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南中荣橘柚》这首诗借用了《橘颂》里的典故,表示自己与屈原一样赞赏并保持橘树那种“受命不迁”的坚定品格,抒发了被贬永州的感慨。下面本站就给大家分享下柳宗元的《南中荣橘柚》诗词,欢迎阅读!




  《南中荣橘柚》


  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


  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


  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


  【注释】


  ①南中:泛指我国南方。荣:茂盛。橘柚:生长于我国南方的两种常绿乔木,花白,树有剌,果实球形或扁圆形,果皮红黄或淡黄,两种树很相似,但又有区别,如柚树叶阔实大等。古人橘柚连用者,往往仅指橘。谢玄辉《酬王晋安》:“南中荣橘抽,宁知鸿雁飞。”此用其中的句子为题。


  ②贞质:坚定不移的本质。


  ③受命:受大自然的命令。炎方:南方,此谓永州。柳宗元元和五年作《祭崔君敏》一文中说:“某顷以罪戾,谪此炎方。”


  ④朱绿:指橘柚树的果实和叶子红绿相映。


  ⑤馀芳:橘柚的果实到了年末还散发出香味。


  ⑥殊风:指长江南北土风各异。清汉:银河,借指淮河,传说橘至淮北就变成了枳。


  ⑦熊与湘:熊,熊耳山,在河南卢氏县南;湘,湘山,一名艑山,即现在的君山,在洞庭湖中。


  

【译文】


  橘柚怀有坚贞的品性,受自然的使命生长在炎热的南方。


  茂密的林中,叶绿下耀眼的是那橙黄的果子,成熟的果实在岁末还散发阵阵芳香。


  不同的品质以淮河为界,漫天飞舞的雪花滞留在北国故乡。


  手攀橘柚枝条叹息什么呢?双目凝望着北面的熊、湘两山。


 

 【赏析】


  柳宗元对屈原的思想和品格十分敬仰,在长期的贬黜生活中,他以屈原为楷模,决心追随前烈。由于相同的经历,屈原作品里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他思想上引起了强烈共鸣。“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他的作品常常提到屈原,并善于化用屈赋的词语、典故。


  诗的前面四句对橘柚进行热情赞颂。“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开头两句化用屈原《橘颂》里的诗句:“后皇嘉树,桔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柚生长在南方,就适应了这里的水土,不能迁移,像是接受上天的使命;它们始终保持着坚贞不屈的节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三四句从上面两句对橘柚内质的赞美转到对外形的描绘。果实成熟的季节,金黄的橘子在密密的树叶里显露出来,红绿相映,色彩斑烂,特别耀眼。橘柚四季长青,郁郁葱葱,不怕严寒,经冬不衰,到一年将尽的时候还散发出香味。“晚岁有馀芳”句与张九龄《感遇》诗:“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意思相同。


  橘柚受命江南,不可北移,可作者受命之地本在北方。诗的后面四句,由橘柚的“受命不迁”引发自己被迫南来的感慨。“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由于地理的原因,长江南北气候不同,风俗有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现象只有北方的故乡才有。柳宗元出生并长期生活在长安,那里本是自己的出生之地,是自己踏上人生道路,实现济世抱负的用武之地。他也像橘柚一样,具有受命不迁的品性,可自己却不能像橘柚那样生活在原来的出生之地,而被贬谪至“风俗绝不相同”的南蛮之地。“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在思归不能,万般无耐之中,只能手攀橘柚枝条凝望长江边的熊耳山和湘山发出声声叹息。故乡只可望而不可及,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一种长久积郁心中的不平和怨愤。





 

 扩展阅读:柳宗元的人物介绍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在文章方面,他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在诗歌方面,他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柳宗元出生于文化气息浓厚家庭,他的父亲柳镇信奉传统儒学,具备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正不阿的品德;他的母亲则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同时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父母双亲在言传身教和学识方面,给予柳宗元儒学和佛学的双重影响。


  柳宗元出生的时候,“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二十年,太平盛世不再,政治腐败、藩镇割据等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但柳宗元并没有受大形势的影响,年少得志的他,20岁中进士,几年后便步入官场,开始参与政治。


  经过十多年的历练,柳宗元对政治黑暗和社会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萌发了革新的想法。顺宗即位后,开始任用他和王叔文、王伾等大臣进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可惜,改革进行不到半年,就失败了。柳宗元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贬到湖南永州任司马,时间长达十年。这一件事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被贬期间,柳宗元并没有消极颓废,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到了著书立说方面,对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议题,他都进行了研究。他给后人留下的一笔思想财富就是:统合儒释。


  儒、释、道三家,在魏晋时期已形成了鼎立格局,到了唐代,三家合流已是大势所趋,但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柳宗元“统合儒释”的主张,为当时学说繁杂的局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以后的儒、释、道三教合流奠定了基础。


  他用儒家经典解释佛教,表明了儒家和佛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都可以不断丰富、相互融合,也只有这样双方才能都获得发展。


  作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唐代是儒家思想进一步被尊为正统的时代,也是佛教盛行的时代,但柳宗元并没有受到所谓主流思想的束缚,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去思想问题。这种博采众长的哲学思维方式,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其他学者。





  扩展阅读:柳宗元的主要作品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溪居》


  《江雪》


  《渔翁》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捕蛇者说》


  《永某氏之鼠》


  《临江之麋》


  《黔之驴》


  《种树郭橐驼传》


  《哀溺文序》


  《蝜蝂传》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天说》


  《封建论》


  《断刑论》


  《晋文公问守原议》


  《桐叶封弟辩》


  《伊尹五就桀赞》


  《非国语》


  《贞符》


  《时令论上》


  


1.《 柳宗元的诗词《南中荣橘柚》鉴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柳宗元的诗词《南中荣橘柚》鉴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