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生活情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教师开展对小学生的数学教育活动时,生活状况的创设和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特别是按照目前的新课程标准,数学教育目标不是提高学生成绩,而是使所学知识能够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生活状况的重要性,探讨了应用生活状况的相关策略,希望能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活状况;小学数学教程

前言:在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对小学生的数学教育活动时,应结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对自己的职责探索不同的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现有的生活经验设置指导情况,使小学生的相关数学知识可视化,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应用于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个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1.利用生活状况开展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抽象的数字可视化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在开展对小学生的教育活动时,要从小学生的认知框架和现实状态中把握其他个人的心理特征,完善教育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大部分知识能力处于劣势,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理解能力不足。

数学课程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在教育活动中清晰地可视化抽象知识,使学生的记忆和应用成为可能,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生活状况的引入可以产生小学生熟悉数学课程的感官效果,拉近学生和数学学习活动之间的距离,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1]。

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过分重视学习结果,进行旨在提高学生成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机械化学习、考试技巧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2]。

生活状况的引入使学生能够思考过去的行为模式,将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相关知识不断探索。

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数学课的重视,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

1.3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

与其他科目相比,数学课程知识略抽象,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经常存在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困难的现象,数学教育活动大幅度开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情况,可以帮助小学生将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地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这符合我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思维,加强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掌握。

2.利用生活状况开展小学数学教育的原则

2.1取材生活的实际

教师在利用生活状况对小学生进行数学课程教育时,应始终从实际生活出发,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活动的认同感,以便在教师创设的情况下有效开展学习活动。

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以生活实际为基础适用于生活实际的目的。

2.2适龄目标

小学阶段是个人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人普遍理解能力有限,理解能力有差异等问题。

特别是在数学课程方面,由于课程知识抽象、逻辑贴近等关系,教师应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创作策略,对于生活状况,应满足适龄目标这一原则[3]。

2.3结合教育重点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并非所有的教学知识都需要学生系统的掌握和应用,教师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入探索,在创造生活状况时融入相关重点教学内容,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利用生活状况开展小学数学教育相关对策

3.1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快乐的生活情况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助于为学生创造舒适愉快的生活环境,减缓学生的身心,激发学习兴趣,积极探索数学知识,事半功倍。(莎士比亚)。

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事物。

例如,当你向小学生谈论《图形的变换》时,在轴对称环中,你可以通过生活中的轴对称向学生讲述。例如,通过千纸鹤、蝴蝶等,可以引导小学生观察这一点,探索轴对称的奥秘。

通过创造这种生活状况,可以将课程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趣的东西,可以提高数学教育的趣味性,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热爱数学。

3.2创设生活探索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用发现真理来探索

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课程知识的相关信息因素,结合生活元素为其创设学习情境,使其能够投入数学课程知识的探索当中[4]。

例如,教师在对小学生讲述《面积》这一节内容时,涉及到长方形、正方向、梯形等面积的计算。

在讲解面积计算公式过程中,可以发放由A4纸做的图形、直尺等物,让小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计算。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多加引导,及时解决小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高其动手能力的同时,使其能够对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深入探索从而掌握,为后续图形学习奠定基础。


3.3创设生活应用情境,引导学生融汇贯通

根据新课程标准来看,有关教学活动最终目的不再是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是为了促使学生应用知识,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结合实际生活创设应用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例如,在对学生讲述有关统计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转变传统方式,引进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这一例子,将整个班级看做一个社会,通过让学生进行班级调查的方式,对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

比如统计班上学生的身高情况等,引导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融会贯通[5]。

再比如,我们知道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前提,指导着实践顺利开展。想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使其牢固的掌握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培养其将课程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意识。

在学习平均数后,可以让小学生将自己的日生活费进行计算,计算自己某一阶段的数学平均成绩等,使其对自身情况进行掌握,这也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具体实践,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语:综上所述,结合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创设生活情境,一定要注意取材于实际生活,结合学情采取针对性的创设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其得以深入探究课程知识,为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其数学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德玉. 试谈如何巧妙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15):553-554.

[2]裴影. 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习题开发和利用中的应用[J]. 教育研究(2630-4686), 2019(4):80-81.

[3]张翚.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J]. 教育研究(2630-4686), 2019(5):37-38.

[4]王婧. 构建数学生活的美好乐园——浅谈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7, 000(002):214.

[5]肖红. 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反思探索[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10):27.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小学数学状况教学论文:如何利用生活状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小学数学状况教学论文:如何利用生活状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769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