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儿子说:“我十有八九热衷于学习,三十是西高,四十不是迷,五十是千人,六十是归顺,七十是从心里想要的,不超过力矩。(莎士比亚。)

这是孔子的简历

以孔子的简历,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渐进过程。这个过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渐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而言,整个过程分为五个阶段。通过15至30岁的学习,可以为自己的安身之所奠定基础,解决一个人自立于世界的问题。从30岁到40岁,可以用贯彻阶段解决人生中的很多困惑,不再被外界表面的现象迷惑。(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生活)从四十岁到五十岁,找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坚定了一生的奋斗目标。50至60岁的个人修养升级阶段不刺耳,可以听各种意见。60岁到70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为人的规则融合的阶段。现阶段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社会道德标准已经融入骨子里,一举一动看起来都很随意,但都符合纪律。

孔子的修养经历了“学习-郁金香-不惑-智天命-归顺-从心不超过想要的瞬间”,逐步责怪升级过程,有其合理的因素。第一,他看到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夜之间实现的。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不是勉强,而是有意识地遵守道德规范。这两点从人的修养角度适用于任何人,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但是孔子认为自己别人也能做到,这太天真了。过程和方法有推广价值,并不意味着按照这个过程和方法做,就一定能得到相同高度的结果。

孔子的生平

今天我们说了20章,但我们一直没有碰孔子的生平。一直不碰也计划在本章孔子总结自己的时候做。自古以来,孔子的生平都以《史记孔子世家》为基准。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不仅可以在历史文献中找到孔子生活的信息,还可以亲自调查和研究孔子生活的地方。面对现实,感受孔子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这记录在《孔子世家》的后期。诗写着“高山高远,景色静止”。虽然到不了,但不是有心的。读了有毒工氏的书,想看看他的为人。恰当的鲁、观中尼寺汽车服装礼仪,所有的学生都在练习自己家的时候,曹操不能去云里,只能呆回去。天下之王是贤人群众的男人,当时很光荣,没有的话已经有了风筝。(孔子、论语、文官)孔子千衣,过了十多岁,是学者的仆人。从天子王后开始,中国马六艺子与师父切磋,可以说是至圣人。今天我们可以查阅的孔子的生平资料也不会比司马迁时代多。如果有新的东西,宋儒们为了无限提高孔子而毫无根据的一些言论,多么不可信。所以我们也是以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和《论语》为基准。

出生在乱世的私生子。

说起成年人,好像不能犯错,不能有一点污点。即使是他的祖先十八代也要全部完整。比如说孔子的出身问题,《史记孔子世家》中司马洛老师说:“孔子生楼昌平乡邑。”.富库和安家女雅一起生孔子,祈祷尼丘德孔子。”

《孔子家语》记录:淑良夫向安某求婚,安某有三个女儿,最小的是征兵。安问三个女儿。“邑医生淑良布库里,父亲,曹魏清史,宣城王溪。这个人10英尺长,武力绝了,我很喜欢他。年龄大一些,性格严厉一些,但这些都没问题。你们三个谁想成为他的妻子?“两个大女儿什么也没说,小女儿上前回答说:“按照父母的安排,爸爸不用再问了。”爸爸听懂了这句话的语气,说:“你可以的。”。所以把小女儿嫁给了淑良布加。《孔子家语》的这篇文章写得生动,和小说的语言差不多。但是这个主张不可信。孔子父亲淑良父去世后,与孔子母子的处境相矛盾。这只是淑良富库和安贞在《夜合》中捏造出来的故事,以掩盖后世的孔子。此外,《孔子家语》是孔子的后代,文人为光宗耀祖编制的,因此可靠性必然会大幅折旧。比司马迁的观点更可靠。

孔子出生于卢香公22年,公元前551年9月28日,是淑良方面和一个名叫安家祖的姑娘“野合”的结晶。后代读书人要想尽一切办法曲解苦义,什么“夜合”是指嫁给宿良富库的70多岁老妻是不礼貌的。一位贵族以一位年轻姑娘为妾,中国历史上什么时候不遵守礼仪了?研究历史,特别是著名的历史人物当然不能这么简单地用一句话来得出结论。那我们就在《史记》和《论语》找证据分析一下老师的出生。

首先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也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的时期。当时很多人连姓氏都没有!认识那个母亲,不认识那个父亲的人很多。“夜合”是当时的基本现象,不是丢脸的事。显然,司马迁在写作时并不认为这是不光彩的事,也没有必要回避什么。例如比孔子晚得多的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都是私生子。可以看出,这种现象在中国持续了很多年。

第二,孔子直到15岁才知道父亲的墓地在哪里。诈骗说:“秋生和淑良讣告死了,葬在房山。”防止山入鲁洞,孔子怀疑父亲的坟墓,所以母亲禁忌也是.孔子是母亲的死,葬礼是五位父亲的祛曲,也掩护沉。天人挽留父亲的母亲,教授孔子的夫庙,然后在方宴上合葬。(莎士比亚。)。“奇怪的是,一个15岁的男人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父亲的墓地在哪里?(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家人)还说:“母亲的禁忌也是。“这意味着他母亲也不知道,也不想告诉他。直到母亲去世才知道。还是“路人甲”告诉他的!孔子解释说,他没有和父亲的家住在一起,而是跟着母亲住在安家庄。孔子的学生中,安会父子和其他10多人来自安家庄,也证明了这一点。淑良布库野合后,可能到死都不知道安生了儿子。否则,在孔氏家族不旺的情况下,不可能不把儿子送回去。

我们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是,孔子小时候和母亲住在一起,没有父亲。

为了自己的本名,成为民变士。

母亲去世前,孔子是“民”,这一点可以用《论语》来证明。“我可以鄙视工作,因为少也贱。君子多,不多。”孔丘我小时候地位低,生活艰难

,所以会干一些粗活。要是贵族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有的。《孔子世家》说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伯夏,伯夏生下叔梁纥。这个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是很值得怀疑的地方。

我们来说说孔子自己找的这个爹。文献上说叔梁纥,名纥,字叔梁,无姓氏,生于春秋时期宋国栗邑,为逃避宋国战乱而流亡到鲁国昌平陬邑。他是周代诸侯国宋国君主的后代。他人品出众,博学多才,能文善武,曾官“陬邑大夫”。陬邑大夫是多小个官无所谓,是个士大夫就行。好玩儿的事情是一个叫叔梁纥的士大夫却没有姓氏,这在当时怎么可能呢?他的祖先五代之前的孔父嘉就已经得了孔这个姓,他的儿子也姓孔。难道这也能说得通?

所以这些历史都是编造的。但孔子给自己找了个爹是真的。这个有点像中国人在编写族谱的时候总爱给自己找个高大上的祖先一样。孔子一直等到母亲去世后才去证明自己的出生,这个也不合常规。司马迁说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各种礼器,演习礼仪动作,长大后精通各种礼仪。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觉得孔子应该乘着妈妈在世的时候去证明自己的出身岂不是更合乎情理!所以孔子的父亲到底是颜家庄的某人还是叔梁纥也是存疑的。孔子的父亲到底是谁这个并不重要,在此啰嗦主要是为了说明少年孔子的心机很深。

《孔子世家》说孔子生下来,叔梁纥已经死了,安葬在防山。防山在鲁国都城的东面,因此孔子不清楚他父亲的墓址,孔母也不知道。孔子母亲去世,孔子先将母亲的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引起大家的注意,并且跪在路边向路人打听他父亲的墓地在哪里。停放了很多天后“陬邑人挽父”的母亲告诉其父的墓址,孔子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这又好玩儿了,父亲的墓地是“陬邑人挽父”的母亲说的,孔子的母亲都不知道,但同村的一个赶车人的老母亲却知道!不管孔子真实的生父是谁,反正孔子在母亲在世时不去证明自己的爹是谁,却等到安葬母亲的机会给自己找了个已经去世不可当面质证的父亲,还大张旗鼓地向世人宣布一个“事实”:我孔丘不是“民”,是“士”!

孔子通过葬母宣布自己是士,但很多人并不买账。季氏当权家臣阳虎就不承认。“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孔子在给母亲戴孝期间季氏宴请士大夫,孔子赴宴被阳虎赶了出来。母亲刚死的时候孔子虽然把母亲跟父亲合葬了,但其士大夫身份还没有被孔氏家族确认,还不算士大夫。这也埋下了孔子一生跟阳虎过不去的祸根。

可见十五岁是孔子人生的一个坎。“吾十有五而至于学”是因为在十五岁之前还是“民”,没资格学习,十五岁之后身份由一个干粗活的“民”转变成了读书的“士”。幸亏孔子是个从小跟随贫贱母亲生活,其贵族父亲不知其存在的私生子,否则这世界上就少了一个伟人,多了一个纨绔子弟!虽然这个士的身份是孔子自己找回来的!我估计这件事对孔子的一生影响深远,也应该是孔子大力推广“正名”运动的初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什么意思呢?“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初入仕途——小试牛刀

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长大成人给自己争取了个士的身份,第一次出仕就到了当时权倾朝野的季孙氏家做了个小职员,刚开始应该是个统计员,管理统计工作准确无误。后来又做了个管理季氏家牲畜的小吏。这时候季氏家是阳虎当政,阳货这时候根本不承认孔子是个士,他不可能得到阳虎的重用。后来阳虎权利鼎盛时期多次劝孔子出来为国效力都被他拒绝,而阳虎之后自己曾经的手下公山不扭造反,孔子反倒动心想出来为官,要不是耿直的子路反对,没准儿孔子就跟造反派公山不扭混一块去了。

这时候的孔子既年轻也没有什么知名度,史书上不会有什么关于孔子的记载。所以孔子首次入仕的资料就这么几句话。

千里访师——孔子拜见老子

鲁国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侯爵,公侯伯子男五类中排位二类。首封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受封于奄国故土,由于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未成年的周成王,于是让自己的长子伯禽代为赴任,建立鲁国。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

鲁国成为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孔子已经是鲁国研究周礼的权威人士了。南宫敬叔请求鲁昭公让孔子前往洛邑去朝拜。鲁昭公给了他们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名童仆同行,前往洛邑询问周礼。据说见到了老子,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曲阜离老子的工作单位洛阳相隔千里,孔子也算是千里拜师了。

这是道家鼻祖与儒家鼻祖的第一次相会,当然会碰撞得火花连连。在孔子眼里,老子的形象太高大了。孔子向老子问学回来之后三天都说不出话来,学生问孔子:老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啊?你老人家回来后竟然连话都不说了。孔子说老子象龙一样:“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这评价!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超赞”啊!评价这么高,孔子为什么没有成为道家的嫡传弟子却自己开创了儒家学派呢?是老子的道家学说在孔子眼里是太难了,没有学会,还是孔子并不认同道家学说,这只有孔子自己知道。

孔子的学习过程,历史上并无介绍。只记载了二人分别时老子给孔子留下的“临别赠言”:老子说“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老子说:有钱人赞助别人钱财,仁义道德的人用言语教导或指导他人。我不是有钱人,便送你几句话:当今天下,“聪明人”经常会遇到灾难乃至不得善终,是因为他们喜欢说人是非。能言善辩的人经常招至祸患乃至不得善终,是因为他们喜欢观察别人的短处而扬人之恶,所以招来祸端。你要记住,做为晚辈,不要在长辈面前表现得高高在上,做为臣子,不要以为自己比君主更有能耐。希望你一定要记住。

老子临别赠言所说的“聪明而深察者”和“善辩而通达者”,其实说的是反语。这些人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深察,自以为善辩,自以为通达,实际是愚蠢至极,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招来大的祸患。老子指的是谁呢?是泛指,也是警醒。孔子虽然对老子评价很高,但老子对于孔子的评价,从临别赠言上看,隐含着担忧。担忧什么,警醒什么?担忧孔子自以为很聪明,很深察,很善辩,很通达,从而让这些“优点”害了他。所以老子给他以警醒。道学的真谛,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上善若水、无为无不为。而不是聪明、深察、善辩、通达这些外在的东西。

孔子回去后,在“道”上并没有领略多少,他钻研最多的是“礼”。在他的境界中,“不学礼,无以立”,所以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儒学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客观表现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等等。所谓三纲五常的礼制,从孔子始。(三纲为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礼”在老子眼里是“下德”。《道德经》第三十八章里,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认为:上德之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其实是有德;下德的人刻意去求德,所以没有达到德的境界。“德”是什么?“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包括品行、品质与社会公德,也可以理解为“道”在社会和生活中的践行。老子首先把德分为上下两个等级,也就是两个境界。“上德”在内不在外,完全是出于内心之自然,因此并不自恃有德而表现出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下德”则不同,其德在外不在内,执守着外在形式上的道德规范,所以它不是真德。

在老子眼里,仁、义、礼是三个层次。真正的仁,是有所施为是无意为之,就象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没有条件的爱,是发自本心的爱,这就是仁。而义呢,是有所施为是有意为之。比如刘关张,是最讲义气的。但这个义,是有意为之的。关羽降曹后,内心受着煎熬,怕对不起大哥而背义,所以才最终过关斩将投奔刘备;而礼,是最低一个层次的,如果我有所施为而得不到回应,就会采取一定的行动。我对你讲“礼”,你不对我还“礼”,怎么办?攘臂而扔之。不但动嘴谴责,还要发生肢体冲突的。

许多人讲究的是德的形式,把自己打扮成有德之人,实际上内心根本够不上德的思想去行为,这种德就是假德、伪德。老子认为:“道”丧失了才有所谓“德”;“德”丧失了才有所谓“仁”;“仁”丧失了才有所谓“义”;“义”丧失了才有所谓“礼”。“礼”的出现意谓着忠信的不足,祸乱的开端。预设的种种俗德规范,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所谓的“礼”,是下德中的下德。老子说的“前识者”是谁?“前识者"指自认为先知先觉,制定并推行礼仪的那些人,他们以礼为道,只是看到道的浮华的表面,没有认识大道的根本。老子虽然没有指名挂姓,但他说的不就是孔子这样的人吗?“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孔子这样的人,推行繁文缛节用“周礼”以安邦定国,不但不受当时诸侯们的欢迎,也遭到普通民众的反对和嘲笑。老子虽然没有明说,但他已经预言:这是一个愚蠢的开始啊!孔子开创了一个“愚蠢的时代”,在老子眼里,难道不是个“愚才”吗?

出师不利——第一次出国求官失败

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我觉得只是精神上立起来了,事业上应该还没能立起来。孔子三十岁是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和晏婴来鲁国进行国事访问,景公问孔子:“以前秦穆公国家又小,地方又偏,为什么能称霸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然小,但其志向远大;地方虽偏僻,但行为正直。从监狱中启用百里奚,并授予大夫爵位,和他谈论了三天后就把国家大事交给他。秦国这样就是称王也可以,称霸还算小的了。”景公听了很高兴。

孔子三十五岁那年,季平子和郈郦昭伯因为斗鸡的缘故得罪了鲁昭公。鲁昭公率领军队攻击季平子,季平子和孟孙氏、叔孙氏三家联合攻打鲁昭公,昭公的军队战败,他逃奔到齐国,齐景公把昭公安置在干侯。此后鲁国大乱,孔子也去到齐国,当齐卿高昭子的家臣,打算以此来与齐景公交往。景公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讲得好啊!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纵然有粮食,我怎么能吃得到呢!改日景公又向孔子询问为政,孔子说:为政在于节约财物。景公很高兴,想把尼溪的田地封赐给孔子。孔子很是兴奋了一段时间,封底还没到手,就跟弟子们一起开始规划设计工作了。晏婴进言说:孔丘这样的儒者能言善辩不能用法度来规范。高傲自大自以为是,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崇尚丧礼尽情致哀,破费财产厚葬死人,不可将这形成习俗。四处游说乞求借贷,不可以此治理国家。自从圣君贤相相继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以后,礼乐残缺有很长时间了。如今孔子盛装打扮,繁琐地规定尊卑上下的礼仪、举手投足的节度,连续几代不能穷尽其中的学问,从幼到老不能学完他的礼乐。国君打算用这一套来改造齐国的习俗,恐怕不是引导国民的好办法。晏婴是不是嫉妒或者害怕齐景公重用孔子不得而知,但我们看晏婴评价儒者的话倒是中肯,说的基本也是事实,并没有诬陷孔子。景公听信了晏婴的进言,虽然恭敬地接见孔子,但不再问有关礼的事。有一天,景公对孔子说:按照季氏上卿的规格来待你,我做不到。用介于鲁国对季氏和孟氏之间的规格来接待你倒是可以的。景公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听说齐国大夫有人企图谋害自己,于是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结束了自己第一次出国求官的旅程。

开馆授业——弟子遍天下

孔子四十二岁那年,鲁昭公死在齐国的干侯,鲁定公即位。鲁定公在位的第五年,夏天,季平子去世,季桓子继位。季桓子的宠臣叫仲梁怀,和阳虎有怨恨。阳虎打算驱逐仲梁怀,公山不狃阻止他。那年秋季,仲梁怀越来越骄横,阳虎拘捕了仲梁怀。季桓子发怒,阳虎乘机囚禁季桓子,和他订立盟约然后释放他。阳虎从此越发看不起季氏。季氏自己也僭越礼法凌驾于公室之上,大夫执掌国政,因此鲁国从大夫以下全都僭越礼法背离正道。所以孔子不做官,隐退下来整理《诗》、《书》、《礼》、《乐》,弟子纷纷从各国赶到鲁国来接受孔子的授业教育。这可能是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

感谢子路——未入歧途

鲁定公八年,公山不狃在季氏手下不得志,利用阳虎作乱,准备废黜三桓的嫡长继承人,另立阳虎平素所亲善的其它庶子,于是拘捕季桓子。季桓子设诈骗过阳虎,得以脱身。鲁定公九年,阳虎交战没有取胜,逃奔到齐国。这时孔子年纪五十岁。

公山不狃利用费邑反叛季氏,派人征召孔子。孔子遵循周道修行很久,却没有施展才能的地方,说:“周文王、周武王起于丰、镐之地而称王天下,如今费邑尽管小,但或许有希望吧!”子路不高兴,阻止打算前往的孔子。孔子说:他们召请我,岂能徒劳无益呢?如果任用我,我将在东方复兴周道!然而结果没有成行。

感谢子路破坏了孔子梦寐以求的官路。这是一条邪路,孔子一生不被正统所用,三次动心与叛臣为伍,都被子路所挡。人都是会被环境影响的,特别是身边的亲人。所以你身边有什么人太重要了,关键时刻是挺你走正道还是蛊惑你走邪道,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你一生的结局。我们平时看到的子路好像是个有勇无谋的武夫,还经常被孔子拉过来教训一顿。其实不然,子路的伟大在于坚守孔子的道德、礼教,他是比孔子还坚定的学生。因为子路对孔子每次不合道德、礼教行为的反对,成就了一个伟人。子路是上天派给孔子和儒家的护法神!

终于上位——业绩辉煌

物极必反,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自己僭越,又被自己的家臣僭越。鲁国的实权被三桓所夺,三家的实权又分别被自己的家臣所夺,闹得越来越不像话。三家掌门人就同意了鲁定公任用孔子的决定,给了孔子人生中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定公任命孔子为中都宰,相当于鲁国首都曲阜的市长。经过一年的时间,孔子把首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各国诸侯都派人来考察取经,向鲁国学习。于是孔子由中都宰升任司空,又由司空升任大司寇,达到了权利的巅峰。

夹谷会盟,名扬天下。鲁定公十年,鲁国与齐国和好。齐国大夫黎锄对景公说:鲁国任用孔丘,会危及齐国的安危。我们得想法打压孔丘的锐气。齐国派出使者与鲁国约定在夹谷举行友好会面。齐国本想利用这次会面吓唬鲁定公和孔子,达到让鲁国臣服的目的。没成想孔子准备周全、不卑不亢、先礼后兵,让齐景公大失颜面,不但没达到自己的目的,还被迫把侵占鲁国的郓、汶阳、龟阴等地还给了鲁国。夹谷会盟的成功奠定了孔子在鲁国政坛的地位,也让大家认识到了国与国的交往中“礼”的重要。但我读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仅仅用礼乐就可以让不可一世的齐景公割地道歉,很不符合春秋晚期的历史背景。在齐强鲁弱的情况下,齐国因为失礼而割地道歉似乎不可信。但如果说,齐景公后悔自己当年听信了晏婴的话没有坚持重用孔子,心有歉意,给孔子些好处,以便今后万一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强大了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倒是可信。

堕三都,差点成功。鲁定公十三年,孔子以不合礼为由要求定公拆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的都邑。孔子的时机掌握得很不错,这时三家的都邑实际都掌握在家臣手里,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同意了孔子的提议。他们是想利用孔子之手帮他们把都邑的实控权夺回来。孔子先派仲由做了季氏的管家,叔孙氏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首先拆毁了郈城。季孙氏将要拆毁费城的时候,公山不狃、叔孙辄坚决反抗,率领费邑人袭击国都。费邑人攻打季氏宅第,没有成功,射出的箭飞到了定公的身边,孔子命令大夫申句须、乐颀下台攻伐,费邑人战败逃跑。国人追击,在姑蔑打败费邑人。公山不狃、叔孙辄逃奔齐国,于是拆毁了费城。接着准备拆毁成城,孟孙家的家臣公敛处父对孟孙说:拆毁成城,齐国军队必定能直接到达国都北门,况且成邑,是孟氏的保护屏障,没有成邑就是没有孟氏啊。我们坚决不拆城。十二月,定公领兵包围成邑,没能攻下来。

喜形于色,自得其乐。鲁定公的地位在孔子的经营下逐渐加强,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由大司寇代理国相事务,孔子面有喜色,应该是有些膨胀,孔子的弟子说:“听说君子祸患降临不恐惧,福运到来不喜悦。”孔子说:“是有这样的话。但不是还有‘身居高位礼贤下士而自得其乐’的话吗?”参与治理国政三个月,卖肉的不随意涨价;男女行路分道而走;路不拾遗;从四方来到城邑的客人不必向官吏请求,全都给予接待,如同回到了家。

杀少正卯,应为历史疑案。孔子杀少正卯的故事最早出现在《荀子》里:“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也采信了荀子的说法:“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后来的《尹文子》、《说苑》、《孔子家语》都引用《荀子》的说法,认为孔子杀了少正卯。

说孔子杀少正卯的理由主要有五条:“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变、记丑而博、顺非而泽。”并诬陷他“乱政”。从杀他的理由我们发现少正卯其实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通晓古今之变,违背常理,坚持革新道路,透彻讲述革新道理,深知制度腐朽,义正词严支持革新思想。但是他并没有去杀人、去造反。那就是说孔子支持了“思想犯罪”就应该处死的逻辑。根据我的研究,这完全是对孔子的诬陷!我以为孔子不可能杀少正卯。理由有五。

一、 孔子提倡并极力推行仁政,坚决反对轻易杀人,当鲁大夫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时,孔子表示反对。杀少正卯一事,与孔子的一贯思想不相吻合。

二、 少正卯和孔子都是开办私立大学的老板,少正卯的课堂多次把孔子的学生都吸引过去听讲,致使孔子的学堂三次大萧条。说明少正卯当时的社会影响力不比孔子低。孔子一当官就把少正卯杀了,只能让人觉得孔子嫉贤妒能,不能容人,还是个公报私仇的小人。是个人都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何况孔子呢!

三、《论语》中孔子的学生特别是子路对孔子犯错误几乎是零容忍的。把孔子的思想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维护孔子的思想和圣人形象不遗余力。像子见南子、公山不狃邀孔子协助造反孔子动心,孔子在城门像丧家犬等等负面的事件也都如实记载。而这件事却片语不提不合逻辑。 荀子出现在战国末期,比孔子晚300多年, 不单《论语》不提,成书早于《荀子》的《左传》、《国语》、《孟子》等也都没有提到此事。

四、 孔子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以一个大夫的身份去杀掉另一个大夫,这是法理上是不可能做到的。早在《葵丘盟约》中就已经规定诸侯国“大夫”不可以“专杀”,要请奏周天子,虽然天子名存实亡,但孔子行事的标准就是周礼,别人可以不遵守,孔子不会不遵守!

五、 中国古代先贤都熟练掌握编故事讲道理的技法,荀子杜撰的可能性很大。荀子是个批判性极强的人物,他以儒家正宗自居。事实上他的法家思想更多一些。为了证明言论思想可以获罪,在没有历史依据的情况下就编辑了一个故事加在孔子头上,有利于推销自己的理论也给自己增添光环。

这个假故事给后来中国的思想先行者带来了无穷的灾害。无数仁人志士因为言论或思想罪而被当权者杀害。这也是中国数千年没有再出现思想家的直接原因。后人读古文的能力越来越差是社会进化的必然。加上古代书籍不便流传,儒生们得到一本书不容易。很多穷儒生一辈子可能就读过几本书,读来读去就几本书是很无聊的事情,为了显摆自己的知识和深度就去批注古文。我们现在看到的孔子早已不是真实的孔子,而是世世代代批注出来的“伪孔子”。后世儒家辅佐皇帝时也认同言论思想罪不是源于孔子而是荀子。

齐国用计,孔子出走。齐国人听到孔子的政绩后感到恐惧,他们觉得孔子当政的话,鲁国必然称霸,鲁国称霸而我齐国土地挨近它,齐国的土地就会最先被兼并了。大夫黎锄为了阻止孔子继续当政挑选国中漂亮的女子八十人,有花纹的马一百二十匹,馈赠给鲁国国君。齐人将盛装女乐、有纹骏马陈列在鲁国都城南面的高门外。季桓子换上平民服装前往观看多次,打算接受,就告诉鲁定公要外出巡回周游,终日前往观看,懒于处理政事。

子路对孔子说季桓子和鲁君都被女色所吸引,已经不理朝政了,你老人家可以上路了。孔子还没死心,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结果季桓子接受了齐国的女乐,连续三天都不上朝听政,举行郊祀典礼后又不向大夫分发祭肉。孔子想拜见鲁君,鲁君也找理由不见。孔子真的是失望到了极点,只好上路走人。

周游列国——找不到工作

孔子开始了他十四年游说列国,寻找新的从政机会的艰难旅途。

第一站:卫国不仕,匡地危机。

孔子一行寄居在子路的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用鲁国君的同等待遇“俸禄粮食六万”接待孔子,就是不给孔子从政的机会。孔子终日拿着高薪无所事事。过了不久,有人向卫灵公说孔子的坏话。卫灵公派大夫公孙余假频繁出入孔子住所。孔子害怕得罪卫灵公,居住了十个月,离开卫国。

孔子打算前往陈国,经过匡邑。孔子的样子高高大大的长得像阳虎,匡人以为孔子是曾经残害过他们的阳虎。拘留了孔子整整五天。孔子派随从子弟到卫国国都做宁武子的家臣,在宁武子的帮助下得以脱身。孔子离开匡邑经过蒲邑,一个多月后才返回卫都,寄居在蘧伯玉家。这一趟出走不但没得到什么,最后绕了个圈又回到了卫国,还在匡地遭遇了一次危险。

孔子一行在卫都又住了一个多月,有一天卫灵公和夫人南子同乘一辆车,出宫游览,让孔子乘第二辆车,招摇过市。孔子说:我没看见他爱好德行如同爱好女色啊。于是厌恶卫灵公,离开卫国。“子见南子”是个经典的故事,在《论语》中有记载,我们留待那一章再讲。《论语》中大量的对话也都是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讲的,本章我们重点讲孔子的行程,一些细节都放到相应的章节去讲。

第二站:途径曹国,宋国遇险。

孔子途径曹国前往宋国,估计曹国太小,孔子根本看不上,也就是个“路过”,并无故事发生,也没什么圣言记载。因为孔子看不惯司马桓魋的为人处世,一路都在讲这个人应该“速死”。据说桓魋听说孔子到处污蔑自己就想要杀死孔子,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司马桓魋拔起了那株大树,孔子只好离开那个地方。弟子说:“可以赶快走了。”孔子说:“上天把德行降生在我身上。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第三站:郑国走失,如丧家犬。

孔子逃出宋国前往郑国的路上与弟子们走散,独自走到了郑国外城的东门。弟子到处寻找孔子,有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瘠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子贡把实话告诉孔子。孔子欣然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但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是啊!”

第四站:居陈三年,一无所获。

在郑国也没找到机会,孔子来到了陈国,寄居在司城贞子家。孔子在陈国居住三年,适逢晋楚争霸,轮番攻伐陈国,吴国也时不时地侵犯陈国,陈国经常受到劫掠,真实居无宁日。孔子有些心灰意冷地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那些小子们志向远大,努力进取而没忘记初衷。”于是孔子离开陈国。

第五站:辗转反复,又回卫国

再次途经蒲邑,上一次也是从卫国去陈国返回卫国的时候经过蒲邑,这一次的蒲邑就有故事了。遇到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蒲邑人扣留孔子。有个叫公良孺的弟子,带着五辆私车随从孔子。他为人长大有力,对孔子说:“我昔日跟着您在匡遭遇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遭遇危难,这是命啊。我与您再次蒙难,宁可搏斗而死。”搏斗非常激烈。蒲邑人恐惧,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去卫都,我们就放了你,”孔子和他们立了盟誓,蒲邑人将孔子放出东门。孔子接着前往卫都。子贡说:“盟誓难道可以背弃吗?”孔子说:“这是要挟订立的盟誓,神是不会理睬的。”

卫灵公听说孔子又回来了,非常喜欢,到郊外迎接。卫灵公懒于理政,还是不准备任用孔子。朝政已被夫人南子和太子蒯聩分别把持。孔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如果有人起用我的话,只需一年的时间罢了,三年的话就会大见成效。”

晋国佛肸任中牟宰反叛赵简子。赵简子攻打范氏、中行氏,进攻中牟。佛肸派人召请孔子。又是子路跳出来反对。我听您说过这样的话,如果那个人本身在做不好的事,君子是不会去加入的。如今佛肸自己占据中牟反叛,您却打算前往,怎么解释呢?孔子说:我是说过这句话。但不是说坚硬吗,再磨砺也不会变薄;不是说洁白吗,再污染也不会变黑。我哪能是匏瓜呢,怎么可以挂在那里而不能食用呢?

子路对孔子思想的坚守很多时候比孔子自己还坚定,三番五次反对孔子为叛臣服务。也正是子路的坚持,成就了一个圣人孔子。

孔子在卫国得不到任用,打算西行去见赵简子。来到黄河边而听说窦鸣犊、舜华被赵简子所杀,觉得赵简子不义。他面对黄河而感叹道:美啊,黄河的水,浩浩荡荡啊!我不能渡过它,是命中注定的啊!于是返回卫都,接着寄居在蘧伯玉家。有一天卫灵公询问用兵的阵法。孔子说:“摆弄礼器的事倒听说过,军队作战的事没有学过啊。”第二天,卫灵公与孔子交谈,看到天上飞翔的雁,仰头注视,神色心思不在孔子身上。孔子于是又上路出走了。

第六站:再往陈国,冉求出仕

这一年是鲁哀公即位的第三年,孔子年已六十,这时的孔子在遭遇了无数的变故后应该已经“耳顺”了。秋季,季桓子病重,坐在辇车上望见鲁都的城墙,深深地叹息道:昔日这个国家将要振兴了,因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不兴旺了。回头对他的继承人季康子说:我如果死了,你必定为鲁国之相,必须召请仲尼。季康子继位后打算召回孔子,大夫公之鱼说:往日我们的先君任用孔子有始无终,结果被诸侯耻笑。如今再起用他而不能有始有终的话,就会再次被诸侯所耻笑。季康子说:那召请谁呢?公之鱼说:一定要召请冉求。于是派出使者召请冉求。冉求将要上路,孔子说:鲁人来召冉求,不是小用你,将要大用你啊。子贡知道孔子心想回去,他去送冉求起程的时候趁机告诫说:“倘若任用你,就一定要招请我们的老师啊。”

话说孔子为什么不待在对自己不薄的卫国,而要反复往战争前线的陈国跑呢?陈国基本已破产,孔子在陈国是不可能找到工作的。并且陈国夹在吴国楚国之间属于战争前线,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很多人不懂孔子的用意。其实孔子呆在陈国就是为了见到楚昭王。希望能在崛起中的楚国谋到一官半职。孔子走遍中原大地还是找不到一份工作。中原各国人才济济,朝政都被卿大夫们把持,对他很友善的卫国实际当权者也是夫人南子。孔子不愿意跟这些人为伍。他知道这些当权者不可能认同他的政治理念,最多也就像卫国一样把他当作一个花瓶供养起来。孔子毅然决定去当时楚吴两强之间毫无发言权几乎名存实亡的陈国,他知道楚昭王经常亲自带兵打仗,他也知道楚吴之间对陈国你死我活的争夺。等下去一定能遇到楚昭王!

楚昭王在位二十七年,在战争中奠定了楚国的中兴!吴国在与楚国的战争中兵不如楚多,士兵不如楚凶悍,但战争中却屡站上风。主要原因我以为是吴国有伍子胥、孙兵这样的元帅级人才,而楚国没有。偏偏伍子胥还是个楚国人,父兄皆被楚冤杀,逃亡到吴国发誓灭楚报仇。楚昭王十年,伍子胥率吴师攻入了楚国首都。楚昭王逃到云梦泽时被吴军射伤,又辗转逃到郧国(今湖北安陆,我家乡)、随国。申包胥到秦国哭了七天七夜,乞师救援,秦哀公也觉得如果吴真的灭了楚,对秦称霸非常不利,才出兵救楚。说秦哀公是被申的鼻涕眼泪感动而出兵那是扯淡!楚昭王十一年六月,秦楚一起打败吴兵,楚昭王回到郢都犒赏功臣,竟然说申包胥当时逃跑了所以不能授奖。可见即使你哭十天十夜也没一点功劳!相反,吴国夫概造反不成投奔楚国,楚昭王却拿堂谿之地封给他。孔子自然清楚这些历史。楚昭王是个混蛋孔子也应该很清楚。先生以为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救楚国!

孔子这时已经六十岁了,来日无多。从鲁国出走已五年,虽然知名度越来越高,各国之间也畅行无阻,但就是没有人愿意给他一份工作。孔子只好到陈国守株待兔,赌一把了!孔子在陈等了三年,楚昭王二十七年春,吴国为了与楚国争雄必须在吴楚之间建立一个后勤保障基地,于是发兵攻打陈国。楚国当然不能坐视不管,发兵救陈。小小的陈国成了吴楚的一线战场。按说孔子的机会总算来了,可是孔子还是一介书生,战争真的来了他又不敢留在陈国。

第七站:迁居蔡国,蔡昭公被杀

冉求离开陈国回鲁国上班后,迟迟都找不到召回孔子的机会,孔子等啊等啊,等得花儿都谢了。第二年决定不等了,再次巡游,寻找机会。孔子从陈国迁居蔡国。蔡昭公准备应吴王之邀前往吴国。以前蔡昭公欺骗他的大臣迁都州来,这之后又准备前往吴国,大夫们害怕再次迁都,大夫公孙翩射杀了蔡昭公。

第八站:初到楚地,叶公谈政

孔子听了司徒真子的劝千辛万苦地去到比较安全也可能见到楚昭王的楚国后方负函等机会。在负函期间认识了叶公,对后世的贡献是留下了“父子相隐”的公案!此是后话,按下不表。孔子的运气真是倒霉到家了,他离开陈国后,楚昭王就带兵进驻了陈国。

孔子从蔡国前往楚国叶邑。叶公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说:“为政之道在于招徕远方贤人而安抚身边百姓。”有一天,叶公向子路问孔子的为人,子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孔子听说后说:仲由啊!你为什么不回答说“他为人呀,学习道理不感疲倦,教诲别人不觉厌烦,发奋努力废寝忘食,乐于此道而忘却了忧愁,不知衰老将要到来,”这是孔子又一次对自己进行了评价。这可是六十多岁的孔子啊,依然身老志坚,不得不佩服啊!可这个叶公也正如“叶公好龙”的故事所讲,真龙来到了自己的地盘上,也不懂得使用。

第九站:重返蔡国,再次被困

孔子迁居到蔡国,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就共同派兵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于是孔子派子贡到达楚国。楚昭王兴师动众迎接孔子,孔子得以脱身。

第十站:楚王丧命,命该不仕

孔子一行脱困之后在楚军的护送下来到了楚国,楚昭王在前线指挥与吴国的战争,没有时间见孔子。孔子那个急啊!楚昭王听说孔子的事迹后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的土地封给孔子。楚国令尹子西是个明白人,对楚昭王说:“大王出使诸侯的使者有像子贡那样的吗?”昭王说:“没有。”令尹子西说:“大王的宰辅国相有像颜回这样的吗?”昭王说,“没有。”令尹子西说:“大王的将帅有像子路这样的吗?”昭王说:“没有。”令尹子西说:“大王的各部长官有像宰予这样的吗?”昭王说:“没有。”令尹子西说:“况且楚国的祖先在周受封时,名号为子男,封地方圆五十里。如今孔丘祖述三皇五帝的法度,彰明周公、召公的事业,大王倘若任用他,那楚国还怎么能世世代代拥有堂堂正正方圆几千里之地呢!周文王在丰京,周武王在镐京,从只有百里之地的君主最终统一天下。如今孔丘得以占据封地,贤能的子弟作为辅佐,这不是楚国之福啊。”楚昭王于是作罢。当年秋季,楚昭王在城父去世,孔子终不得见!

第十一站:再返卫国,期待回鲁

孔子从楚国再次返回卫国,卫国是邻国,可以随时回去。

心灰意冷的孔子这时候已经六十三岁了。他不想再流浪了,他也知道他的政治抱负不会有实践的机会了,他只想回鲁国。可是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岂不是很没面子啊!他要等,等鲁国派人来接自己回去。他相信他的那些在鲁国做官的冉求们一定有这个能力给老师留足面子。这时候的孔子只是需要一个台阶啊,要个台阶都这么难啊!

第十二站:落叶归根,终成正果

在卫国又等了一年。冉有帅军与齐国作战,大胜。季康子问:你的军事知识是从哪儿学来的啊?冉有说:跟孔子学的。季康子问:孔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冉有吧嗒吧嗒把老师一通神吹,总之说的那简直就是个神人啊!于是,季康子主动对冉有说,我想把他召回来可以吗?当然可以啊!冉有在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呢,于是说,召回他可以,但别用些小人去牵制他。季康子派公华、公宾、公林等人带着礼物到卫国迎回了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回到鲁国后已无心为政。把他生命中最后的十年全部用在教学和著述上。教学之余呕心沥血整理《诗》、《书》、《礼》、《易》,编纂《春秋》。孔子说:“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可见《春秋》在孔子心目中的分量之重。

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手持拐杖靠在门口说:“赐啊!你怎么才来看我啊!你怎么才来看我啊!”七天后孔子仙逝。每次读到这段的时候我落泪。是年为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享年七十三岁。弟子们守孝三年纷纷离去,而子贡独自一人守孝六年!

正如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孔子的经历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圣人的一生,是将要影响中国2500年的圣人苦难而辉煌的七十三年!

关于孔子的研究文章看得越多就觉得离真实的先生越远。孔子就是孔子,后世各色人等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给先生贴上了各种标签。我们还是尽量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孔子吧!他会哭,会笑,生气了会发脾气骂人,高兴了会手舞足蹈唱歌,有时候还会像个“丧家之犬”!

道客村曰:

十五志学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智;

六十耳顺受逆语,七十从心不逾矩。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立仁、立礼、立信;立德、立功、立言。

(3)不惑:掌握了知识,探明了人生的方向,所有的事情都能够用道去解决,不会感到困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人情世故都懂了,心理就平静了。能听进去任何观点,人与人之间就能够融洽相处。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七十岁能做到自由自在还不会坏了规矩。礼乐仁义道德的规矩都已与身心合而为一。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不同意见;七十岁能做到随心所欲还不违反社会道德标准。”

1.《【规矩高中作文700字】每天论语note 20不会随心所欲地超过规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规矩高中作文700字】每天论语note 20不会随心所欲地超过规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8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