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解释本文中出现的四个成语

  A、豁然开朗   B、世外桃源

  C、怡然自得   D、无人问津

  3、将下列句中省略的主语补充完整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参考答案:

  ①村中人 村中人 村中人 渔人 村中人 村中人

  ②村中人 村中人 渔人 渔人

  第二部分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之《桃花源记》

  一、文章内容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开阔敞亮了。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人嘱咐他道:“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了。

  二、文学常识 1、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可记人和事,可记山川名胜,可记器物建筑等。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2、作者:陶渊明,朝代:晋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 《归园田居》《饮酒》等

  3、陶渊明,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有《陶渊明集》。

  三、语音

  豁然开朗  俨然 阡陌  此中人语云诣太守   邑人  黄发重髫 间隔

  问津 便要还家 四、通假字 1、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五、古今异义词 1、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无论魏晋。无论:古义:不要说,不必说

  今义:不管表示条件的连词。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 古义:妻子及儿女

  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现代汉语中,“子”是词尾,无义。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芳草鲜美。 鲜美:古义:鲜艳关丽

  今义:新鲜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 古义:不值得。这个意思仍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某些成语里,如“不足为奇”。 今义:不充足,不满。

  六、词类活用 七、一词多义 1、舍: 便舍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属: 有良田美池桑田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3、寻: 未果,寻病终

  寻向所志

  4、志: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向: 寻向所志

  眈眈相向

  6、之: 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何陋之有

  7、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八、重点词语解释 1、欲穷其林 穷:穷尽 2、具答之。 具:详尽 3、悉如外人。悉:全部、完全。 4、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咸,都 5、黄发垂髫。 6、并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 并:都。 7、渔人甚异之。捕鱼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异:对……感到诧异。 8、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豁:开阔。 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10、问所从来。所:处所。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邑人:同乡人。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详细地说出。

  13、缘溪行:缘:沿着。

  1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

  15、甚异之:异:诧异。

  16、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 17、俨然:整齐的样子。

  18、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19、不复出焉:复:再。

  20、欣然规往:欣然:高兴的样子。

  21、无问津者:津:渡口。 九、特殊句式

  倒装:不复出焉

  判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十、朗读节奏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 6、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

  *豁然开朗、世外挑源、怡然自乐、 7、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8、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0、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2、“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3、“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15、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6、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7、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8、选用原文句子,概括渔人在桃花源所见的景和人。

  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人:衣:悉如外人貌:黄发垂髻 行:往来种作 神:大惊 情:怡然自乐。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8、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10、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1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13、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开阔敞亮了。

  1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就看见一座山。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课文研讨

  、整体把握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其时作者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极狭,仅容一人进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发源地,长达数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

  故事颇有传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首先是渔人入桃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棵杂树,这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且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其次是桃源中人。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最后,这个“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这样看来,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间了!至于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要寻找它就只能飘然高举,《桃花源诗》最后说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也仅仅是意愿而已,谁办得到呢?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问题研究

  1.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

  “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实质,必须先看原诗,因为在某些实质性的问题上诗比记还要说得明确些。例如“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会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和平生活的写照;“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说的是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概括起来说,这些描写都表现了原始共耕社会的特点。记,则是先通过渔人所见来展示这个社会生活的风貌,从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写到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后通过村人“自云”来揭示这个社会的由来,又通过接待渔人来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诗和记,二者相互补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这个理想社会的轮廓。

  应当指出,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关于层层设疑的写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不少以游仙为题材的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赋》、郭璞的《游仙诗》等,多是假托游仙抒发作者的不平感和对现实的不满。《桃花源记》不是写作者本人“游仙”,但渔人的桃花源之行颇与“游仙”相类。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无从查考。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深入探求:  1、本文按照渔人行动的顺序,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内容丰富,详略得当。举例说明哪详哪略,仔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文章剪裁得体,详略得当。课文第②、③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作者把这一部分作为本文的重点加以详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理想的社会画卷。例如对环境的描写,写到的事物就有土地、屋舍、良田、美地、桑竹、阡陌、鸡犬之声等。再如对桃花源中人的描写,详写了他们对渔人的热情招待,特别是他们回答谈话的内容写得具体详细。文章第①、④、⑤段写得简略,因为是故事的开头、结尾,只和故事的传奇性有关。  2、作者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对这种社会理想应该怎样评价。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祸连结,民不聊生。本文是他57岁时所写的《桃花源诗》前面的小序。当时作者已隐居多年,对农民的苦难深有感触。在本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多少带有原始共耕生活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又是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的反映。

  、篇章结构:  全文共五段,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可以分两层: 第一层:写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第二层:写桃花源中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主题: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幽美的世外桃源,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对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肃削和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

  、写作特点:  ①层层设疑的写法  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用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开头虽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地点,但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无从查考其姓名;接着写桃花林奇景,渔人己“忘路之远近”,所以说不出它的确切地点;写通往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又可通人,正是别有洞天。渔人进入桃源之后,眼前的景象又是人间生活的场景;渔人出而复寻,做好标记却又不能找到,桃花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的境地;最后说当时的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又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  ②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  作者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花源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令人无从寻求答案的地方。桃源人的叮嘱,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刘子骥寻访“未果”等情节,虚实结合,微妙暗示,使桃花源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③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十分准确和精练,作者具有高超的概括能力。像“具答之”、“诣太守,说如此”等处,用语精练简洁。陶渊明的语言风格也是朴素、自然的,他的文章不事雕琢,按近口语,与当时魏晋骈俪文风有很大区别。他的作品诗意盎然,用朴素清淡的语言来表现丰富的内涵。而这一点也正是《桃花源记》的语言特色。《桃花源记》中许多词语由于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还有生命力。

  具体问题: 1、线索: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顺序:时间先后 3、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4、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5、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

  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6、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7、第三段文字哪两方面内容?

  答: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好客风尚。写村人自叙秦时避乱来此经过。

  8、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答: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9、 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

  答:躲避战乱,这里民风淳朴,不受压廹,自由快乐。

  10、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11、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答:使人觉得桃源可望而不可及,给桃源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12、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13、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 14、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15、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16、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一是活动,二是穿戴,三是精神状态。 17、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 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18、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这可见作者的剪裁功夫。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作者不正面地详细叙述这一对话过程,却用总叙的方式把它浓缩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里。这种省略方式最能反映出陶渊明的语言风格。

  19、“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如此”,是指代语,指上文所说。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20、课文结尾处写道:“寻向所志,遂迷”,“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说明什么?

  * 这篇文章带有传奇色彩,而非实事实记。作者生活于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动乱不安,民不聊生。文章中描绘的桃花源景象,只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社会。课文结尾的几句话,说明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这种幸福美好的生活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21、课文按照渔人行动的顺序,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分析说明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 文章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形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 22、举例说明文章的前后呼应之处。

  * ⑴ “忘路之远近”跟下文的“处处志之”是相互照应的,说明渔人此前没有到过这个地方。

  ⑵ 从“问所从来”可以看出,通向桃源的路一向不为“外人”所知;从下文“遂与外人间隔”也可以看出,在此之前的确没有“外人”来过。

  ⑶ 渔人离开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下文重寻桃源的行动埋下伏笔。“处处志之”是指做了记号,“寻向所志”,寻的正是这些标记。

  23、“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24、 作者虚构的这个桃源是作者心目中的,也反映了:作者主张和平,安定,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25、《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试举出三处“奇”。 答:环境奇美。与世隔绝多年。待渔人如此热情。

  26、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 答:自然环境:优美富饶。 社会环境:安定和平。 人文环境:自由快乐。

   通过作者对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写和对桃花源中淳朴民风的描定来表现出来的。

  27、依据文中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答:桃花源山洞口位于武陵源桃花林小溪尽头。

  28、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环境优美,和平宁静,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字定,快乐。

  29、你从“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答:桃源人热情好客,富足安康。

  30、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人物的?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31、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2、渔人来到桃花源,村子里的人如何对待渔人的?这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33、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不复出”?  说明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34、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段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文章最后一段对桃花源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35、第一段中“渔人甚异之”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作答:  * 这桃花林以前从未见过;桃花林面积广;桃花林没有其他树种;景色奇美。 十四、开放性试题 1、成语:世外桃源:原指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怡然自乐:形奈和悦而自得其乐。 2、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

  *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祥和。 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也为下文再寻找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

  *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4、本文的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试举一例进行说明。

  如在叙述渔人与村人相互问话时的语言就是一个证明,作者不正面叙述,而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概括。但简洁中还有丰富,一切问话的内容尽在其中,又见其丰富。

  5、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

  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6、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廹,没有战乱从平等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

  7、结合文章,谈一谈你对“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理解?

  答:它代表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安宁,没有战争,没有压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8、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 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9、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桃花源外的美景。 答:考查语言运用水平。描写要有文采。

  10、“桃花源”是自然美景,更是人世佳境,是对人类大同世界的憧憬,是对理想人生梦幻。请描写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并说说如何实现?

  答:先写心中圣景,后叙实现途径。

  11、《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

  12对联: 美好理想寄桃源,黄发垂髫享太平。




1.《寻向所志的向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桃花源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寻向所志的向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桃花源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0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