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教育专区 > 高中

【给同学一封信的作文高中】一个初中毕业生给高中后辈们的信。

闲聊

——给高中同学的信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其实,自从进入本科以来,我就想和高三毕业生交流,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推迟了。最近高中恩师的女儿刚上大学,在去英国短期留学期间和她进行了一些交流。她表达了一些困惑,我认为这是很多同学都会有的问题,我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一下我个人的看法。这篇文章本来想写给高三毕业、即将上大学的同学们,但也很清楚,对于下面提到的这些问题,如果已经进入大学的时候想再谈的话,可能已经晚了一些,所以换成了给高中同学的信。有些事情其实平时再想一想,花不了多少时间,但会对整个人生轨迹产生非常不同的影响。(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思想》)我的建议是,对于以下问题的思考,尽快不要迟到。

第一,目标重新定位——分,从学校到人生价值选择。

大家现在都处于以高考为主要选拔方式的教育体制下,这个体制本身有其优缺点。总的来说,考试这个体制仍然是目前国内也可以在世界上执行的比较公平的制度,回想历史上孝廉等其他制度,可以发现考试制度虽然不完善,但仍然是“不完善中更好的”。

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是这样的。一旦制定了评价标准,人们就越来越狭隘地看待这个标准,越来越专注于用各种方法追求合规。小时候的学习成绩是这样的。社会上的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在以考试为重要手段的背景下,大家往往以跑分数考好学校为标准。作为老师,这样督促学生是没问题的。这是老师的重要责任。韩愈曾经说过。“师父,所以前途解除了业界的疑惑。”对此,我个人的理解是,不仅是对这门导课的解惑,也包括对解决问题方面的导课的解惑,还包括对“治学目的本身”的解惑。

为什么这么说?从自己的经历进入名校后,我经常听到“我/我的孩子/我的学生和你一样”、“和你一样是我的梦想”。通常别人说前两次话的时候,我会认为是礼貌或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听到和感谢就过去了。(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感激、感激、感激、感激名言)但是,当我听到同一个人多次认真地说类似的话时,我有时会对我说“同一个”是指“我所在的学校”,还是指“我的生活、学习状态、甚至人生”这很不一样。我们总是强调高分和上名校,那么?

请再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然后呢?

高分和名校本身并不是终点和最终目的,只是实现更长人生计划的道路。如果对这个问题不能有明确的认识,下一个问题是,我很遗憾那些没有考上名校的人的惋惜,进名校后,可能会放飞自己,浪费资源。(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教育)这两种情况都不再是新闻了。但是,如果把学习作为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一步,你会发现考上一所好大学不太好。没有考上好大学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因为人生的路很长,无论拥有什么样的资源,路都要自己一步一步地前进。(莎士比亚)。

我知道现在很多学生都在学考奥赛。如果是出于兴趣,那真的很好。因为机会和资源真的很棒。确实如此。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学习)但是,如果确定自己其实不太喜欢这个,如果只是为了以后“保证”,最好再考虑一下。因为因果随之而来。如果一开始就抱着随波逐流、投机的心态,最终只会有随波逐流的结果,往往会成为随波逐流的人。(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在我看来,这是件可怕的事。因为比所谓事业上的失败更可怕。因为活了一辈子也找不到自我。(莎士比亚)。

所以平时学习的时候可以思考,以后想干什么。例如,没有功利的目的地,可以从“喜欢的”和“擅长的”两个方面入手,问自己问题。我知道这是个大话题,而且随着每个人年龄的增长,答案可能会改变。这不重要,但现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有先思考这个问题的意识。出门或进门才能发现错误的花窑,甚至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坐花窑到底要干什么。(莎士比亚,莎士比亚)。

如果高中之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那也不是世界末日。《Better late than nothing》大家面前的人生路还很长。如果以前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开始思考的最佳时机就是现在。特别是进入大学门后,要想办法尽快调整自己,给自己找到新的目标,探索对自己一生的价值定位。

这种内在的自我价值取向最终会让你前进,是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最重要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价值目标并没有说一定很阳春白雪,越高越好。(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价值,价值,价值,价值)比如爬山,有些人爬到一定高度就好了,安全地安营,有些人继续往上爬,上面有什么,两者都是好的选择,需要不同的努力,可能会有不同的收获。所以一旦选择了一个,就不要羡慕另一个好处。(莎士比亚)。

二、专业选择

请在这里进一步扩展一下上面提到的这个话题。至于专业选择,最好是“爱一行,做一行”。如果在发现自己爱的东西之前已经做出了选择,那就是“做一行,爱一行”。(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爱情)如果发现现在学的专业不符合自己的口味,(这个“和”)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那么转行就不算什么了。(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教育)这里要注意的是,要避免以“这座山看着那座山”为由进行的转业。为什么会这样?

一个真理是,我们永远买不到别人。另一个真理是得失必随。别人在一个领域里快乐而成功。那是别人的幸福和成功。那不是你和我的。他/她的喜悦和成功后,也会有我们没有看到的奉献和困难。(伯纳德肖,幸福)一个简单的比喻是,别人在吃很香的食物。也就是说,不一定适合自己,甚至会引起胃病。所以不要那样做。

为盲目羡慕去转行,也不要因为“别人都选这个”或者“这个热门”而选它,要给自己找到足够的理由,确实对这个东西有兴趣,再选它。我自己的标准是,要么“有意义”,要么“有意思”,二者兼备的话最好不过了。做同样的一件事,出发的目的不一样,最后的结果会很不一样的。举例来说,同样是打游戏,有人只关注练怪升级收武器,有人从中探寻世界运行规律。

说到游戏,给自己设定(短、中、长期)人生目标的好处有很多,例如可以从更本质的层面解决沉迷游戏、沉迷娱乐等问题。这两项在大学生甚至工作族中都并不鲜见,满大街都可以看到埋头打游戏、看剧的人,开口闭口都是明星八卦。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事情。工作族在此暂且不评,导致大学生中出现这一现象的一大原因可能就在于,在小时候“考高分、上大学”的目标之外,缺乏实质性的追求和目标。如果这样,人就很容易空虚,就需要“打发时间”去填补这个空虚。从这个层面讲,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可能甚至不在于所谓的“要有自控意识”或“增加自制力”去节制式地解决,而在于变“堵”为“疏”,舍“末”寻“本”,找到更值得自己追求的东西。

这个“设置目标”其实对我们自己提出了另一个层面的要求:了解自己,并在做选择时忠于自己的内心。请不要以为自己对自己很了解,也不要以为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我曾很多次反问来问我专业选择的同学或家长,这位同学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呢?许多人是回答不上来的,得到最多的一个答案就是,“不知道”。以提高分数为导向很容易让我们忽略基础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即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这个不是事到临头了想想或者跟谁聊聊天就能一下得到解决的问题,这需要通过长期实践、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等各方面建立认识。

以我自己为例,实打实地说,我脑子可能算中等稍微偏上,但绝对不是最聪明的,小时候(大学之前)学习也绝不算是最用功的,但是,我可能算是相对比较早就搞清了自己以后大概想干什么的,没有特别清晰,但有个大致方向。因为这个原因,在文理分科的时候我放弃了自己就应试来说相对更有兴趣的理科选了文科。在本科开始进行专业的学习之后,因为这种内在真心喜欢的驱动力,反而让我自己比高中时候更加投入地去学习这些专业知识。到目前的博士阶段可以说,这估计是我从小到大学习最认真和投入的一个阶段了,因为这对我而言是兼具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事情,比其他事情对我有吸引力得多。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一旦有了这个驱动力,可能更加有利于长远发展。此外建议学东西不要太功利,我自己一直喜欢在课本之外看些杂书、搞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这些内容往往对我有不同方面的启发,而且现在可以慢慢把这些看似孤岛的兴趣爱好连成一片大陆,这个过程也是很有意思的。

另外提一句,不必担心就业问题,真的。行行出状元,我们一中出来的学生如果在大学之后找不到工作养活自己,那也是奇谈了。我们应当有远远超出“养活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可以发挥的价值,并且去努力提升自己以实现自己的这些价值。至于所谓名利,都只是随之而来的附属品罢了。有则有,没有便罢,有何关系呢?当自己本身就对自己的价值有足够的自信时,便不需用那些外在的东西去获得自我肯定了。说到这儿,我常觉得,很多时候当一个人真正能放下的时候,才能有所得。这句话适用于许许多多方面,大家可以慢慢琢磨和体会。

三、从横向竞赛到纵向竞赛

这个思想观念转变很重要。我们从小习惯了横向地跟同班同学比成绩,但到了大学会发现这样比并不可行了。其实不论是小时候还是大学后,都是没有特别大的必要在结果上跟别人作比较的。别人的作用是什么呢?提供一个标杆,把它放到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里来,这个目标不是跟别人比,不是立志要“超过谁谁谁”,而是跟自己比,是“变成一个像那个样子的、更好的自己”。其实小时候的学习也是一样,我一直告诫自己,考试的目的不是“我要超过谁,拿到第几名”,而是看看自己到底有哪儿知识还不是很巩固,如何能把自己做得更好。

插一点题外话是我觉得人呢也要有这个胸怀,一枝独秀不如遍地花开。别人有好东西接纳进来,自己有好东西分享也要出去,正如我现在一边吸取前人经验、一边分享自己的体会一样。再如在做学术这方面也是如此,有的时候甚至要培养“对手”,大家一起在论辩和观点交锋中不断进步中提高,这整个学科、整个社会才能有更好的面貌。这是另一个主题,在此就不赘述了。

这个纵向竞赛还在于对新知识的获取上。对于高中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因为太习惯于在特定的事情上处于优势地位,反而可能在需要学习新东西时打怵。比如有同学跟我说喜欢摄影,甚至觉得想把它当成以后的职业,但是高中毕业之前都没有专门学过,抬眼看看比起人家专业的人差得好多,于是觉得还不如待在自己已经比较擅长的领域里。

对于这个事情我的建议是,如果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起步晚不是障碍。“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树生于毫末”。每个人学习每件事都是从零开始的,不要去看别人已经如何成功就有压力了。回想一下我们小学的时候会因为有其他高年级的同学比我们懂得更多就放弃学习了吗?没有嘛,因为那时候我们知道通过努力,我们未来是可以像他们一样获得很多知识的。作曲家们都因为有莫扎特就停止作曲了吗?没有嘛,因为同一个领域,每个人可以做的贡献也是不同的。就连上边提到的摄影,面对同样的景,大家拍出来的角度和表现的内容也是不同的。所以呢,在新知识的获取方面,唯一需要放下的就是“偶像包袱”,回归追求知识本身的赤子之心,并且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从现在开始,如此坚持十年、二十年,就会成为这个领域中不说专家起码也是有两把刷子的人了。至于时间嘛,挤挤总会有的。具体方法就不赘述了,简单来讲是不懂就问,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学,尤其是互联网这么方便,值得好好利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我自己的体会是,当真心想做一件事并持之以恒地追求、遇挫不气馁时,资源自然会很神奇地聚集过来。

小结一下,人的进步不仅在于增进自己的长处,也在于增进自己的短板。高中之后,我们的目的也不再是追求在哪个领域做到“满分”(其实高中之前的追求也不该仅仅是这个),况且绝大多数事情都不存在“满分”这一说,知识、社会都是没尽头的事情。可是,就算它天高海阔漫无边际又如何呢?我自悠然行舟,进一寸有一寸的欣喜,这就够了。

四、从“回答”到“提问”

这部分适用于已经结束高三、开启了大学模式的同学们。以后的生活不仅不太有“满分”,甚至绝大多数事情,是没有“正确答案”的。更多的时候不是“对与错”的区别,而是“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对自己、对其他的人和事就可以更心宽了。

大学以后,提出有意义、有意思的问题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甚至很多时候提问更重要。建议保持质疑的精神,记得“尽信书不如无书”。建议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批判性、全面思考的能力,不只是人文学科,研究科学的同学也是如此,不然就会出现诸如人类基因编辑这种在伦理道德方面骇人听闻而研究者自己却浑然不觉是个问题的情况。

怎么做呢?遇事多问自己个“为什么”,正如鲁迅先生之言“从来如此,便对吗?”遇到一个现象,一个事件,不要人云亦云,要多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多问问“信息是否可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会不会有其他的隐藏原因”等问题。此外建议不要囿于书本,平时多观察社会,从实际生活中提炼些道理,事事处处皆学问。越成长越觉得,真正的哲理都往往都隐藏在最简单、普通的生活之中,花开叶落、云卷云舒。前段时间看三十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赫然发现那俨然就是一本高级的哲学书。这一方面也需要大家慢慢理解和体会。这儿也提一下,提问呢要对自己提问,别整成跟别人抬杠了,很多事情过犹不及,而且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嘛。

五、人际关系

感觉人与人交往呢,最重要的是不要跟自己别扭,自己本性是什么样的,就什么样就好。喜欢跟大家一起玩一起热闹,就跟大家一起玩一起热闹,比较喜欢自己待着,就自己待着,不必故意去迎合或者讨好谁,因为“凡是掩盖的没有不显露的”,早晚总会有那么件事让自己显出本来的样子。例如听说过诸如多年闺蜜闹掰这种事情,其实这没什么好惊讶或者遗憾的,说明本就不是一类人,只是之前一直缺少一个事情把它检验出来而已。在这方面,“君子之交淡如水”一直算是我的座右铭,但其实我也并不觉得“甘若醴”的就都是“小人之交”,只是大家喜欢的相处节奏和外在模式不同罢了,关键在于内在真心与否。说到真心,值得注意的是,“不迎合”跟“高傲”是两码事。不论是哪种外在模式,内心一定要真诚,与人接触的时候一定要礼貌,做到对人对事自己问心无愧。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别人的评价,建议大家选取性地看。这方面我常用“拆评价”法,也就是对于别人给我的一个评价,不论它是赞扬褒奖还是批评贬低,告诉自己尽量不喜不怒不骄不馁(尽管这一过程往往不容易),把评价中态度性的内容剔除,对内容进行理性地分析,看看其中是否有可以值得借鉴的东西。在批评贬低意见里尤其是这样,认真反思一下,别人提出这样的意见是否是有一定道理的,对这个问题自己是否有过考虑,进一步决定自己是否需要作出调整。对方说的对的地方,要改,对方说的不对的地方,要坚持自己,而且要“人不知而不愠”。做到“自省”、“自信”但不“自负”。

六、改变是正常的,但方向还是要有的

关于方向的重要性,我常拿自己的“一度角”理论举例,大家一起出发,相差只有一度角,但走下去一天、两天、数年,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世界上的人、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方向方面有变化有调试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大家年纪尚小,随着年龄成长,对于很多事情的认识会开始变得不同。不过这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本身都在不断变化的话,还要不要尝试探寻我们想实现的人生价值、设定目标呢?我的意见是,还是值得要的。价值或说方向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阶段性的指引,提供特定阶段下前进的驱动力,简要来说,有个目标一般不会比没目标更差。

絮絮叨叨了不少,希望能为大家的思考提供些许参考。最后,改用我自己在另一篇文章里的话作结:诸因皆生果,诸果皆有因。追求什么,最后就会根据我们的追求得到相应的回报。想给人生交一个好答卷,值得谨记:人生无捷径。

祝大家多年后回首自己的一生时,都是“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李 良

2019年9月于英国剑桥

关于作者

李良,临沂一中2007级学生,2010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硕士保送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曾获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总决赛冠军、全国法律文书写作研究生组总决赛冠军。2017年被剑桥大学法律系录取、受留基委全奖资助攻读法学博士学位,2018年完成由德国、波兰、英国和西班牙合办的欧盟法博士联合培养项目,2019年于哈佛大学法学院访学,《Cambridge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编辑团队成员。


1.《【给同学一封信的作文高中】一个初中毕业生给高中后辈们的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给同学一封信的作文高中】一个初中毕业生给高中后辈们的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533126.html

上一篇

【我的梦想就是环游世界高中作文】看世界|小时候我们都有环游世界的梦想

下一篇

【我的梦想就是环游世界高中作文】看世界|小时候我们都有环游世界的梦想

【给同学一封信的作文高中】长子| |给高三同桌的一封信

【给同学一封信的作文高中】长子| |给高三同桌的一封信

给同学一封信的作文高中相关介绍,给高三同桌的一封信 文/长子 亲爱的同桌: 你好,小同桌,最近怎么样?今天整理内务的时候,发现了你写给我的一首小诗和一篇评论,想起了我们在一起同桌的那一年,我无法怀念。(莎士比亚)。 琴瑟流年,花开花...

【给同学一封信的作文高中】长子| |给高三同桌的一封信

【给同学一封信的作文高中】长子| |给高三同桌的一封信

给同学一封信的作文高中相关介绍,给高三同桌的一封信 文/长子 亲爱的同桌: 你好,小同桌,最近怎么样?今天整理内务的时候,发现了你写给我的一首小诗和一篇评论,想起了我们在一起同桌的那一年,我无法怀念。(莎士比亚)。 琴瑟流年,花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