够醒来,每天在他耳边不停讲生活中的往事,鼓励他树立信心,战胜病痛。120多天过后,丈夫终于睁开眼睛,医生感叹这是“爱的奇迹”。对于重度烧伤病人,苏醒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需要治疗的项目还有很多,医生建议转院。转院以后,肖玉平做了38次全麻手术,最长的手术13个小时,每一次对丈夫和韩英来说都是巨大的身心折磨。烧伤后,丈夫丧失行走能力,失去了双手和双眼,生活不能自理。韩英每天为丈夫做康复运动,7年里,一天也没有离开过肖玉平。肖玉平感动地说,娶了韩英是他最大的福气。由于身体严重残疾,肖玉平难免心里失落,有时会跟妻子发脾气,但韩英总是嫣然一笑,用更多的关怀去温暖他。她每天读报给丈夫听,让丈夫督促孩子完成作业,使丈夫从病痛中解脱出来,用爱扬起最美家庭风帆。

韩英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56 鲁德权

鲁德权,男,土家族,1956年7月生,湖南省古丈县罗依溪镇九年制学校教师。

鲁德权的妻子患有尿毒症,他花光家中所有积蓄并借钱为妻子换肾。妻子第一次移植的肾脏坏死后,他没有放弃,选择“割肾救妻”,重新点亮妻子的生命烛火。

虽然病魔使他们生活贫寒,但全家人始终相互扶持、同舟共济,谱写了一段同甘共苦的连理佳话。

1982年,26岁的鲁德权在高峰乡岩板溪村小学担任民办教师,认识了谢根英。谢根英十几岁时便被查出患有慢性肾炎,怕连累善良厚道的鲁德权,刻意与他保持距离。鲁德权对她承诺说:“你有病,我给你治,我会用生命陪你走完这一生。”1985年,鲁德权与谢根英喜结连理。婚后,鲁德权教书之余,上山采茶、下河捞鱼,努力赚钱给妻子抓药看病。

2002年,妻子谢根英被确诊尿毒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先做血液透析,然后换肾。换肾需要一大笔钱,鲁德权家并不富裕。他写了求助书,开始四处找人借钱。凑够手术费后,妻子成功地做了换肾手术。

手术后,妻子有排异反应,心慌呕吐,吃不下饭,情绪很不稳定。鲁德权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陪在妻子身边,午休时也要渡河回家一趟看妻子。晚上回家后,鲁德权把米磨成米粉,做成糊糊,哄着妻子一口一口吃下去。怕妻子久卧发闷,就背着妻子在房前屋后欣赏夜景,听蛐蛐的叫声。从丈夫真爱中重获新生的谢根英决心自力更生,向邻居借了50斤黄豆,做起了豆芽生意。夫妻二人共同努力,维持着艰难却又甜蜜的生活。

妻子第一次换肾,只维持了8年。2011年,妻子的移植肾出现排斥反应,只能再次接受透析治疗。

家里已是负债累累,为了再次挽救妻子,鲁德权决定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妻子。经过血型化验,鲁德权与妻子的血型完全一致。妻子坚决反对,鲁德权却拉着妻子的手说:“家,是我们共同的家;命,也是我们共同的命。”第二次换肾手术非常成功,妻子的生命再一次得到挽救。虽然他们仍背负着20多万元的债务,妻子身体也大不如前,但鲁德权觉得只要妻子活着,付出再多都值得。

鲁德权荣获湖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557 温金娥

温金娥,女,汉族,1978年6月生,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实验小学教师。

丈夫不幸去世,温金娥既照顾年迈的公婆和5岁的儿子,还承担一大笔债务。公公膀胱癌屡次复发,婆婆又出车祸。温金娥带着儿子、公婆一起改嫁,重新组合成一个和美的大家庭,用爱心、孝心奏响和谐家庭的新乐章。

温金娥嫁入丘家的十几年里,和丈夫琴瑟和鸣,对公婆孝敬有加。2007年,丈夫不幸因公牺牲,温金娥一个人撑起这个老幼贫弱的家。公公手术3次、住院14次,每次都离不开温金娥的忙碌。2012年,婆婆被摩托车撞伤,牙齿摔得一个不剩,温金娥每天用榨汁机把饭菜、水果搅成汁,用吸管喂婆婆喝。那段日子,温金娥白天上班,晚上哄孩子睡觉后,再到医院照顾公婆,困了累了就伏在病床边休息片刻。

2009年,温金娥与现任丈夫汤云辉相识,带着公婆、儿子与他结了婚。汤云辉像对待自己亲生父母一样,与温金娥一起分担责任。

温金娥对现在丈夫家的老人也同样孝顺,双方的老人孩子在他们的感染下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温金娥还帮助照顾大小姑子家庭。汤云辉姐姐常年在龙岩打工,儿子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一直寄养在温金娥家。温金娥视如己出,照顾生活起居,接送上下学,指导学习。如今,大外甥已经工作,每次回到上杭,第一件事就是去温金娥家看望外公外婆和舅妈。

2009年,小姑子带着两个女儿来投奔温金娥。不到100平方米的家里住着9个人,孩子没地方写作业,温金娥就在自己卧室里摆上沙发床,每天晚上都得先把床收起来,摆上课桌陪孩子们做功课。

如今,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公公的膀胱癌没有复发,婆婆也日渐心情开朗。在这个由多个不同血脉组成的大家庭里,温金娥秉承民族优良传统,用真情、真心温暖着每一个人。

温金娥家庭被评为福建省“最美家庭”。

558 游艳

游艳,女,汉族,1980年10月生,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高中语文教师。

男友曾两度患癌,游艳帮助他熬过每个生死难关,创造了肿瘤完全好起来的“奇迹”。女儿出生,患先天性疾病,游艳没有放弃,选择无怨无悔面对,坚强乐观的心态最终帮助她逆转苦难。

游艳对爱情的执着,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在当地传为佳话。

上大学时,游艳的男友宋建君不幸患上鼻咽癌,她不顾亲友劝阻,一边上课一边照顾男友。毕业后,游艳拒绝了亲戚安排的工作,陪宋建君来到宜宾偏远山区任教。两个人每月不到1000元的工资难以支撑宋建君每周到成都治疗的费用。学校、社会人士的捐助也是杯水车薪,游艳只好到处借钱。宋建君多次提出分手,游艳始终没有同意。因为身体不好,宋建君心情也烦躁,经常莫名发火。游艳安慰他说:“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谁也无法把握明天,但是我们可以珍惜现在。”2005年,宋建君病情突然恶化,癌症转移到肺部,经过数月治疗效果欠佳,医院只得让他们“回家休息”。游艳依然不放弃,四处寻中医、找偏方,为男友争取所有的希望。一年过去了,被判“死刑”的宋建君依然活得好好的。

游艳对爱的执着与感情的担当最终创造了生命奇迹,宋建君双肺肿瘤奇迹般消失了,他身体健康,对生活充满信心。

2007年,在游艳坚持下,历经磨难的二人结婚了。2012年,灾难又降临了,7个月大的女儿被诊断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女儿双脚需要被吊上两三斤的秤砣牵引,手术后穿上几斤重的石膏裤子,双脚无法动弹,只能躺着。游艳绝不放弃对女儿的治疗,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照料和护理,女儿也幸运地恢复了健康。

丈夫和女儿生病的背后,隐藏着游艳无数日夜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泪水。但游艳从不向命运低头。游艳的婆家地处条件艰苦的山区,因家境贫困欠下不少外债,她省吃俭用,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一部分替公婆偿还债务。

游艳荣获四川省道德模范、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等称号,入选“四川好人”。

559 谢海华

谢海华,男,汉族,1964年10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敬老院保安员。

谢海华与谢芳结婚,撑起妻子病痛的人生,以爱之名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谢海华与谢芳的结发之情,源于29年前的一次见义勇为。1988年2月7日,23岁的谢芳与入室盗窃歹徒搏斗,身中9刀,留下了多种后遗症。那年,谢海华刚从部队复员回乡,得知谢芳的故事后,既感动又心怀崇敬,暗下决心照顾这个勇敢善良的姑娘。

1988年10月,谢海华与谢芳完婚。没多久,他们的儿子出生了。不幸的是,谢芳的身体每况愈下,手脚韧带和肌肉开始不断萎缩,不久便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妻子卧病在床,儿子嗷嗷待哺,家庭重担都落在谢海华一个人身上。谢海华认真学做家务活,洗衣、打扫、炒菜、熬药,帮妻子梳洗按摩、端屎把尿,抚养教育儿子……这些事,谢海华一做就是29年。

为了照顾妻子、孩子,谢海华不敢远行,只能守着家里的田地勉强维持生活。为给妻子凑钱治病,谢海华变卖粮食,拉下脸面向亲朋好友挨家借钱,平时只吃辣椒和青菜,若没有客人来,一年都吃不上几块肉。为了治好谢芳的病,谢海华找来一辆独轮土车,推着妻子四处求医,中西医看了个遍,病情却丝毫未见好转。谢芳有时会灰心泄气,不忍拖累谢海华,谢海华总是给予妻子最灿烂的笑容,鼓励她、开导她。

2013年,谢芳面临子宫和卵巢切除手术,她要求放弃治疗。谢海华抱着妻子,一句一句地安慰道:“一切都会好的,我会一直陪着你,我们都要坚持下去,坚持才有希望。”在丈夫的鼓励下,谢芳继续治疗。

谢海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替妻子优先考虑。为了让妻子住得舒服,他把家里的茅草土砖屋改建成简单的毛坯房,后又建起了厨房和杂屋。

苦的时候,谢海华也躲在被子里哭过,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谢芳感激地对丈夫说:“我勇敢了一次,你却勇敢了一生!”

谢海华荣登“中国好人榜”。

560 赖燕珍

赖燕珍,女,汉族,1995年12月生,广东省信宜市贵子镇函关村村民。

赖燕珍与年迈的父亲和脑瘫的弟弟相依为命,从5岁起就开始分担照顾弟弟的重任,家中的大小事务都揽在身上。为减轻家庭债务,她17岁外出打工。

父亲去世后,她毅然担起所有的责任,回到老家悉心照顾弟弟生活起居,为此放弃了升学就业机会。

1997年下半年,赖燕珍患有脑膜炎的母亲离家失踪,留下了50多岁的父亲、未满两岁的她和几个月大患脑瘫的弟弟。5岁起,赖燕珍便替父亲分担照顾弟弟的重任。家里只有父亲一个劳力,并且随着年纪渐大,只能靠种几亩田和领取低保补贴养活一家人。

小小年纪的赖燕珍比其他孩子更早懂事,她每天早早起来做饭,给弟弟洗好脸、喂饭,做好各种家务才去上学,每天一放学就又跑回家做饭。

由于重建崩塌的房屋,家中欠下了3万多元债务。2013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7岁的赖燕珍初中刚毕业便选择外出打工。她说:“我也很想读书,但是我的家更需要我。”打工期间,她省吃俭用,不乱花一分钱,不为自己买一件衣服、一包零食,把钱存起来,留给父亲、弟弟看病和生活开支。

2015年1月,79岁的父亲突然去世,赖燕珍毅然辞工回家照顾弟弟。她亲手给弟弟喂食,带着弟弟一起到田里干农活。他们靠政府每月700多元补贴和乡亲们的帮助,以及做微商赚点收入生活。有人劝她,“你还年轻,还要嫁人,带着弟弟会拖累你一辈子的。”但赖燕珍非常坚决:“他是我的亲弟弟,我舍不得、不忍心,不可能抛弃他。”

赖燕珍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不少社会组织、热心人士对她十分关注。东莞一所职业院校邀请她到校就读,免除学费生活费,还有企业愿意为她提供毕业后的就业机会。但一想到弟弟的状况,赖燕珍还是坚定选择了留在家里。

赖燕珍荣登“中国好人榜”。

561 群宗吉巴

群宗吉巴,女,藏族,1954年9月生,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康马县萨马达村二组村民。

群宗吉巴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韧劲,十几年如一日,用爱心呵护着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用自己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群宗吉巴小时候,父母经常外出务工挣钱贴补家用。她很懂事,为父母分担家务,很早学会了洗衣做饭,照看弟弟妹妹,从不抱怨。

她18岁时嫁给了丈夫曲尼。曲尼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因为工作需要,常年在外奔波,夫妻二人聚少离多,一年中加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她一个人承担起了奉养公公婆婆和照顾儿女的重任。过节期间,她总惦记着先给公公婆婆添新衣服。冬天夜里,她起来几次,为公公婆婆盖好被子。

2000年,曲尼因高血压中风瘫痪在床,这个家庭的生活陷入困境。为了让在外工作的子女安心,她打起精神,承担起照顾全家的重任,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放弃,带着丈夫四处寻医治疗。

每天早晨,群宗吉巴帮着丈夫把衣服穿好,为他认真洗漱。丈夫不能自己行走,为了让他多些锻炼不致使血管和肌肉萎缩,她以单薄弱小的身躯搀扶着体重160多斤的丈夫来回散步,每走一趟都会累得半天喘不过气来。晚上,她也无法睡一个安稳觉,要起来好几次为丈夫翻身端尿。一次,群宗吉巴扶着丈夫散步,一时没能撑住,一起跌倒在地,丈夫右腿骨折。

住院的那些天,她整夜悉心守候在丈夫病床前。出院时,医生感叹说:曲尼的气色红润、精神矍铄,不像一个病人,更不像病了十几年的高瘫病人。

群宗吉巴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她勤劳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受到邻居的夸赞,他们家里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群宗吉巴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西藏自治区“最美家庭”。

562 蔡斯迪

蔡斯迪,女,汉族,1982年2月生,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广州支队政府专职消防员。

“丈夫倒下了,我就要撑起这个家。”2006年蔡斯迪丈夫因公身负重伤,她毅然辞去工作,包下家里大小事,夜以继日精心照料丈夫,仅熬的中药就有1400多包。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丈夫重返工作岗位,孩子健康成长,老人安享晚年。

2006年8月,蔡斯迪丈夫——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广州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李盛元舍生忘死、四进重大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现场,身负重伤,当时蔡斯迪正在待产。

9月,月子刚过,蔡斯迪就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来到广州,陪伴照顾术后的丈夫。“丈夫倒下了,我就要撑起这个家。”蔡斯迪放弃汕头的高薪工作,在医院整整陪了两年零四个月。

从2006年到2011年,丈夫前后经历了4次手术,每次术后都有一个月生活不能自理。为丈夫送餐喂食、敷药、服侍大小便,蔡斯迪样样不落,熬药更成了每天必修课。为防止丈夫长褥疮,蔡斯迪每天几次为他按摩擦拭全身。

孩子上幼儿园后,蔡斯迪更是将时间安排得像钟表一样精确:准备早餐、送小孩上幼儿园,再送丈夫去医院做理疗、针灸来缓解疼痛……有段时间,李盛元烦闷自己无法担起家庭责任,情绪不稳定,蔡斯迪始终耐心开导。

科学的康复训练再加上蔡斯迪的精心陪护,2011年,丈夫拄着拐杖返回部队,走上了训练场,将自己宝贵的经验传授给一批又一批特勤战友。

除了贤妻,蔡斯迪还是婆婆眼中的好儿媳妇、儿子眼中的好妈妈。她不仅在经济上赡养老人,而且注重给老人精神心理上的慰藉;不仅尽心照顾着儿子的学习生活,还注重做孩子道德养成的引路人。

蔡斯迪荣获全国好警嫂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63 穆兴富

穆兴富,女,汉族,1969年1月生,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

穆兴富结婚28年来,把双方多病的父母接到家中一起赡养、悉心照料,为老人寻医治病,久病床前有孝心,用自己的辛劳让老人安度晚年。

穆兴富夫妻相互理解信任、鼓励支持,遇到困惑相互开导和帮助。他们都把对方的父母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来孝敬,一家人有商有量、和和睦睦。每当4位老人过生日、周末两家兄弟姐妹来看望父母时,都是家庭最热闹的时候。4位老人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来关爱,婆婆生病了穆兴富给她喂药、喂饭和洗澡。

孝敬老人,穆兴富忙得像陀螺,从不叫一声苦和累。4位老人体弱多病,多次住院治疗或手术。婆婆患有胸腺瘤,公公心脏不好又有脑梗塞,穆兴富的父母已经80多岁。4位老人生病住院就像家常便饭,穆兴富和丈夫悉心照料,从不埋怨,还经常劝慰老人,让他们宽心。

穆兴富和丈夫的辛勤付出,让这个大家庭彼此关爱、和和美美。穆兴富是护士,经常加班,不分昼夜。丈夫几十年如一日接送她上下班,风雨无阻。婆婆主动承担做家务,操持得井井有条。有人问,为什么你们的感情像母女一样融洽?婆婆说,我把儿媳妇看成女儿,儿媳妇把我当成妈,我吃的、穿的、用的全是儿媳妇买的!

孝心孝行也影响带动着下一代。2008年8月,穆兴富的公公被诊断为食道癌。穆兴富很着急,下班后就去给公公办理住院手续。当天晚上,她感到腹部疼痛,医院确诊为急性阑尾炎,需要住院手术。住院5天,儿子给她打水洗脚,侄女给她送饭,展现了孝老爱亲的良好家风。

穆兴富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称号。

564 魏耀华

魏耀华,女,汉族,1945年8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金贵镇雄英村村民。

魏耀华自20岁和丈夫结婚后,与婆婆同住一房,同锅吃饭,几十年从未分开。魏耀华始终如一、精心照料着年迈多病的婆婆,如今她已经70多岁,96岁的婆婆依然硬朗。

上世纪60年代,祖籍江苏的魏耀华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到宁夏贺兰县插队,与同来的石延民在农村成了家。她任小学代课老师,有了孩子,婆婆来到此地与他们生活在一起。

1987年的一个雨天,婆婆不小心摔断了胳膊,情急之下,魏耀华一个人用架子车拉着婆婆,急急忙忙往县医院赶。经检查是粉碎性骨折,老人康复了也不能做家务了。为了石延民能在外面安心工作,魏耀华放弃了学校任教工作,一个人操持11亩责任地,带孩子,照顾病中的婆婆。1998年,婆婆再次摔倒,左腿股骨头需要手术,魏耀华和丈夫四处筹钱,为婆婆换上了人造股骨头。

为了偿还借款,她在责任地里种菜,去渠边沟边挖野菜,每逢集市骑着自行车去卖。为减轻丈夫的经济负担,魏耀华还包揽了附近厂子里的卫生,干起了掏厕所工作。2009年,已年迈的婆婆右腿又摔骨折,生活不能自理,魏耀华每餐都细心给婆婆喂饭,有时需要给她抠大便。为了能及时听见婆婆的声音,魏耀华给婆婆买了一个哨子挂在脖子上,夜里婆婆不舒服或者渴了,一吹哨子,她就立即起床照看。

1992年,魏耀华在江苏老家陪伴病危的父亲,一纸电报又传到了魏耀华手中:婆婆脑血管堵塞,几度昏迷。魏耀华含着眼泪,满怀着对父亲的愧疚踏上了回宁夏的火车,日日夜夜陪伴着婆婆直到康复出院。2014年,已过90岁的婆婆想回江苏老家走走看看。魏耀华买来坐便器、检修椅等,和丈夫用轮椅推着老人,从银川登上火车,开始了一个多月的探亲之旅。

现已70多岁的魏耀华,在精心照顾96岁婆婆的同时,还做起了社区志愿者,每天行走在社区,帮助更多的人。

魏耀华荣获“最美银川人”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关于丰都的英语作文初中】全国孝道爱亲模范候选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丰都的英语作文初中】全国孝道爱亲模范候选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52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