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下面是本站分享的王维古诗《杂诗三首·其二》原文译文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杂诗三首·其二》


  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赏析】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


  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应知”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是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扩展阅读:诗人王维奇闻轶事之完美男人


  诗人王维三十一岁时,妻子去世,自此之后终身未娶。王维琴棋书画诗,样样精通,而且仪表堂堂,玉树临风。找上门说亲的人,踏破了门槛,然而他竟终身未续娶真是堪称完美男人。与始乱终弃的元稹相比,诗人王维绝对是好男人典范,再看看他的好友——大诗人崔颢吧,不断地换老婆,据《新唐书》所载崔颢“娶妻惟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王维与崔颢真可谓是两个极端。


  对于王维未娶的原因,后人猜测颇多。有人说,王维妻肯定是那种特别漂亮温柔善解人意的女子,妻子去世后,他的心里再也装不下别的女人了。有人说,王维信奉佛教,自妻子去世之后,他更是看破了红尘,对男女之情看淡了。


  史书记载,王维自妻子去世后,独居30年,不吃肉,不穿华丽衣服。居室中仅有茶档、茶臼、经案、绳床,完全过着僧人的生活。让人费解的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王维悲悼妻子的诗歌,是失传了呢,还是压根没有写?


  也许,是大爱无声吧,诗人王维把对妻子的爱藏在心里不想表露出来。有些爱,只能以这种沉默的方式来诠释吧!



  扩展阅读:王维人物生平


  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一说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九龄执政,拔擢王维为右拾遗。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调任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树林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与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至德元载(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官终尚书右丞。


  上元二年(761年),王维逝世。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1.《 王维古诗《杂诗三首·其二》原文译文赏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王维古诗《杂诗三首·其二》原文译文赏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7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