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很快的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有效的读书方式根据规律掌握方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很快的掌握知识。本站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槛菊(jiàn)不谙(ān)彩笺(qiān)

  B.凝噎(yē)暮霭(ǎi)玉砌(qì)

  C.纶巾(ɡuān)豆蔻(kòu)跬步(ɡuǐ)

  D.商贾(ɡǔ)忏悔(chàn)松柏(bó)

  2.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

  B.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

  C.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

  D.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雕零山青水秀戍边相形见绌B.甘霖良辰美景皈依融会贯通

  C.凄残源远流长娇健功亏一篑D.憔悴被水一战漂泊海市蜃楼

  4.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地崩山催 一夫当关 朝避长蛇 萦绕

  B.渚清沙白 艰难苦痕 风急天高 潦倒

  C.东船西舫 天涯沦落 沧海月明 谪居

  D.千呼万唤 杜鹃啼血 义愤填膺 锦瑟

  5.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人生得意需尽欢B.天生我才必有用

  C.径须沽取对君酌D.与尔同消万古愁

  6.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7.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B.奔流/到海/不复/回

  C.千金/散尽/还/复来

  D.莫使/金樽/空对/月

  8.下列诗句使用了典故的一句是

  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9.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各地兴起的农*动,一时形成不可的革命洪流。

  (2)日本右翼势力公然举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反集会,我们怎么能满腔怒火?

  (3)收工时,他还把散落在地上的水泥一点点地起来。

  (4)“神舟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21小时10分,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

  A.遏制遏止收集搜集B.遏止遏制收集搜集

  C.遏止遏制搜集收集D.遏制遏止搜集收集

  1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产生适合B.提出引发合适

  C.提醒产生合适D.提醒引发适合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仍然习以为常。

  B.当前,我国市场仍大量使用难以处理的塑料袋盒包装商品,不少人对“白色污染”的危害执迷不悟,为“节省”成本,不肯使用纸袋或可以降解的塑料袋盒。

  C.语言训练,实际是思维训练,若思维混乱,就会语无伦次。

  D.有些同志为了把工作干好,竭尽心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山浪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

  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

  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队队小面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唐朝武则天亲授的、被称为传世之宝的第三颗佛牙舍利,新近在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寺铁塔地宫被考古工作者发现。

  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C.四十年代出现了电子计算机,成为所需要的信息开发工具。

  D.全国人民之所以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迎接党的十六大,是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分不开的。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据x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

  16对诗句“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解释正确的一项

  A.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B.可叹那明镜里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C.可叹那明镜里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早晨还是一根根的青丝,傍晚已成了白雪。

  D.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一根根的青丝,傍晚已变成了白雪。

  17对诗句“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解释正确的一项

  A.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的平和与欢乐,喝一斗酒赏十千钱,纵情地欢乐。

  B.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的平和与欢乐,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

  C.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

  D.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一斗酒赏一千钱,纵情地欢乐。

  第Ⅱ卷(主观题共116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4分)

  (1)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题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不超过25字。(4分)

  近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20阅读诗词,回答问题:(15分)

  (一)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1、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麽人生态度?

  2.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二)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写旅夜远景的诗句是:

  2一、二联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一联和二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3“天地一沙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字,完成21——24题(23分)

  江南无雪

  刘长春

  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

  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丁丁东东。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里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跟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

  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

  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

  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许,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

  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作通宵长谈。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

  21.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5分)

  22.请简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6分)

  23.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6分)

  24.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图。(6分)

  三、作文

  25作文:(60分)

  以“生命的价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二)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诲人不倦 娇揉造作 天网灰灰 责无旁贷

  B.老态龙钟 面面相觑 奄奄一息 精明强干

  C.恬退隐忍 坐想其成 沸反盈天 不卑不抗

  D.安然无恙 轻手慑脚 言简意赅 百无聊懒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对于这位勇于纳谏的齐王,只要佩服他的大智,就赞赏他的风度。

  B.那样,即使我们口头上大讲拥护毛泽东思想,实际上也只能恰恰是违反毛泽东思想。

  C.辞章问题虽然是个形式问题,却不只是单纯的技巧,而是同作者的思想作风有密切关系的。

  D.美国确实有科学,有技术,可惜抓在资本家手里,不抓在人民手里,其用处就是对内剥削和压迫,进而对外侵略和杀人。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_____仍然是放爆竹。

  ②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____,你总不至于让我受罪呀。

  ③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把整个中学____了足足十五年。

  ④母亲这样想着,又向前走去,满意地听她脚下的雪发出的____的声音。

  A.显然 牵肠挂肚 控制 清脆

  B.自然 牵肠挂肚 辖制 清脆

  C.自然 放心不下 控制 清晰

  D.显然 放心不下 压制 清脆

  4.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内的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一篇文章,有的只是华丽的词藻,有的只是庞杂的材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人们读过以后,根本不知道作者是在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那样的文章,人们通常()称之为“没有观点”的文章,()就是没有灵魂的文章。

  A.因为但是即所以B.虽然却则也

  C.虽然但是就因而D.如果却就也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这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创作的摄影作品。

  B.艾奇逊是不拿薪水上义务课的好教员,他是如此诲人不倦的毫无隐讳地说出了全篇的真理。

  C.一个材料,经过几个转手以后,可能与本来的面目大相径庭。

  D.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在同一本《古文释义》里,小时候也读过《召公谏厉王止谤》这篇古文,至今还能背出其中的名句。拿这位厉王和齐威王一比,真是可谓天渊之别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但他打破了校纪录,而且打破了区中学生运动会的记录。

  B.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和国家对出境管理的放宽,使普通百姓的出国旅游之梦已变成了现实。

  C.单位领导收到了一封匿名信,这封诬告信充满了捏造事实,颠倒是非以及肆无忌惮的人身攻击。

  D.消费者真正要买的是商品的本身,而不是包装。

  7.“我们要学习文件”是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面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

  A.请做好准备B.请把电视机关上

  C.不要带小说来D.请你告诉小张

  8.下面文字中的横线上的一句话,文后四句中,哪一句能使上下文联系最紧密()

  ……四叔一知道,就皱皱眉:道:

  “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

  _______此后大约十几天,大家正已渐渐忘却了先前的事,卫老婆子忽而带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进来了,说那是祥林嫂的婆婆。

  A.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她诚然是逃出来的。

  B.这推想不多久就证实际,她诚然是逃出来的。

  C.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

  D.她诚然是逃出来的,这推想不多久就证实了。

  9.指出对下列描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道。但是接着就颤抖地回答:“大约还不妨吧……”(通过人物的独白真实地反映了母亲发现被敌人盯住后惊慌不安的心情。)

  B.……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出别里科夫色厉内荏惶惶不可终日的变态心理。)

  C.听到一点儿响动,他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而且使公证人大为吃惊的是,他连狗在院子里打呵欠都听得见。(通过对葛朗台的语言及行动描写,深刻地揭露他贪婪的守财奴本性。)

  D.鲁四老爷的书房窗下案头上,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通过环境描写,揭示鲁四老爷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阶级本质。)

  10.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②雍水暴益,荆人弗知。

  ③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

  B.①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②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

  ③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

  C.①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①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

  ②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

  ③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11.对葛朗台夫妇各自遗言对比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①“孩子”她断气以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

  ②“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最后一句证明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

  A.两者同是对话,成功地表现了各自的思想性格。

  B.两者同是表示对女儿由衰的爱,只是内容不同而已。

  C.两者不同的是母亲担心女儿受苦,父亲担心失去自己财产。

  D.两者不同的是母亲对自私自利世界予以否定,父亲对金钱依然迷恋。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的三部小说集是《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祝福》选自《彷徨》。

  B.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是蒲松龄、欧亨利、莫泊桑、契诃夫。

  C.巴尔扎克和高尔基都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主要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

  D.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是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里描写、动物描写。

  阅读陶渊明《归国田居(其三)》完成13-14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3.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交待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生长情况。

  B.三、四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各种杂草。

  C.五、六句承“荷锄归”,写回家穿草而行,露沾衣湿。

  D.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耕种祈盼有个好收成。

  14.对诗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实后虚,相互补衬,完美合谐。

  B.“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用语十分平淡,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

  C.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D.以“衣沾”带写躬耕的所有艰辛,是因为归隐生活的乐趣远大于辛劳,故才“不足惜”。

  15.对下面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A.作者称“海”为“你”,这不仅是一种拟人化的技法,更是对大海亲如友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

  B.前四句作者从视觉印象和嗅觉印象两个方面写“海”,委婉含蓄,体现了诗歌艺术的蕴藉美。

  C.“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是作者从触觉印象写“海”,是作者在海中畅游的真实写照。

  D.全诗从白天写到黑夜,写出了大海的美好可亲,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依恋。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21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敝,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16.下列两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森然干霄②适与地平A.

  A.①直冲②适合B.①直立②适合

  C.①直立②适合D.①直冲②恰好

  1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岭外望之之:它,指雁荡山。

  B.不类他山他:别的,指雁荡之外的山。

  C.原其理其:它,指雁荡山。

  D.但此土彼石耳彼:那,指雁荡山。

  18.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上耸千尺②不类他山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亦此类耳

  A.两个“上”字相同,两个“类”字不同。

  B.两个“上”字不同,两个“类”字相同。

  C.两个“上”字相同,两个“类”字相同。

  D.两个“上”字不同,两个“类”字也不同。

  19.对“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一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也是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

  B.也是形貌具体但规模较小的雁荡山。

  C.也是雁荡山中形貌具体但规模较小的。

  D.也是雁荡山中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的。

  20.选出对“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翻译正确的一项()

  A.立土有时移动到百尺,高高地耸立着。

  B.立土往往高达百尺,高高地耸立着。

  C.立土常常高达百尺,与众不同地耸立着。

  D.立土往往移动到百尺,与众不同耸立着。

  21.将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都说明雁荡山成因的一组是()

  ①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②为谷中大小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③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④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⑤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⑥既非挺出土上,则为深谷林莽所敝。

  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①④⑥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2-25题。(12分,每小题3分)

  “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道。但是接着就颤抖地回答:“大约还不妨吧……”

  可是,她立刻又鼓着勇气严厉地说:“完蛋了!”

  她向周围望了一遍,什么也看不见,各种想法在她脑子里像火花似的一个个爆发,然后又熄灭了。

  “丢掉箱子逃吗?”

  但是另外一个火花格外明亮地闪了一下。

  “丢掉儿子的演说稿?让它落在这种家伙的手里……”

  她把箱子拿到身边。

  “那么带了箱子逃吗?……赶快跑买!…”

  这些想法都不是她原来有的,好像有人从外面硬给她塞进去的。这些想法好像烧痛了她。剧烈地刺激她的头脑,好像一根根燃烧着的绳子抽打着她的心。这些想法使母亲痛苦,并且侮辱了她,逼着她离开自己,离开巴威尔,离开已经和她的心联系在一起的那一切。母亲觉得,有一种敌对的力量执拗地紧抓住她……使她陷在死一般地恐怖里。她太阳穴里的血管猛烈跳起来,头发根觉得发热。

  这时候,她心里鼓起一股好像震动了全身的猛劲,吹灭了这一切狡猾而微弱的小火星,像命令一般地对自己说:“可耻啊!”

  22.对“另外一个火花格外明亮地闪了一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刚刚产生的各种想法

  B.具体指丢掉箱子逃跑的想法。

  C.指丢掉儿子的演说稿的想法。

  D.对丢掉箱子逃跑这一念头的否定。

  23.对文中①“火花”、“火星”②“这些想法”、“一种敌对的力量”的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①是心理描写,运用比喻;②前者无感情色彩,后者含强烈憎晋。

  B.①是语言描写,运用比拟;②两者都是一般说法,都无感情色彩。

  C.①是心理描写,运用比似;②前者含强烈憎,后者无感情色彩。

  D.①是语言描写,运用比喻;②两者都含有感情色彩。

  24.这段文字描写,对母亲形象的刻画所起的作用,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最准确()

  A.以母亲对革命事业的动摇,来反衬母亲革命的坚定性。

  B.说明了革命者处在险境时,也有产生动摇的可能性。

  C.表现了母亲在同敌人斗争和自我思想斗争中不断成长,使母亲形象更真实动人。

  D.表现了母亲在同敌人斗争中的胆怯和软弱,这是不足为怪的。

  25.对这段文字中母亲思想活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畏惧-逃跑B.仇恨-害怕C.懊丧-痛苦D.动摇-坚定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6-29题。(18分)

  八九岁时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读后哭了起来:“巴德,你真的写出了这么好、这么精彩的诗吗?”(甲),喃喃地说:“是的”。母亲赞不绝口,说这首诗简直有天才呢。

  我欣喜万分,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完成的诗作给他看。母亲说七点钟左右。那天下午我花了很多时间为父亲的到来作准备。我用最漂亮的字体把小诗重卷一遍,然后在诗的周围描上五彩斑斓的花边,并充满信心地把它敬在餐桌上父亲的餐具旁。

  到了七点,父亲还没回来。七点一刻,七点半。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敬仰父亲。他是好莱坞派拉蒙影片公司的总裁,但他是从一个剧作家开始电影生涯的,他会比母亲更加欣赏这首诗精彩的诗作。

  将近八点钟父亲推门而入,他似乎怒气冲冲,拿着一杯酒,绕着餐桌走动,责骂着手下的雇员。“想想看,本来我们今晚可以拍完影片,”父亲咆哮着,“可是那个美人突然傻了,演不好最后一场戏。整个摄制组不得不以每分钟一千美元的代价等在那里。更令人恼火的是那个傻美人竟走出镜头,不肯演了。我现在还得求她回来。”

  他转了个身,停下来,注视着他的餐具。一阵令人不安的沉默。“这是什么?”他伸手去拿我的小诗。

  “本,奇迹发生了,”妈妈说,“巴德写了一首诗,好极了!绝对地……”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的头低得几乎要碰到餐具。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我听到父亲把诗扔回到桌上,评判的时刻到了。

  “一塌糊涂!”父亲说。我抬不起头来,我的双眼湿润了。

  “本,有时我对你不能理解,”母亲说,“他还只是个孩子,他现在不是在你的影片公司。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懂,”父亲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哪条法律说巴德要成诗人?”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餐厅,跑回自己的卧室,倒在床上蒙头大哭。当我哭尽自己委屈和失望之后,仍听到父亲和母亲在餐桌旁为我的诗争吵。

  这则轶事到此结束了,但它对我的影响却没有结束。几年后,我重读了这首诗,不得不同意父亲的判断--它确实很糟糕。后来,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写的短篇小说,(乙)我学者进行改写,那年我未满十二岁。

  现在,我的小说、剧本、电影一部部出版发行,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这样一个母亲。她会说:“巴德,这是你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一个这样的父亲,他会说:“一塌糊涂。”一个作家--应该说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爱的力量,它是灵感和创造的源泉;但仅有这点是不全面的,可能把人引入歧途。它还需要有警告的力量相平衡。

  这些年来,童年时代这两种相反相成的声音一直回响在我的耳际--好极了……一塌糊涂--它们像两股风猛击着我。在生活的海洋里,我谨慎驾驶着自己的小船不让任何一股风掀翻。在这充满着爱的赞美和批评中,我将努力行驶。

  26.文中(甲)(乙)两处应分别填入的句子是()4分

  A.甲: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

  乙:父亲说并非毫无希望,但写得有些冗繁

  B.甲: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

  乙::父亲说写得有些冗繁,但并非毫无希望

  C.甲:我既得意洋洋又腼腆

  乙:父亲说并非毫无希望,但写得有些冗繁

  D.甲:我既得意洋洋又腼腆

  乙:父亲说写得有些冗繁,但并非毫无希望

  27.文章在写完童年轶事之后,到“力量相平衡”为止,概述了三个方面的情况,请用自己的话予以叙述。6分(每条不超过10个字)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这篇文章从一件童年轶事中提炼出了一个有关正确对待成长的见解。这个见解是(不超过40个字,不能用比喻句)4分

  答: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对巴德的父亲责骂手下雇员这一情节的作用,分析不当的两项是

  ()4分

  A.交代父亲粗暴批评巴德诗作前的不平静的心情,为他不能正确评判巴德诗作铺垫。

  B.表现父亲对艺术创作的负责精神,为后文对比着描写父严母慈埋下伏笔。

  C.同巴德的“得意洋洋”和殷切期待形成对照,增加情节的波澜和戏剧性。

  D.为描写“警告的力量”蓄势,给下文提炼人生见解打下坚实基础。

  E.反映资本主义社会艺员品质恶劣低下,人们工作是为了金钱。

  五.(12分)

  3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其全部内容为据,用最简明的语言概括“海市蜃楼”这一现象。(4分)

  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贴近地面一层空气温度就比上面一两米的温度高许多。这样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了一个错觉,空中的乔木看来好像倒栽在地上,蔚蓝的天空,倒映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倾的湖面了。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八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到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做海市蜃楼。

  答:海市蜃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将下面句按要求重组,要求不改变句意。(4分)

  诗心,是一颗宁静致远的心,纯朴,淡泊而豁达;诗心,就是一颗不被世俗琐事所侵蚀麻木的心,真诚热情而敏感。

  诗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

  32.仿照下列句式,以“兴趣”开头,写一段话。(4分)

  热爱是什么?热爱是风,热爱是雨。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热爱,我们敢于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33.“绿”,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色彩;“绿”,往往引发我们无限遐想;“绿”,被人们赋予了众多含义;“绿”,更是许多人的理想与追求;“绿”,还曾被朱自清先生写成了脍炙人口的美文……请以“绿”为题作文的核心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700字。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三.阅读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四.阅读题:18分

  27.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答: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五.12分

  30.海市辱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1.诗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4分

  32.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76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