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的尝试——浅淡语文作文的相互改编互评模型。

作者:浙江东方中学李靖晶晶

作文占语文的一半,作文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品德、净化感情、改善人格等重要任务。传统作文修改方式是学生写作、教师安排、教师评论。这种模式对笔者来说似乎有两大弊端。也就是说,教师累了,学生们几乎得不到利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重视指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笔者尝试了一次学生的相互改编相互评价模型,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作文互相批评,改变相互评价模式。

第一,提出原题

阅读下面的资料,根据需要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粉丝增力主消灭了刘邦,但项伯为了报答私恩,连夜去刘邦军营通知张良。洪文渊中,项羽无视了范夫杀刘邦的暗示。抗长武剑保护乳房,抗白武剑保护乳房。最后刘邦成功逃脱,项羽错失了良机。

林连升,官位比李安将军高,李安非常生气,威胁要侮辱林林。林国利益,放弃个人恩怨,到处回避廉正,廉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像林家人消极的荆请酒一样。最终,两人成为了剜喉的交情。

要求:1 .挑角度,定意思,自己写题目

2.不能脱离资料的内容和意义的范围写作

3.明确的文体不能写成诗

4.不能剽窃,也不能成套使用

这次作文与高中第一学期的学生相比,审议起来有点困难。这次作文要注意对两种资料的心理,要通过“联合项目”找出相同的地方。树不要看不见森林,也不要丢西瓜,不要捡芝麻。两种资料的关键词是“私人”、“国家利益”。因此,通过心理获得更好的构想是,公共、公共、私人、大国、团结是最重要的。

二、两个考虑因素

叶成涛老师说:“学校领导相信细微的变化,家长也迷信,真正损害学生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减弱,这是最大的损失。”同时,“文章要自己修改。只有学会自己改正的能力,才能写好文章。”在此基础上,笔者在这次作文中试用了学生们互相批评、互相评价的模式。主要有两个考虑因素:

1.进入文科班后,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次数很多,加上平时的练习笔,基本上每两周保持一次写作频率。因此,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老师不遗余力,无私地说,学生听到的也不过是蜻蜓点水,效果一般。

2.文科班的学生对文字的感觉比较强,平时作文中确实形成了作文分数高、稳定的群体。这些学生一方面批评和评论,另一方面让这些学生在角色转换之间更深入地了解考场作文的修改情况,注意自己以后的写作实践,另一方面对自己班学生的作文进行更具体的评论,模式比较新颖。就像萧伯纳说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的项目。(威廉莎士比亚,Northern Exposure)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互相交换,每个人都可以有两种思想。”的效果。

三、具体执行情况

任何理论、想法都要付诸实践。根据上述考虑,作者进行了以下工作:

1.准确把握这次作文的实际情况不是漠不关心,有的是射箭。如果学生在江平中不到位、不全面、不深刻,作为教师要及时指出,不要错过所有作文的提升机会。

2.标识修改的学生。笔者执教的两个班,每个班48人,从班里选择了4名同学,这4人兼具男女性别和平时的写作基础。

3.全班的作文分4份,每份写12章。并且确认了这四位同学的作文不在自己修改的范围内。

4.分发作文。与这四位同学在作文的修改上达成协议:作文的宗旨、基本规范等。要求学生做好文字记录工作,强评的时候可以站得住脚,有根据。(莎士比亚)。

第四,学生们发表评论。

讲授评论是学生改正智慧的集体表现。在40分钟的课上,四位同学的评论基本上是深刻的、非常细腻的、不着急的、有道理的根据的。俨然是老师。本来笔者比期待担心得多,但上了40分钟的康平课后,心里对自己的学生暗自鼓掌,确信可以继续推进这种相互改编相互评价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这种模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写作热情。

下面指出了四名学生强评时的精彩之处和我们考场作文的几个特点。

(a)关于议题:请在题目中展示你的审题成果

这四个学生分别是《凡事以大局为重》、《万众一心筑成功》、《大义昔》、《从大义》、《论顾全大局与顾念私恩》和:010因此,《公私公为先》这样的题目更好。

(b)信息

审题:准

语文作文审题,你首先要明确这是一道广度题还是深度题,当然一般是深度题。比如要你写“善”,善有很多,这时候你得看材料要你写什么善。对于医生来说,善是救死扶伤;对于老师来说,善是教书育人;对于本则材料来说,善是“就大义”、“顾大局”……当你审出方向后,就往下“挖”吧。

这次作文材料看似宽泛,实际上方向很明确——“私人恩怨”和“顾全大局”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公私”、“取舍”、“小大”、“主次”、“整体和部分”等都是正确的审题结果。

例如有一生写到:

“刘邦是柔的,即便对方是宿敌的叔父,也能以礼待之,最终得其所助,九死一生,卒以攫尽天下;蔺相如是柔的,即便处处受辱,也能以大局为重,避其锋芒,最终诚至金石,化解积怨,卒以成就霸业。”(高二1班 王冠珺)

蔺相如的柔,使精诚所至,成就霸业,这是没问题的。可是刘邦那段就明显有问题,他把第一段材料故意曲解成刘邦对项伯的宽容,而材料的本意是批判项伯“不顾全大局”的行为。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材料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它的立场。

另有一生写到:

“基督教的兴起与这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其经典中有这一句:‘若别人打了你一巴掌,你要将另一侧伸过去再让他打一巴掌。’正是这看似傻得可爱的博爱,让其成为如今全球第一大宗教……”(高二(2)班 徐锦航)

撇开考场作文的功利性来说,我们希望大家是真的有感而发,而不是用素材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些什么。“有感”的基础就是平时的阅读、观察、和思考。我们是文科生,我想,这应该是习惯,而不是要求。

(三)关于语言:考场作文很多时候语言(还有书写)的优美比内容的深度要重要

吴散人在给王开岭作的序里面这样写过:“而一些相对非学理性的民间书写,虽不乏自由和闪光的东西,但由于言说的任性姿态和散漫气质,又多在声音的分贝值上下功夫,一些有用的思想原材料,也多流于一种粗糙的机器生产,滥而殇,浮而佻,经不住检验和淘洗。”

例如《分清主次》这篇作文里开头两段是这样写的:“常言道:‘捡芝麻丢了西瓜。”就是形容分不清主次的人。主次是什么呢?哲学上有许多含有主次的词,如:主次矛盾,主次方面等等。简单来说主次就是重要的和不重要的。那接下来就由我来举几个例子。”

“《鸿门宴》相信大家一定看过,拍的电影也有好几个版本的,但我最喜欢的就是孙红雷演的那个版本,多英武,霸气。但是,我们今天的重点不是项羽而是项伯……”

结尾云:

“好了,各位观众朋友们谢谢你们收看了这期的百家讲坛。下期我们再见!”

我想,把自己的句子锤炼得漂亮一点,这应该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永不停歇的追求。

(四)关于高度

“在第一个阶段,你听到的是音乐,看到的是舞蹈——简言之,你是在欣赏艺术。在第二个阶段,你听到一些声音,看到一些物体在移动,觉察到了一个熟悉的物理过程。在第三个阶段,你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最终体会到芭蕾舞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不过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而已。”(王小波语)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了万一我们的高度太高了,那么无论什么作文题目给你,你都只能得到一个结论:一切都只是客观存在而已,没什么意义。

“修持不够,外界的物常会让人觉得患得患失,目光短浅是一种悲哀,囚禁了自己的宿命。生命本无意义,一切不过是人们的臆想,因为如果没有意义,那为什么还要存在?试图人为塑造一个意义,以免触碰问题核心而失去方向失去动力……目光放远,没有价值也是人生的一大价值,价值的虚无不是生命的惩罚,唯一能做的就是抛下杂念做好应做之事,才不会迷失。”(高二1班 黄蓓燕)

这是此次作文《生命的意义》的一个片段。站在哲学的高度,这是好的,可是如果这样的议论占到太大篇幅,则容易倾向消极和虚无主义。

五、角色转换之间

让学生及时互批互改互评作文,大大缩短了教师批改评判的时间,减轻了负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教师以个人观点决定文章优劣的局面。同时,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品位去审查他人的文章,会下意识地把他人的文章与自己的文章作比较,自觉地学习他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学生互批互改互评作文,改变学生被动吸纳为主动接受的状态,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鼓舞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笔者坚信,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至少对这几位同学而言。

关于这次批改作文的点滴感受

高二(1)班 韦翔

考场作文,大多绕不过材料,“不得脱离材料含义”,这有时是过于虚化又生硬的要求。关于材料的立意选择,大多是个非常短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过程,需要有一种主流价值观支持,这种价值观不可有失偏颇,而要积极理性、冷静辩证具有层次条理。我们在选择立意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自身实际能力和既定材料的结合,既不为了使作文成为自己熟悉领域中的材料所向而曲解材料,生搬硬套;又不为了使改卷老师眼前一亮而特意辟蹊径,选取立意脱离材料或是太抽象、虚化、哲学性反而无法驾驭,不知道如何在八百字左右来透彻说理。

总的来说,素材立意大多是简单明了的,不需要考生过多的个人色彩,而且可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我们要做的,不是在立意上寻求与众不同的突破,而是在具体文字展开上下功夫,让自己脱颖而出。有以下几点可以注意:

(1)素材的应用。要准、要精,还要求陌生化来显示文学素养。其中谁是第一位,再好的素材,生硬的套入总归不好;其次才是在素材的精细度、具体化、陌生化上下功夫。

(2)议论的出彩。议论文,绝不是素材的堆积,自己的议论才应是主旨。议论不求多,但不应少;精准的议论是很提神的。议论语言要注意时证性、生动性和严密性。关注时政语言,会增添社会时代气息,富有生活感召力;生动的论述要兼用正反、比喻、例证等手法,恰到好处,不赘余;严密性要求语言条理清晰、结构分明,说理合乎逻辑和主流文化。

(3)结构的层次。文章不应是平面构造,会显得思想贫乏;而要是阶梯式的厅堂。其中“阶梯”是必要的连接性语言,而其上升的趋势则显示了文章的思辨性和逻辑层次。好的议论文应该有明显的层次递进,逐步上升,但其间的适度原则,也正如前文所说,要以个人能力和所给材料含义为限,在材料允许范围内合理动用思辨能力,形成由浅入深、以小见大的合理层次结构,使思路清晰,素材井然,说理有条不紊、一丝不乱。

(4)应考的意识。考生应有应考意识,充分考虑改卷老师的感受。考试有时候是个互动过程,不能只顾及自我感受,还要“投其所好”地满足改卷老师的需求。书写清爽,文章可以尽量平实生动,会给批改者以好感,从而完成良好互动。

(5)文风的发挥。各人文风因人而异,正确的态度是扬长,将自己风格的优点最大化以充满个性特点,让人敬佩你的斐然文采和独特个性。

小议如此。

还望理论能指导实践,助我于蒙昧时打开眼界,走出明路。

如果说,写作是学生张扬个性、舒展心灵、表达思绪的过程,那么批改就应该是学生交流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的过程。课堂不应是老师一人的舞台,不应让老师唱独角戏,学生不是听众也不是观众,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参与的课堂,那才是真正的课堂。

学生在主动意识下学习,在主动学习中有所收获,这样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这样的成长也应该是向上的。以新课标为指导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师“苦大仇深”式、“春蚕到死丝方尽”式的“批改讲评”模式,而提倡学生“互批互改互评”模式。“互批互改互评”模式,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让教师真正地解放出来,让作文真正对学生富有吸引力起来。


【参考文献】

[1]田秀艳.指导学生互批互改作文的点滴做法[J].学术研究

[2]龚春海.学生作文互批互改法的尝试与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

[3]赵铁英.学生互批互改,搞活作文教学[J].教育战线

[4]吴瑞芳.谈中学生互批互改作文的意义[J].考试周刊

[5]于艳菊.让学生都“爱”上作文批改[J].作文评改


1.《【高中作文批改范文】陈益林名师工作室论文:浅谈语文作文的互改互评模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中作文批改范文】陈益林名师工作室论文:浅谈语文作文的互改互评模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794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