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比较法”复习世界史事半功倍

  山 东 冯 静

  在历史教学中,对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异同,发现本质,探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这就是历史比较法。合理利用这一方法,有利于较好的掌握复杂的历史现象和概念,把握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构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更系统的掌握历史知识。复习世界史时,巧妙运用比较法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历史学习中的比较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横向比较:通常是指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间同类性质的事件或人物进行比较。如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通过比较美、日、德、意等国摆脱经济危机的一系列措施,进而归纳,认识到美国是通过“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其他几个国家则分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通过比较,帮助学生区分了个性与共性、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形成了知识网络,从而提高了综合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二是纵向比较:通常是指对同一国家或地区先后出现的同类事件、人物等的比较。如将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几位领导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了解他们在当时的主要作为及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纵向比较,找出历史事件的差异,加深对历史知识深层次的理解。

  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抓住比较的要素。例如,比较历史人物应包括国家、民族、时代、身份、主要事迹、影响等等。如对新航路开辟中四位航海家的比较,可以将国家、成就、时间等列成一个表格,从而区别记忆,加深印象。比较历史事件时既要综合全面,又要突出主要方面,如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既要从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等要素上比较,又要突出革命的原因、影响等重要的方面比较,从而得出革命的异同点,这样,既改变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又培养了综合分析能力。

  当然,学无定法,还要注意点面比较,做到纵横结合、中外结合、古今结合、图文结合、史论结合等。

  作者简介:冯静,山东肥城桃园中学一级教师,市级教学能手,多篇稿件在《新课程报》《中学生学习报》、人教网发表。

 

1.《历史比较法 了解历史学习中的比较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历史比较法 了解历史学习中的比较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0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