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以下是由本站整理的关于描写父母爱的作文三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爱,是不必说出来的


  “同学们,今天我们有一个特殊的作业!”快下自习了,老师才走进了班里,对我们说今天的作业。“哦,”同学们面无表情的拿出作业条,准备记作业,老师看了我们一下,说道:“对你们的父母说一声,‘我爱你们!’”同学们都放下了笔,惊诧地看着老师,“然后写一篇作文,明天交”……唉,我叹了口气,踢飞了一块小石头,老师真是的,这样的作业怎么做嘛!爸爸妈妈和我连话都不怎么说,更不要说这么肉麻的话了,而我呢,更是少言寡语,同学们都说,我们真是一家子葫芦,闷到一块去了,你就想吧,这样的家庭中,非要我们说什么“爱不爱”的,这不是难为人嘛。怎么办呢?唉,回家再说吧。“妈”,我一进门,看到了正在切菜的妈妈忙说,刚想把后面的话说出口,妈妈就回过头来了,看着妈妈那张毫无表情的脸,我停了下来,“干吗?”“没,没什么”。她又看了我一眼,没说什么,继续切菜。


  晚饭后,我们三个人都坐在电视前,爸爸只顾看着报纸,那仔细劲儿,就像报纸里头有金子似的。妈妈呢,在那边织毛衣,手指飞快地动着,眼睛时不时瞟一眼电视,然后就加紧织毛衣,那是她明天要交的活儿。我浑身不舒服,觉得像是被这沉闷的气氛噎住了似的。其实,又有什么呢?我苦笑,两年前妈妈下岗后,家里哪天不是这样?就像把我抛弃了似的。我狠狠地闭了一下眼睛,没让什么东西流出来,难道这样的家,我也可以把爱说出口吗?我还可以把爱说出口吗?我还……真的……对他们有爱吗?我又哽咽了。有什么东西涩涩的,被我吞下,脸上,不留一丝痕迹。真的一丝不留吗?我笑问自己。


  想一想,自己还是课代表呢,怎么能不完成作业?为了作业,冲吧,我咬了咬牙,安慰自己到:“万一从此以后妈妈变‘好’了呢?”就像书上常说的那样,于是,终于开了口:“爸爸……”爸妈放下了手中的东西,看着我,等着我说话。


  “我爱----”我看到了妈妈那张木然的脸,把话又咽了下去“《我爱我家》这部情景剧值得一看啊”,“嗯,还行。”爸爸把头转向报纸,不冷不热地给了我三个音节。


  我一抬头,看见爸爸那因长时间伏案,而灯光又不足造成的1000多度的瓶底儿,心里突然涌出些什么来,一直涌到了嘴边:“爸妈,我爱你们!”


  爸妈听到了这句话,显然是愣了一下,然后爸爸转过头来问我:“怎么会想起说这个?”我很尴尬,说:“哦,是,是老师留的作业。”


  “原来是这样,我见你一直吞吞吐吐的,以为学校又要交钱了呢!”妈妈头也不抬的回答。


  我有点绝望,爸爸妈妈,难道你们就不能有点什么别的反应吗?我没说什么,强压泪水,走出了门,却没有看到,我那冷冷的背影后妈妈红了的眼圈里满满的歉疚和自责。


  第二天一早,妈妈就去上她那份刚找到的临时工了,爸爸也早早地上班走了,我从床上爬起来,看了看窗外,天还没大亮,我穿好衣服,来到妈妈的卧室,看着床头那张我和妈妈的合影,不禁鼻子一酸,再也忍不住了,扑到床上大哭起来。


  “噫,这是什么?”我觉得枕头下硬硬的有个什么东西,是妈妈的日记,我想到,拿出一看,果真是。“妹儿,妈妈没用,挣不来钱供你上大学……妹儿,不是妈妈不爱你,只是千钧一声爱,妈妈难说出口阿!”看着只有初中文化的妈妈写下的日记,我的泪水又一次汹涌而下。


  墙壁白得很寂寞,屋子里一个人也没有,空荡荡的,可我的内心却从未有过的充实。妈妈,千钧一声爱,不用说出口,女儿,已记在心里了。


  

读《爱的教育》有感


  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就有一本好书——《爱的教育》


  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埃•德•阿米琪斯写的。它以日记的形式写了意大利四年级安利柯的一学年经历,描写了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对儿女的一片至爱之心和殷殷期盼,师生、朋友和同学之间的爱和友谊,对祖国神圣的爱,无不流露纸上,动人心魄。


  这本书衬托出的正是——爱。人间的爱,无处不在的爱,发自内心的爱。爱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就是以真纯的情感去祝福所爱的人生活得幸福,并以自己的行为参与到这一创造幸福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爱与对方的爱融为一体,在一个真善美的境界中,完成生命的升华与创造。


  爱是善良的、温柔的,同时也是美好的。这里的美好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具有爱心的人本身就是美好的,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是莫大的幸福;另一层是说有爱心的人必然对美好的生活有执着追求。在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在对于美好的人类生活的追求过程中,爱是克服自私、冷漠、残酷的有力的内在力量,只有通过它才能真正地走向美。具有爱心的人,虽然渴望美好,渴望与自然、人和所有生命处于和谐的状态,但绝不意味着他就容忍欺压、不平和邪恶。追求美好的事物、鞭挞丑恶的东西,是具有真正爱心的人所应有的人生态度。没有对美的深切的爱,就没有对丑的深切的恨,这两者是相互统一的。在这所有爱的故事中,我都很喜欢,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辉煌的奖章》和《父亲的信》。


  《父亲的信》是安利柯不太爱上学,才写了这封信。心中安利柯的父亲拿上不了学的孩子跟他对比,鼓励安利柯要努力上学。我联想到了我们,我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可有些同学却不爱读书,经常逃课。他们实在是太令人伤心了,他们不知道中国还有多少双贫困家庭的孩子的眼睛里充满着羡慕的目光,他们多希望能上学啊!我们能读书,是幸福的,希望我们能珍惜。


  《辉煌的奖章》中的潘克希,他十分孝顺父亲,即使是父亲打他、骂他,他都不会还手。最后,他以他的品行获得了一枚奖章。从这以后,他的父亲从一个酒鬼变成了一位对工作勤勤恳恳的人,这一切都是爱的力量,这都么感人啊!


  当然,我也感到很惭愧。我想起以前我什么家务活都不做,更别说要为父母捶背、洗脚了。父母要我做一点点小事情,总是要推三阻四,还嫌他们烦。当我自己做错时,父母批评我几句,我就跟他们顶嘴,还很不服气,让他们操心。想起这些事,我跟潘克希真是天壤之别,羞愧不已。以后,我一定要向潘克希一样孝顺父母,不要让他们操心。


  我们每个人都沐浴在真正的爱之中,从小有伟大的母爱所笼罩;长大后渐渐被友谊之爱、师生之爱、社会之爱所推动、所鼓舞,再成长就会被异性的爱所吸引,会进一步发展为美好的爱情……但你想过没有,所有的爱中,还有一种与人类互助本能最相关连的——人类之爱。人类永远在互相帮助的氛围中进步和发展,因此,爱作为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也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的美好言辞,它应该是更加具体、直切地落实到日常生活的互相帮助的行为中去,去关爱每一个你所认识与不认识的人,同情他们,帮助他们擦干生活带给他们的眼泪。爱心就像阳光,需要照耀在大地上,才能真正地成为温暖人心的力量。不管是何种意义上的爱,都需要在具体的行动中去实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具体地把爱心奉献出来吧,那么,世界将会充满阳光,变得更加美好。同学们,多读读《爱的教育》吧,你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它会让你一生受益匪浅!


  

爱的细节


  第一幕幕启:女儿在水井上接了两桶水,这时母亲拿着扁担走来。女儿(疑惑):妈,不是说让你拿棍子来抬的吗?你怎么拿扁担。母亲:我挑回去就行了。女儿(走到母亲面前“夺”过扁担):那两桶水多重呢?你累不累?母亲(微笑着):没事,我可以挑动。女儿(拿着扁担说):我回去拿棍子,你先在这等一下。母亲:你看这孩子麻不麻烦……(女儿拿来棍子,抬水时女儿特意多将棍子向母亲那边伸长一些)母亲:你把棍子往你那边抬一点,我这边太长了。女儿:没关系,我可以抬动。(母亲看女儿一动不动就自己动手把桶子拉近自己一些)女儿(有些不高兴):妈,你麻不麻烦,干了一天的活,你累不累!母亲(面带笑容):我都习惯了,不累!(抬着走了一会)母亲(关心地问):你累不累,搁下歇会吧?女儿:妈,我不累,你累不累?母亲:我不累。女儿:那咱们就快点吧!我爸和我弟还饿着呢!母亲:那快点儿,你一会儿做饭,我把那桶水弄回来就行了。女儿:吗,我去提水,你先休息会儿。第二幕(在吃饭时,弟弟正在盛第一碗饭。)弟弟:(把第一碗饭递给爸爸)干活的先吃!爸爸:(笑着)你没干就不吃了?女儿:(加一块肉给母亲)妈,您怎么不吃肉?多吃点,看您今年都瘦了。母亲(笑了笑):我不喜欢吃肉太腻了。看,你弟都瘦成猴了,给吃好点,才有力气学习。弟弟(看着老爸):老爸,干活最多最重给,老爸补一补。爸爸(看了女儿):磊磊都快中考了,学习任务最重,平时没有吃好过,给你补一补,考个好成绩。(说着就往女儿碗里夹)女儿(挡住爸爸夹来的肉):爸还是你吃吧!太腻的东西,吃了会长青春痘的。爸爸(笑着说):你还真臭美,这明明就是块瘦肉吗?女儿:瘦肉我也不吃。爸爸:好,既然你们都不客气了


1.《 描写父母爱的作文三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描写父母爱的作文三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79948.html