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三部分,共8页,计22题。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积累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

  你的价值,决定于你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你自己,开tuò你自己。你是平平淡淡,抑或轰轰烈烈,只在于你如何去选择;你是停zhì沉寂,还是奔téng呼啸,只在于你怎样去拼bó。

  

  2、默写古诗文。

  感时花溅泪, 。 ,忽复乘舟梦日边。

  落红不是无情物, 。 ,长河落日圆。

  蝉则千转不穷, 。 ,燕然未勒归无计!

  从《论语六则》中选出两句,作为专题板报“学习大家谈”的征稿主题。

  3、名著阅读。

  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

  二)运用

  4、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5、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个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6处,用规定的符号加以修改。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人 生 是 无 法 回 头 再 来 的,然 而 做 每 件 事 都 要 细 心 瑾 慎、 小 心 翼 翼。有 时 也 许 就 是 因 为 一 个 不 留 神 的 错 误 , 造 成 无 法 挽 回 的 一 个 遗 憾。

  朋 友 :珍 重 地 走 好 每 一 步 ,不 要 对 小 事 就 吊 以 轻 心 ,希 望 你 稳 健 地 走 完 自 己 的 旅 程 。

  6、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假如你看见一位老人往京杭运河里倾倒污水,请根据图示,结合主题,用恰当的语气对老人进行一番劝说。

  三)探究

  7、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常州市政府在制定的“常州市民精神”中,倡导全体市民要“重诚信”。阅读下面几则诚信小故事,从中归纳出“重诚信”的含义。

  春秋时,吴国的季子出使北方,顺道拜访了徐君。徐君很喜欢他的剑,季子虽然心中默许赠送,但因外交礼仪的需要,当时没有答应。等他返回时,徐君已死,季子就把剑挂在其坟前的树上而去。

  古代有个叫尾生的人,与一位姑娘相约桥下,姑娘因事未到,正逢潮水上涨,尾生抱住桥下一石柱不肯离去。等姑娘赶到,尾生已被淹死了。

  北宋词人晏殊14岁时,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看到题目后,对皇帝说:“这个题目10天前我就做过了,请陛下另出一题。”

  去年,金坛建昌、社头、薛埠等地300余农户面对市场的高价不动心,仍把自己的蚕茧低价卖给了当初与他们签订订单的江苏晨风集团。

  广东吴先生在没有付钱的情况下,仅通过电话在林海燕的投注站购买彩票,中得大奖518万。林海燕本可以占为己有,还是打电话把中奖消息告知了吴先生。吴先生开始以为她是在催要彩票钱,经多次打电话,吴先生才领走了中奖彩票。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8-12题。

  甲文:一位母亲给世界的信

  亲爱的世界:

  我的儿子今天就要上学读书。一时之间他会感觉新奇有趣。但愿你能对他温柔些。你瞧,到现在为止,他一直是家中的宠儿,后院的王者。我总是忙着为他治疗伤口,慰藉他的心情。

  但是现在不同了。今天早晨,他就要走下前门的楼梯,冲我挥挥手,开始他的伟大历程。期间或许有争斗、不幸或伤害。在将来的生活里,他需要信心、爱和勇气。

  所以,世界,我希望你能时不时牵起他的小手,教导他应知之事。教导他知道,每有恶人之地,必有豪杰存在;每有奸诈小人,必有献身义士;每见一敌人,必有一友在侧。让他看见空中的飞鸟、日光里的蜜蜂、青山上的簇簇繁花。教导他,磊落的失败远比欺骗更荣耀;教导他,坚守自己的信念,哪怕人人言错;教导他,可以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智慧,但绝不能出卖良心和灵魂;教导他置群氓的喧嚣于不顾,在正确时要挺身而战。请温柔地教导他,世界,但是不要娇纵他,因为只有烈火的考验才能锻炼出真钢。

  世界,请尽你所能。

  一位母亲

  ×年×月×日

  

  乙文:环境与人的性格

  细心的人往往发现,南方姑娘和北方姑娘有着明显的差别:南方姑娘往往温柔、活泼、精明、灵巧;北方姑娘常常大方、开朗、坚强、勤劳。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地理气候条件对性格的形成有影响,特别是对同一地区、同一民族的共同性格特征影响较大。

  地理气候条件仅仅是环境中的一个要素,从个体性格形成的角度看,一个人自幼生长的环境对他的性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林黛玉是南方闺秀,刘三姐也是南方姑娘,她俩的性格却截然不同。住在潇湘馆里的林姑娘只能哭哭啼啼哼着葬花词,在山川中荡舟的刘三姐却高唱出曲曲山歌,把一个个秀才驳倒。

  近来,儿童的居住环境对其性格发展的影响,已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在城市单元楼里长大的少年,在性格上常常有孤僻、自私的缺点;在大杂院里成长的幼儿比囚于单元楼的幼儿善于与人交往。

  环境与心理的关系,不但是心理学家的研究课题,也应当是环境科学家研究的课题。应当开展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建立我国的环境心理学体系,用以指导我们的环境建设,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8、甲文中的“世界”和乙文中的“环境”各指什么?以下两种不同理解,哪一种比较合理?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A、 两者完全一样。

  B、 甲文的“世界”主要指社会,乙文的“环境”主要指人们的居住环境。

  9、甲文中,“母亲”为什么希望“世界”让“儿子”“看见空中的飞鸟、日光里的蜜蜂、青山上的簇簇繁花”?

  10、下面哪些现象能用乙文中的原理来解释,哪些不能?逐一回答并简述理由。

  宇航员在万籁俱寂的太空封闭系统里生活,会得一种“恐寂病”,产生心理的障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子幼时,母亲为了他一连搬了三次家,最后搬到一家学堂旁边才安居下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1、结合乙文介绍的知识,阅读甲文,根据“母亲”的要求,针对“儿子”的实际,你作为“世界”的一员,能为“儿子”提供哪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12、对甲文表达的观点或乙文说明的道理,你有什么看法或疑问 用简要的语言表述出来。

  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

  用 爱 倾 听

  方冠晴

  那段日子,我被楼上楼下的住户折磨得快疯掉了。

  我家住二楼。住我楼下的,是一对下岗夫妇。为了生活,这对夫妇买了一辆破旧的三轮摩托车,每天出去载客,深更半夜才回来。那辆摩托车破旧得像严重的哮喘病人,“突突突”的响声像哮喘病人的咳嗽,不但巨大,而且让人揪心般的难受。每晚,我躺在床上,刚有一点睡意的时候,那辆摩托车就拼命“咳嗽”着回来了,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

  我楼上的那家住户,不知怎么心血来潮,给女儿买了一支箫。每天天刚麻麻亮,他就逼着女儿练习。那声音呜呜咽咽,毫不连贯,毫无乐感,听在耳里,像鬼哭狼嚎。

  我每晚被楼下摩托车的“咳嗽”搅得没有睡意,早晨又早早地被楼上的箫声“哭”醒,弄得我精神不振,心情烦躁。我想,应该好好与楼上楼下的住户谈一谈。但临到他们的门口,我又犹豫了,谈什么呢?让他们不要再发出噪音?可楼下的那个住户,破摩托车就是他们的饭碗;楼上的那个住户,箫声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希望。难道我要他们放弃饭碗放弃希望?我不忍开口,他们也不会答应。

  几经考虑,我决定搬家,搬到一个清静的地方去居住,那样有利于我的写作,也有利于我的健康。我找到一位朋友,诉说了我的苦衷,叫他帮我物色好的住所。朋友笑眯眯的听着,然后问我:“你觉得我居住的环境怎么样?”我说:“就是觉得你这里清静,所以叫你帮我找住的地方。”朋友得意的点点头,说:“好吧,你先在我家里坐一个小时,感受一下。”

  一个小时后,隔壁的阳台上传来一种含糊不清的类似于说话的声音,像原始部落的人用特殊的声音在喊叫,声音刺耳而使人不明所以,让人听了格外不舒服。

  我问朋友这是什么声音。朋友说:“一个9岁的男孩,在学说话。你仔细听听,他说的是什么?”我侧耳倾听,那男孩无疑在重复一句话,但我怎么听都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我猜测说:“他好像在说,羊刚仆倒在地。”朋友哈哈大笑,说:“你错了。他是说阳光普照大地。”说着话,他拉开了通往阳台的门,以使那孩子的声音更大一些。这时我听到,有一位妇女,在不断地纠正那个男孩。妇女说的,正是“阳光普照大地”。但无论妇女怎么纠正,那男孩说的,仍是“羊刚仆倒在地”。

  朋友见我一脸诧异,便解释说:“这孩子是个弃儿,一出生就又聋又哑,所以他的生身父母抛弃了他。是我的邻居将他捡了回来,不但抚养他,而且到处求医问药为他治疗。从他4岁开始,我的邻居就开始锲而不舍地坚持每天教他说话,到他5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居然开口叫妈妈了,虽然声音那么模糊,但我们都听清了。我的邻居当时就激动得哭了,我们在场的许多人都热泪盈眶。我的邻居含辛茹苦这么多年,终于让这孩子开口说话了,这怎么不让人激动?你听这孩子的声音,很刺耳,很不舒服,那是因为你是用耳朵在听。而我们听这孩子的声音,很动听,很欣慰,那是因为,我们是用爱在听。这世间的许多声音,有动听的,有刺耳的,有美妙的,有聒噪的,这些声音全部入耳,可以让你觉得是一种享受,也可以让你觉得是一种折磨。但如果用爱去听,这世界上,就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美妙与和谐,让人觉得欣喜和欣慰。”

  我打消了搬家的念头。奇怪的是,再听楼下摩托车的轰鸣,我没觉得刺耳,而是觉得欣慰,这对下岗夫妇今天又有生意了,又有收入了,我为他们感到高兴。而再听楼上的箫声,我也能听到小女孩的进步。

  上帝给了我们耳朵,是让我们能听得到世间所有纷杂的声音;人类给了自己爱心,是让我们将所有纷杂的声音,转换成美妙动听的音乐。想享受美妙的音乐,就要学会用爱倾听。

  

  13、阅读全文,说出“我”倾听到的“美妙音乐”的具体内容?怎样才能做到用爱心去倾听

  14、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或作用。

  我找到一位朋友,诉说了我的苦衷,叫他帮我物色好的住所。

  含义:

  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

  作用:

  15、如果楼下传来的是搓麻将的聒噪声,楼上传来的是打骂孩子的刺耳声,该怎样正确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16、“我”楼上的那家住户为什么在“每天天刚麻麻亮”时就逼女儿练习吹箫?请就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17、研读上文中朋友的邻居教小男孩说话的有关内容和下面两则材料,你认为小男孩最终能不能学会与人正常交谈,为什么?

  材料一:海伦·凯勒原先失明,“整天处于黑暗世界之中,感到很痛苦,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缺少强烈的爱”。莎利文老师将手语字母按入凯勒掌心,教她各种物件的名称,将她手指放在自己喉头,听其振动说话。在莎利文老师持之以恒的爱心教育下,海伦终于成为一位作家和教育家。

  

  材料二:丹是一位失聪孩子,据著名耳科专家杰夫瑞医生诊断,他恐怕是属于永远都无法恢复的失聪者。但富有爱心的露茜修女并没有放弃,坚持让他去听睡莲开放的声音。有一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丹终于听到了睡莲花瓣开时的“叭”、“叭”声。

  课内古文——阅读下面《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18-21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万钟于我何加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0、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的观点。

  特别题目—— 21、阅读下面《不食嗟来之食》,完成文后问题。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

  三、作文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巴勒斯坦有两片相距不远的海,一片是活水,鱼儿在水里游,鸟儿在海边唱,充满了勃勃生机;另一片是死水,没有游动的鱼儿,没有鸟儿的鸣啭,更没孩子们的欢笑。注入这两片海的约旦河水是一样的,为什么差距如此大?原来活海接纳河水但并不保守,海里每流进一滴水就流出一滴水,接受与付出以同样的速度进行。死海则小气地把河水储存起来,一滴不放。懂得付出的,活着;只知接受的,死了。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如此呢?

  请联系生活实际,以“接受与付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550字。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文中也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题目

  常州市二○○四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1、拓 滞 腾 搏

  2、恨别鸟惊心闲来垂钓碧溪上化作春泥更护花大漠孤烟直

  猿则百叫无绝浊酒一杯家万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不设标准答案,内容正确,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4、没有统一答案。参考: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忘记了谦卑为怀是一种习惯。

  5、修改参考:

  ①“然而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句中,“然而”改为“所以”;“瑾”应改为“谨”;“细心瑾慎”与“小心翼翼”重复,删去其一。

  ②“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欠通顺,改通即可;“有时”后可加“,”;“一个”调到“无法”前。

  ③“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句中,“:”改为“,”;“珍重”改为“慎重”;“吊”改为“掉”。

  ④“希望你稳健地走完自己的旅程”欠通顺,改通即可。

  

  6、没有统一答案。表达无语病,得1分。)

  

  7、不设统一答案。参考:在任何情况下,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也要讲诚实,守信用。归纳要点:

  二、

  

  8、B。甲文主要表达了一位母亲在儿子踏上社会前希望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帮助,并使其能经受社会考验、健康成长的爱子之情;强调的是社会的作用。乙文则重点说明了居住环境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影响。

  9、因为儿子今后可能会面临争斗、不幸或伤害,他需要信心、爱和勇气,这有助于培养儿子的爱心。

  10、①是。这是受居住环境的影响。②不是。这主要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③是。这是由于孟母认识到自幼生长的环境对孩子性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④是。这是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

  11、不设统一答案。分析:母亲要求儿子能在社会上得到锻炼,儿子原来生活在封闭的环境

  里,缺少交往,可能有孤僻、自私等毛病。因此,答题时,可提出主动与他交友并为他介绍

  好朋友,带他走进大自然,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

  12、没有标准答案。

  

  13、“我”听到了下岗夫妇的艰辛与收获,听到了小姑娘的勤奋与进步。应该多为他人着想,不能只为自己着想。

  14、指楼上楼下的吵闹声弄得我精神不振,心情烦躁。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楼下摩托车声的难以阻挡及对我的影响,突出了“我”心里的烦躁。

  15、不设统一答案。答题要点:句中的观点是基于一定的情境的,并没有绝对化,不能断章取义。如对句中观点持否定意见,没从“正确理解”的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16、原因:希望孩子将来能成才或望女成凤等。看法:没有标准答案。

  17、不设统一答案。如持肯定意见,可围绕女邻居和莎利文老师、露茜修女一样都有爱心和毅力,且她的努力已初见成效等内容作答;如持否定意见,可根据女邻居虽经多年努力,小男孩也没有学会简单的语句,海伦和丹只是一个特例等内容作答。

  

  18、好处、益处、裨益等 感谢、感激、感恩等 从前、以前、昔日等

  停止、抛弃、丢弃等

  19、一碗饭,一盆汤,得到它就能生存,得不到它就不能活。

  20、人不能为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2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参考答案: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

  三、作文

  一类卷:45-50分,中心明确,记叙生动形象,议论有独到的见解,结构精当,语言流畅。

  二类卷:39-44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3-38分,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具体,结构尚完整,语言尚通顺。

  四类卷:26-32分,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具体,结构欠完整,语言欠通顺。

  五类卷:25分以下,无明确的中心,无具体的内容,结构紊乱,文理不通。

  说明:1、关于中心。全文内容只要能正确反映“接受与付出”的关系,能联系自己的体验和感悟,都应视为切题,符合要求。如果在拟题后又走题,不得进入二类卷。

  2、关于文体。除诗歌外,写各种文体,都属符合要求,各种文体之间也无优劣之分,必须一视同仁。但必须按选定的文体要求进行写作。

  3、关于语言。全文没有明显的语病,应视作语言流畅;有1-2句病句,可视为语言通顺;有3句以上病句,可判为语言尚通顺;有5句病句,应判为语言欠通顺;有6句以上病句,则判为文理不通。

  4、评分时,突出语言要求,兼及其他各项,以3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好文章要敢于打高分,同时严格控制四、五类卷。出现3个不重复的错别字,扣1分,错别字扣分不超过3分;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

  5、没有拟写题目,或照搬话题,扣2分。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扣2分。

  6、关于文面加分。文面整洁,字迹清晰,酌加1分;文面整洁,字迹端正,酌加2分;文面整洁,字迹优美,酌加3分。此项加分一律由复核组操作,凡加满3分者,须交阅卷组长通过。

 


1.《恨别鸟惊心的上一句 常州中考语文试卷(2004)》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恨别鸟惊心的上一句 常州中考语文试卷(2004)》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0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