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前二句化用柳宗元诗意及班超典故,显示诗人终于挣脱苦难、九死一生的庆幸,后二句写出渐近江南喜悦又深含苦涩的心情,情意恳挚。下面就和本站一起来了解下黄庭坚的《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欢迎阅读!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宋•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赏析】


  这是黄庭坚晚年所写的一篇作品。黄庭坚曾被贬蜀地四川达六年之久,这几年里他逆来顺受,处之泰然,终于等到了被放还之时,此时他已经到了五十七岁的高龄。离开四川后,他奔赴家乡分宁(今江西修水),从湖北沿江东而下,途经岳阳,冒雨登上了岳阳楼,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遇赦后的喜悦心情。


  首二句描写了诗人被贬后九死一生的坎坷经历。诗人被贬到蜀地,那里的环境非常恶劣,生活异常艰苦,“投荒万死”是作者蜀地经历的真实写照,表现了被贬生活的艰难和不幸。诗人遇赦之时已经是五十多岁,白发苍苍,颇不容易。他年迈体衰,又身处恶劣环境,本以为命不久矣,谁曾想竟然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对于已经知天命的诗人来说,这实在是劫后重生,自然是喜不自禁,又想到能够落叶归根,诗人更加欣喜欲狂。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岳阳楼在湖南岳阳,而诗人的家乡在分宁,即今天的江西修水,诗人此刻刚到岳阳,距离家乡还很遥远,然而诗人此时内心的喜悦之情早已经按捺不住,尽管天下着雨,他还是兴奋地登上了岳阳楼,想要一睹洞庭湖的美景,雨中洞庭湖中的君山朦朦胧胧,十分美妙。读者可以想见,等回到了家乡,诗人还不知该是如何的欣慰畅快呢。诗人结尾一个望君山,情深意长,余味不尽。全诗意兴洒脱,豪放兴奋之情跃然纸上,表现了诗人坚强乐观的情怀和喜不自禁的心情。





 

 扩展阅读:黄庭坚的文学造诣


  江西诗派是北宋后期形成了一个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即“一祖三宗”)的诗歌流派。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


  黄庭坚的诗以唐诗的集大成者杜甫为学习对象,构建并提出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成为江西诗派作诗的理论纲领和创作原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宋代大诗人之一,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一代大文豪苏轼。苏轼作诗以气运笔、放笔纵意、纵横驰骋、大开大阖、变化莫测、结构复杂,无迹可求,所以苏诗成就虽高,师之者极少,未能形成流派。黄庭坚的创作思路有迹可寻,甚讲法度,便于学习,所以其追随者很多。黄庭坚的诗,法度严谨,说理细密,代表了宋诗的特点。可以说,黄庭坚诗是宋诗艺术特色的,受黄庭坚影响形成的江西诗派,也影响了南宋一代诗风,并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句,可见推举之重。





 

 扩展阅读:黄庭坚作诗的注重点


  一是注重用字。用字“要字字有来处”。时人评黄庭坚作诗“一字一句,必月锻季炼,未尝轻发”。黄庭坚还提出诗的“句中眼”,所谓“句中眼”即后人所说的“诗眼”,就是注重对关键字词的锤炼,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即是锤炼而来,可谓“置一字如关门之键”。


  二是重视句法。黄庭坚《送顾子敦赴河东》诗:“无人知句法,秋月自澄江”。何谓“句法”,从这句诗里可以看出,黄庭坚论诗的句法尚简易,如秋月澄江,明晰可感。在《与王观复第二书》中说:“但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古律诗,便得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无斧齿凿痕,乃为佳耳。”


  三是讲究章法。黄庭坚讲章法命意言论甚多,如:“欲作楚辞,追配古人,直须熟读《楚辞》,观古人用意曲折处讲学之,然后下笔。譬如巧女绣妙一世,若欲作锦,必得锦机乃能作锦。”把章法结构喻为“锦机”。又如“山谷文章必谨布置,每见后学,多告以《原道》命意曲折。”又如:“作诗正如作杂剧,初时布置,临了须打浑,方是出场。”综合起来看,黄庭坚所谓章法是讲求诗的结构的曲折变化,而这些曲折变化是通过学习前人作品揣摩出来的。


  黄庭坚虽讲诗法,但他并不固守诗法,而是要求最终超越诗法,达到“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


  


1.《 黄庭坚的七言绝句《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黄庭坚的七言绝句《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