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教育专区 > 小学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从甘女士到冯老师——都是教师的冯元军

[叙述]

作者:张科里(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冯元军(左)和丈夫陆堂堂

文人小传

冯元军(1900-1974),河南唐河人。作家、学者。1922年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系。1932年与丈夫堂堂正正地留学法国,1935年在巴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任教。曾任山东大学一级教授、副校长。短篇小说集《卷葹》 《春痕》 《劫灰》、古典文学论《中国诗史》 《南戏拾遗》 《古剧说汇》等。

丰元军

冯元军是“五四”后出现的杰出女作家,以“甘女士”等笔名广为人知。她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也是一位终身教与教的教师。作为作家和学者,她的文学作品和学术研究成果历来受到重视,但相对来说,作为教师对她的关注不足,论述也少。

事实上,教书育人是冯元军一生的中心。她对学生们说:“自从上大学教书以来,我一直洗手不写小说。”老师与学生打交道,工作神圣,人的生命有限,时间一定,不能同心协力,所以一旦做错了孩子,就会有莫大的缘分。" "

冯元军早期小说集《卷葹》

投身教育,死后已

1917年,冯元军进入北京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改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注重教育。1921年5月4日,他在《晨报》刊登的《五四纪念杂感》文章中写道:“教育是大家公认的国家的根本事业,必须特别扩大。现在怎么样?首都下多次陷入无教育的境地,最近有一些恢复的希望,但在风雨交加的情况下,前途仍然很渺茫。(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外省呢?经常听到削减经费和停课的事情。”1922年5月15日至6月23日,冯元军参加了由老师胡小石率领的“国内教育参观团”,去了秦、吴、苏、月见犬。她非常投入这次参观访问,细心观察,耐心访问,每天坚持写日记。她的日记后来发表在《晨报副刊》。从日记中可以看出她非常关心教育,有自己的想法。在太原参观国民师范。“我们从医院出来的时候,看到五六个男孩背着泥和砖头从西往东走,看到他们衣着朴素,手脚僵硬,只被认为是泥瓦匠。(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真真正正》)后来发现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他们这种勤奋的精神真的佩服了12分。离开的时候,他们——学校中的事务人——,这个学校学生用劳动力做的产品也送给了我们很多,我真的很惭愧!”生产劳动实践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冯元军钦佩这一点,表明他对教育有相当深刻的理解。在武昌参观模范小学。“去礼堂附近,有时看到事情败露,简单明了地写下每天的台词。这种东西我觉得小学生很有益,比那个冷酷无趣的格言品牌强多了。我一直主张小学教育,无论如何,要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感情。如果这些真善美的小天使们用无情的教育矫揉造作,使自己失去了本来的天真,那简直就是摧毁了世界上无偿的艺术品,剥夺了人们艺术的快乐。那罪真是不可饶恕。(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在我看来,在我看来,在我看来,在我看来,在我看来,在我的生活中,在我看来,在我的生活中,在我的生活中,在我的生活中。”这种重点在发展小学生的情趣,健康愉快地发展学生的身心方面,应该说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冯元军还是一名22岁的大学生。

师范学校毕业后,冯元军又去了北京大学国学学院读研究生,之后立即投入了教育事业。从1925年春天开始因病去世,除了在法国攻读博士学位外,她一直坚持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一直坚持金陵女子大学、中法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中国工程、安徽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女子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直到1974年因病去世。冯元军在高校任教后,时局动荡,运动频繁,经历了个人家庭生活的不幸、病魔的折磨,她经历了艰险的灾难,身心受到了普通人无法承受的重压。她很痛苦,她很累,但从未倒下,始终坚定地站在教职上。

1973年,她得了癌症,住进了医院,最关心的是教书,不能忘记的仍然是教书,丈夫也理直气壮地给她带来了教学参考书。(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学生》)临终之际,表情恍惚时,她搀扶护士给学生们讲课。她在课堂教学的岗位上离开了世界,走了很长的路。

林庆,冯元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

甘愿割爱,专心教育

冯沅君的情趣和爱好是多方面的。她是作家,发表的小说、诗词、散文,至今还为人们所赞赏。她是学者,她的许多学术著作,有不少至今还摆在人们的案几上。她是翻译家,通英文、法文,有重要的译著传世。她到高等院校任教以后,虽然对上述的多方面仍有兴趣,继续努力,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她能做到割爱,始终把主要精力投用在教学和教书育人上。

冯先生初登上大学讲坛时,已经发表了多种著述,有相当的名气,后来名气越来越大,头上有作家、学者、博士、教授、才女等不少桂冠,但她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教师,在长达5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从来没有单凭学识、才气、名气,随便随意,而是一直践行着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教学原则。

冯先生备课从来都十分认真,每门课都有详细的讲稿。有的课程,她讲过多次。但每次新讲这些课程时,考虑到讲授对象不同、出现了新的研究成果等原因,她都要再备课。从今存多种备课讲稿上可以看到,有些讲稿是重新撰写的,有些是在原讲稿的基础上进行增删。有些字读不准,就查字典,仔细写在讲稿上。山东大学中文系1956级学生石家麟回忆,1957年,冯先生给他们年级讲元曲时说:“不少同学的作业中还有错别字,对于中文系的同学是不应有的,希望大家勤查字典,我读了大半辈子的书,字典还常备案头。勤查字典是消灭错别字的不二法门,舍此别无捷径。”冯先生备课的认真,已经形成了习惯,习惯成自然,即使给几个人辅导,她也是认真准备。她指导的研究生陈其相回忆,有时她辅导研究生,只有两三个人,她也事先写好详细的提纲,一丝不苟。1962年,冯先生总结自己辅导研究生的体会时,讲到提纲的好处:“保证指导时既重点突出,又无遗漏。碰到应解答的问题多,而指导时间不够时,导师可以只讲重要的,次要的可将提纲交研究生带下去自己看……为此,我虽然觉得写提纲很费时间,可是总坚持下去。”她备课、写辅导提纲从来不惜时间,她说自己“指导两个钟头或三节课的时间,备课的时间大都是一天”。

除了备课,冯先生还一直重视编写教材,付出了大量心血。她先后根据教学的需要,编写了多种教材,其中有些正式出版了,如和陆侃如合著的《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和北京大学教授游国恩、中山大学教授王季思等合编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和北京大学教授林庚共同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还有大量讲义没有来得及整理出版。她认为,教材要“力求符合学生的要求和水平”。她的教材和讲义都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编写的。她深知编写教材之困难,强调编写教材要有研究的基础。1952年,她曾对她的侄女北京大学教授冯锺芸说:“编教材很不容易,教材也能显示编者的思想认识高下,不能人云亦云。编教材也需要研究作为基础,不然,岂不误人子弟。”

冯先生编写教材,不论是讲义,还是教科书,始终贯穿其间的是一种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她和林庚共同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是为高等院校中文系诗歌选课程编写的教材,共选诗词曲一千首,选目曾三次征求专家意见,最后才确定下来。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自周至唐五代,由林庚主编。下编自宋代至五四,由冯先生主编。两位主编,除曾先后三次充分面商外,还经常交换情况和意见。冯先生主编的下编,参加者有关德栋、袁世硕、朱德才、郭延礼和赵呈元。冯先生作为主编,司其职,切实地尽到了主编的责任。她负责起草选目,审改初稿,组织讨论,并最后定稿。她还负责注解北宋全部、南宋大部分及金、元全部诗篇的工作。从今存的初稿和定稿中,可以看到很多冯先生修改的字迹。在编写过程中,她的一个助手,“对吴伟业两首诗的创作时期,依据常见的资料,做了个大约的推断,还在稿子上的一端贴了一张字条,说明依据的材料”,“但冯先生在定稿时,却重新做了考证,并得出了确切的答案。她向助手说明改动的依据时,语重心长地说:做学问不能粗枝大叶,敷衍了事,也不能人云亦云,应当力求把问题搞清楚。”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到冯先生一贯的认真严谨和做主编的尽职尽责。

山东大学校园里的陆侃如、冯沅君塑像。资料图片

创新方法,灵活教学

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冯沅君在遵循传统的同时,特别注意探索和创新。

冯沅君一生讲过多门课程,除了基础课外,还开设了几门选修课。她在讲授时,基于讲稿,但又从不照本宣科。研究文学史、作家作品属于人文学科,其中有一些属于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的丰厚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教者和听者重在体悟、体验。冯先生讲文学史、作家作品,感情特别投入。1949级学生吕家乡回忆:“冯先生讲课则富有感情。有一次讲到王维的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她按照‘三叠’的方式朗诵了一遍,语流很快,像绕口令一样,引得同学们大笑。还有一次讲到明代散曲家王磐的《咏喇叭》,冯先生又朗诵又表演又赏析,我至今还记得她眉飞色舞的神态。”冯先生课堂教学的情感投入,1949级学生赵淮青也铭记不忘:“有一次,她讲苏东坡的词《念奴娇》,一字不落地背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她的讲解,完全沉浸在作品中,洋溢着对千古名篇的挚爱。我还记得她在讲台上踱着步子,目光凝视前方的风度神态。这首词写得大气磅礴,她讲得也铿锵有力。先生虽外表纤弱,却传达出词中神魄飞扬的气势,把苏词的感情发挥到极致。自然也难忘,冯先生讲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时,又完全是另一种气氛。又是一次一字不落的朗诵,声音低回,如泣如诉,充满似水柔情,字字送进听者的耳膜,令人肃然动容。无意间,发现她的眼角闪烁着晶莹的泪光。沅君先生很推崇元代杂剧大家关汉卿,高度评价关汉卿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窦娥冤》这部作品。当她朗诵到《不伏老》中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时,声音高亢壮烈,富于感染力,也透露出她爱憎分明的性格。”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每篇作品都是独特的,不同的作品情调也不同。冯先生讲授时,针对不同的作者作品,设身处地,满怀真挚的感情,讲出了真情别调。

冯先生讲课,常有顿悟,随时随地发挥。1953级学生郭同文回忆,1954年春,冯先生讲授岑参的诗歌,“此时,她虽然大病初愈,但讲起课来却精神焕发、口若悬河,声音铿锵有力。她绘声绘色地分析了岑参写边塞风光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当讲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她望了望窗外:校园里梨花盛开,洁白如雪,阵阵春风扬起片片梨花飞舞。她满含深情地讲道:‘诗人用春风比北风,用梨花比雪花。何等深切,何等独特!同时也表明了:寒冷的日子里也蕴含着明媚春意来临,显示了诗人在严寒中的乐观情怀!自古以来,写春风的诗歌甚多,而用春风比北风的诗,这却是首创。’”

冯先生特别重视课后辅导这一环节。她同课堂教学一样,认真负责,而且有自己的探索和特点。重视个别辅导,也重视集体辅导。

冯先生个别辅导多是在她家中。她为了辅导有针对性,事先尽量汇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认真准备,然后细心地讲解,即使有时身体不好,也按时辅导。约在1957年上半年,冯先生辅导中文系高年级学年论文。1955级学生吴长华回忆:“那时我们高年级要准备写学年论文,我选的题目是《论〈牡丹亭〉》,出乎意料的是冯沅君先生竟是我的指导老师。这样我们的接触就多起来,每一周总有一晚上要到她那里去。每次到她家里,她总是早已等在会客室里了。那时她身体不好,没讲几句话,就常常要咳嗽,可是她还是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辅导、讲解。在讲解前先朗读一遍。使我惊奇的是她身体那么弱,朗读却是铿锵有力,节奏性很强,至今仿佛仍在我的耳边回响。她对我们很亲切,没有一点教授的架子,对我们提出的哪怕是幼稚的问题,也都认真解答。”

冯先生的集体辅导,常常是与“集体答疑”结合在一起的。《冯沅君传》第305页记载:约在1959年,她在教学中,还创造了一种“集体答疑”的教学方式。所谓集体答疑是“在个别辅导、个人阅读告一段落后,她让学生交上阅读札记,同时把疑难问题一起交上”,她“在检查札记时,把学生提的问题梳理归纳后,给学生‘集体答疑’。在她答疑完毕后,学生还可充分提问,然后师生展开讨论。教师答疑结束,她就反过来‘考’学生:让你阅读一段她布置过的古文;让你串讲一段文字,谈出你的评论意见;或向你提出一两个问题让你解答。答得不完善,她会请别人补充。”这种集体辅导、集体答疑,把指导阅读、写阅读笔记、发现问题、提问、讨论、考问自然地接连起来,有严格要求,又有引导启发,既有针对性,又生动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后来,“她的学生缅怀老师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是冯先生的‘严’和‘逼’,打掉了大家的惰性,引导着我们前行。”

教学相长,双向互动

1964年9月,冯沅君与她指导的研究生张忠纲交谈时说:“教学永远是相长的。”“‘教学相长’在有些老师听来是一句口头禅,其实是千真万确的,将来你们当了老师,就会体会到了。”冯先生在长达5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坚信这一真理,并且能切实践行。

冯先生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备课、辅导和编写教材时,总是要翻阅、参考大量文献资料,但她从不照抄照搬,而是反复阅读、勤于思考,写成详细的讲稿。在这个过程中,常有新的发现。她不仅把这些新的发现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同时也诱发了新的研究兴趣,进而取得了重要研究成绩,为学术界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

1939年,冯先生在中山大学讲授元杂剧时,发现了三条有关王实甫生平的材料,当时她未敢贸然作断。此后她从孙楷第、王季思先生的论著中,又看到了新材料,并且函请王先生询问陈寅恪先生有关见解的依据,这才产生了自己的一些推断,写成了一篇题为《王实甫生平探索》的论文。1956年秋冬之交,在山东大学一年一度的科学报告会上,她以此为题作了学术报告,提出讨论。讨论后,冯先生继续修改,1957年刊于《文学研究》杂志。

在编《中国历代诗歌选》时,冯先生注意质疑,发现了不少新问题。如此书所选的清代吴伟业的作品《圆圆曲》与《楚两生行》,对这两篇作品的写作时间,冯先生没有沿袭以前的说法,而是阅读了许多有关的著述,仔细考证,从中找到了一些例证,认为《圆圆曲》作于顺治七年(1650)前后,《楚两生行》作于康熙初年。她把研究的成果纳入教材中,同时撰写了《吴伟业〈圆圆曲〉与〈楚两生行〉的作期——读诗质疑之一》,刊于《文史》杂志。

关爱学生,亲近学生

冯沅君与学生相处,不讲所谓的师道尊严,而是提倡互尊、互爱、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抗日战争时期,她同陆侃如先生支持进步学生,从经济上帮助过一些进步学生。在东北大学任教时,有一位同学母亲有病,无钱医治,他们给他一笔钱,帮助母亲治病。到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后,青岛解放前夕,李希凡旁听冯先生的课,中间遇到了经济困难,冯先生亲自给李希凡姐弟送去了四十银圆。1962年初,冯先生指导的研究生陈其相的祖母病逝,父亲又病重。冯先生知道后,马上拿出一百元,让她赶快寄回家。凡是接近冯先生的,都知道她生活十分简朴,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可是对同学,却慷慨大方,毫不吝惜。

冯先生乐意与学生交流,学生也喜欢接近她。吕家乡回忆:1952年,他和几位同学在毕业前夕去看望冯沅君。“她向我们谈经历,谈治学,谈写作。她告诉我们,她小时候缠过足,后来才放开,因此现在穿皮鞋还要塞一些棉絮,走路很不得劲儿。我这才想到,平时冯先生走路的确有点‘扭搭扭搭’的样子。冯先生很有感慨地说:一个人要违抗社会风气,违抗潮流,是很难很难的,只有极少数杰出者才能做到。谈到写作,我们问她是不是还打算写小说?她叹了一口气,说:淦女士写小说简直是三代以前的事了,早就提不起笔了。辜负了鲁迅先生的期望,没有办法!”

约在1952年,1951级学生赵淮清和几个同学到冯沅君家看望老师。后来他回忆:“书斋幽雅清静,处处氤氲着书香气。大家谈话无拘无束。她简单问了我们入学前的经历,然后就兴之所至地谈文学,谈人生,谈山大的历史,妙语迭出。记得先生说过:‘你们入大学文科,文、史、哲都要打好基础,古典文学更是基础。古文学不好,白话文也是做不好的。’她主张大学几年起码要背诵上百篇精选出来的古文,古诗词更要多背,越多越好。”“沅君先生讲得兴致盎然。说话间,一大盘黄澄澄的花生糖已被我们‘风卷残云’。先生脸上浮漾着慈祥,颤巍巍地,又从立柜里端出一盘,还没来得及落座,一位性格有点鲁莽的同学发话道:‘冯先生,您在法国留学时,您的脚会招来不少麻烦吧?’这种容易犯上又不相干的提问,很使我们为他着急。不料,冯先生却不以为忤,笑容粲然,朗声答道:‘这也不难,学习孟丽君嘛,外面套双靴子就行了。’”

冯先生虽然有博而深的学识,有许多有影响的著述,但她从不谈这些。她不哗众取宠,不露才扬己,对于世俗之名毫无兴趣。她和学生交谈,是真诚的,是自然的。这是经受人文教养浸润而形成的真诚和自然。她与学生的交谈,洋溢着真善美的情趣,从各方面密切了师生关系。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来看,这种交谈,如同雨露,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长期效应,学生受到了课堂上和书本上难以受到的教育。

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冯先生在她一生的教学生涯中,在做好言传的同时,特别重视身教,正己身,正己心,自然会影响学生。她凭借着向善、求真、趋美的人格魅力,如同甘霖雨露,滋润沾溉了学生的心灵。

冯先生指导的副博士研究生尚达翔回忆:1960年秋,“济南久雨成灾。星期二下午是冯先生给研究生上课的时间,哗哗的大雨就是停不下来。冯沅君住老校,上课却在新校,两地相距有四五里路,都是泥泞的庄稼地。花甲之年的老人,又是双‘解放脚’,如何走得过这么长的田间小道!学生们万分焦急,他们家里又没有电话。商量结果,派了个男生骑自行车去老校,让冯先生改日再来上课。哪料,骑车的学生刚刚上路,她却撑着伞,背上挎了个书包蹒跚着过来了。女同学们赶紧把先生扶进屋,让她换上干燥的鞋子,埋怨她这样大的雨不该蹚水过来。她却若无其事地说:看天下着雨,我就提早上了路。还好,书包没淋湿。说完,她掀开备课本,拿出了一叠卡片,开始上课了。”一位曾经缠过足的60岁老人,为了按时上课,冒着大雨,只身撑着伞,挎着书包,提前踏上四五里泥泞小路,蹒跚蹚水跋涉,终于按时赶到课堂上课。严于律己,不畏艰难,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此情此境,胜于言教,深深地感动了学生,教育了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冯先生切实地做到了。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1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1.《【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从甘女士到冯老师——都是教师的冯元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从甘女士到冯老师——都是教师的冯元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592854.html

上一篇

【龙江路小学英语作文范文】我最喜欢夏天

下一篇

【小康社会作文范文小学语文】我们的小康生活(传达)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讽刺凯歌:这是文艺素养和对子女的爱。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讽刺凯歌:这是文艺素养和对子女的爱。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相关介绍,彭派新闻记者卢林汉结束 丰子恺以画家、教育家、散文家、装订设计师、翻译家等身份为大众所熟知。作为父亲,他如何成为以身作则、感化人的教育后代?(莎士比亚)。 最近,讽刺改编孙丰宇执笔的书《丰子恺家书》由...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江苏特等奖作文《冬季快乐》被评委称赞为“柔软、有温度”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江苏特等奖作文《冬季快乐》被评委称赞为“柔软、有温度”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相关介绍,分享江苏省第18届“小校国际杯”中学生作文比赛特等奖第一名《冬季快乐》。 冬天快乐 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三东彦岭 亲爱的L: 任性地把冬天作为四季的开始,给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同志送去最真诚的祝福。(大...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江苏特等奖作文《冬季快乐》被评委称赞为“柔软、有温度”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江苏特等奖作文《冬季快乐》被评委称赞为“柔软、有温度”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相关介绍,分享江苏省第18届“小校国际杯”中学生作文比赛特等奖第一名《冬季快乐》。 冬天快乐 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三东彦岭 亲爱的L: 任性地把冬天作为四季的开始,给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同志送去最真诚的祝福。(大...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28首最美的唐诗展现了古诗中四季的美丽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28首最美的唐诗展现了古诗中四季的美丽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相关介绍,春种、下锄头、秋收、冬藏、古人对季节的认识敏感细腻。 春天:宿气催黄鸟,清光归绿苹果。哈:北风发出香气,粥发出清脆的声音。秋天:露水从今晚开始是白色的,月亮是故乡。冬天:终南阴灵水,积雪的云端。 二十...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方凤夫写的葡萄是怎么从“包裹图”变成“方葡萄”的?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方凤夫写的葡萄是怎么从“包裹图”变成“方葡萄”的?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相关介绍,方凤夫(1937年) 当代著名的花鸟画。画葡萄在花坛里享有盛名,人们称之为“中华葡萄王”、“旁葡萄”。 方凤夫近50年的绘画生涯中,画得最多的是葡萄,带领他进入玲珑葡萄世界的恩师是——苏包静。 苏包亭...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方凤夫写的葡萄是怎么从“包裹图”变成“方葡萄”的?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方凤夫写的葡萄是怎么从“包裹图”变成“方葡萄”的?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相关介绍,方凤夫(1937年) 当代著名的花鸟画。画葡萄在花坛里享有盛名,人们称之为“中华葡萄王”、“旁葡萄”。 方凤夫近50年的绘画生涯中,画得最多的是葡萄,带领他进入玲珑葡萄世界的恩师是——苏包静。 苏包亭...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小队我来了。最美校园欣赏日正式开放!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相关介绍,从苏州——到郑惠寺胡同到小队都很舍不得。 一直对苏州大学不感冒,作为中国最美的校园TOP10,紧紧封闭自己,到处都是苏大的传说,亲见者太少,一提到最美的校园,大家就脱口而出武汉大学、厦门大学~ ~ ~...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小队我来了。最美校园欣赏日正式开放!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小队我来了。最美校园欣赏日正式开放!

苏欣赏作文范文小学英语相关介绍,从苏州——到郑惠寺胡同到小队都很舍不得。 一直对苏州大学不感冒,作为中国最美的校园TOP10,紧紧封闭自己,到处都是苏大的传说,亲见者太少,一提到最美的校园,大家就脱口而出武汉大学、厦门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