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送人游吴》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其中“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两句成为描写苏州城建筑特色的千古名句。下面就和本站一起来了解下杜荀鹤的诗词《送人游吴》,欢迎阅读!




  《

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时,又是一首吴地秀美风光的赞歌。诗虽为送别,却毫无离别的伤感惆怅,笔调十分轻快。诗人笔下的江南水乡,读来使人如临其境,恍如置于画中。


  苏州是富庶的鱼米之乡,亦是江南的水乡。“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两句就点出苏州的特色——水。苏州城里水道纵横,水村渔市遍布,房屋临水而建,故曰“枕河”。颔联承接“枕河”而来。“古宫闲地少”五字,简明地概述了苏州的历史。苏州古称吴、吴县,春秋时更是吴国的都城,城内总体布局,虽历经千余年沧桑,始终未有变易。但因经济逐代繁荣,民居逐代增多,城内空闲之地越来越少,所以说“古宫闲地少”。此外,“闲地少”还有一个客观原因,那就是“水港小桥多”。“水港小桥多”这句十分写实,苏州是名副其实的水城,城内河网交错,多水港、小桥,因此显得“闲地少”。颈联紧扣苏州城的特色,刻画出苏州的繁荣、热闹。尾联道出别意,显得余味悠长,耐人寻味。





 

 扩展阅读:杜荀鹤的简介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旧五代史·梁书》(《旧五代史·卷二十三·梁书第二十三·列传第十三》有其传)。


  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宝,乱杀平民,甚至拆古寺,掘荒坟;《再经胡城县》中酷吏的残忍,县民的含冤,都是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其诗也明白平易,且都是近体诗,但也失之浅率,不甚耐读。他自称【苦吟】,从技巧上说,未必如此。《沧浪诗话》将他列为一体,翁方纲不以为然,在《石洲诗话》中说:【咸通十哲,概乏风骨……杜荀鹤至令严沧浪目为一体,亦殊浅易。】《苕溪渔隐丛话》引《幕府燕闲录》,也谓鄙俚浅俗,惟宫词为唐第一。





  

扩展阅读:杜荀鹤的文学贡献


  杜荀鹤(约846~906),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相传杜牧在会昌末年任池州刺史时,妾程氏有孕,为杜妻所逐,嫁长林乡正杜筠而生荀鹤(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及计有功《唐诗纪事》)。早年读书于九华山,与顾云、殷文圭等为友,7岁时已露头角。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中间也曾旅游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乱后出山逢高员外》),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乱后山中作》)的生活。得第后次年,因政局动乱,复还旧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视他,用为从事。天复三年(903),田頵起兵叛杨行密,派他到大梁与朱温联络。田頵败死,朱温表荐他,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遘重疾,旬日而卒。由于他晚节投靠朱温,壮志清名,中道而废(《鉴诫录》),为时论所惋惜。


  杜荀鹤一生以诗为业,自说乍可百年无称意,难教一日不吟诗(《秋日闲居寄先达》)。登第时自编其诗为《唐风集》3卷,存诗300多首,都是律诗和绝句。


  唐末诗歌,大致有三大流派:一是以艳丽著称的温李派,以韩偓为代表;二是以寒瘦苦吟为主的贾岛派,以李洞等为代表;三是着重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继承元白新乐府衣钵的,以皮日休等为代表;自称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郊居即事投李给事》)的杜荀鹤、诗集中保存的五律诗几近130首,其中表现山林生活、寂静境界的作品,基本上属于贾岛一派。他不是不能写温李风格的诗,列在《唐风集》卷首向来脍炙人口的《春宫怨》,被人说是宫词为唐第一,并流传谚语说:杜词三百首,惟在一联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那种用宫女的不幸身世象征自己怀才不遇的比兴手法,显示了作者艺术手腕的高超。然而杜荀鹤诗的主要成就,倒是为数不多的一些同情人民苦难与元白精神相通的作品。


  


1.《 杜荀鹤的诗词《送人游吴》阅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杜荀鹤的诗词《送人游吴》阅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9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