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第Ⅰ卷:语文基础
一. 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一项的序号写在括号中。
1. 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
A. 勉强 拥塞 奢侈 镌刻
B. 造诣 心扉 漩涡 窥探
C. 顷刻 潜入 湖泊 间或
D. 附和 踱步 带挈 肴馔
2. 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A. 不屑置辩 屑:认为不值得 羼水 羼:混合,搀杂
B. 君子固穷 固:安守 不逊于 逊:稍差一等
C. 憩于枝头 憩:休息 同在桑梓 桑梓:家乡
D. 首当其冲 冲:要冲 任劳任怨 任:承担
3. 词语书写有误的是
A. 心中自忖 唯唯连声 长吁短叹
B. 老态龙钟 包罗万象 虚无缥缈
C. 游目骋怀 俯仰天地 姿态翩然
D. 见微知著 为富不仁 超拔繁嚣
4. 句中加点词解释不当的是
A. 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
嗫嚅: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的样子。
B. 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
标本式的农民:最具有农民勤劳质朴等共同特点的农民。
C. 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绽出:由于裂开而露出。
D. 你们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5.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哪怕是再 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
但是 ,就是那点 的涂画,竟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
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 裱装。
这便是学者,半点 也不会。
A. 稚拙 稚拙 精细 技巧
B. 稚嫩 稚嫩 精致 机巧
C. 幼稚 笨拙 精致 机巧
D. 稚嫩 稚拙 精细 机巧
6. 都是贬义词的一项是
A. 喜欢 吵闹 亲切 万贯家私 B. 商酌 叙功 侥幸 今非昔比
C. 凶恶 拙病 尖酸 尖嘴猴腮 D. 苦命 痴心 体统 狗血喷头
7. 下列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很多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
B.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C. 一位朋友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
D.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8. 下面各句说法有误的是
A. 人物、故事情节和景物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
B.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C. 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
D. 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而是作品中的一个文学形象。
9.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曹雪芹是清朝小说家,他的《红楼梦》是我国一部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B. 吴敬梓,清朝小说家。他的作品《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范进中举》节选自此书。
C. 《武松醉打蒋门神 》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D. 《呐喊》中的《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10. 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共七篇。
B.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
C. 孟子,名轲,春秋时期邹国人,是孔子之前的儒家大师。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填空 默写
1.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到“一定能做到的”。
2. 委而去之, 。
3. 寡助之至, 。
4. , 曾益其所不能。
5.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6. , 而死于安乐也 。
第Ⅱ卷 阅读
三. 文言文阅读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文中“域民”、“固国”、“威天下”的解释全错的一组是
A. 领域里的百姓、 牢固的国家、 威风的天子
B. 限制百姓、 牢固的国家、 威风的天子
C. 领域里的百姓、 巩固国防、 威风的天子
D. 领域里的百姓、 牢固的国家、 威震天下
2. 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直译成现代汉语。
3. “战必胜”根本原因是 。
城非不也,池非不也,兵革非不也,米粟非不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 按课文填空。
2. 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 本段文字揭示了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 。
四. 记叙文阅读
文段一
① 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日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他一听到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停止,选出一张上好宣纸,画上一幅贺岁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学院。我磨好浓浓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
② 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三十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双中年人的手,卷一卷三十年前的甜酸苦辣给你。
③ 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的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烦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④ 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三十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
1. 文中“”里选词最准确的一项是
A.立即 恭敬 早已 认真
B.立即 恭恭敬敬 早已 精细
C.即刻 恭恭敬敬 早就 精细
D.马上 尊敬 早就 仔细
2. “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其中“知名”具体表现在哪里?用原文语句回答。
3. 在第④段中□里应填入的标点是 ;作用是 。
4. 第③段中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情况”指的是什么?
5. 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种“人间至情”是可以“跨越时空”的?
6. 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文段二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起来,又拍着手大叫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
1. 根据文中的注音填写汉字,依次为: 、 。
2. 这段文字节选自长篇小说《 》,作者是 朝小说家 。这是一部 小说。
3. 对文中加点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看了一遍,又念一遍”
B.“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
C.“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
D.“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
4. 这段文字表现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A.行为描写 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B.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行为描写 语言描写
C.行为描写 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侧面描写
D.行为描写 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侧面描写
5. 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作者主要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下列不属于侧面描写的一项是
A.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B.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C.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
D.众人大眼望小眼。
文段三
①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经常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感谢老天爷赏我们家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
②刚上小学的我,正在念一些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课文。我的学校,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画上眼镜,给关平戴上胡子。祖母的话,老天爷什么的,我觉得是既多余,又落伍的。
③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来的,这家确实是他们建立的。应该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
④祖父长年在风雨里辛劳,祖母每天在茶饭里刻苦,他们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捡起田中的麦穗,为什么要谢天?我,一个小孩子,混吃混玩,而我为什么不感谢老天爷?——这个问题,在我的心中一直是个谜。
⑤直到前年,我在普林斯敦,浏览爱因斯坦的《我所看见的世界》,又得到一种新的体会。
⑥我在读这本书时,看到爱因斯坦对谢天的看法。比如:在与原子始祖波尔的争辩中,爱因斯坦不忘赞美波尔;在数学大师劳伦兹的纪念会上,他的谦卑的致辞更使人动容。我忽然发现爱因斯坦想尽量给人一个印象,即“相对论”不是甲发明的,就是乙发明的,而与爱因斯坦本人不相干似的。就连《相对论》本文中,爱因斯坦也会突然天外飞来一笔:“假如不是劳伦兹,就不能出‘相对论’!”像爱氏这种不居功的态度,实在是史册中少见的,爱因斯坦感谢了这位,感谢那位,感谢了古人,感谢今人,就是不提他自己。
⑦我就想,为什么立功者偏不居功?像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像我祖母之于我家。
⑧几年来自己到处奔波,挣了几碗饭吃,作了一些研究,写了几篇学术文章,真正做了点事之后,才有了一种新的觉悟,即是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罢。无论什么事,也需要先人的遗爱和遗产,众人的支持与合作,机会的等候与到来,这些缺一不可。越是真正做过一点事,越是感觉到自己贡献的渺小。
⑨于是,创业的人都会自然想到天,而败家的人却无时不想到自己。
2. 请用“/”为这篇文章划分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3. 文章的标题是“谢天”,为什么要谢天?请简要回答。
4.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用简要的文字予以概括。
5. 第⑨段结语是一句很富哲理性的话,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 议论文阅读
笑对不幸
①17岁花季少女桑兰的不幸使世人瞩目,而她面对不幸的灿烂微笑更让世界为之动容。
②“我可能永远站不起来了,但今后的路还很长,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极朴实的语言,却令人心酸,更让人深思。
③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最能体现人类本质精神的往往不是瞬间的辉煌,而是一种在困境中顽强拼搏的永恒精神。遭遇不幸则是一种最为突出的困境。
④在人生的征途中,遭遇不幸是必然的。每个人都会碰到;但又是偶然的,因为不幸的种类及程度是不同的。永远顺风是不可能的。
⑤不幸可以使一些人成为强者、英雄,也可以使一些人沉沦、堕落或毁灭。关键取决于对不幸的态度。
⑥对于弱者而言,遭遇不幸就如同面对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对于强者来讲,遭遇不幸仿佛遇到更强大的挑战,从而激发出更强大的潜能。因为在强者心目中,“人生从来不是被打败的”。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作为一个音乐家,贝多芬竟遭遇了耳聋的不幸,而他却奏响了辉煌无比的生命乐章;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不幸与顽强使一代又一代的人真正懂得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匈牙利数学家亚诺什一生中可以说是屡遭巨大的不幸,而“非欧几何学”却正是在不幸中诞生……
⑦面对不幸的微笑,是生命潜流中绽放的朵朵浪花,它托起驶向希望彼岸的生命之舟。真正的强者,就是要笑对不幸。
⑧笑对不幸是一种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世间只有残缺的身体,却没有残缺的生命;生活中的拐杖轮椅,将成为人生翱翔的翅膀。
⑨笑对不幸是一种悲壮之美。而惟独这种悲壮之美才最为惊心动魄,震撼人心。正如大海的最美之处不在于其风和日丽,水天一色,而在于其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⑩笑对不幸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升华。遭遇不幸只是一个人的不幸,而面对不幸的微笑却使全人类熠熠生辉;不幸可以折断一个人的躯干,但微笑却挺起了人类的脊梁。
1. 按作者的思路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一句话
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 依次写出本文的三个分论点:① 、② 、③ 这三个分论点的作用是
4. 第⑤段画线语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第⑥段画线语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第⑦段画线语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第Ⅲ卷 作文
六. 根据下列小故事进行扩写。
王华沉金
王华六岁时,和一群孩子在水边游戏。忽然跑来一个大人,手里提个口袋。他把口袋往地上一放,就坐下来洗脚,洗完站起来就走。这人临走时忘记带上口袋。王华打开口袋一看,里面有几十两银子。他怕口袋被人拿走,就把袋口扎紧,沉入水底,等候那人回来。不久,那人哭着回来了,王华指着沉金的地方说:“就在这里,你下去捞吧。”
那人取出一锭银子酬谢王华,王华拒绝了。
要求:
1. 扩写时要有语言描写和一两处心理描写来突出王华的品质。
2. 字数要求:600字左右。
【试题答案】
一.
1 C 2 D 3 D 4 C 5 D 6 C 7 B 8 A 9 B 10 C
二. 略
三.
1. A 2. 略 3. 得道者多助
1. 略
2. 排比 突出了守城一方优越的地理条件,为下文论述张本。
3. 人和
四.
文段一
1 B
2书法选集乃至日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
3. : 提示下文
4. 我们头上的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
5. 因为师生间的真挚感情不会因为时间的长久和身处两地而淡漠
6. 议论 表明能够创造永恒的是人世间至诚的真情,点明中心
文段二
1. 省 酌
2 . 儒林外史 清 吴敬梓 讽刺长篇
3. C 4. C 5. C
文段三
1. 祖父母为支撑起这个家而辛勤的劳作
2.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⑦/ ⑧ ⑨
3. 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罢。
4. 告诫人们不要居功自傲,更不要贪天之功为己有,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成功的因素是多种的,要虚怀若谷,不要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5. 创业的人深知,要想获得成功,“需要先人的遗爱和遗产,众人的支持与合作,机会的等候与到来。”他珍视这所谓的“天”的帮助,这正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失败的人每时每刻都在想着自己,居功自傲,自以为是,他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漠视他人的存在,以为万事皆“出自于己”,其结果往往败家伤身,贻害无穷。
五.
1.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幸,而且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幸,愿我们都能笑对不幸。
2. 真正的强者,就是要笑对不幸
3. ①笑对不幸是一种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②笑对不幸是一种悲壮之美。
③笑对不幸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升华。
补充、证明中心论点,揭示了笑对不幸的深刻内涵。
4. 对比论证法 例证法 喻证法
六. 略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1.《羼水怎么读 2013中考语文备考:期中试卷28》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羼水怎么读 2013中考语文备考:期中试卷28》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1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