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代教育学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既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现代教学手段。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学内容要具有直观性,要使媒体内容一目了然,在课堂上常常直接出示本节课的主题,直观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传承教学资源。下面是本站整理的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

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为什么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世外桃源,如何看待他的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东晋的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写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当然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序》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记》就是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传奇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断句与感情。

  2.自由朗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四、结合注释阅读,自己独立翻译课文,可以同时质疑。

  五、交流翻译情况,进行互相评价。

  六、综合体会。

  1.把握古今异义词。

  (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条件不同和结果不变。

  2.出自本文的成语。

  (1)落英缤纷: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没有人来询问渡口。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

  (4)世外桃源: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也指空想的不存在的世界。

  七、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l、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复前行,欲穷其林。”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用原文回答。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

  “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八、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九、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1.复述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2.用下列词语造句:(1)无人问津(2)豁然开朗(3)怡然自乐

  十、作业。

  1.总结出古今异义的词语。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听读,想象画面。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师生共同学习体味桃花源“美丽、快乐、奇异”的特点。

  1.桃源之“美丽”。

  (1)指名朗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请选择一个景点描绘出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参考:桃花源土地平坦如砥,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土地肥沃,美丽的池塘中鱼儿恣意畅游,桑林竹树之间鸟儿尽情欢唱。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之间鸡犬相闻。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小小无忧无虑,安其居。环境优美富饶,宁静祥和。

  (3)教师小结:在大家的描绘中,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静谧祥和。

  2.桃源之“快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哪些人感受到了桃源的“快乐”?他们分别因什么而快乐?

  老人和孩子。老人衣食无忧,颐养天年。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学生小结:桃花源的快乐在于这里民风淳朴,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3.桃源之“奇异”。

  (1)引导:美丽而神秘的桃源在何处呢?

  (2)评说:学生进行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当启发。

  ①“景”奇,桃林美景奇、桃源内环境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

  (3)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深层研讨。

  1.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太守等人寻找桃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将桃花源写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隐含了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慨叹。

  2.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看?

  (1)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境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2)作者的这一理想是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无法实现。

  四、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五、作业。

  1.研究性作业:查找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及其诗文,分析陶渊明的特点,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总结出来。

  2.基础性作业:背诵课文。

  【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柳宗元的作品常识。

  2、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

  3、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描摹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而抑郁忧伤的感情;

  2、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难点

  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为本。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在难点的突破上,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写作背景来达成。(教学辅助工具是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小学学过的诗《江雪》导入,引出唐代诗人柳宗元)

  (屏显)学生齐颂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就是他失意孤独的写照。师:是啊,柳宗元与刘禹锡一起参与变革,也一起被贬。还记得刘禹锡写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怎么写的?(生齐背)“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师:对,刘禹锡被贬到凄凉的巴山楚地,一去就是23年,柳宗元的命运也差不多,被贬来到了永州,正值三十多岁施展才华之时,一呆就是10年,后又被贬柳州。在永州时,他不被重视,只有游遍永州山山水水,写成《永州八记》。如果说,李白是苦闷时“借酒消愁愁更愁”,那么柳宗元则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板书课题)

  二、走近柳宗元,了解背景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柳宗元的资料。学生交流后,多媒体呈现有关柳宗元的资料。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都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世称“韩柳”。

  作者曾被贬为永州司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写下了有连续性的、精美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最的一篇。

  三、整体感知,走近《小石潭记》

  1、自读课文,疏通文意(已布置预习完成)

  2、齐读课文,检测预习情况(屏显:加粗字解释)

  斗折蛇行()悄怆幽邃()

  可百许头()()日光下澈()

  似与游者相乐()乃记之而去()

  隶而从者()()凄神寒骨()()

  3、解答预习中的疑难字词(重在词义句义)

  4、引导讨论,解读文本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明确: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诒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石潭的源头的?

  明确: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深入文本,与柳宗元同游

  1、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法

  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②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自主阅读,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评价并板书明确,并对第二段重点品读,尝试背诵其中的佳句。

  (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五、品味文章,与柳宗元对话

  1、精读感悟,体会以景写情的写法

  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其境。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对《小石潭记》称赞不已,

  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

  2)深入探究,走进柳宗元

  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如此忧伤,文中的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呢?你能不能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六、师生共同总结(配乐齐读):

  1、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

  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及对作者的了解,你有什么启发?

  小结: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写景状物,文字充满着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他凄苦忧伤的感情。

  柳宗元的游记就是这样──借景抒情、写景寓情、游踪清晰。他的《永州八记》很值得一读。

  七、课外作业

  1、借鉴本文的写法,描写你熟悉的校园景点,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2、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

《核舟记》

  教学目标:

  一、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是微雕艺术。微雕是把书法、绘画、雕刻融为一体的微观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数百年前我国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扫除文字障碍,初步理解课文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魏学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当第一个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

  2.范读课文/[演示文稿:字、词]请同学们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膝(xī)褶(zhě)髻(jì)倚(yǐ)

  戌(xū)篆(zhuàn)八分有(yòu)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3.请同学们结合文下注释速读课文。并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演示文稿:结构]

  三、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

  2.同学们朗读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

  [雕刻技艺的奇巧、灵怪]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这样一个核心。

  4.怎样表现奇巧、灵怪?对比: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细;气韵生动。

  5.核舟大小如何?(一尺10寸,一寸10分)比较“二黍许”即二市分多点,约合0.9厘米光景;"八分"即八市分,约折合长度2.667厘米,"奇"即有零,"八分有奇"长度约合3厘米。具体

  6.来看看雕刻家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读课文第二段。窗八:刻有对联,可以开启。(精细灵巧)箬蓬。

  7.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作为船的一部分,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以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继续看以下各段所介绍的物:楫,炉、壶、手卷、念珠(历历可数)。三十四个字(勾画了了,细若蚊足)。

  8.如果只有一堆人和物的堆积罗列,即使再精细也只能叫技术而不是艺术。

  9.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他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对这些人物的介绍。

  10.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拭、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11.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人物刻画精细(相对于核舟来说,人该占多大比例?峨冠多髯、衣褶、念珠历历可数)神情意态毕肖。

  匠心布局、唯妙唯肖、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各具特色,意趣盎然。这就不光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更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获得以美的享受,这才叫艺术。观赏核舟,恍惚间已经与苏轼一起泛舟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我们不能不赞叹:正是: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四、对上述内容的说明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全文采用总——分——总的顺序。

  1.主体部分以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构思巧妙。从主到次,——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介绍人物神情,其顺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说明舟尾情况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五、课文分说部分不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

  先写船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

  六、具体地介绍了这么多的内容,船上的人物、情景说得清清楚楚,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却只用了四百多字——文字上有什么特点?叙述跟描写结合,语言精炼、简洁、周密、生动。

  七、课后作业: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

  2.做练习三。

  板书设计:

  核舟记(魏学洢)

  核舟之小(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对比——容量之大(物杂人多;刻画精细;匠心布局、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各具特色,意趣盎然

  奇巧、灵怪

1.《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件【三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件【三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3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