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一种潜在的危害正在悄悄出现,它的名字叫隐翅虫!!!

首先这种昆虫不是蚂蚁也不是胡蜂之类的物种,他就是网上传的特别厉害的隐翅虫, 虽然他们的外型和活动状态很像蚂蚁之类的物种, 但是他们却属于不同的目,实际上关系还挺远的。。。

隐翅虫

又被称为“影子虫”、“青腰虫”,

是鞘翅目隐翅虫科类昆虫的通称,

拉丁学名 Oxytelus batiuculus

一般具有细长的身体,主要的鉴别特征是:

鞘翅极短,腹部体节外露,大部分可自由活动。

主要分布

主要分区布域:

潮湿区域,如淡水湖边、水沟、池塘、农田。

一般6月份开始出现,8~9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期,

10月份减少,这与隐翅虫的繁殖季节相吻合。

隐翅虫科的昆虫是一类杂食性昆虫,

一部分隐翅虫属是以吃田间害虫为主的肉食性种类,

另一部分以促进自然界循环的腐食性种类,

还有一部分是以植物果实等的植食性种类

我国隐翅虫伤人事件主要由黄足隐翅虫,黑足隐翅虫和奇异隐翅虫这三种毒隐翅虫属的隐翅虫引起:

▲黄足隐翅虫

▲黑足隐翅虫

▲奇异隐翅虫

毒隐翅虫皮炎是由

毒隐翅虫体液中的毒素与人体皮肤接触引起。

毒隐翅虫的毒素为胜过眼镜蛇毒的强烈接触毒素。

毒隐翅虫的毒素有3种:

即毒隐翅虫素(Pederin)、

拟毒隐翅虫素(Pseudopederin)

和毒隐翅虫酮(Pederone)。

隐翅虫素是依赖在隐翅虫中的血淋巴中共生菌所合成. 对人体来说,隐翅虫素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毒素, 只需要极低的浓度(每毫升一纳克)便能阻止正常细胞的有丝分裂. 工作原理为通过抑制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也因为有抑制细胞分裂的特性, 隐翅虫素也被考虑为一种潜在的抗癌药.

Ps:雌虫的体内毒素是雄虫的十倍, 并且像梭毒隐翅虫的卵、幼虫、蛹和除翅以外的成虫各部,都有毒素存在。

毒素分布在昆虫体内的每一部分,把虫体分成若干段节,不管用哪一节段接触皮肤均会引起相同症状的皮炎。虫体各部含毒素多寡不同,腹部最多,胸部和足次之。

隐翅虫体液感染人体皮肤的途径有三:

直接把虫体揉碎在皮肤上所致,称为直接感染; 虫体的碎片污染了手指,再由手指去摸其他部位导致感染,称为间接感染; 虫子隐藏在衣物、洗脸巾中,使用时把虫体搓烂使毒液沾污在上面,接触皮肤后导致感染。

及时彻底清理受伤部位毒液, 减轻其毒液对皮肤的持续伤害。

隐翅虫皮炎有明显的好发部位,颈部、唇周和前臂内侧为最容易发生的部位。首先观察这几个地方

具体做法

用肥皂反复清洗受损皮肤; 用4%苏打溶液或10%的氨水反复擦抹受损皮肤,中和毒素。 出现疱疹后,镇静止痒,采用消炎收敛性药物减轻刺激感。 切勿抓挠!!!

虽然隐翅虫对人体是有危害的但还不至于像网上说的那么严重, 首先隐翅虫不至于致死其次不会出现像网上疯传的那种大型水疱。一般隐翅虫的过敏现象多为条状或斑状的红肿,严重点的话会有小型的脓包疮,后期会出现溃烂属正常现象,但不会像网上传那么恶心。猫老师就曾经不小心中过隐翅虫的招至今还记忆犹新。

▲来自猫老师的朋友圈

野外防护小妙招

在野外时, 少去林区间低矮灌木的地方, 进户外时注意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长衣长裤,喷洒好驱虫剂防止蚊虫近身, 减少人体与隐翅虫近身的机会。

晚上睡觉时,切记帐篷拉链拉好,睡觉前对帐篷做一次检查看看有没有异样。如果睡野外的话建议能搭一个蚊帐,阻隔与隐翅虫的接触。

反正如果一旦遇到隐翅虫,一定要注意不要和他们有过多的接触。

如果不小心,有了亲密接触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抓挠!!!

请转发让更多的人知道!

谢谢!

1.《隐刺虫,没那么可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隐刺虫,没那么可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