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诗人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这首诗题为“牡丹”,看似咏物,实际是借牡丹抒发家国之思。下面就和本站一起来了解下这首诗词,欢迎阅读!




  《牡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赏析】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这两句写的是回忆。自金兵入汴,已经十年,诗人漂泊无依,家路漫漫,前途渺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两句由国事、家事转为对自身处境的描写。此时作者四十七岁,虽还不到天命之年,却己老态龙钟,可见作者幽思繁重。他是洛阳之人,如今年迈体衰,心里最渴望的就是回到洛阳故乡,可是偏偏独自在桐乡青墩溪边回望家乡,只能默默地对着牡丹,何等的孤独寥落。末句有言近旨远之意,非常含蓄。作者独立在花前,久久地凝视牡丹,显然不只是单独赏花,更主要的是怀旧。因作者的家乡是牡丹最为繁盛之地,此时的牡丹就是洛阳的代称,作者凝视牡丹,其实是对故乡的深沉之思。如此收尾,诗便充彻着凄凉悲伤,于平淡处涵有浓郁的情感。


  葛胜仲谓陈与义晚年“赋咏尤工”,确非虚语。除这首诗外,陈与义还有另外一首《春寒》,末二句曰:“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两首诗所咏之花虽异,而情怀、笔法一致,表现的都是一种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和失意之情。





  扩展阅读:陈与义的简介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诗人,诗尊杜甫,也推崇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号为“诗俊”,与“词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同列洛中八俊。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存词19首。曾在余杭任太傅幕僚,后被宰相赏识,因而升迁。


  陈与义与吕本中有过交往,但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未列陈与义之名。宋人也有称他崇尚陈师道的,但多数人认为他于杜甫。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称杜甫为江西派的"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陈与义不是江西人,作诗重锤炼,固然有与陈师道相似的地方,但他重意境,擅白描,与黄庭坚的好用典、矜生硬,迥然有别,不应列入江西诗派。


  陈与义诗作最逼近杜诗的是七律。像《登岳阳楼》之一、《巴丘书事》、《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除夜》等,雄浑悲壮,感慨多端。五言律如《雨》诗2首、《除夜》等则以清迥峭刻见长。五言古诗写景造意,接近谢灵运、柳宗元等人。如《夏日集葆真池上》中间写景:"鱼游水底凉,鸟宿林间静。谈余日亭午,树影一时正。…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观察细密,造语工致。七言绝句重在意趣,格调清婉,如《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春日二首》、《中牟道中二首》等,或工于兴寄,或活用典实,屡见新意,耐人寻味。





  扩展阅读:部分诗作摘抄


  《送人归京师》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日落梦悠悠。


  故国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春日二首》之一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拜诏》


  紫阳山下闻皇牒,地藏阶前拜诏书。


  乍脱绿袍山色翠,新披紫绶佩金鱼。


  《北风》


  北风掠野悲岁暮,黄尘涨街人不度。


  孤鸿抱饥客千里,性命么微不当怒。


  梅花欲动天作难,蓬飞上天得盘桓。


  千里卧木枝叶尽,独自人间不受寒。


  《北征》


  世故信有力,挽我复北驰。独冲七月暑,行此无尽陂。


  百卉共山泽,各自有四时。华实相后先,盛过当同衰。


  亦复观我生,白发忽及期。夕云已不征,客子今何之。


  愿传飞仙术,一洗局促悲,被襟阆风观,濯发扶桑池。


  《别伯共》


  樽酒相逢地,江枫欲尽时。犹能十日客,共出数年诗。


  供世无筋力,惊心有别离。好为南极柱,深尉旅人悲。


  《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登岳阳楼》(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次韵尹潜感怀》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伤春》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峰。


  初经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图,疲兵敢犯犬羊锋。


  


1.《 陈与义的诗词《牡丹》赏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陈与义的诗词《牡丹》赏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70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