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 积累与应用

  1.填补下列名句中的空缺或按要求填空。

  ①三人行, 。

  ②夕阳西下, 。

  ③ ,听取蛙声一片。

  ④ ,思而不学则殆。

  ⑤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 。

  ⑥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

  ⑦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可以运用孔子的话“ , ”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⑧《次北固山下》中表现作者淡淡的乡愁的诗句是“ , ”。

  2.阅读下面一段歌词,请根据画线句子的结构,以“相互就是”开头,仿写两句话。

  茫茫大海,漫漫大路,你我相遇,成为相互。相互就是:走累了一起扶助;相互就是:走远了一起回顾。啊,相互就是相呼。

  ①相互就是:

  ②相互就是:

  3.很多广告能体现出一个企业的精神和追求,试结合下列广告词谈谈你对企业精神理念的理解。

  海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好迪: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4.请按照不同的要求,运用以下三个词语,分别扩展为一段话。

  溪流 大海 生命

  ①描绘自然景物:

  ②表达你对人生价值的感悟:

  二.古诗文阅读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写了生活中的哪个细节?

  6.秋风本无形,可作者为什么说“见秋风”?请谈谈你的理解。

  7.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鹦鹉救火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日,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曰:“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居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雨灭火。

  

  8.释词。

  集: 念:

  尝: 是:

  9.译句。

  ①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

  ②天神嘉感,即为雨灭火。

  10.你论为天神被鹦鹉的什么所感动

  11.请说说这则故事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萧管笛,无一不通。

  ③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放风筝的钱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在小西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由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

  ④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上学,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待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给我去伴奏。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⑤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儿子那时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回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诉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只有一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歧。他下放山西忻县“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京探亲。不料他带回了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规定是不能回北京的。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的卧室,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很不满。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屈,很伤心。我们当时立刻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我们这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的。我们对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气缺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他的同学在我们家一直住了四十多天,才离去。

  ⑤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

  ⑦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⑧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12.文章开头“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13.文中的“我”有双重身分,既是_____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据此,文章主体可分为两个部分,连接两部分的一个重要的词是_____________。

  14.文章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征。

  15.文章第⑤段中略写了________件事,详写了________件事;该段中“使我们非常为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16.第⑦段中两次写到“没大没小”,每一处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17.本文艺术表现上的特点之一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请概述一例。

  18.第③段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看,它的作用是什么?

  19.认真品昧,第③段中“而且,可恶!”一句中的逗号不能去掉,原因是什么?

  20.从文章选材的角度看,第④段中画线部分似乎有损于“父亲”的完美,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2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①迟钝②旺盛

  22.用自己的话对第②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

  23.第③段中画线的部分综合运用了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4.第④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

  26.把全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划出。

  ① ② ③ ④ ⑤

  27.根据文章的内容,请给这篇文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8.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体会?

  四.作文

  29.逢喜事时,好心情给人幸福甜蜜;遇挑战时,好心情让人自信乐观。给自己一份好心情,生活中处处盛开艳丽的花朵;给别人一份好心情,人世间时时洒满明媚的阳光……请以“好心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

  积累与运用 1.略。2.略。3. 海尔:追求永无止境,质量精益求精;好迪:让所有用户满意。4.略。

  古诗文阅读 5.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又打开信封补写。6.秋风虽无形,似乎不可见,但它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因此它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7.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8.栖止、停歇;考虑;曾经;这。9.略。10.被鹦鹉的诚心所感动11. 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现代文阅读 12.多年父子成兄弟。 13.父亲的儿子。儿子的父亲。也。14.绝顶聪明、很随和、关心“我”的学业。15.两。一。怕担干系。16.无教养,不分辈分。平等民主。 17.略。。18.议论。升华主题,点明中心。19.有逗号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化效果的作用。20.突出“多年父子成兄弟”这一中心;也体现了文章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的特点。21.①dùn。②shèng。22.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23.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脑子用得勤,肯定聪明。或:脑子多用只会聪明。24.促进其它肌体、器官保持活力;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25.不能删去。“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删去后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26.①②③║④⑤。27.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符合文章内容即可给分。28、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写作 参见中考评分标准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1.《有鹦鹉飞集他山 2013中考语文备考:期末试卷3》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有鹦鹉飞集他山 2013中考语文备考:期末试卷3》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