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戴叔伦的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也有诗篇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这两首《塞上曲》,表达的是报国立业的雄心。下面就和本站一起来阅读下这首诗,欢迎阅读!




  《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赏析】


  诗的前两句充满战斗必胜的昂扬斗志,写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汉家”即唐朝,唐人诗中经常借汉说唐,如唐代高适的《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两句直抒胸臆,表达甘愿为国牺牲的壮志豪情。“玉门关”,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为重要的屯兵之地,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生入玉门关”句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意谓班超久在西域,年老思念故土,上疏请求放归,希望在未死前,能活着回到家乡。但戴叔纶在诗中说到“何须生入玉门关”,对班超的做法稍有批判,他认为作为戍国将士,不应该有“生入玉门关”的想法,应该一心想着报国杀敌。这正是清人徐锡麟所说的“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之气,表达了诗人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来保卫国家安宁的坚定信念。





 

 扩展阅读:戴叔伦的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其他代表作品还有《兰溪棹歌》等。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一字次公,金坛城西南窑村人,是唐代中期的诗人,出生于一个隐士家庭。祖父戴修誉,父亲戴昚用,都是终生隐居不仕的士人。戴叔伦年少时拜的学者萧颖士为师,他博闻强记,聪慧过人,“诸子百家过目不忘”,是萧门弟子中出类拔萃的学生。至德元载(756年)岁暮,为避永王兵乱,25岁的戴叔伦随亲族搭商船逃难到江西鄱阳。在人生地疏的异乡,家计窘迫,于是他开始探寻仕途。大历元年(766年),戴叔伦得到户部尚书充诸道盐铁使刘晏赏识,在其幕下任职。大历三年(769年),由刘晏推荐,任湖南转运留后。此后,曾任涪州督赋、抚州刺史,以及广西容州刺史,加御史中丞,官至容管经略使。他在任期内,政绩卓著,是个出色的地方官吏。贞元五年(789年)四月,他上表辞官归隐,六月十三日在返乡途中客死清远峡(今四川成都北)。第二年返葬于金坛小南门外县城南郊。明万历46年(1618年),金坛知县张翰中为疏通城内漕河,将其墓地移至南郊高坡(今南门面粉厂南围墙前),并亲自题立“诗伯夜台”墓碑,即“大诗人之墓”的意思。





 

 扩展阅读:戴叔伦的诗词风格


  戴叔伦的诗,体裁形式多样: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体近体,皆有佳作。题材内容也十分丰富:有反映战乱中社会现实的,有揭露昏暗丑恶世道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慨叹羁旅离愁的,也有描绘田园风光的……而在他的诸多诗篇中,最有价值、最富有社会意义的,还应该说是那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例如:《女耕田行》:“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砍地翻新泥。”“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写尽农家妇女劳作之苦;《边城曲》:“人生莫作远行客,远行莫戍黄沙碛,黄沙碛下八月时,霜风裂肤百草衰。”写远戍边城士兵的艰辛;《屯田词》开始写:“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后来在遇到天旱、蝗灾、颗粒无收的情况下,官吏还强迫去砍伐南山树木,赶着耕牛去,耕牛也因“霜重草枯”而冻死,诗人禁不住发出“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的慨叹。这些诗,不仅从正面描写封建压迫与剥削下劳动者的痛苦生活,而且语言平易畅达,描写细腻委婉,感情充沛连绵,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另外,戴叔伦还给后人留下了颇为有名的论诗名言,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对宋明以后的神韵派和性灵派诗人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1.《 戴叔伦的爱国诗《塞上曲二首》(其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戴叔伦的爱国诗《塞上曲二首》(其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70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